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2021-03-01 光明理論

  馬克思雖從未刻意建構民主理論體系,但他基於唯物史觀對資本主義民主的揭露與批判,對無產階級民主問題的思考與闡釋,蘊含著對民主本質及其規律的科學認識,並以其歷史性和開放性對當今世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康發展給予深刻啟迪。

  馬克思自幼深受自由主義薰陶,尤為關注自由思想,只是在《萊茵報》時期,他那帶有浪漫氣息的自由理性被現實專制制度擊得粉碎之後,才轉而訴諸民主以求自由。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馬克思首次切入民主論域,將民主視為「人民的自我規定」和「人的自由產物」。而在此時,他尚未擺脫黑格爾哲學抽象思辨的影響,直到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確立實踐思維方式,又與恩格斯共同創立唯物史觀之後,其有關民主的思想方成為科學。

  馬克思從實踐思維方式出發,將社會「當作實踐去理解」,把社會歷史看作人們的交互活動與社會條件相互作用的產物。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法蘭西內戰》等經典著作中,馬克思對現實民主問題進行了精闢分析,他指出,人們在特定條件下產生出不同需要,由此進行爭取或反對民主的實踐,不同人們之間的交互活動及其與社會條件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了民主能否以及如何實現與發展。

  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深刻剖析了資本主義民主的內在矛盾,指出資產階級政府在憲法中規定人民主權,卻以具體法律和制度限制人民的民主權利;鼓吹三權分立,卻使行政權凌駕於立法權之上;自號「民主共和國」,卻以專政手段鎮壓人民爭取民主權利的活動。資產階級進行反封建的革命時,曾以「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將勞動人民組織成強大同盟軍,但在奪取政權後,卻將這些口號變成赤裸裸的「步兵,騎兵,炮兵」。因此,資本主義民主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民主與資產階級專政的統一,這是由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決定的,目的在於限制勞動人民的民主權利以維護資本對勞動的永久奴役。

  伴隨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無產階級隊伍日益壯大。無產階級在其政黨領導下緊密和廣泛聯合起來,並謀求建立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權。在馬克思看來,無產階級的民主政權不僅是「社會解放的政治形式」,而且是「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這必然要求徹底剷除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也必將面臨資產階級的強烈反抗。所以,無產階級必須實行專政,藉助政權的強制力量,經過一系列階段性經濟社會改造,逐步確立和鞏固新的經濟基礎。

  在實踐層面,鑑於巴黎公社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深受布朗基和蒲魯東主義的影響,馬克思不僅多次強調公社的非社會主義性質,而且在1871年的《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中重提共產黨領導的重要性。在他看來,黨的領導不僅是無產階級作為階級而行動取得革命勝利的關鍵,而且是無產階級建立民主政權的根本保障。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無產階級才能採取正確措施,逐步消除階級和階級統治賴以存在的經濟條件,最終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實現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十月革命前,列寧在繼承馬克思民主思想的基礎上,結合俄國黨和國家具體實際,提出了「民主集中制」思想,並將之作為黨的組織原則寫入黨章。十月革命後,民主集中制逐漸成為各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1927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首次規定「黨部的指導原則為民主集中制」,正式確認民主集中制原則。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根據「三三制」原則在抗日根據地建立民主政權,普遍採取民主集中制,各級抗日民主政權機構的領導人都經過人民選舉產生。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同志對民主集中製作了深刻闡述,指出它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系統論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理論,明確指出,「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有力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我國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活力充沛,民族凝聚力不斷增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日益鞏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鬥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回顧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發展歷程及其中國實踐,可以發現,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一方在於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保證了民主理論的科學性、發展性、開放性,始終站在時代前沿,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實踐變化面臨的新挑戰;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將人民民主作為社會主義的生命,將人民當家作主作為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保證了民主實踐的廣泛性、真實性、管用性,不斷滿足中國人民不斷增長的民主需要,不斷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體系。立足新時代,我們要不斷在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思想真蘊中發掘新資源,適應時代要求,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根基,為人類政治文明進步作出充滿中國智慧的貢獻。

