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需要PR嗎?

2020-12-25 王智遠

市場上大多數人對於PR的理解是有誤區的,有的人認為PR就是搞關係的,沒有多大用,有的人認為如果有一個好的產品,一個好的商業模式,通過PR的營銷手段,可以一夜引爆市場。則也有的人認為,公司的產品夠好,消費者夠多,根本不需要PR,反而PR還會給公司帶來麻煩,其實以上的這些觀點是有誤區的。

那麼,PR的本質到底是什麼?PR對初創的品牌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如何通過PR來低成本獲得影響力,智遠從媒體出身,到公司PR,結合自身的工作經歷,給大家談一談。

1-產品好,有消費者,不需要PR-

很多的初創品牌覺得,我產品好就行,商業模式ok,能賺錢,要PR幹什麼?其實這樣的問題對於很多接觸PR的人並不陌生。有句話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是缺乏基本商業常識的表現。

其實道理還是蠻簡單,小米的產品好,華為的手機也不錯,但是每次他們開新品發布會,相信品牌公關團隊都會把演講稿準備好,要求創始人反覆的練習,演講,掌握方向等。把產品做好,只是商業系統裡的一個環節,你首先要讓大家知曉你的產品,並且認為你的產品真的好,別人在願意嘗試,而這也正是PR的重要作用之一。

2.PR在前期的作用一融資造勢

很多初期創業者初期在融資的時候,都會選擇群發BP,但是一般都會石沉大海,因為項目太多,VC資本不一定天天有機會翻看那麼多郵件,可是,假設你通過公關的形式去傳播,當投資人或者公司在某篇文章或者報導上讀到你,或者聽別人講到你,那麼他約談你的機率就會上升了,這種連接顯然更有效。

如果你的PR專業,那麼投資人對你的項目本身了解程度和好感度也會上升,從而增加了融資成功的機率。事實上,創業者通過媒體報導被投資人邀約到最後的例子很多。非常的有效,曝光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

3.PR在前期的作用二招聘人才

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這年頭創業公司可以說多如牛毛,但是市場的人才是有限的,如果你想成功的吸引到應聘者,除了委託獵聘,最好的形式是通過PR的曝光,通過曝光,能吸引到很多的人才關注,這樣的話在招聘方面,HR不但可以做好更多的篩選,切能夠快速找到項目相投的人才。

4.PR在前期的作用三獲取流量

目前冷啟動一個項目,尋找種子用戶,最簡單的形式就是通過PR的曝光曝光之後,能吸引很多用戶使用你的APP,這樣的話,不但在網上可以看到APP的消息,同時也能讓市場快速的發展,引起用戶的注意力。當然,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當用戶通過搜尋引擎搜索你的產品時,如果網上關於項目的信息較少,他們可能就會跑到你的競爭對手那裡去。

5.PR在前期的作用四合作機會

通過PR曝光可以提高項目本身的知名度,如果知名度高一些,相之,合作的機會就會很多,假設你是做平臺,那麼可能就會吸引到很多供應商關注,換句話說,PR為合作鋪墊做了有力的背書和傳播。

對於PR的錯誤理解:

很多人認為PR不就是寫軟文找媒體發嘛,PR不就是開個發布會,告訴大家我有個新品要發布了,PR不就是騙人的麼?各種造勢,有什麼用,不能帶來GMV,如果PR把沒有說成有,把假話說成真的,這不是PR。

PR的全稱是「Public relationship」是營造有利的公眾關係,這是長期的事情,你可以突出優勢、迴避不利,但不要只顧短期利益而肆意造假、說謊,好多公司曝出問題,其實都是在還歷史的債。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PR的本質,會是什麼呢?那就是:通過信息的設計和傳播,營造良好的受眾認知。相比廣告的單向信息灌輸,它更注意與受眾的溝通,更潤物細無聲,更低成本。

當你需要用最簡單的一段話介紹你的項目時;當記者採訪你時;當你想讓產品得到大量媒體的報導時;當你的品牌出現負面信息時......你都需要PR。

6.融資公關PR的6個步驟

想把PR做好不太容易,並不是源源不斷的對外宣傳有多好就萬事大吉了,搞不好還會被同行黑,從我經驗的角度,一次專業的PR至少要分為六個步驟,如下:

一.對階段目標進行細化

PR的目標不同,所面對的受眾,涉及的內容,傳播的渠道,最後的結果也完全不一樣,初創公司如果是想為了融資造勢,那麼就要把目標細化為,引起投資公司的關注,尤其是投資方向裡有企業的投資機構,並且希望投資機構可以主動聯繫。這個目標會用來指導後續的一切PR動作,比如內容的設計要符合他們的話語體系,要提煉出一些key points擊中他們的內心,再比如投放的媒體要能夠精準地傳播給這類投資人,包括要設計好投資人聯繫你的路徑......所以做PR的第一件事,是先把目標細化出來。

