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和當代價值

2020-12-11 央廣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多次進行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主題的集體學習,先後學習了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當代世界馬克思主義思潮及其影響、《共產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我們黨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和必修課,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它既具有歷史價值又具有無可替代的當代價值,不僅回答了各種社會主義學說無法解決的資本主義向何處去的歷史之問和當時的時代之問,也是我們解決當代中國問題和觀察當代世界走向的理論指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定海神針。

自恩格斯逝世後,尤其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後,馬克思主義受到很多攻擊,形形色色的馬克思主義「過時論」不絕於耳。這些言論儘管花樣翻新,但萬變不離其宗: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發展開放性,以便「理直氣壯」地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因此,如何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關係到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關係到在實踐領域尤其是意識形態領域能不能真正念好馬克思主義「真經」。

一、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發展開放性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在於它是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律為對象,以實踐作為檢驗標準的理論。以事實為依據是科學性的前提。任何科學,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必須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違背事實的所謂理論只能是臆測甚至是謬論;馬克思主義最重視事實,但不停止於事實,而是從事實中總結出規律,這就是實事求是,規律性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核心內容;而且馬克思主義以實踐作為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理論,以保證自己理論的科學性。

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的、不可遏止的時代吸引力。它從19世紀40年代西歐工人運動中的一個小小學派,發展到席捲全球,成為當今信奉者最多、力量最強、影響最大的思想體系,根本原因在於:它把科學性和革命性內在地不可分割地結合在這個理論本身中。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又是革命的理論。它的產生本來就是為了無產階級革命需要。不主張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根本不是馬克思主義,而是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的「跳蚤」。從馬克思主義產生到現在,馬克思所期待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結,是進行式而非完成式,因此,是否承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結合,是判斷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試金石。

1933年,為保護馬克思主義書籍資料免遭納粹焚燒,英國共產黨和左翼進步人士設立馬克思紀念圖書館及工人學校。如今,這座圖書館已經成為西歐最大的馬列主義研究的獨立機構,藏有大量珍貴史料。圖為2018年5月4日,在英國倫敦拍攝的馬克思紀念圖書館閱覽室。 新華社發 蒂姆·愛爾蘭/攝

革命的內涵非常豐富,方式多種多樣。並非只有用暴力推翻舊政權才叫革命。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也是革命黨。中國共產黨仍然要進行革命,包括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改革開放是革命,清除在新的條件下滋生的腐敗和種種不良現象是革命,從嚴治黨是革命,甚至改造舊時代遺留的不文明現象移風易俗也是革命。有革命就有鬥爭,沒有鬥爭的革命是空談。當然,鬥爭不是殘酷的無情打擊,而是通過合適的鬥爭方式,解決矛盾,推動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具人民性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畢生使命就是為人類解放而鬥爭。他們為了改變人民受剝削受壓迫、探索人民解放道路而創造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必然具有人民性,必然是為人類解放而鬥爭的理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隊伍中不應該有脫離人民、藐視人民的「精神貴族」,而必須把人民性作為自己理論研究的推動力量和宗旨。歷史證明,無論中外,也無論是文學藝術還是社會理論,凡是反映人民疾苦,為人民鼓與呼的作品都具有永久的價值。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和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至今仍然為人們所吟誦,就是因為它們的人民性。任何反對人民的作品,即使可以流行於一時,但終究會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不可能成為傳世之作。

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階級性是統一的,因為人民中的最大多數就是普通的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由於它具有極廣大的人民性,它和科學性具有內在的統一性,把人民性、階級性、科學性對立起來是錯誤的。馬克思主義越是符合人民利益越具有真理性。因為它突破歷代剝削階級和為剝削階級服務的學說的狹隘眼界,能夠毫無偏見地、科學地認識世界。馬克思說過,「它所關心的是一切人的真理,而不是個別人的真理」。即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社會的領導階級,馬克思主義也不會喪失它的人民性,轉變為所謂的「官方意識形態」。因為中國共產黨並不謀求也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將自己的執政作為向無階級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邁進的方式,因而馬克思主義能永遠保持它的人民性,而不會像掌握政權以後的資產階級的社會理論那樣,由反對封建主義逐步變為單純的為自己階級利益的合理性作論證的「辯護理論」。