  (作者:鄭來春,系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性和當代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多次進行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主題的集體學習,先後學習了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當代世界馬克思主義思潮及其影響、《共產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
  • 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全過程民主與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民主...
    邢雲文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全過程民主對於深化馬克思主義人民民主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當前西方民主遭遇困境、當代中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馬克思主義人民民主思想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踐探索提供廣闊的理論視野和堅實的理論指導。
  • 列寧的宣傳思想工作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列寧是一位出色的宣傳家,他的宣傳思想工作理論極其豐富,在列寧的論著中有許多地方論述了宣傳思想工作,涉及宣傳的目的、方法、手段、意義及其在黨的工作中的地位作用。這些思想依然閃耀著時代價值的光芒。由此可以看出,列寧不僅在意識形態領域,而且在國家制度的各個方面,從國家民主制度建設的高度來對待宣傳思想工作。  列寧雖然認識到「灌輸」的有效性,但是他反對把「灌輸」簡單化。同時,列寧強調「灌輸」要講針對性。
  • 作為批判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及其歷史影響
    文章已於近日發表於《理論探索》2020年第5期,發表時題為《馬克主義批判理論及其巨大影響》。這裡推送的是原文,若有引用請以刊物正式發表版為準。 內容摘要  不論從理論的內容還是理論的特徵來看,馬克思主義都可以在本質的意義上被看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批判理論。
  • 論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及其當代意義
    【摘要】馬克思主義就是運用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時代問題所形成的科學思想體系。在當代進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時,必須堅持以下正確的做法:一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變成國人所接受並運用於中國當代實際的理論;二是深入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將其變成一種當代中國人內在的、本己的能力。
  •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變革及其當代意義
    來源: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哲學蘊涵著豐富而深刻的實踐思想。馬克思主義在對傳統哲學的變革中,從歷史唯物主義視角,全面揭示了實踐的科學內涵和本質特徵,為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時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時代意義 2018年11月14日 07:49 來源:《紅旗文稿》 作者:丁國旗 字號 內容摘要: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和優秀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
  • 民主社會主義及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區別
    一、什麼是民主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是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盛行的一種資本主義改良主義思潮。它是社會民主黨、社會黨、工黨和社會黨國際思想體系的總稱,由第二國際社會民主黨右翼發展而來,「民主社會主義」基本思想的奠基者是伯恩斯坦。在當代,民主社會主義不僅是作為一種理論形態,而且是作為一種實踐形態而存在的。
  • 列寧無產階級專政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是一個豐富而博大的思想體系,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作為其核心組成部分之一,是馬克思恩格斯及其繼承人不斷批判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並在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逐步建構起來的理論成果。
  • 國外左翼學者論馬克思主義當代價值
    【關鍵詞】國外左翼學者 馬克思主義 理論體系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馬克思主義沒有過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仍然適用於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國外左翼學者大都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沒有過時,對於分析21世紀以及未來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仍具較強的現實意義。
  • 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特徵與當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以國際體系中以國家為核心的不同行為體在經濟活動中形成的關係為研究對象,探討這種關係對各行為體所起到的約束作用及其反作用,並對國際關係的影響作出規律性總結與預測。  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理論特徵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雖然也包括諸如商品、貨幣、勞動等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要素,但這些要素並不是其研究目的。
  • 「教育強國」石中英:杜威的價值理論及其當代教育意義
    石中英:杜威的價值理論及其當代教育意義教育強國★★★★★摘 要:價值理論是杜威實用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熱潮中少量涉及杜威教育價值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杜威特定的民主價值觀及其有關教育主張上,如《民主的多重面向:杜威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中文譯名的世紀流變》[3]、《杜威教育哲學中的民主及其人性論視角》[4]等。還有學者在研究教育現代化的評價時以杜威的經驗主義價值判斷理論為基礎,試圖對我國教育現代化評價的實質、過程和功能進行重新理解。
  • 不斷彰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貢獻和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基於理論邏輯、歷史經驗和現實發展對全黨提出的明確要求,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認識和高度重視,也是對馬克思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紀念。
  • 南哲思享|張亮:馬克思的理論創新道路及其當代效應
    在當代西方,法蘭克福學派、「英國馬克思主義」以及20世紀後期的西方主流社會理論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繼承或者借鑑馬克思的理論創新道路,將之與資本主義發展新階段的實際、具體民族國家的思想文化傳統有效結合,使之獲得生機勃勃的當代轉化,產生出豐碩而影響深遠的創新成果。對馬克思的理論創新道路及其當代西方效應進行深入分析,有助於我們探索建立符合果。
  • 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先達: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今天,紀念偉大革命導師,關鍵是要真正理解和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這是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鑰匙。  ■ 「馬克思主義」不只是一種學說,而是一種學說的本質。
  •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豐子義:馬克思的文明理論及其當代意義
    兼任北京市社科聯副主席、中國人學學會會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等。先後被評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人選和北京市「百人工程」人選等,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材編寫組首席專家之一。
  • 社會民主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歷史、理論和現狀
    社會民主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歷史、理論和現狀——訪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徐崇溫徐崇溫,1930年7月生,江蘇省無錫市人。主要著作有:《當代社會主義的若干問題——國際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97)、《20-21世紀:社會主義的回顧與展望》(1995)、《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1994)、《用馬克思主義評析西方思潮》(1990)、《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000)、《民主社會主義評析》(1995)、《阿圖色》(1999),主編《國外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研究叢書》(42部)、《當代資本主義研究叢書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狀況及前沿
    為有助於把握東歐馬克思主義理論傳統的當代流變,報告刊出了《從阿格尼斯·赫勒的思想演進看布達佩斯學派的歷史及現狀》。 近年來,拉美左翼崛起及其「21世紀社會主義」引人注目,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它甚至已成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基礎。
  •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應注重定量分析
    當前,創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須對相對薄弱的定量(數量)分析方法加強研究。辯證認識定性與定量研究定量分析是依據統計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並用數學模型計算出分析對象的各項指標及其數值的一種方法。
  • 韓振江:當代「激進左翼」的理論特徵與定位——以齊澤克、巴迪歐和阿甘本為例
    ,已經成為當代歐美左翼理論的主流。巴迪歐在《主體理論》《存在與事件》《元政治學概述》《歷史的重生》《共產主義假設》等著作中討論了左翼政治與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繼承關係,主張真理政治,提倡共產主義。朗西埃在《勞動者之夜》《歧義:政治與哲學》《政治的邊緣》《政治家及其貧窮》等著作中在研究工人運動基礎上,以平等為政治起點討論當代激進政治和馬克思主義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