二.面對的受眾

融資公關面臨的受眾一般為資本或者關注某一個領域的投資人,確認的目標後,需要思考受眾有什麼特點,怎麼才能被打動,如何產生想要的行為。試想下,假設你是做新消費類,投資人,投資機構通常會關注哪些平臺,看好哪裡出來的創業人,他們投的哪些項目,有什麼投資忌諱,會看什麼樣的媒體,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這這些信息提煉,然後如何銜接到內容當中,很重要。

三.傳播內容設計

以上剖析做完後,就到了最重要的部分—巧妙的設計內容,內容要有一定的專業讀,比如,你可能需要準備一下的三份內容:

第一份:是整個項目的關鍵點梳理,用於對外的話術。一般包括:市場概述、產業分析、痛點描述、商業模式、競品分析、產品介紹、團隊介紹、發展計劃、財務計劃等,這個部分要參考受眾剖析的結果以及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比如涉及到商業機密的部分肯定要迴避。

第二份:是一篇具有專業度的融資報導稿件,用於給媒體老師作為參考。這一部分的重點在於用讀者的視角把項目的邏輯與亮點呈現出來,讓文章具備可讀性,最忌諱的是把自己的項目一通誇,明天就要顛覆什麼什麼,這些是最忌諱的,這個部分最考驗PR的專業度。

第三份:是關於項目的簡短介紹,甚至是一句話總結。對於商業問題本身,一句話或者一小段話根本沒有辦法呈現完整準確的信息,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但在傳播上,這樣做卻意義重大。哪個更能打動你?這個簡短介紹類似電梯三分鐘,關鍵在於用最短的時間調起受眾的胃口。

四.對接媒體

我們要把基礎做好後,才是聯繫媒體的開始,要根據目標和受眾的特點,選不同的媒體,在和媒體建立關係時,需要準備的內容就派上用場了,事實上,越是有影響力的媒體,越看重項目是不是有報導價值,千萬不要把媒體只當作發稿使用,直接花錢覺得就可以解決其實是蠻業餘的。

比如我們需要融資造勢,選擇的媒體則側重創投媒體(創業邦 鉛筆道 36氪 創業黑馬)其他的在配合些科技KOL媒體作為背書即可。在融資前,可以放些風出去。

五.持續發聲

PR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成本不是太高,但是可以四兩撥千斤。因此,你可以每個一周或者半月發出點動態,比如產品升級,戰略合作,市場調整,這既對媒體關係維護,也能讓受眾接收到最新消息。

雖然,你沒有辦法確定一次PR動作出來,就一定可以收到12個投資人的邀約,獲得1萬個註冊用戶,或者得到7個重要的合作機會,但PR卻是有可能達到上述效果的。徐小平老師曾在朋友圈分享過一句話,「如果只剩1美元做marketing,那就應該花在PR上」PR就是一種低成本打響品牌的有效方式,在信息爆炸和產品爆炸的時代,尤其需要引起創業者的重視。

當然融資能力比較強的創始人,

可能不需要以上流程,憑靠關係可能A輪就有人支持你。

7.初創公司需要什麼樣的PR

如果公司有足夠的預算,那就找一個全能型的選手,但是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講,能夠提供的,還是一個正常市場價的薪水。所以,要求就不要太苛刻,能在一個領域有所突出,就ok啦。

通常來講,新公司對公關的需求,大概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戰略型,統籌性,懂管理,能分析競品。這類PR的價值在於,能夠基於企業規劃,做一個相關公關規劃,配合進行企業的形象包裝和構建,也能配合其他部門,做一些業務支持,能文能舞價格較高。

第二種:很多公司選擇比較多,媒體出身的PR。希望能和媒體打好交道,建立資源和關係,這樣方便以後企業發展中使用。對於和媒體及時溝通,獲取信息發布的機會,非常重要。一媒介出身的朋友,在媒介領域非常牛,但跳甲方負責PR後,還要接任撰稿的事情,接手自己的短板,無異於釜底抽薪,PR和做文案內容是兩碼事。

第三種:就是文案。這個文案相對來說就比較資深了,比如新聞稿,企業文化,品牌介紹,發言稿,活動的流程規劃,甚至搞活動的易拉寶也要起草。文案是個燒腦的活,是新公司必不可少的一個職位,這個是文案類PR。

