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酒友來問我一些關於白酒的專業術語,沒事的時候我也會給大家解答一些,但是忙起來了就沒時間給大家解答了。今天整理了100個白酒專業術語,知道了100個白酒專業術語,你也是懂酒的人。
一、釀酒原輔料
高粱:高粱又叫紅糧,是釀酒的主要原料之一。高粱因為其澱粉分子結構有差異,所以高粱又分為粳高粱和糯高粱。
玉米:玉米也叫玉蜀黍、苞谷,澱粉含量非常豐富,是釀酒的主要原料之一。
小麥:澱粉含量豐富,也含有一定的蛋白質,是釀酒、制曲的主要原料之一。
大麥:澱粉、蛋白質含量豐富,是制曲的主要原料之一。
稻米:稻米質地純正,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很低,是釀酒的主要原料之一。稻米又因為其澱粉分子有差異,分為糯米、粳米、秈米。
豌豆:澱粉、蛋白質含量豐富,是制曲的主要原料之一。
麩皮:小麥加工成麵粉產生的副產物,釀製白酒時常用來做填充輔料。
稻殼:稻穀在加工時脫下的外殼,也是釀製白酒是常用來做填充輔料。
二、白酒生產設備及器具
甑:也叫甑桶、甑鍋,是圓筒形的,是用來蒸糧和蒸酒的。
甑箅:這玩意兒是放在甑底部的,作用是託住酒醅或糧醅。
甑蓋:也叫雲盤、追蓋,是蓋在甑上的蓋,在中心有個導氣孔。
鍋龍:也叫汽筒,是用來連接甑和冷卻器的過汽導管。
冷卻器:主要作用是把蒸出來的酒冷卻成酒液。
揚渣機:主要作用是把出甑的物料揚冷、打散、疏鬆。
曲模:制曲時所用的模型。
陶壇:由土陶燒紙而成,用來儲存酒的容器。
酒海:主要作用是貯盛白酒。
酒簍:用以盛酒的老式小容器。
酒箱:老式貯酒的大容器。
貯酒池:貯酒的大型容器。
窖:用於糧食發酵的窖池,不同香型的白酒窖池有所區別。
人工老窖:在建窖池時把人工培菌的粘土敷在窖池四壁,這種窖就叫人工老窖。
地缸:也是用來發酵的容器,材料是土陶的。
地池窖:發酵容器,是由水泥、磚修建的。
三、白酒糖化發酵劑
大曲:大曲一般以小麥、大麥、豌豆等為原料,然後粉碎加工製成曲塊。曲塊中含有豐富的微生物,是釀酒不可缺少的發酵劑。
小曲:小曲一般以米粉(米糠)為原料,然後加入中藥或者辣蓼草,接種曲母。小曲的形狀比大曲要小很多。
麩曲:麩曲一般以麩皮為原料,接純種黴菌菌種,經人工培育而成。
低溫大曲:曲塊制好後,需要放入曲房進行培菌,曲心溫度控制在45℃以下的稱為低溫大曲。
中溫大曲:曲心溫度控制在43℃—57℃的稱為中溫大曲。
高溫大曲:曲心溫度控制在60℃以上的稱為高溫大曲。
帘子曲:一般以麥麩為原料,因為實是在竹簾上培育出來的,所以叫帘子曲。
通風曲:也是以麥麩為原料,只是是在長方形的水泥池中控制通風培育出來的。
機械制曲坯:把成型的大曲粉碎,然後加水攪拌,放在金屬模機中壓製成型。
曲坯:用大曲原料壓製成型後的塊狀物。
踩曲:把制曲的原料粉碎後,加水攪拌放入曲模中需要人工踩壓,壓製成型。
上黴:曲坯在發酵過程中外表生長出菌斑
晾黴:當曲塊已經長出菌絲了,那麼就要打開庫門通風,俗稱晾黴。
翻曲:曲塊放在庫房中發酵的時候需要反覆翻曲,讓曲塊均勻發酵。
曲母:這東西是在制大曲時,用來接種的曲種。
酒母:釀酒工業所用的酵母菌擴大培養物。
產酯酵母:用於白酒生產中能產生酯類的香味物質的酵母菌。
雙輪底(發酵):所以雙輪底發酵就是窖池中發酵成熟的酒醅不取出來,然後加入適量的大曲粉,把這些酒醅鋪在窖低。最後再次入窖糧糟進行發酵。
雙輪底糟:是指經過雙輪底發酵的酒醅。
酒花:倒酒時酒液表面形成的泡沫,酒花是評判酒好不好的標準之一
四、白酒的釀造
渣:釀酒原料粉碎後稱之為「渣」。
立渣:釀酒原料粉碎後,要進行拌料、蒸煮糊化,然後加糖化發酵劑,這一操作稱為「立渣」。
醅:酒醅蒸完酒後的發酵物料。
糧糟:新原料於醅混合的原料。
酒醅:系已發酵完畢等待蒸餾的物料。
回糟:酒醅蒸酒後,不加入新的原料,只加發酵劑,再次發酵的醅子。
扔糟:不再進行發酵使用的物料稱為扔糟。
生心:蒸煮原料不蒸透,原料心是硬的。
大渣、二渣、三渣:在配醅時加入較多新原料入窖發酵的物料。
小渣:也是在配醅時加入新原料。
排:即從投料開始到蒸酒結束的一次生產周期。
掉排: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不出酒或者少出酒的情況。
窩酒:酒醅中的酒蒸不出來我們稱之為「窩酒」。
墜甑:酒醅中的酒蒸不出來,或者酒度過低,尾酒時間長等情況叫做「墜甑」。
大火追尾:在蒸酒快要結束的時候,加大蒸汽量或者加大火,把酒醅中剩餘的酒蒸出來。
地溫:即地面溫度,了解地面溫度能幫助釀酒師傅掌握下曲和入窖的溫度。
