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2015年調研的一組數據:我國家庭平均資產為92萬元。另據搜索顯示擁有100萬資產的家庭大概佔中國家庭總數4.3億戶的10-15% ,也就是說4000-6000萬家庭的資產在百萬以上,房地產在家庭財產佔了很大比例,應該這是相對準確的一組數據。
另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資產超20億人民幣的人約有2000名,這部分人群叫超高淨值人群(富豪)。而一般意義上的高淨值人群(富人)裡,資產上億的約有9萬人、超過千萬的有134萬人、百萬的有1300萬人,中國的總人口是13億,按比例算,有百萬資產就是中國社會的1%最富有的人群。而年收入10萬左右的人群佔人口總數的15%左右,也就是2億人。無論財富多少,所有人都有理財和投資的需求。
招商銀行和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15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超過50%的受訪者預計未來一到兩年會考慮增加金融投資;另有約43%的受訪者表示會保持現有金融投資規模。從資產配置來看,許多投資者調高了投資收益預期。包括債券、信託產品、銀行理財產品在內的固定收益類投資的佔比有所下降。股票及股票類投資產品成為投資熱點,各類金融產品包括PE、VC、定增等投資比例大幅提高。
所以我們告訴你答案:
一、全世界最大的行業
全世界最大的行業是財富管理 ,一切行業都要用財富來衡量,一切行業的落腳點都在財富,所以財富管理等於所有行業之總和,再大的行業也有天花板,除了財富管理,財富管理和金融行業的有本質區別。
二、財富管理行業
100萬億的市場,14億人的需求。
老百姓要投資要理財想賺錢,希望自己的財富持續增長,這種需求百年不變,因此財富管理可以當成終生事業甚至是世世代代基業長青的事業,同樣是管錢,100%的企業都有專業財務人員,但99%以上的家庭卻沒有。
三、財富管理行業現狀
1、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各執一詞,造成老百姓對投資理財盲人摸象、斷章取義,理解碎片化,很多人盲目投資、胡亂理財。
2、老百姓要理財的意識已經覺醒,要理財已經毋庸置疑,但是到底怎麼理,理財技能並沒有跟上。
3、幾萬種金融工具和產品,太多的選擇導致無從選擇,急需專業人員指導。
4、商業道德的淪喪和行業監管的失位,造成了當前一些金融理財騙局的出現。
因此,理財規劃師是未來幾十年乃至更長的一段時間內最為有前景和含金量的白領職業,我們假設有十分之一的人口需要專職理財師的服務,每個理財師可以服務50--100名客戶,那麼專業理財規劃師將有100萬到200萬的空缺。
從我國發展來看,經濟的長期高速發展,使居民手中積累了大量財富,但卻缺少科學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各種金融投資工具的快速增加,使人們很難進行掌握,需要有相關專業人員對其進行指導。可見,我國經濟的發展,客觀上需要理財規劃師對人們的財富進行規劃與管理。目前,理財規劃師在我國尚屬於一個新興的行業,理財規劃師缺口龐大,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與空間。
在歐美,個人理財服務市場已相當成熟,個人理財師更是成為含金量較高的職業。做理財規劃師收入非常豐厚。在美國,註冊理財規劃師平均年薪高達11萬美元。在中國,個人理財服務雖然剛剛興起,但需求不斷激增。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居民儲蓄額已超過10萬億元。據專業理財網站的調查,有78%的被調查者對理財服務有需求;50%以上的人願意為理財服務支付費用。
與國內理財服務需求不斷看漲形成反差,我國理財規劃師數量明顯不足,預測年薪可在10萬到100萬元之間,是國內各大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及其它金融機構熱招的崗位,是我國最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職業之一。
中產之家通過客服部的運營體系,第一個五年計劃,在全國招募數萬名理財規劃師,服務1千萬家庭;第二個五年計劃在全國招募十萬以上理財規劃師,服務2-3千萬家庭;第三個五年計劃在全國招募數十萬理財規劃師,服務近億家庭。
理財規劃師通過專業理財規劃師考核認證,結合商務智能系統,藉助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智能化生成理財規劃報告,並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以語音或可視化的展現形式,為客戶貼心解讀報告,實現更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務。為客戶出具客觀、公正、定製化的理財規劃報告,理財規劃的目的在於能夠使客戶不斷提高生活品質,同時也幫助個人和家庭實現資產性收入。
人社部簡政放權後,CHFP理財規劃師由中國職業技能培訓協會等業內權威協會擔負起發證資格,專業證書需要經過技能培訓+全國統考才能獲得,終身有效。考生們可自行前往協會官網了解詳情。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