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面面俱到」「眼鏡戴久會變醜嗎?」「新冠病毒的偵察兵——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9月23日,武漢協和醫院報告廳內掌聲不斷,現場座無虛席,一年一度的科普視聽盛宴正在激烈進行。來自醫院10個學科的十支科普戰隊圍繞社會熱點、百姓關切、疫情防控等主題,多角度多形式講解科普。大賽全程直播,讓協和科普飛進尋常百姓家,讓健康觸手可及。
協和科普讓健康觸手可及
▲武漢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致辭
武漢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指出,載體在變,服務百姓健康的初衷不變;陣地在變,保障百姓健康的責任不變;形勢在變,守護百姓健康的使命不變。在後疫情時代,我院與時俱進,適時推出雲科普大賽,利用移動端視頻展演,讓健康科普觸手可及。作為醫療「國家隊」,我院有責任、更有義務,把健康科普宣傳作為有效抓手,繼續與醫療救治、疾病預防一起,凝練為守護百姓健康的「硬核力量」。同時,也將一如既往,建立一支更加強大的科普隊伍,真正為推進疫情防控常態化,為助力「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多「協和力量」。
▲《健康報》社副總編楊秋蘭致辭
《健康報》社副總編楊秋蘭在致辭中讚譽協和醫院擁有一大批善於表達,又具備專業素養的科普達人,他們為大眾講授健康科普知識、防疫知識,這些都有力地體現了醫院作為醫療國家隊,充分落實中央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的使命與擔當,為健康中國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她希望更多科普新星通過這個舞臺,成就新價值,幫助大眾「做健康的自我守護者」,為全民健康貢獻自己的才智。
▲領導嘉賓共同為大賽揭幕
隨後,《健康報》社副總編楊秋蘭、湖北省衛健委宣傳處處長劉敏、武漢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黨委副書記孫暉、武漢市江漢區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梅智雲、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學東共同上臺觸摸啟動屏,張玉書記宣布:「武漢協和醫院首屆雲科普大賽正式啟動」。
未來之光大咖說科普
▲特邀科普大咖姚尚龍教授
「麻醉過量致死?麻醉影響人的智力?蒙藥屬於麻醉?」武漢協和醫院麻醉與危重症醫學研究所所長姚尚龍教授作為大賽特邀科普大咖,從大眾對麻醉知識的三個誤區引入,為在座觀眾揭開麻醉的神秘面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武漢協和醫院麻醉插管小分隊在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多次被央視報導,彰顯出麻醉醫學的重要地位。
▲特邀科普大咖葉哲偉教授
作為全球首例混合現實技術三地遠程會診手術和全球首例5G混合現實雲平臺遠程骨科手術的負責人,骨科葉哲偉教授也作為特邀科普大咖為在座觀眾詳細講解了什麼是智能醫學,智能醫學的研究進展和智能醫學的應用領域。
科普新星分享星價值
參賽選手:楊俊潔
作品主題:《眼鏡戴久了會變醜嗎?》
點評專家:眼科主任張明昌教授
參賽選手:李鋼
作品主題:《胖胖煩惱何其多?來杯「減重Mojito」!》
點評專家:胃腸外科蔡開琳書記
參賽選手:徐磊
作品主題:《新冠病毒的偵察兵——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點評專家:檢驗科主任王琳教授
參賽選手:龍茜
作品主題:《放射科專家教你識別肺「磨玻璃結節影」》
點評專家:放射主任鄭傳勝教授
參賽選手:謝凌
作品主題:《糖尿病——面面俱到》
點評專家:內分泌科夏文芳書記
參賽選手:白濤
作品主題:《全國感染50%人的細菌,你一定要了解》
點評專家:消化內科朱良如書記
參賽選手:歐陽柳
作品主題:《崴腳了,該如何正確處理?》
點評專家:骨科主任邵增務教授
參賽選手:張璐芳
作品主題:《愛生病的宮頸》
點評專家:婦產科沈怡書記
參賽選手:李平
作品主題:《一座跨越生死的橋梁——ECMO》
點評專家: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
參賽選手:趙燁、張瑞光、李朋程、汪忠良、歐豔利
作品主題:《針尖上的手藝人》
點評專家:腫瘤中心張濤書記
專業視角慧眼評科普
▲湖北省衛健委宣傳處處長劉敏點評
