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養育孩子的家庭,對於男孩其實傳統上就有很多誤區,比如孩子膽小、愛哭、秀氣,很多父母就很難接受孩子的這些表現。
覺得如果男孩身上有這樣的表現,就不是一個男子漢的行為,有的會斥責孩子,有的會教育男孩子不應該如此。
現在很多日韓流行的小鮮肉,就是長得很清秀,化淡妝,有很多甚至比女生還要靚麗,有大批的粉絲和追隨者。
促使很多青少年就開始模仿這樣的路線,希望成為下一個流量王,但是父母卻不認同這種做法,覺得他們缺少陽剛之氣,男生就應該像個爺們兒一樣,剛毅堅強。
從內到外都是拿得起放得下,不嬌柔做作,扭捏做派的硬漢子。
但是我們如今是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擁有和以往時代更多的包容性,也會跟著日新月異的新資訊被推著前進,並且不斷地接受新鮮食物。
1:男孩不應該動不動就哭
愛哭不是男生應該有的表現,甚至告訴孩子,哭是最無能的表現,男兒有淚不輕彈等等。但是人的情緒表現,喜怒哀樂中,哭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情緒宣洩了。
如果告訴男孩子,不應該哭,哭是不對的,哭是最懦弱的,沒人看得起你。孩子聽了之後,即使想哭也不敢哭出來了。
很多科學研究女性比男性更長壽的原因就是因為,在情緒表達上,女性遇到不痛快的時候,可以哭出來,說出來。
而男兒有淚不輕彈,卻是什麼都憋在心裡,有的都不願意說,更別談哭了。導致情緒向內發展,慢性病就來了。
要告訴孩子,哭也沒關係,哭也不是罪,沒人會小看你。
2:太調皮了
男孩活潑好動,比不了女生的文靜聽話。雖然現在也有不少女漢子遠比男生還要頭疼,但是傳統意義上大多數的男孩還是比女生調皮的。
男生的活潑是天性,基因就決定了。他們上躥下跳,喜歡冒險、打鬧、渾身弄得髒兮兮,這就是男孩的特徵。
這是每個男孩的必經的成長之路。有的父母會非常痛恨孩子的調皮,把家裡弄得烏煙瘴氣的,不成體統。
但是男孩破壞性越強說明他們越有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長大後這會成為他們成功的必備條件。那些乖巧懂事一成不變的孩子,反而會容易成為書呆子,難以走出舒適圈。
3:太黏人不好
很多父母覺得男孩子太黏媽媽或是膽子太小不好,誰規定男生不能粘人,膽子必須要大呢?這世界五彩繽紛不就是因為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才如此嗎?
所有的男生都一樣,所有的女生也一樣,那還有個什麼勁呢?
孩子還小的時候,黏人都是正常的,他們更需要和父母建立良好親密的親子關係,有了安全感才能在成年後更加獨立,心智更加的堅強。
膽小、怕事多是遺傳因素或是生長環境決定的,不是父母嫌棄不滿意就能改變,讓孩子努力的變成別人眼中事事出挑的人。基本上是違背人性的。
什麼樣的個性就順其自然的發展就好了,如果孩子成年後願意改變,或是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見識和學識的不同。
相信他們也會逐步變得和之前不一樣的,有時候逼的太緊反而過猶不及。
總結
其實父母不滿意孩子性格當中的成分,很多時候是折射出了父母內心的缺失,也許反映的是父母小時候遭受別人詬病內心的創傷,從孩子的性格上又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同等待遇。
於是為了讓孩子不重蹈覆轍,於是看不慣逼著他們改變。
但是孩子是他們自己 的人生,如果他們願意改變還好,如果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或是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好,何必強加幹涉呢?
一個內向的孩子逼著她外向,跟所有人打招呼,必須合群,高調表現自己,這是很讓人無奈的事情。
男孩子喜歡小鮮肉,喜歡模仿他們,這是社會的驅使和大眾審美的表現,不是逼著孩子改變他就能接受的。
至於陽剛之氣和喜歡跟女生玩,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個社會都很有包容性,如果他們自己願意就好,或許將來某一天他們意識到了開始改變自己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