封窖:把粘土抹在發酵物料上,以封住窖面,隔絕空氣進行發酵。
踩窖:發酵物料放入窖中,需要進行踩壓,以防止有間隙,發酵不完全。
黃水:發酵過程中,逐漸滲於窖底部的棕黃色液體。
悶頭量:為使出窖後的物料充分吸水膨脹而潑入的熱水。
老五甑法:把窖池中發酵完成的酒醅分成五次蒸酒和配醅。
清渣法:即單獨立渣、單獨蒸酒。
續渣法:把發酵好的酒醅和原料進行混蒸,即蒸酒和蒸料糊化同時進行。
輔料清蒸:就是消除輔料的異雜味和雜菌。
掐頭去尾:不要最開始出的酒和最後出的酒,即「掐頭去尾」。
五、白酒的成品及半成品
白酒: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曲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成的白酒。
大麯酒:以大曲為發酵劑釀製的白酒。
麩麯酒:以麩曲為發酵劑釀製的酒。
醬香酒:中國白酒以香型劃分,醬香型白酒是其中一種香型。醬香型白酒成分複雜,口感、香氣也最為豐富,不過口感也重。
濃香型:白酒香型中的一種,濃香型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酯,以及少量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
清香型:白酒香型中的一種,清香型的白酒的成分很簡單,以乙酸乙酯為主,還有少量的乳酸乙酯。
鳳香型:白酒香型中的一種,鳳香型白酒的主要成分介於濃香酒和清香酒之間,兼備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另外,醇類物質中異戊醇含量很高。
酒基:也叫基酒,勾調白酒的時的主要用酒。
勾兌:指把不同輪次的酒、不同時間的酒按照一定的比例勾調在一起,使之形成一定的風格。
微機勾調:勾兌是指是人進行勾兌,微機勾兌就是指大數據、計算機進行勾兌。一個人工、一個機器。
調香和調味:以合適的酒和相關香味物質對酒進行調香、調味。
空杯留香:指把杯子裡的酒倒掉,一段時間後仍能聞到酒香。
串香:在甑中含有的乙醇的蒸汽穿過固態發酵的酒醅或特製度香醅,使餾出的酒中加香氣和香味的操作。
酒頭:蒸餾前期截餾出酒度較高的酒-水混合物,含有較多的白酒香味物質。
酒尾:蒸餾後期截餾出酒度較低的酒-水混合物,含有較多的白酒香味物質。
貯存:剛釀出來的酒口感辛辣、香氣衝鼻,需要存放一段時間,讓酒變得醇厚。
老熟:指酒在存放過程中酒體逐漸變得老熟。
六、白酒釀造中的其他
純種培養:說簡單點就是釀製過程中的培菌操作。
雜菌:是專指對釀酒生產有害的微生物。
茬:指大曲斷面,常用來判斷大曲品種、質量的優劣。
配醅:又稱配料。指新料與醅配合在一起。
糧醅比:配料時,新料與醅的配合比例。
糧曲比:新投原料與加曲量的比例。
糧糠比:新投原料與輔料的投入比例。
母糟:投入較多量的新原料與醅混合發酵的物料。
面糟:投入少量新原料與醅混合發酵的物料。
紅糟:面糟出窖蒸餾取酒後,只加曲不投糧,再入窖發酵的物料。
七、白酒釀造中的其他
綿:就是酒入口之後有一種飽滿、厚實的感覺,品質好的白酒是不會出現那種「剮」的感覺的。當酒下肚之後,就像一團溫水在身體內擴散,非常舒服。
甜:可能很多人喝白酒感覺到的都是辣、烈,甜這個感覺壓根兒沒有;這是因為大家在喝酒的時候喝的太多,並且還在吃東西。如果你早上起來不吃東西,用水漱一下口,然後小小抿一口,你就能感覺到白酒的「甘甜」。
淨:所謂「淨」就是不粘口,品質好的白酒口感爽滑、乾淨,不會出現粘口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釀酒廠在釀酒時會在「淨」上下功夫,目的就是喝起來口感更好。
香:香氣判斷好壞的標準是,糧食香、花香、果香等帶來的愉悅感,和留香時間的長短。總體上來說,留香的時間越長,越讓你舒服愉悅,越聞越捨不得放下的,就越好。反之,則是越差。
濃:正所謂酒濃、味濃、情才濃,「濃」是評判白酒是否優質的主要指標。在品白酒時要看酒體是否濃厚,香氣是否濃鬱等等。
純:「純」是評判白酒品質的重要指標,品質好的白酒口感純淨,不會出現雜味。而品質差的白酒就會有雜味,令人不舒服的味道等等。
醇和:主要是白酒喝後的入口感覺,醇和代表了白酒均勻度比較好,不會出現低檔酒的分層等特徵。
總結: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白酒專業術語,大家收藏好,以後遇到不知道的,打開來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