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包含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社會保險繳費10年以上和10年以下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養老保險的待遇差別。雖然醫療保險待遇也跟參保年限有很大的聯繫,但10年還不能滿足最低繳費年限的要求。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社保中的養老保險待遇跟工作地區、繳費水平、繳費年限都有很大關係。由於工作原因,很多人會有多個社保參保地區,不同地區的的社保待遇差距較大。參保人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大中型城市工作,但戶籍又不是本地居民,退休後養老待遇應該怎麼核算呢?
戶籍不在上海,但在上海工作多年,將來能在上海領養老金嗎?主要有3種情況!
1.在上海辦理待遇領取: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關係不在戶籍地的,如果基本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滿10年,退休後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
舉例:小王戶籍地為湖南,參加工作後在湖南工作了5年並繳納社會保險,之後來到上海工作15年,並將養老保險關係轉移到了上海。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由於小王在上海繳費滿10年(繳費15年),則養老待遇領取地為上海。
2.在上一個工作地區辦理待遇領取: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關係不在戶籍地的,如果基本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不滿10年,在跨省流動就業中參保地有累計繳費滿10年的,在上一個繳費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
舉例:小李戶籍地為河南,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工作了7年,並繳納社會保險(公司代繳),之後在南京工作11年並繳納社會保險,最後來到上海工作9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他需要在上一個繳費滿10年的地區辦理待遇領取,即南京。
3.在戶籍地辦理待遇領取: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關係不在戶籍地的,如果基本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不滿10年,在跨省流動就業中參保地中沒有累計繳費滿10年的地區,回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
舉例:小趙戶籍地為重慶,大學畢業後在重慶工作了5年(繳納社會保險),之後在成都工作3年,在天津工作8年,在廣州工作6年,最後在上海工作3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由於沒有累計繳費滿10年的工作地區,小趙需要回戶籍地辦理待遇領取。
異地工作者在不同地區參保,繳費滿10年和未滿10年,待遇差距有多大?
養老保險作為參保人退休後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退休的生活水平。在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年齡相同的情況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參保人退休後的待遇會更高。
5月20日,上海發布2019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信息,全市60歲以上領取城鎮退休職工待遇的人數為419.41萬,平均養老金為4521元。
全國城鎮退休職工平均養老金在3000元左右,部分地區退休人員養老金不足2000元。參保人在上海、北京等社會工資水平較高的地區辦理退休,養老待遇要比中西部地區退休人員高出很多。異地工作者有多個工作地區,且都不滿10年,退回戶籍地辦理退休就比較「吃虧」。人社部、財政部等部門在每年3月份制定退休人員養老待遇調整比例後,上海地區5月份就會制定具體調整方案,6月左右就能發放到位,調整的幅度也是最高的。
總結:參保人如果有在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工作的經歷,最好是滿足工作10年(繳費10年)的最低要求,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在當地辦理退休手續,領取的退休待遇要比戶籍地的退休職工高很多!社保中除了養老保險待遇,醫療保險也比較重要。上海地區用人單位及職工按規定繳納醫療保險費的,自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次月起,職工可以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職工繳納醫療保險費的年限(含視作繳費年限)累計超過15年的,職工退休後可以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終身醫保)。
關於社保異地繳費及繳費年限的問題,你現在搞清楚了嗎?退休後你能拿多少養老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