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雙語工作環境中提升自己的英語?

2021-02-19 一顆種子計劃


如何在雙語環境中提升自己的英語?

作者:Emily黃螢雪 徐陽  馮瓊瓊

責編:Emily黃螢雪 徐陽  馮瓊瓊

美編:Emily黃螢雪 

在此篇文章中,

三位老師僅以個人經歷為大家帶來一點思考。

國際學校或是雙語學校,工作語言往往都是英語,開大會是英語,發郵件是英語,日常同事的交流有時候還是英語。當然,可以寄希望於非中國籍老師學會中文,但是,這個過程會更加漫長……

作為對個人未來充滿期待的教師,自如熟練地使用英語來應對工作、理解英語文化中的差異以及通過英語來促進專業成長,都指向了一點,即英語是我們的必備技能之一,因而,提升英語這件事需要提上日程啦!

經過努力,老師們正在不同程度和層面上實現以上目標的過程中,像Emily老師已經能夠用英語給老師開會,在工作坊中用英語做一小時的分享了。那麼這個過程中,老師們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這一點說出來,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我們做成某件事,往往因為突破了舒適圈;我們做不出某件事,往往因為太享受此刻的舒服了。

當我們跨出遠離舒適圈的一步後,內心多數時候都處於搖擺、猶豫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一句積極肯定的回應,會堅定邁離舒適圈的決心

比如說:

當看懂或聽懂大段英文後,下意識誇讚自己,並鼓勵自己繼續努力;

多開口嘗試與對方用英語進行問答或交流,如果交流順暢,則獲得了肯定;

直接向朋友(益友)問詢是否有進步,作為好朋友一定都會說出正面積極的話的;

作為語言老師,我們可以將語言的技能分為口頭和書面的接受、表達與交流技能,這其中涵蓋了輸入和輸出相結合的過程。

我們在工作的環境裡,角色定位必然是工作者,但同時這裡也是我們作為二語學習者的學習環境,且學習機會無處不在,大家友好而又機會多多。興趣、動力、需求,再配合「走出舒適圈」的意識和秘訣,我們就可以開始行動啦!

依託學校平臺,會得到極多參與到英文會議的機會,無論是校內的,還是校際間或地區性的國際大型會議。這裡的會議指的是長達1-3天的會議,而非校內傳達信息的例會。此類英文會議,考慮多語種人群的需要,演講者都會適度放慢語速。而且,演講的內容均為教育相關,作為教育圈中的人,詞語的復現率很高,更易日後掌握這些詞語。

初次參加的老師,也無需過度擔心,因為此類會議通常會下發講義,邊看講義邊聆聽,不僅有助理解,更是能夠留下日後研讀。

參加英語的工作坊,在研讀資料、思考反思,分享觀點,表達交流時英語的能力同樣會獲得較大的鍛鍊和提高。

參加跨學科(不同學科的授課語言不同)的學習小組,利用一起學習知識、促進教學的機會,同樣是努力讓自己先閱讀大量資料,然後在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或共同的小組任務中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之後再通過小組分享、討論來完成口頭表達和交流,最後在自我反思和記錄中總結過程中的成長和進步。

如果時間和精力及機會允許,聽同學科、跨語言的老師的課,聽講、做筆記、課後閱讀和反思,以同事的角色來促成教學上的分享及交流,以學習者的身份強化在學科領域內對更多相關的術語和表達的把握。

將自己逼上梁山,報一些英文作為輸出語言的演講,自己作為演講者來講,這其中可以刻意背誦一些比較容易使用的英文語句,或者專業術語等。

閱讀或朗讀學校的官方信息,讀校長信,讀同事之間的往來郵件,然後在寫郵件時可以照著外國老師的郵件進行仿寫;另外,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在初步寫郵件時可以先少使用翻譯工具,直接鍛鍊英語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過後再去檢查或修正。

進階攻略:參加日常英語會議時擔任會議記錄,會是一次「難得」的英語聽力考驗,此時會集中精力、無法分散注意力並適應各種口音和聚焦各種話題及相關話題的詞語和表達,雖然一場會議下來非常耗費精力,但是也是非常好的鍛鍊以及富有成就感的收穫。