有些資產階級理論家,以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階級性為藉口,而否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其實階級性和科學性是不同的。階級性是就它的社會功能說的,即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為絕大多數人服務還是為少數人服務;而科學性是指它的認識價值,即它對現實反映的正確程度。在階級社會中,不管自覺與否,一種社會理論都從屬於特定的階級。如果科學性和階級性相互排斥,階級社會中全部關於社會的理論都只能是謬誤。即使是剝削階級,當它處於革命時期,它的理論代表可以在一定範圍和一定程度上進行比較客觀的探討,因為這符合他們的階級利益;相反,當它上升為統治階級以後,它的階級利益和對社會問題的科學探討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當英國和法國的資產階級奪取了政權,無產階級的鬥爭直接威脅到他們的利益時,才「敲響了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喪鐘」。其實,當代資產階級理論最具階級性,由於它的階級性與人民性相違背,因而往往掩飾自己的階級性,標榜所謂客觀、公正、純學術、價值中立。

馬克思主義是最具實踐性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就是為改造舊世界的實踐而產生的。馬克思的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對何謂改變世界作了明確的闡述:「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實踐不僅是改變世界的行動,也是推動理論發展的動力。實踐本性決定馬克思主義必然是具有發展開放性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從而保持它具有當代價值,不會因僵化而過時。早在1843年,馬克思在致盧格的一封信中,就公開聲明反對樹立任何教條主義的旗幟,嘲笑那種認為一切謎語的答案都在哲學家們的寫字檯裡,愚昧的凡俗世界只需張開嘴來接受絕對科學的烤松雞的看法。後來,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企圖創造最終真理體系的德國大學生們,尤其是對杜林,進行過猛烈的批判。在恩格斯看來,如果人類在某個時候達到只需運用永恆真理,而不必再發現新的真理的地步,那就意味著歷史和認識已經停止在一點上,這是非常荒謬的。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具有發展開放性,如同張開著的口袋,隨時通過概括新的經驗使它得到發展和充實,因而它永遠具有當代性。作為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自己理論從來持開放態度,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地總結新經驗,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理論。

歷史上不少學派,隨著締造者的逝世而逐步走向沒落。馬克思主義不會這樣。因為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一種學說,而且是一種運動。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它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發展開放性,使得即使馬克思和恩格斯雖已經離世,但世界上千千萬萬馬克思主義的追隨者、信仰者、實踐者以面對自己時代問題為導向,推進馬克思主義,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在中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與時俱進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鮮活體現。

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

一種理論的當代價值決定於它的真理性含量,決定於它是否蘊涵與時俱進的理論張力,特別是決定於它的本質特性和內容是否符合時代的需要。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時,中國共產黨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熱情洋溢全面深刻地總結了馬克思的偉大貢獻,不僅是表達中國共產黨人對作為偉大歷史人物馬克思的敬意,而且重申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為什麼?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具有當代價值的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不是一個抽象的命題,而是有事實為證。它的本質特性和當代價值就存在於當代中國現實之中,中國的巨大成就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迸發的理論力量。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立黨之本,中國民主革命勝利之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之源,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之羅盤。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進程中,貫穿一條理論紅線,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所取得的勝利,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今天,我們處在最需要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最需要具有創造性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人才的時代,也是馬克思主義者能夠充分展現才華的時代。可是我們有些人,包括有些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目光短淺,缺乏理論自信和理論自覺,往往丟掉真經沉醉於向西方取經。西方先進的東西,包括思想和文化,我們應該學習,但貴「洋」輕「馬」,貴西輕中,逃離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絕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應有的態度。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不僅體現在中國,也體現在當代西方的思潮中。資本主義在經歷了幾百年發展的「黃金時代」,經歷過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狂歡時代,在20世紀下半期,尤其是最近幾十年,他們自豪的所謂民主制度已經破綻百出,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社會衝突和經濟危機的陰影,像一把懸在資產階級政客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自身矛盾的認識逐漸清晰,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日益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起,更是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吸引力。2014年法國經濟學家託馬斯·皮凱蒂的著作《21世紀資本論》,對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質疑;2019年西班牙《起義報》發表資本主義正走向失敗的署名文章,指出民主制正走向瓦解,革命性變革在加速,社會主義優勢在凸顯;社會主義思潮在西方一些青年中得到某種共鳴。毛澤東同志當年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馬克思主義在西方可不只是星星之火。馬克思主義產生於西方,有很深的理論淵源和社會基礎。總會有一天,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會以人們不可預測的形式在西方展現。

