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學:洞悉人性,提升管理績效
--基於引導技術的問題分析與解決
社會的變遷,管理面臨新的課題:高薪為何同樣難以招到合適的人?薪酬不再是留人的唯一要素,尤其對於部分核心員工?新生代的員工越來越難管,越來越不聽話?員工對於公司的歸屬感越來越低?公司管理層使盡渾身解數,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仍然在不斷下降?……
傳統管理往往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工作績效為根本。然而,隨著富士康事件之後,管理者開始更多關注員工的心理成長,並著眼於更好的提升員工的心理資本,最終實現管理成效;「科學管理」模式逐步轉向「人性管理」模式,管理中的心理要素也越來越被重視。
員工的態度、人格模式、動機、情緒等非技能性要素得以關注,以期更好提升管理水平。團隊建設、溝通能力、領導風格等,組織文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工作壓力等議題,都成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管理心理學,就是以人性為根本,著眼於提升管理的績效和水平。
彭遠軍老師 管理心理學應用專家
中科院心理所 管理心理學博士生
中國人民大學 應用心理學研究生
五維教練領導力
國家高級企業EAP執行師
美國NGH催眠師協會 註冊催眠治療師
美國6秒鐘情商機構認證EQ Practitioner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少兒心理諮詢師
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MBCT認證師資
上海交大、浙江大學、西安交大特約心理講師
曾任:燦坤電腦(臺灣)丨品質經理
曾任:鋒眾(上海)丨培訓經理
曾任:上海商派網絡丨培訓經理
擅長領域:領導力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情壓心理學、積極心理學、職場EAP心理疏導、消費心理學;
彭遠軍老師擁有15年以上的培訓經驗,是國內職場心理學領域內權威專家,擅長洞察學員心理直擊障礙,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將心理學服務於企業管理實踐。
→【心理界翹楚三大證書持有者】:美國NGH催眠師協會-註冊催眠治療師、美國6秒鐘情商機構認證EQ Practitioner、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MBCT認證種子師資
→【打破墨守成規輔導,心理學體驗式提倡者】:曾連續10年為安利(中國)的經銷商體系進行培訓,用行動學習(促動技術)的思維來做培訓,讓學員直面業務拓展的心魔,挑戰心理障礙,並持續輔導改善經銷商的心智模式,為企業業務發展創造近1000萬級的業績。
導語:心理學在管理實踐中有什麼用?
案例研討:從《三國演義》的蜀國興衰看管理心理學
覺察體驗:列舉管理困擾清單(10件)
案例萃取:10-1-1
1. 管理心理學的發展歷程:科學管理
心理學實驗:霍桑實驗原理與應用(1924-1927,哈佛大學,梅奧)
案例研討:富士康連續13跳事件帶來啟示
2. 探索人性理論: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複雜人的假設
3. 現代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先生關於「知識型」員工的論述
第一講:幸福至上——探尋員工的內心需求,提升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
1. 系統性思考:我到底需要什麼?
2. 人生的終極追求是什麼?——幸福感
3. 到底是什麼偷走我們的快樂?
覺察體驗:我們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
4. 積極心理學與心理資本
5. 解讀人生的四種漢堡模型
6. 幸福工作的MPS模式
7. 主人翁的責任感——尋找使命感
8. 從員工需求著手,改善管理技能
團隊研討:新生代員工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第二講:驅動力——關注內在心理動機,引爆員工的小宇宙
1. 系統性思考:我到底需要什麼?
團隊研討:胡蘿蔔與大棒,到底哪一個更重要?
1)外部獎勵為何會失效?
2)「如果-那麼」型激勵的挑戰是什麼?
3)如何儘量發揮獎勵的效果?
2. 內在驅動:如何激發現代知識型員工的積極性(創新)?
測試覺察:你的成就動機如何?(心理投射)
1)自主性:如何讓員工擁有內在的自驅力?
a自我決定理論SDT的應用
b實現自主性的四個維度
2)成就動機:金錢與成果的PK(麥克萊蘭定律)
3)薪酬公平:工資能不能有效地激勵員工(雙因素理論)
4)麥克萊蘭定律(成就需要、歸屬需要、權力需要)
5)專精:員工如何才能全力投入工作?
6)目的:員工到底為何而工作?
總結回顧:ORID聚焦式會話(2人小組分享+小組代表)
團隊共創法:如何有效地管理團隊,提升團隊績效?
