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父母都很注重孩子教育,有些父母花大價錢為孩子報雙語幼兒園,或者是報各種補習班。那雙語環境對孩子的大腦有哪些好處呢?對孩子的壓力會不會太大?又會不會導致孩子普通話的不標準,給孩子帶來語言障礙?
其實這只是我們成年人的想法,而孩子因為在生活過程中就接觸了普通話、方言和英語,他就在這種語言多樣的環境中長大,他覺得很正常,並不像我們學起來困難。所以孩子可以同時用普通話或者方言、英語,和我們無障礙的溝通交流。
其實我們應該刻意的在日常生活中,就經常用不同的語言去跟孩子交流。不必擔心我們說方言會讓孩子說普通話不標準,我們的父輩們也沒有和我們說過普通話,而我們也一樣跟著老師,或者是電視上學會了普通話,所以也同樣不用擔心我們的孩子。
我們的方言對於孩子來說,也屬於另一種語言,也算是雙語環境,同樣可以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聽覺敏銳、語言發展的能力。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方言,方言是一種地方文化的表現。
同時要鼓勵孩子學多種語言,不要放棄其中的一種語言。爸爸媽媽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畢竟在英語方面,我們的發音都不準確,所以教育起孩子來有一定難度,但是方言卻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當準備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時候,要知道語言的的特點是重在運用,如果學習這個語言,已經脫離了我們的生活,那麼這個語言會被淘汰的,所以在孩子學習英語階段,父母也要不停地為自己充電加油,和孩子共同進步。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把英語應用到實踐當中,會讓孩子學習的更快速,記憶更牢靠。不能讓孩子的英語還停留在原始的學習和硬試記憶的程度上。那樣即使孩子短期記住了,在生活中無法靈活運用,也會漸漸被遺忘。
讓英語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態,要做到下面幾點:
1.大量的聆聽才能保證孩子流利的說出英語
平時可以在手機上下載大量的英語故事,或者是下載孩子的英語課本,歌曲,一遍一遍的放一遍一遍的聽。
對於孩子來說,聽歌曲是學習英文最容易的方法。通過圖片故事和英文歌曲對照的方式,讓孩子知道這個歌曲的意思,並多次聆聽。
2.在家中貼卡片
看到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東西時,可以在上面粘上單詞和拼讀,讓發音和實物對照起來。
多開口說,爸爸媽媽也要在生活中養成經常說英文單詞的習慣,這樣孩子才能開口流利說英文。
3. 動畫片
孩子總是對動畫片的熱愛非常強烈,家長就可以藉助於一些簡單的圖片與詞語對照的動畫片。這些對於孩子來說會比較容易理解,內容也更加吸引小朋友,不要選擇語速太快太複雜的英文動畫片,孩子會失去看的興趣,也不會跟著模仿。
4. 手機遊戲
手機遊戲上可以下載英文學習APP,英文APP為了讓孩子記住單詞和發音,字母會一個一個跳出來,這樣孩子的印象會更加深刻,裡面還有一些通關小遊戲,這是我女兒最喜歡的,也有繪本和一些簡單的動畫片,還可以真人互動。
5.有機會可以讓孩子真正的融入到外語環境
可以帶孩子到英語國家旅遊,因為每天都會用到如菜單、路牌、廣告和一些基本的對話,會在短時間內讓孩子的英語水平有突飛猛進的效果。
6.交友網站
可以在一些跨國的交友網站上,尋找同年齡、相同愛好的小朋友、外國小朋友教孩子英文,孩子教外國小朋友中文,可以在互相學習中互相鼓勵。
7. 請教孩子
當孩子在學校接觸英文的時候,家長可以在家中扮演學生的角色,向孩子示弱。孩子會非常樂意向家長傳授知識,每天放學之後會積極性特別大的,催促家長開始上課,把一天所學的知識完全展示出來,家長也可以知道孩子有哪些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