這裡分享一些自己喜歡的「積少成多」「日積跬步」的英語學習小方法。

培養英語小習慣:與學生一起完成一個21天習慣養成的任務,比如徐老師的小習慣即是每天英語聽力練習30分鐘,並進行白天的輸出練習,比如口語交流或書面交流。也可以和學生共讀一本英文書,相互督促和交流。

在學校裡聽到英文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我們要把握住機會,有意識地聽外國同事之間的交流,聽他們的用詞、俚語等,如果遇到有意識地為二語使用者進行解釋和說明的同事就更好啦,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慣用語及文化。

聽到、看到俚語、俗語或是格言時,記錄下來,即刻使用。正確使用後對於自信心的提升是巨大的。

帶著決心和秘訣,接下來看看實踐。

很多老師可能和馮老師的經歷類似:

小時候的英語學習環境太差,所以成人之後的英語能力是啞巴英語狀態,不能交流,但能做題,不能聽懂,但能用中文講解英文語法,不能寫,但能讀,聽-說-讀-寫發展很不平衡。

剛進入雙語工作環境的時候,馮老師非常抓狂,開會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聽懂了,每天十幾封英文郵件等著看和回復。

 

開會的時候,馮老師一定會緊緊地挨著中英雙語很好的老師坐,然後碰到不確定的時候,就趕緊逮著身邊的老師請教,或者在會後請教同事們,收集會議信息,以防有什麼重要的工作被遺漏。

 

那時候,馮老師和Emily黃老師的教室相鄰,馮老師經常拿著電腦到Emily黃老師的教室去請求幫助,主要就是用英文回覆郵件。如果Emily黃老師不在教室,馮老師會抱著電腦,走過拐角,去徐老師的教室請求幫助。

 

在Emily 黃老師正面積極的鼓勵下,在徐老師對馮老師的進步的肯定下,馮老師對自己的英語也越來越有自信了。

 

馮老師回憶了一下這三年的英文工作道路,我由一個戰戰兢兢的英文使用者,到一個「我可以」心態的英文使用者,有幾個小體會貼合和證明了上面Emily黃老師和徐老師總結歸納的方法。

在一個雙語多文化工作環境內,不同語言和文化的人一起工作交流,一定會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這個時候,其實是最能夠提升英文的機會

 

馮老師就在一次這樣的三方合作中,為了令兩方英文母語的老師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思路和角度,反反覆覆地跟對方溝通和開會,最終讓對方從對我的不理解到接受和讚賞。

 

後來一有這樣的情況,馮老師就會更為積極主動地去溝通和交流。因為母語使用者對二語作用者的使用水平有一個認知,而在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更會考慮是否是語言的使用不準確而導致的,所以,在溝通的時候,會一個詞一個詞地來詢問,以確認雙方的意見不統一是否是由於二語使用者詞語的理解有誤,這個時候,作為一個二語使用者,你會逐漸明白你不是很確定的詞語,在母語使用者那裡,是用在什麼語境下合適,什麼語境下是不合適的。

 

而這個過程中,你因為想要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達成雙贏,也根本不會在乎自己的表達是否不完美,不會因為對英語的不自信而阻礙自己開口的意願。

這個Emily黃老師和徐老師也已經概括出來了,馮老師就用自己的事例來說明。

馮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學生的多媒體信息素養,會給學生安排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任務。

 

但是馮老師並不具備教授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知識,所以會找一位教育科技部門的外教老師合作,共同幫助學生完成。

 

在這個合作過程中,因為我們的任務是清楚而一致的,整體語境是自己熟悉的,會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詞彙和句型是自己熟悉的,而另百分之三十的詞彙和句型,就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由外教老師來幫助自己獲得和練習,又是一舉多得啦!

