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教育理財 應以穩健為主

2021-01-09 中國網財經

  陳女士是某企業中層,家庭月收入近10000元,除去日常開支和償還住房貸款,每月結餘2000元左右,她和丈夫的理財觀念均屬於保守型。為了給讀小學三年級的孩子積攢費用,陳女士相中了教育儲蓄這種理財方式。今年年初,她到銀行開立了一個三年期的教育儲蓄帳戶,每月存入1000元,預計三年後孩子上初中時可以取回本息37803元。不過,陳女士最近想了解更多的教育理財方法,使收益達到最大化。

  「像陳女士一樣,目前很多家庭把『為孩子存錢』當成理財的主渠道,對一些新的理財產品缺乏了解,對孩子的教育資金缺乏長期規劃,造成理財效率低下,甚至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教育保障。」對此,公益理財專家、恆天財富恆天商學院首席講師劉禹結合陳女士家庭的實際情況,對怎樣做好教育理財規劃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教育儲蓄:適合小額教育費用

  「陳女士的教育儲蓄應當繼續存儲。教育儲蓄存款的次數多少可以由她自己掌握,陳女士可以與銀行約定兩次(即每次1萬元)或數次就可以存足規定的額度,這樣可以大大節省每月打理存款帳戶的時間。」劉禹介紹說,教育儲蓄為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存期分為1年、3年、6年。最低起存金額為50元,存入金額為50元的整倍數,可一次性存入,也可以分次存入或按月存入,本金合計最高限額為2萬元。

  「這種存款方式適合工資收入不高、有資金流動性要求的家庭,收益穩定而且有保障,這種採用零存整取也可以積少成多,比較適合為小額教育費用做準備。」劉禹說。

  基金定投:小錢變大錢

  此外,劉禹認為基金定投也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低的工薪階層、具有特定理財目標需要的父母(如用於子女教育基金)和剛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

  例如,一對夫婦計劃為其子女建立一項教育基金。假設孩子剛上小學,投資年限為16年,他們相中了某基金,決定投資,期望年收益率為10%,每期扣款500元,申購費率為1.8%,收費方式為前端收費,到期收益為134984.26元,期間申購總費用1728元,到期本利總共可得230984.26元,這筆錢作為孩子上大學和讀研究生的費用應該是足夠的。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定期定額投資將小錢變大錢和複利效應的威力。

  劉禹表示,定投基金的年收益約在8%至10%左右,能抵抗一定的通貨膨脹率,而且這種定投計劃避免了人為的主觀判斷,什麼時間段投資都可以,也不必在意市場的價格,更無需為股市短期波動改變長期投資的決策。投資10年以上的定投基金,收益豐厚,待孩子成年後,可以解決不少教育費用、婚嫁費用甚至創業的費用。當然,為了規避風險,可以在半年或一年這樣的時間段適當調整一次基金持有情況,也可以多選擇幾家基金公司投資,進而分散風險。每月的定投金額大約為剩餘資產的20%至30%即可。

  據了解,目前教育理財規劃可以採用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子女教育信託、教育金保險、基金定投以及家庭自主規劃的其他理財方式。

  劉禹認為,子女教育理財規劃雖然很重要,但往往不是急需資金,因此在理財規劃中,建議以穩健為主。如果不是採用信託、保險類的方式來安排的話,其他方式的投資應當主要考慮業績穩定、未來回報預期較為確定的投資品種。