三、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才能真正體會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包含一系列基本原理,這些基本原理是客觀規律的反映,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具有真理性的理論,是支撐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體系的「四梁八柱」。

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圖為2019年6月14日,形象酷似馬克思的德國集郵愛好者伯多·馮·庫茨萊本,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的中國2019世界集郵展覽上,展示收藏的馬克思紀念郵票。40多年來,他收藏了500多枚馬克思紀念郵票。 中新社發 李長林/攝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但普遍性程度各不相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普遍規律,它構成馬克思主義中具有最大普遍性的規律;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作為廣義經濟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作為狹義經濟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規律;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學說,則是關於無產階級的解放條件和規律的學說。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又從屬於馬克思主義學說整體,彼此從理論上相互支撐,相互滲透,不可分離,統統屬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例如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關於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關於實踐的基本原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原理、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矛盾運動規律的原理、關於社會形態更替規律和世界歷史理論的原理、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以及關於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原理、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原理等;科學社會主義中關於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和無產階級與人類解放條件的一系列原理,其中包括社會主義建設學說、政黨建設學說、關於人民民主的學說;政治經濟學關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諸多原理,都是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認真研究、認真把握的基本原理。

2018年5月2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舉行「中國夢 踐行者——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宣講活動。圖為百姓圓夢宣講團的老黨員結合身邊的變化講述馬克思主義對實現中國夢的意義。 人民圖片 張洪金/攝

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僅要分別掌握其原理,而且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懂得它們之間如何在理論上在邏輯上相互支撐。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整體的馬克思主義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如果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學說中,拒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拒斥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拒斥歷史唯物主義,就會淪為非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而所謂社會主義學說也不可能是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同樣,無產階級解放和人類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學說追求的最終目標,也是貫穿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經濟學說的主題和使命。如果馬克思主義哲學不為無產階級解放和人類解放服務,它就失去作為無產階級解放大腦的功能,就不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而是思辨哲學、經院哲學。如果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離開了這個主題,就往往會成為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附庸。事實上,勞動價值論與剩餘價值論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它也完全深入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學說之中。離開它,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中許多重要原理就會由於沒有經濟學依據而失去它的科學性。列寧關於馬克思主義是「一塊整鋼」的說法,是完全正確的。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對客觀規律的理論概括。只要基本原理所揭示的普遍規律起作用的條件仍然存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仍然有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雖然具有某種相對穩定性,但由於馬克思主義永遠面對自己的時代,而不是面對既有的結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同樣要與時俱進,要根據新的問題,總結新經驗,得出新結論,以新的原理代替個別過時的舊原理。發展基本原理,不能是對基本原理的任意否定,甚至對基本原理採取虛無主義態度。隨著實踐發展和時代需求,從對新的實踐概括中,從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深入研究中,可以發現和增添新的基本原理,也有些過去被認定為基本原理的東西在實踐證明中並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基本原理同樣是發展的、變化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於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構成、關於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都包含著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新發展。

四、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

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必須既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又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經典如同富礦,原理則是蘊藏其中的寶石;經典是參天大樹,原理則是樹上的智慧之果。要真正準確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並非為讀而讀,重要的是著重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中可以明顯發現,凡屬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都是在他們著作中不斷重複出現的包含規律性內容的論述。只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經典文本,就可以在他們的著作中處處發現其中包含的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以及「兩個必然」等理論,無一不是立足於對客觀規律的把握。資產階級及其理論家們本能地反對社會規律的客觀性,必然反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承認社會發展有規律,等於承認自己的階級和制度的暫時性、過渡性,和必然讓位於更加進步的社會。

為向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獻禮,江西省新餘市夏布繡博物館傳習所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夏布繡」這一傳統技藝為載體,將馬克思素描肖像作為創作題材,表達對他的敬意。圖為2018年5月2日,「夏布繡」代表性傳承人張小紅和繡娘在精心繡制馬克思像。 人民圖片 周亮/攝