新公司的配置一般為3名,一個領導,負責整體PR事宜的溝通和規劃,另外一個媒介,一個文案,負責具體的落地執行,遇到重大項目,引入乙方公司共同完成。

相關焦點

  • 初創公司需要法律顧問嗎?「成本」難題並非不可解決
    本文重點討論很多初創公司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初創公司究竟需不需要法律顧問?成本?其他?……1、不是每個公司都需要法律顧問,但每個公司都要有法律意識2、比起請法律顧問的成本,公司更應該考慮這個問題1、不是每個公司都需要法律顧問,但每個公司都要有法律意識做企業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這裡的風險,除了「盈虧」,更多的是「法律風險」。
  • 初創公司終極營銷指南:PR到底該做哪些事
    在 (上) 中,我們看到了初創公司應該如何進行內容營銷,而本文(下)中將更加明確地指出初創公司在 PR 方面做出怎樣的開發與維護。請讓你的初創公司保持一定的市場敏感度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 如果你能了解到你的競爭對手的長處以及短板,那麼你就能夠更加有效地去營銷推廣一個產品。請保持開拓創意型思維,利用 Excel 表格,視覺化圖片或者列表來細數你的產品和競爭對手的區別,好好研究各自的長處還有短板。
  • 是誰在傳播初創期的2B公司不需要做品牌的謬論?
    無疑線上媒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特別是對初創公司來說,在零預算的情況下,你要做 branding/marketing,以內容承載傳播目前依然是最佳策略。但是,我想說的第一個誤區,就在於此。初創公司很容易由於疏忽、不重視、或是偷懶而忽視線下,即物理世界的傳播,或者說是肉身的傳播。因為,線下原子態肉身的相見,恰恰是最能產生強連結、強情感綁定的方式。
  • 寶馬初創車庫——做初創公司的「風險客戶」
    石川博士看了看他的左右,既有來自獨角獸企業的領導人,也有創業不到2年的新公司的CEO,他們準備展示的汽車前沿科技成果,包括人機互動、視覺識別、自動駕駛、數字營銷、智能生產、電池和新材料等多個技術領域。 此時,掌聲響起,石川博士知道,是他上臺的時候了。
  • 初創公司品牌部都需要有哪些技能的人?
    不同性質的公司配置各有不同,但要擁有哪些這些技能和思維,才能在初創公司裡當一個marketer,都不會掉鏈子。最近跟乙方朋友聊天,都紛紛吐槽比稿苦不堪言——大甲方的agency pool就像一個鍋,裡面的餃子各款口味,應有盡有。爸爸還不斷加入新的餃子,鍋裡空間越來越小。
  • 剪輯師筆記-7:自學剪輯pr需要多久
    接觸pr剪輯有4年的時間了,如果你要問我自學pr需要多久,筆者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確切的說是從何答起。 筆者最開始系統自學的軟體是Adobe after effect(AE),從書籍到網絡課程,從零基礎到入門自學了差不多一個月。
  • 關於L3的量產:奧迪放棄、博世無限延期,初創公司還要堅持嗎?
    ·關於L3,業內討論的聲音就沒有停止過,關於L3的量產,初創公司的熱情,與車企亟需噱頭的碰撞下,紛紛有了具體的時間表。在這個節骨眼,2017年就宣稱在A8上量產L3的奧迪,取消了L3的量產計劃。關於L3的量產,奧迪直接取消計劃、長安的高調宣傳被廣泛批評,博世一再推遲量產時間表,對於志在L3的初創公司來說,這是毀滅性的打擊,此前宣布的定點計劃,可能遲遲無法量產,在等待的過程中,消耗所有的資金,直到死去。01 L3分級還有存在必要嗎?
  • 盤點:你需要了解的27家國外雲初創公司
    在一個不斷顛覆的時代中,雲初創公司要脫穎而出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各種規模的企業正在不斷地將他們越來越多的IT流程遷移到雲端,創新的初創公司仍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並為人們所熟知。當然,Amazon和Google讓「雲」成為今天的流行詞,但是對於那些擁有真正創新技術的初創公司來說,客戶遷移和管理雲系統的機會是無限的。
  • 初創公司走向成功的7大必要條件原來是這樣的!公司需要的是更多的「傳教士」,而不是「僱傭兵」
    只有滿足了這樣每一條,你的初創公司才有可能(僅僅是可能)像火箭飛船一樣升空。打造一個平臺你是一位打造 SaaS 公司的創業者,一直在強調自己的產品服務的價值,你勇氣和遠見鼓舞著你的團隊,並且矢志不渝地讓願景走進現實。你明白你的初創公司需要吸引和留存客戶(也就是長期「租戶」)。有鑑於此,也許下面的這些建議有悖於情理。
  • 改變人們旅行方式的七大初創公司
    想要乘著私人直升機飛出城外嗎?想要有一艘自己的船在密西根湖泛舟嗎?來看看這七家初創公司,它們能讓你的旅程少一些狼狽,多一些奢華。 獵雲網7月20日報導 (編譯:Colin)註:想要乘著私人直升機飛出城外嗎?想要有一艘自己的船在密西根湖泛舟嗎?
  • 初創公司生存思考之一
