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得出結論:人的智力50%在4歲以前獲得,30%在4—8歲獲得,20%在8歲以後獲得,其中4歲以前的智力又有50%通過胎教獲得。
胎寶寶在準媽媽肚子裡的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而正確的胎教方式,是對寶寶成長發育的良性刺激,有助於寶貝今後的發育和智力開發。
懷胎十月,胎教的重點也各有不同,那麼,該如何做呢?以下是從《0-3歲,媽媽不可不知的育兒心理學》中關於胎教部分的精華提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本書,此書是一本0-3歲寶媽們的育兒工具書。
推薦方式:
1.提供相對安靜、優雅、環保的居住環境,儘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散步。
2.孕媽媽要做好心理調適,保持愉快輕鬆的狀態,注意休息,一定一定要戒菸酒。
妊娠第2個月正是胚胎鄂部發育關鍵時期,因此孕媽媽保持豁達和輕鬆的心情,是保證寶貝健康的基礎。
如果孕婦長期精神憂鬱、苦悶,不僅對胎兒發育不利,而且還會影響到胎兒出生後生理、心理以及智力的發展,並會使孩子在出生後具有遺傳性焦慮
推薦方式:
1.選擇空氣清新、氧氣濃度高、塵土和噪聲都比較少的公園散步。
2.聽輕鬆的音樂,看愉快的電影,閱讀輕鬆的小說或者優美的散文等。
3.準爸爸多參入準媽媽及寶寶的生活中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控制和引導準媽媽的情緒。
注意:不要看情節驚險的電影,不聽強節奏的音樂,不看悲傷的文學作品。
當胎寶寶三個多月的時候,已具人形,可以感應到外界的壓、觸動作,胎兒的天性是需要愛撫的,撫摸是孕媽媽與胎寶寶之間無聲的對話。
推薦方式:
1.雙手從上至下,從左至右,輕柔緩慢地撫摩胎兒。反覆10次後,用食指或中指輕輕撫壓胎兒,然後放鬆。(適宜早上和晚上做,5-10分鐘即可)
2.在腹部鬆弛的情況下,用一個手指輕輕按一下胎兒再抬起,來幫助胎兒做體操。
3.當孕媽媽有胎動時,也可以使用「指按法」來進行按摩胎教:用食指或中指輕輕觸摸胎兒,然後放鬆即可。
注意:撫摩胎兒之前,孕媽媽應排空小便,保持愉悅的心情、胎教姿勢要舒適。
胎寶寶4個多月的時候,就能分辨和聽到各種聲音了。有研究顯示,通過言語胎教的寶寶,出生後情緒會更穩定、視聽能力更好,更容易被安撫。
推薦方式:
1.準爸爸可以每天上下班的時候和準媽媽及胎寶寶打招呼、問好,4、5個月的胎寶寶最喜歡聽準爸爸的中低頻音,這個時候是準爸爸和胎寶寶培養感情的好時機。
2.將生活中的瑣事、無意中想到或看到的事情和胎寶寶聊聊、不用太過注意談話的內容。
3.朗讀詩歌、故事、哼歌曲給寶寶聽,儘可能的將故事內容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畫面感,傳達給胎寶寶。(每天進行視覺化的行為,會逐漸增強將訊息傳達給胎兒的能力。)
注意:
1.胎教的內容以積極、正向、活潑為主,避免暴力、陰暗、悲傷的內容。
2.設置好每天固定的「講故事時間」,爸爸媽媽共同參與,借著說故事的機會與胎寶寶溝通、互動,讓胎寶寶在爸爸媽媽溫柔的聲音中更加智慧的長大。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使孕媽媽吸入更多的新鮮氧氣,加速體內廢物的排出,有效地緩解孕期的不良反應,讓胎兒能夠更加順利地度過整個孕期。
推薦方式:
1.散步:散步可以給予胎寶寶和子宮收縮一樣舒適的刺激,當孕媽媽以輕鬆的心情散步時,子宮便會產生有規律的輕微收縮,這樣會刺激寶寶的皮膚,讓胎兒感覺溫暖和舒適。
散步時宜穿著舒適鞋襪,並採取漸進式的方式來增加散步的時間與速度。
2.孕婦瑜伽:孕媽媽堅持做柔軟的孕婦操或孕婦瑜伽,會減輕身體的壓力,由深度放鬆的方式得到身心舒緩。
3.遊泳:準媽媽適當遊泳可以消除水腫,還可以緩解全身慵懶的感覺、調節情緒。對骨盆也能起到很好的鍛鍊作用。
注意水溫(29~31℃)、時間(上午10點~下午2點),在專人陪同下進行最好。
4.對胎兒進行運動「訓練」:孕媽媽仰臥,全身放鬆,先用手在腹部來回撫摸,然後用手指輕按腹部的不同部位,並觀察胎兒的反應。
開始時動作宜輕,時間宜短,過幾周後胎兒逐漸適應會做出一些積極反應。這時可稍加一點運動量,每次時間以5分鐘為宜。24周以後可以輕輕拍打腹部,並用手輕輕推動胎兒,讓胎兒進行宮內「散步」活動。如果胎兒頓足,可以用手輕輕地安撫他,配合音樂和對話等方法效果更佳。
注意:對胎兒的運動訓練應當注意,一般在妊娠12周內及臨產期均不宜訓練,先兆流產或先兆早產的孕媽媽也不宜進行訓練。此外,手法要輕柔,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每次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否則將適得其反。