1)聚焦主題:如何***?
2)頭腦風暴
3)分類排列
4)提取中心詞
5)圖示化賦含義
體驗覺察:健身氣功八段錦(專注力、覺察力)
第三講:團隊溝通管理——用心經營團隊,提升團隊績效
團隊研討:員工為何會選擇離職?
一、如何引導員工面對職場的不公平感?
1. 員工感受到不公平時,可能會採取的選擇
團隊研討:你心目中的組織公平是什麼狀態的?
2. 員工認為自己有「錯」嗎?
影視賞析:不就是一個加減法算錯了嘛
心理學效應:自我服務偏差
3. 如何看待員工的「抱怨」?
心理學效應:心理契約的違背與破壞
動機探索法: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積極、正向的意圖!
二、如何健康有效地表揚員工(獎勵的懲罰)?
三、非暴力溝通:批評員工的藝術
案例分析:對方不接受批評怎麼辦?
1. 坦陳己見vs.發洩情緒?
2. 區分溝通中的評價:行為vs.人格
3. 表達感受,但不發洩情緒
4. 軟硬結合:溫柔的堅持
四、洞悉性格,改善團隊的職場溝通模式(DISC性格溝通應用)
影視賞析:《西遊記》人物特徵
自我測評:認識自我的DISC性格
1. 識別DISC性格特徵,減少職場衝突
2. 如何面對不同性格的進行有效地溝通管理?(DISC性格溝通矩陣)
第四講:情商領導力——如何避免管理溝通中的情緒失控
一、如何避免情緒失控?
1. 為何憤怒情緒很難控制?
2. 如何避免情緒綁架emotion hijacking?
影視賞析:路怒症(停車場的憤怒)
3. 6秒鐘暫停策略:減少本能的情緒應激反應模式
頭腦風暴:6秒鐘暫停
二、駕馭情緒,訓練大腦的專注力:允許-承認-接納
體驗活動:正念呼吸法
三、修煉自我的情緒復原力Resilience
1. 防止思維反芻
體驗活動:區別想法和情緒
2. 活在當下
體驗活動:正念飲食(葡萄乾)
3. 從反應模式Reaction到回應模式Response
體驗活動:TFA情商調適法(Thinking-Feeling-Action)
第五講:構建培育組織文化:高情商管理者的使命
一、擔當情緒領袖,完善組織文化
1. 推動團隊積極開放的溝通模式
2. 同理心思維在團隊中的發揚
3. 塑造團隊感恩與忠誠的心態
案例研討:企業對員工的心理關愛
1)感恩文化的建設
體驗活動:感恩冥想(感恩日記)
2)寬恕與接納:慈心冥想
團隊研討:如何建設開放的團隊文化?
二、培育組織創造力--心流體驗
1. 心流體驗的九個重要因素
2. 幸福工作法與心流體驗
3. 如何在工作中創造心流體驗?(環境)
三、組織願景力打造:意義感和價值感
1.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自我超越vs.自我實現
2. 設立自我的超我目標
1)為何需要設立超我目標?(內在的價值觀)
2)超我目標的內涵
3)超我目標的五個基本特徵
體驗活動:我的超我目標是如何?
總結回顧:ORID聚焦式會話(2人小組分享+小組代表)
課程特色:
● 以「心理學」為核心學科,融合:管理心理學、組織行為學、職業心理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健康心理學、情緒心理學、壓力管理心理學、積極心理學(幸福心理學)、心理諮詢技術等相關學科的知識點。
● 定製化:汲取國內外管理心理學領域的成功經驗,結合國內企業員工的本土化需求,以及本地化的實踐經驗而更好地幫助學員進行心理學應用實踐與管理績效提升。
● 實戰性:管理心理學相關的技術和方法,均以心理學的實證研究為基礎,國內學員的大量實踐而不斷完善,確保學員能真正學有所用,用則見效,幫助組織完善管理水平。
● 職業性:結合學員的職場管理應用場景,切實幫助學員能學會相關的管理技能,最終提升工作績效。
課程收益:
● 洞悉員工內心的心理需要與動機,有效激勵員工,提升團隊士氣;
● 識別團隊中的情緒事件,減少情緒感染,提升管理者自我的管理情商;
● 認識職場衝突的根源,改善溝通管理能力,減少非正式群體的影響;
● 掌握塑造團隊文化的理念和策略,承擔管理者的責任與使命;
● 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文化,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工作滿意度,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