    作為一個科技型初創公司,按照各類商學院的教材,其生存之道就是找到一個大公司不關注的利基市場,深耕並存活下來,然後再圖發展。但是實際上情況比這個艱難的多,在信息化時代,每個公司無論大小,都是在和全國乃至全球範圍本領域內最優秀的企業進行競爭,即使做到Top 10%優秀水平也僅僅處於勉強溫飽果腹、朝不保夕的狀態,只有那些達到Top 1%的能夠形成自己競爭護城河的初創企業才可能有光明的未來。
  • 「職場心得」淺談初創公司VI的重要性
    現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公司官網的優化和1688店鋪的裝修。在設計的過程中經常遇到沒有規範的VI的頭痛事,公司現有的材料就只有一個logo, logo分為2部分一部分是藍奧聲的英文縮寫採用的是Helv-8-Heavy-字體,一部分就是一個微軟雅黑字體的「藍奧聲科技」。在外人看來是簡約,但在美工眼裡:真是簡陋的一批 。
  • 初創公司如何用故事打動投資人?
    初創公司如何打動投資人?一個生動的故事必不可少。就像小說有不同的風格一樣,不同類型的投資人容易被不同類型的故事打動。以下一張圖將告訴你,你屬於哪種類型的初創企業,並該用哪個類型的創業故事去俘獲投資者的芳心。
  • 植物肉和機器人技術:俄羅斯初創公司因禍得福
    新冠疫情和自我隔離已影響到許多生產領域,尤其是那些其利潤完全依賴於商店銷售的公司。儘管如此,俄羅斯有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正是在疫情中獲得了成功。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最有前途的方向。4月下旬在莫斯科啟動了對醫療、藥理和生物技術領域初創公司的搜尋引擎。該計劃被稱為BIOMEDTECH,其主要任務是為市場的高級專家提供專業支持,組織初創企業與城市和企業有效互動。專家評審團選出30家最佳創業公司。其中最成功的,將從基金中獲得投資。大流行疫情告訴我們現在急需哪些醫學領域。
  • 哈薩克斯坦評出10大IT初創公司
    據《福布斯哈薩克斯坦》雜誌12月8日報導,中亞地區最大的國際IT初創科技園—「阿斯塔納樞紐」(Astana Hub)日前公布2020年哈薩克斯坦10大IT初創公司名單。上榜企業主要從事創新、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研發,並提供解決方案。
  • 初創公司怎麼做廣告?奧美資深創意總監的8條建議——
    但是,身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工作人員 + 新媒體運營狗,小編又必須向所有的創業者強調:對於初創公司而言,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對於預算有限又急需在市場上建立品牌認知度的創業公司來說,到底要怎麼做廣告?
  • 俄羅斯人工智慧類初創公司成投資熱點
    *閱讀本文預計需要3分鐘 日前,由斯科爾科沃基金會編寫的DeepTech集刊出爐,該集刊是在該基金會對俄羅斯DeepTech領域(註:DeepTech指基於科學新發現的前沿、顛覆科技)進行的分析研究基礎上成型的。
  • 初創公司出現增長瓶頸?先從組織架構找原因
    編者按:對於不少初創公司而言,當他們找到產品與市場匹配度過後,在實現規模增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增長瓶頸問題。圖片來源:tomtunguz 上圖一中,你可以看到理論上最完美的初創公司組織架構圖。其中,位於頂端的紅色圓圈代表執行長,其下方的橙色圓圈代表的是副總裁。 再往下的深灰色圓圈,代表的是資深員工,綠色圓圈代表的是團隊負責人,而最下面的淺灰色圓圈,則代表的是初級貢獻員工。 而在圖二中,則是非常普遍的初創公司組織架構圖。
  • 美國估值最高初創公司Stripe傳奇之路
    這家美國目前估值最高的Fintech初創公司Stripe Inc.正在把自己的競爭對手甩得越來越遠。 上個月,Stripe Inc.宣布其將通過新一輪融資達到92億美元估值,該公司開發的軟體被用於接收和追溯電子支付交易。而其團隊,在去年只有500多名員工。 這家傳奇的初創公司正在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 Square有望改變初創公司生態系統
    一樣,改變當前初創公司的生態系統。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美國行動支付領域初創公司Square同其他任何初創公司都有所不同,而它的快速成長所帶來的影響力和規模將不可避免的引領其他創業者和風險投資機構改變其現有商業模式。毫無疑問的是,得益於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的戰略投資,目前的Square正處於加速發展階段,公司營收和估值也將隨之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