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文化博大精深,對於白酒的香型研究也是更加深刻,我們常說的濃香、醬香、米香、清香型的區別都是由於釀造和原料的差異,導致酒的主體含量不同,蘊含的香氣也不同。中國白酒主要以糧谷大米為原料,而格麥迪的蒸餾型棗酒,使用的原料是紅棗,採用的白蘭地工藝釀造,喝起來也就有棗香味。
為了區分,下面給大家細細講解:
一、濃香型白酒(strong flavour Chinese spirits)
以糧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以己酸乙酯為主體複合香的白酒,又稱瀘型白酒。
執行標準為GB/T 10781.1—2006。
二、清香型白酒(mild flavour Chinese spirits)
以糧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以乙酸乙酯為主體複合香的白酒。
執行標準為GB/T 10781.2—2006。
三、米香型白酒(rice flavour Chinese spirits)
以大米等為原料,經傳統半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以乳酸乙酯、β-苯乙醇為主體複合香的白酒。
執行標準為GB/T 10781.3—2006。
四、鳳香型(feng-flavour Chinese spirits)
以糧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酒海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為主的複合香氣的白酒,又稱鳳型白酒。
執行標準為GB/T 14867—2007。
五、豉香型白酒(chi-flavour Chinese spirits)
以大米為原料,經蒸煮,用大酒餅作為主要糖化發酵劑,採用邊糖化邊發酵的工藝,釜式蒸餾、陳肉醞浸、勾兌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豉香特點的白酒。
執行標準為GB/T 16289—2007。
六、芝麻香型白酒(zhima-flavour Chinese spirits)
以高粱、小麥(麩皮)等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芝麻香型風格的白酒。
執行標準為GB/T 20824—2007。
七、特香型白酒(te-flavour Chinese spirits)
以大米為主要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特香型風格的白酒。
執行標準為GB/T 20823—2007。
八、濃醬兼香型白酒(nongjiang-flavour Chinese spirits)
以糧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濃香兼醬香獨特風格的白酒。
執行標準為GB/T 23547—2009。
九、老白乾香型白酒(laobaigan-flavour Chinese spirits)
以糧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為主體複合香的白酒。
執行標準為GB/T 20825—2007。
十、醬香型白酒(jiang-flavour Chinese spirits)
以糧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其特徵風格的白酒。又稱茅型白酒,國家標準GB/T 26760—2011《醬香型白酒》於2011年7月頒布,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其他香型:除上述以外的白酒,還有如下香型。
一、藥香型
以糧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藥香風格的白酒。以董酒為代表。
二、馥鬱香型
香味具有前濃、中清、後醬獨特風格的白酒。以酒鬼酒為代表。其標準為GB/T 22736—2008《地理標準產品 酒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