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當成「真經」,正因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是客觀規律的反映。中國共產黨人強調規律,強調我們應該掌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沒有規律性的認識,就不可能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是建立在規律性認識的基礎上的。

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決不會把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中的每句話奉為金科玉律,也不會期望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為他們逝世後的一切新問題留下錦囊妙計。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從根本上說在於它為我們提供了作為科學認識與實踐活動的世界觀和思維方法。有人說,既然如此,我們何必學習經典著作、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直接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豈不是更省事。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作為世界觀和思維方法的誤解。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存在於何處?就存在於經典著作中、存在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不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階級性,能站穩人民立場嗎?!不堅持唯物主義,能真正實事求是嗎?!不堅持辯證法,能進行辯證思維嗎?!不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能以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觀點觀察當代、觀察世界嗎?!不能,不可能。一句話,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發展開放性,正是作為本質特性存在於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之中。一個人根本不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不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只能落得空談所謂立場、觀點和方法。

我們要反對從經典中尋章摘句,直接尋找現實問題的答案,或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中的某句話或某條基本原理作為衡量現實運動正確與否的不變尺度。原理具有普遍性,而我們實際面對的都是具有特殊性的對象,因此,在運用馬克思主義時,必須依據時間、地點、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這可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當成標籤貼上就能了事的,必須牢記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內化為立場、觀點、方法,才能得心應手,真正把馬克思主義變為世界觀和方法論。

結語

討論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正是為了通過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發展開放性,理解馬克思主義何以具有當代性,何以必須牢固地、旗幟鮮明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念好馬克思主義「真經」,保證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不變色。一個政黨過去先進,不表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表明永遠先進。我們要有憂患意識。資本主義尤其是霸權主義的壓力,從來沒有放鬆過,只是方式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也是一個大考。一些共產黨員包括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就過不了市場經濟這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爭、理論之爭、制度之爭、文化自信之爭會是長期的,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貫穿「四個自信」之中並處於統帥地位的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和它的基本原理是否具有當代價值之爭。

「一爪落網,全身被縛」。中國共產黨要永不變質,不蛻化為特權集團,社會主義永遠不變色地朝著既定目標前進,不中途夭折,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堅定的中國共產黨人,需要中國共產黨隊伍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其中關鍵的必修課,就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本質特性及其當代價值問題上寸步不讓,決不動搖。不是保持十年、二十年,也不是三十年、五十年,而是代代相繼,以期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一個偉大而艱巨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應該是我們每個黨員、每個幹部嚴於律己、勇於擔當和自我革命的座右銘。