三位老師的小分享,小總結,小反思,希望能夠給大家帶去一些啟發,無論是多小的目標,如果能夠從意識上、行動上推進到實踐中,就一定會有收穫和成長,加油吧!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
    英語在我們的學習中是很重要的,學好英語對我們的總成績是很重要的。因此必須從小打好基礎。今天小編和您分享下如何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第一,培養孩子的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妨給孩子多聽些英文小歌曲,有趣的英文故事,這些都能吸引到孩子,讓孩子慢慢培養起感情。
  • 中國家庭如何為孩子打造「雙語環境」
    洪恩幼兒英語研究中心主編Kandy老師為你總結出雙語家教5步法,教你用興趣打造雙語家庭,你會發現——Speak English,就是那麼簡單!  第1步:不討厭英文——雙語環境創設  有的父母從在求學階段就非常排斥學英語,而送孩子去上雙語課只是為了彌補自己的失落與缺憾的經驗,在家也不願意多花點心思與小孩一起做最簡單的口語互動,認為只要交了學費,老師就會教孩子說英語。
  • 幼兒園如何創設雙語環境
    《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幼兒園「要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明確指出語言能力的培養要從幼兒園開始。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幼兒園要不要開設英語課已成為我國幼兒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據調查,當前幼兒園開展雙語教育的三大瓶頸為:師資問題、教育理念問題和雙語環境問題。在缺乏英語大環境的背景下,教育機構如何創設雙語教育環境,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是人們研究的重點。
  • 雙語環境是好是壞,父母如何正確幫助孩子同時學習兩種語言
    有位家長很幽默的表示,去幼兒園接孩子,聽到別的家長都和孩子說幾句英語,顯得很「潮」,現今不跟子女說英語實在很 「out」,但是自己英語又是個「半吊子」,怕孩子英語沒學好,又影響了漢語的學習,這種強行製造的雙語環境有沒有壞處?
  • 如何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快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每個人在剛剛開始步入工作的時候,會感覺到各種各種的不適。不管是新的工作還是新的環境,多多少少會遇到各種問題。那我們如何在新的工作中如何提升自我呢?一、放低自我,適應新環境。新的工作環境,相對剛剛步入工作的人來說,會感覺各種壓力。如果是剛剛工作,步入職場,把自己的定位確定好。在工作中會隨時遇到各種問題,我們要沉著冷靜。有的時候要放低自我,積極學習老員工的經驗。
  • 外企工作環境中如何用英語打招呼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外企工作環境中如何用英語打招呼 2011-10-11 14:10 來源:騰訊教育 作者:
  • 非英語專業怎麼提升自己的翻譯能力?
    (三)本節小結在翻譯學習和實踐中,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各有「長短板」,都屬於翻譯人才的「半成品」,都需要補全自身欠缺的「另一半」。非英語專業應該如何提升翻譯水平?(二)「熟詞新義」是最熟悉的朋友,也是最強大的敵人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所掌握的往往是單詞的基本含義,考試也很少出現「基本含義」之外的意思。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熟詞新義」的使用比例是很大的,在翻譯中(無論筆譯口譯)也會相應涉及到同樣的情況。面對這些最熟悉的「朋友」,卻無法理解在文中所表達的含義,翻譯工作出現「卡頓」「跑偏」甚至錯譯。
  • 低齡留學的好處不僅僅只是提早進入雙語環境!
    第二個0.5是他們喪失的母語能力,這個數值可以更高更低一些,根據移民後的環境不同而異。如果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家庭移民的重要參考,那麼12歲以後移民,孩子的母語能力會最有效地保持。影響不同年齡移民孩子雙語發展有以下主要原因:1.母語能力年齡大的孩子,母語能力紮實,在進入英語環境後,會真正把英語當成一個額外的語言來學,造成 「1+1」 的雙語效果。
  • 直擊上海15所熱門雙語學校教學情況!要點:課程教材、雙語環境……
    我們的外方教師招聘工作主要在英國進行,部分外教擁有豐富的國際教學經驗。雙語環境:雙語教學以達到雙語-雙文化的融會貫通。書的內容各種各樣,每個孩子都可以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書來看。看完一本書並通過相應的測試之後,就會拿到積分,積分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獲得「和校長一起吃自助餐」之類的獎勵。這種分級閱讀讓每個孩子都可以獲得適合自己水平的大量的原版讀物,對孩子們的英語能力提升非常明顯,有些孩子甚至超過了國外同年級孩子的閱讀水平,也有學生二年級就學完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的。
  • 保持孩子與生俱來「聽」的能力,是非雙語環境下英語啟蒙的最佳方式