作為大賽點評嘉賓,湖北省衛健委宣傳處處長劉敏已連續四年參加武漢協和醫院科普大賽,她指出協和醫院科普大賽每年都能帶給她新驚喜,今年也不例外。從一月漫天飛雪的戰疫時刻到九月雲科普大賽,協和醫院醫護人員剛下戰場又邁入科普的大舞臺,既能逆行而上與病毒較量,又能拿起科普助力全民健康,充分展示了新時代醫護人員最美的模樣。她認為本次雲科普大賽既難能可貴又意義非凡,繼承了往屆的優良傳統,又有新的創新,相信協和人在科普的道路上一定能越走越遠。
▲湖北醫學科普創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金潤銘教授點評
湖北醫學科普創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金潤銘教授在點評中指出,協和醫院的科普工作一直做得有聲有色,新一代科普工作者更是青出於藍,他們緊抓時代脈搏,熱點問題、大眾關切,圖文並茂地講解讓複雜、深奧的醫學知識變得簡單、易懂,讓「協和健康科普」走進大眾內心,走出醫院,走向全國。
特邀展演做大科普圈
除了參賽展演選手,很多醫務同仁們也已經身體力行的在踐行推廣醫療科普工作。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肖敏帶來作品展演《書,夢開始的地方》。
▲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肖敏講解
更多的醫學生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科普,第一臨床學院的同學為觀眾帶來《防疫健康操》,指導大家做好日常防疫工作。
▲第一臨床學院學生表演《防疫健康操》頒獎儀式展科普榮光
一等獎
內分泌科謝凌《糖尿病——面面俱到》二等獎
胃腸外科李鋼《胖胖煩惱何其多?來杯「減重Mojito」!》
檢驗科徐磊《新冠病毒的偵察兵——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
骨科歐陽柳《崴腳了,該如何正確處理?》
二等獎
放射科龍茜《放射科專家教你認識肺「磨玻璃結節影」》
心外科李平《一座跨越生死的橋梁——ECMO》
眼科楊俊潔《眼鏡戴久了會變醜嗎?》
婦產科張璐芳《愛生病的宮頸》
消化內科白濤《全國感染50%的細菌,你一定要了解》
腫瘤中心趙燁、張瑞光、李朋程、汪忠良、歐豔利《針尖上的手藝人》
組織獎
胸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兒科、藥劑科、手外科、心內科、綜合科、婦產科、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協和京山醫院、協和東西湖醫院
創意獎
兒科周楚超《O型或Rh陰性媽媽生的寶寶會得新生兒溶血病?》
胃腸外科李鋼《減重Mojito》
婦產科李璐璐《無精子症能生孩子嗎?》
心內科方成《咖啡無罪!喝多了咖啡會得心臟病?》
內分泌科謝凌、史靜姝、萬青、劉玲、劉芳《糖尿病,面面俱到》
骨科歐陽柳《踝關節扭傷該如何處理?》
血液科黎緯明《如何看懂血常規報告單?》
麻醉科凌肯《酒量大對麻醉有什麼影響?》
神經外科杜科業《沒錯,我腦子「進水」了》
心外科白鵬《真的可以換個「鋼鐵心」嗎?》
人氣獎
心外科李平《跨越生死之橋——ECMO》
口腔科韓俊馮曉楊旻玥《顏值保衛戰》
眼科楊俊潔《低度近視是否需要配鏡?》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朱雲《孩子得了鼻炎,家長們要注意了》
皮膚科李延《美容雷射是怎麼祛斑的呢?》
兒科林鳴《反季節蔬菜會引起孩子性早熟嗎?》
整形外科郭亮《自體脂肪填充大揭秘》
康復醫學科彭軒《你坐對了嗎?》
檢驗科楊露王若溪《大便常規標本檢測標本的留取》
綜合科王曉靜黃詩媛《老年患者衰弱評估與幹預》
入圍獎
胸外科鄔曉晗
風溼免疫科張芳
血管外科楊超
西院中醫科崔丹丹
手外科李恭馳
婦產科劉曉夏
腎內科張欣
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心內科劉濤
突破獎
感染性疾病科鄭昕
重症醫學科尚遊
內分泌科夏文芳
心臟大血管外科尚小珂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孫宇
胃腸外科吳軻
「協」手雲科普「和」創星價值
從雲科普啟動到短視頻展演投票再到初篩及決賽
歷時三個月的協和科普季
吸引了全院40餘個學科
收到了近160篇科普短視頻
共639萬投票量
作品總訪問量達1450萬次
從一月漫天飛雪的戰疫時刻,
到九月的雲科普大賽。
世事變,
我們做有情懷、有溫度的科普初心未變。
自2017年以來,
我院已連續舉辦四屆科普大賽。
如今,
以「微信科普大賽」為首的健康科普系列活動,
已成為湖北省醫療機構中最閃亮的文化品牌之一。
責任編輯: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