作者: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時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時代意義 2018年11月14日 07:49 來源:《紅旗文稿》 作者:丁國旗 字號 內容摘要: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和優秀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
  • 國外左翼學者論馬克思主義當代價值
    【摘要】國外左翼學者普遍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仍然適用於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馬克思主義不僅批判現實,同時也指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前進方向,它向廣大人民群眾勾勒出後資本主義時代的美麗畫卷,並指明了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路徑;馬克思主義能夠指導未來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是實現人類解放的最強勁武器;我們必須堅持整體性、辯證性的方法來學習與研究馬克思主義
  • 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先達: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今天,紀念偉大革命導師,關鍵是要真正理解和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這是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鑰匙。  ■ 「馬克思主義」不只是一種學說,而是一種學說的本質。
  • 不斷彰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貢獻和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基於理論邏輯、歷史經驗和現實發展對全黨提出的明確要求,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認識和高度重視,也是對馬克思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紀念。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的當代體現 
    」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倡導的發展理念,是人與自然雙重價值的體現,有著豐富的哲學內涵和實踐價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的本質特性。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形成,既有德國古典哲學的淵源,也有18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自然科學的基礎。馬克思主義自然觀不僅成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緊扣時代呈現出開放性、包容性,呈現出系統自然觀、生態自然觀的嶄新形態。
  • 尹海潔:有機馬克思主義的反馬克思主義本質辨析
    雖然有多位學者在學術期刊、網絡媒體發表文章揭露其神學本質和非馬克思主義的性質,使其熱度有所降溫。但2018年仍有40多篇讚賞「有機馬克思主義」的文章發表。因此,進一步揭露其反馬克思主義本質十分必要。雖然他們自稱創建了有機馬克思主義,但從他們發表的文章和出版的書籍中,可以看出他們反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徵。他們以多種手法刻意地貶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歪曲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涵,以多種理由來否定馬克思主義。而他們反馬克思主義的目的則是要用過程神學取代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指導思想,進而改變中國的發展方向。
  •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知識點)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 社會主義本質論:當代馬克思主義的要諦
    習近平總書記再三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是當代馬克思主義。其邏輯的起點和核心是在新的高度深化認識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變革及其當代意義
    來源: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哲學蘊涵著豐富而深刻的實踐思想。馬克思主義在對傳統哲學的變革中,從歷史唯物主義視角,全面揭示了實踐的科學內涵和本質特徵,為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論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及其當代意義
    【摘要】馬克思主義就是運用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時代問題所形成的科學思想體系。在當代進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時,必須堅持以下正確的做法:一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變成國人所接受並運用於中國當代實際的理論;二是深入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將其變成一種當代中國人內在的、本己的能力。
  • 馬克思主義公平理論與當代中國的共享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各類矛盾凸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均衡差異不斷擴大。維護公平正義,促進共享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面臨的重大任務。闡發馬克思主義的公平思想,對於推動當代中國的共享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馬克思、恩格斯等經典作家在對舊社會的批判和對新社會的構想中,闡發了較為系統的公平理論公平是人類思想史的重要論題。
  • 在學術和體系建構中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處理一般對象時無疑是有「觀點」的,譬如,對生產一般適用的種種規定要抽出來,但它歸屬於一個客觀的有機社會整體,應付這整體,須學術地推進這整體。換言之,馬克思主義哲學有適合它自身的學術標準。而此種學術標準依其本質是通過在其自身內部包含的針對所謂「觀點哲學」批判而得到證明。
  • 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特徵與當代價值
    從學科屬性的角度分析,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主要從屬於國際政治學研究序列中的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其理論建構的路徑應建立在國際政治學的研究邏輯之上。由於其研究方法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因此也受到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重要影響。與國際政治現實主義及國際政治自由主義的理論觀點相比,馬克思主義能夠更加精準地指出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起長期和穩定作用的因素。
  • 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馬克思雖從未刻意建構民主理論體系,但他基於唯物史觀對資本主義民主的揭露與批判,對無產階級民主問題的思考與闡釋,蘊含著對民主本質及其規律的科學認識,並以其歷史性和開放性對當今世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康發展給予深刻啟迪。  馬克思自幼深受自由主義薰陶,尤為關注自由思想,只是在《萊茵報》時期,他那帶有浪漫氣息的自由理性被現實專制制度擊得粉碎之後,才轉而訴諸民主以求自由。
  • 楊信禮: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視野中的發展理念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視野中的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五大發展理念,鮮明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
  • 《文學理論》:反映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論的新發展
    教材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充分吸收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學理論教材的精華,充分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文學理論發展和文學教材建設的豐富成果,緊密聯繫我國社會主義文藝發展新實踐,融合古今中外文藝思想有價值的成果和素材,體現了鮮明的政治導向和深厚的學術境界,比較系統地反映了我國馬克思主義文論的新發展。   這部教材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政治性和科學性統一起來。
  • 陳先達:論核心價值的社會制度本質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公眾號致力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理論與當代中國學術研究動態跟蹤與傳播,設有著名學者觀點、馬列經典解讀、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
  • 論馬克思主義思維方式
    ,是馬克思主義最深層、最穩定、最本質、最重要的內容。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一個重要課題是深化認識馬克思主義思維方式,堅持和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分析認識新的問題,推進理論創新,推動實踐發展。
  •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現實性、科學性和人民性
    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現實性直面現實,深度追問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並圍繞現實問題開展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始終堅持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高度統一,這是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所持守的總原則,也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價值魅力和精神魅力永不衰竭的秘密所在。當代中國最大的現實,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本文轉自【《求是》】;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習近平今天,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學習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安排這次學習,目的是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和理解。之前,我們已經安排學習了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方面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