    今天應老朋友要求,談一談非雙語環境下孩子的英語啟蒙。 一、什麼是非雙語環境?         有的孩子隨父母在國外生活,在家接觸的是父母所說的母語,出門之後接觸的是外語;有的孩子,父母雙方來自不同國家,說不同的語言,他們從出生開始就受到兩種語言的薰陶。
  • 雙語學校大揭秘!直擊上海15所熱門雙語學校教學情況!要點:課程教材、雙語環境、師資水平…
    我們的外方教師招聘工作主要在英國進行,部分外教擁有豐富的國際教學經驗。雙語環境:雙語教學以達到雙語-雙文化的融會貫通。SCCS 提供 IGCSE EAL(針對非英語母語學生設置的IGCSE英語課程)課程和ESB(英語口語演講)課程。高年級學生也會參加雅思課程,為雅思考試做準備(申請海外大學需提供雅思成績)。
  • 貴陽啟航英語—南明區雙語學前班火熱招生中
    貴陽啟航英語—南明區雙語學前班火熱招生中 發布時間:2019-07-05 15:12:44      來源:貴州網   啟航英語培訓學校建校於
  • 祈福英語實驗學校:實施中英文雙語教育
    學校特色:學校實施「中英文雙語教育」,幾乎所有核心課程由中外教師分別使用中/英文授課,用英語教授社會、科學等非語言類學科,讓學生在雙語教學的薰陶和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培養優勢互補的思維方式,為培養「精通雙語、學貫中西」的能夠有效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國際人才奠定基礎。
  • 「雙語教育」重要嗎?如何進行雙語教育?
    作為雙語意味著理解和兩種語言表達自己,並在日常生活中能將一門外語和母語基本等同的運用於聽、說、讀、寫當中。作為具有兩種以上的語言這些技能的手段。同時,實施雙語教育,也是為了滿足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學生將來為了科研工作、獲取信息、出國深造、在合資企業謀求職業或謀求"高薪"職業,都必須具有雙語能力,必須是雙語人才。這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必然。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學習雙語?幾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雙語。
  • 花錢讓寶寶學英語?方言+普通話「雙語環境」就在身邊,你卻忽略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慮,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小時候我父母從來沒跟我說過普通話,一直是方言帶大的,我的家鄉話說得很順溜,在我上了幼兒園的時候,我普通話也不知怎麼的,就是會說,3歲之前的事兒我不記得,但我知道自己上幼兒園一直說的標準的普通話,回家跟爸媽交流說的就是家鄉話。
  • 如何讓孩子英語好,環境最重要,網友:原來如此
    如何讓孩子英語好,環境最重要,網友:原來如此如今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其他一切都能稍微教一點的情況下,英語成為了很多家長困擾的問題。主要還是怕教錯了或者是方式不對,對孩子未來的英語學習造成困擾,但是又很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英語基礎,今天就讓小編教教大家,如何讓你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學好英語。1. 找到興趣,其實學英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說在某一階段加強學習就可以在英語上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
  • 新加坡留學:雙語環境是留學生最愛
    四面環海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它發達的航空業和電信業,國內交通也十分便利。同時,新加坡自然環境生活環境也十分優越,非常宜居。  其次,教育基礎良好。自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一直十分重視發展國民教育。新加坡的教育體制從英國傳統的教育制度中發展而來,既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也致力於培育精英人才。  再次,雙語環境可幫助學生順利適應。
  • 加強雙語訴訟能力 提升審執工作水平
    雙語法官利用業餘時間輪值深入群眾中,開展藏語普法宣傳,將艱澀難懂的法律術語現場翻譯,讓群眾掌握法律知識,有效降低「鄰裡」、「草場」等糾紛的發生,達到法律深入基層的目的。 設立雙語庭審。積極製作雙語庭審提綱模板,並鼓勵雙語法官使用藏語主持庭審,不僅規範了雙語庭審程序,還提高了雙語庭審質量。 設立雙語服務窗口。
  • 與哥倫比亞大學許雅寧教授一起談雙語教育!
    3月28日晚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雙語/雙文化教育領域專家許雅寧教授在包校小學部舉辦了一場工作坊,與校內外家長一起探討雙語教育
  • 九江雙語實驗學校英語教研獨樹一幟
    九江新聞網訊(高斯捷 楊麗)為做好學校英語教學教研工作,進一步推進新課程的實施,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課堂教學能力,實現英語教學質量逐年提升,9月8日上午,九江雙語實驗學校重慶路校區的小學英語老師齊聚一堂,開展本學期的首次英語教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