準媽媽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可以促進胎寶寶大腦神經和細胞的發育。
推薦方式:
1.孕媽媽多思考問題、多讀書。
2.孕媽媽可以多看美術作品,在美的體驗中為胎寶寶培養濃厚的生活情趣。
3.孕媽媽做繡十字繡、縫製小衣服等手工活動,可以間接的促進胎兒心靈手巧。
光照胎教主要是藉助手電筒的光透過腹壁、肌肉等進入子宮內,在子宮內光線經過羊水會變成紅色,對於黑暗中的胎兒是個新鮮的視覺上的刺激。
推薦方式:
1. 每天孕媽媽用手電筒通過腹壁照射胎兒頭部3次
2.利用光照胎教還可以訓練寶寶的晝夜節律:
孕媽媽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前,用手電筒的微光一閃一滅地照射胎寶寶腹部,告訴他:「寶寶,從小就要養成早起的好習慣哦!」
在晚上準備睡覺時,同樣以用手電筒的微光一閃一滅地照射腹部,告訴胎寶寶:「寶寶晚上需要休息的時間到了!」
長期以往,寶寶就會和媽媽一樣,養成白天活動,晚上休息的作息規律了。
注意:
1.時間不要太長,切忌強光照射。
2.照射的同時,準媽媽和寶寶進行對話,告訴寶寶現在是什麼時間。這樣,可促進胎兒視覺功能發育,對日後視覺敏銳、協調、專注和閱讀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
3.如果進行光照胎教,要堅持下去、有規律地去做,才能使胎兒領會其中的含義,並積極地做出回應。
一般經過藝術胎教的胎寶寶,大腦的發育優於其他胎兒,出生後一般也較其他嬰兒聰慧、活潑、可愛,孩子與母親的關係會因此而倍感親密。
推薦方式:
1.畫畫:畫的時候,不用在意自己是否畫的好。你可以持筆臨摹美術作品,也可隨心所欲地塗抹,只要你感到是在從事藝術創作,感到快樂和滿足,你就可以畫下去。
2.聽優美的音樂
3.芳香療法:孕媽媽心緒不寧的時候,可以使用芳香療法,在芳香中放鬆自己。
注意:孕媽媽不用一一涉獵各種藝術,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能切實感覺到美好才是最終目的。
孕媽媽聽音樂,不僅能調節自身情緒,對胎兒也很有好處。實踐證明,受過音樂胎教的寶寶,出生後喜歡音樂,反應靈敏,性格開朗,智商較高。
推薦方式:
1.有利於安撫孕媽媽情緒的音樂(舒緩、輕柔的):絲竹樂《春江花月夜》
2.有利於改善孕媽媽睡眠的音樂(樂聲悠揚):古箏曲《漁歌唱晚》
3.適合胎寶寶聽的音樂(委婉柔美、輕鬆活潑、充滿詩情畫意的):
中國古典樂曲「梅花三弄」,二胡曲「二泉映月」;
西方古典樂曲「A大調抒情小樂曲」;
德國浪漫派作曲家門德松的「仲夏夜之夢」;
現代音樂「讓世界充滿愛」,「好一朵茉莉花」等。
4.孕媽媽給胎寶寶哼歌:《魯冰花》、《聽媽媽講那去的事情》等
注意:
1.音箱可以放在離孕媽媽1.5~2.0m之間的距離
2.胎教音樂最好每天播放1-2次,每次20-30分鐘
3.音量不宜太大,應控制在45-55分貝之間。
4.要甄別胎教音樂:悲壯、激烈、亢奮等的樂段會影響胎寶寶的正常發育,不要選用。
在一些孕媽媽的房間裡,經常會看到牆上貼著一些漂亮可愛的小寶寶的照片,孕媽媽們天天看這些小可愛,也會在心裡描繪自己寶寶的樣子。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觀摩法」,即事先為自己設立了一個形象,之後在心裡不斷地向這個形象靠近,最終自己會獲得這個形象的特徵。
孕媽媽通過冥想把自己的想法通過言語、動作的形式傳遞給寶寶。這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腹中的小生命。在心理學領域,這也是對潛意識的開發,寶寶在腹中是能受到相應的影響的。
推薦方式:
選擇一個幽靜的環境,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坐姿一定要穩定、舒適;頭、頸、背挺直,儘量保持在一條線上。
注意:
1.時間固定:每天最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來做瑜伽冥想
2.冥想的最佳時間:黎明和黃昏
3.在做冥想的時候,呼吸是最重要的,緩慢而深沉的呼吸更能幫助我們進入狀態。
胎教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外界的刺激,促使胎兒接受更多的優良信息,讓他發育得更好、更聰明、更健康,底線是讓孕媽媽感覺心情舒暢,至少是沒有壓力。所以孕媽媽千萬不要為了「胎教而胎教」千萬不要陷入教條主義中。
@YCL春雷說: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個人身體狀況、經濟能力、生活環境各不相同,育兒需求也會各不相同。選擇最契合自家的育兒模式,才是最正確的、對孩子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