相關焦點

  • 兒童理財產品呈穩健等三趨勢 要避免兩個誤區
    2017年的理財市場,都在強調「穩健」與「避險」兩個概念,能達到以上兩個目標的長線理財產品被銀行以「六一寶貝理財」的概念競相推出。  對於普通工薪家庭來說,為寶貝理財,爸爸媽媽應兼顧穩定性與靈活性,重點關注兩個「標配」:每年拿出三五千元為孩子購買保險,每月投資幾千元定投基金,為孩子的教育早做準備。
  • 適合大學生小額投資的穩健理財方式,有哪些?
    有哪些適合大學生投資的小額,穩健型理財方式?對於在校大學生,基本上大部分開銷都來自父母的給予,但也有不少大學生在讀期間,一邊做兼職擴展收入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作為大學生能有理財投資的規劃思想,是非常不錯的。
  • 4321理財法——把握穩健家庭理財之關鍵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活得自在灑脫,習慣了當「月光族」,習慣了「超前消費」,習慣了「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然而,當我們組建了家庭,不再是一個人時,那種對錢財沒有明確規劃的消費觀便顯得不那麼合理了;而理財,會更顯重要,也更為必要。
  • 快速掌握理財規劃案例分析要訣
    不過主要是由於有21萬的快到期的定期存款,建議此定期存款暫時不用調整,否則影響收益,等到期之後應投資到其他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上,以獲得更大收益。此外,建議許先生申請一張信用卡,額度在5萬元左右,可以保證短期應急資金的來源。
  • 債務已清 工薪家庭該如何調整理財規劃?
    【理財建議】  根據上述財務分析,嘉豐瑞德理財師為楊先生提出了如下幾條理財建議:  1)合理預算家庭開支  債務還清,家庭的收支計劃便會被打亂,建議楊先生根據目前的家庭收入情況,重新制定合理的家庭開支預算,以改善家庭生活。
  • 動漫達人如何實現夢想生活 職場新人更應理財
    袁小姐聽著覺得有道理,自己平時忙於工作無暇理財,買只穩健的股票,長期持有當存銀行也不錯。可是誰都知道炒股歷來存在風險,她買的那隻藍籌股分了4毛的紅利,但股價跌了近1元,不賺反虧很令她失望。「以後自己不懂的東西,我是再也不想碰了。」袁小姐頗有些抱怨的說。雖然股票投資失敗,但她仍然希望通過其他渠道實現資產增值計劃。省點錢,「生」點錢,是她的理財理念。
  • 目前最穩健的理財方式主要有什麼?
    有網友提問——「目前最穩健的理財方式主要有什麼?」,現在很多人都有比較成熟的理財觀,不像從前,有了收入也只是存在銀行的定期,理財方式單一,收益也比較少。但是以前的理財方式主要追求的是安全性。直到現在其實都有不少人是害怕投資風險的,所以即便有了比以前更全面的理財觀,知道理財不只有存款這種方式,他們還是更願意選擇一些相對穩健的理財方式。那麼,目前可以算得上是穩健的理財是怎麼操作的呢?
  • 度小滿理財:個人理財規劃越早做越好
    度小滿理財:個人理財規劃越早做越好 來源:榕城網時間:2020-12-10 17:55:41 因此,個人理財對實現財富增長和財務自由變得尤為重要。但作為一個投資理財新手,怎樣管理自己的日常投資理財事務呢?這是新手投資理財者常常要考慮的問題,度小滿理財為大家帶來了新手投資理財需要注意的tips。制定個人理財目標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收入-存款=支出,而絕不是收入-支出=存款。記帳是一種很原始但是很有效的理財方式。
  • 家庭理財三部曲,建議收藏!
    這一時期,家庭現金流較為緊張,理財重點應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設的費用支出上。此時應考慮中長期投資產品,其中,私募股權基金的中長期配置價值日益凸顯,可兼顧收益與風險。 家庭衰老期 - 時間:夫妻退休到離世 - 要點:為生活留足後路 家庭衰老期是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後階段,此時家庭財務規劃應該以安全為目標,使老年生活有保障。投資時應以安全、穩定、周期短的理財產品為主。
  • 郵政員家庭10萬到期存款如何實現穩健理財
    【理財案例】  和訊網友汪先生,今年35歲,中專畢業後在宜昌市做一名郵政員,目前每月收入6000元,有社保。太太每月收入3000元,年底獎金共計3000元。夫妻倆有一兒,家庭日常開支1500元,每月還房貸1000元(房貸10萬元),每年家庭保險支出1000元。另外,有一套價值30萬元房產,黃金及收藏4萬元。
  • 理財教育應在5到14歲起步:教孩子理財的五步驟
    理財教育應在5到14歲起步:教孩子理財的五步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8日 14:31 來源:   上海證券報消息
  • 做好兒童教育理財規劃,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兒童教育理財規劃的種類兒童教育理財規劃主要分為三種:子女教育信託、教育金保險、家庭自主規劃。3、家庭自主規劃家庭自主規劃顧名思義就是家庭成員有條理地自行規劃、儲蓄教育資金,以確保子女能夠按時獲得教育經費。
  • 兒童理財須關注兩個標配
    對於普通工薪家庭來說,為寶貝理財,爸爸媽媽應兼顧穩定性與靈活性,重點關注兩個「標配」:每年拿出三五千元為孩子購買保險,每月投資幾千元定投基金,為孩子的教育早做準備。而寶貝的「財商」也需要早培養,12歲之後可以進入成人的理財世界。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井楠  下周就是六一兒童節了,適逢市場大幅波動,如何用科學理財的方法來為孩子的未來保駕護航?
  • 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該如何投資理財?
    投資者該以什麼為出發點進行理財規劃?筆者曾在《10萬元該如何投資理財?投資理財方面,建議主要考慮規劃股票類、債券類收益高的投資工具,或者中等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保險方面,建議家庭主要支撐人物(一般為父親)配置定期壽險、重大疾病險,女主人可以考慮配置女性特定重疾保險或者母嬰保險,另外家庭可配置家財險。
  • 普通家庭怎麼理財?給你一份家庭理財方案
    來源:微信號 全民學理財    家庭理財五大指標  指標一:流動性比率不應過高  公式:流動性比率=流動性資產/每月支出  流動性資產是指在急用情況下  基本原則之二:量入為出,量力而行  理財規劃要綜合考慮你的短期和長期生活安排,合理考慮現實承受能力與未來預期目標,不要盲目設定過高的理財規劃。  基本原則之三:做足功課,不盲目投資  投資理財是非常專業的一門功課,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去學習了解,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
  • 月入2萬七口之家,全家齊力規劃理財換購大房
    【理財建議】  分析了車先生家的實際情況,嘉豐瑞德理財師給予了以下幾點家庭理財建議:  1、結餘資金做好規劃,注重點滴聚財  車先生和妻子每月都能給家庭帶來2萬元的收入,除去每月6000元的家庭日常開支,每月還能結餘14000元。
  • 高端理財市場頻現短期穩健型信託產品
    證券時報記者 吳清樺  本報訊  今年上半年,隨著國家「結構調整」戰略的實施,高端理財市場也悄然變化,短期穩健型理財產品再次升溫,作為穩健理財型代表的「信託軍團」也連續推出這類產品,表現搶眼。
  • 最好的理財方式是買年金險?聽聽專業理財規劃師看法!
    2020年像包商銀行破產、不少銀行理財甚至出現虧損,整體收益也比較低,一些P2P理財因為監管再也不敢碰了,然而保險理財卻風景這邊獨好,不少保險公司理財產品萬能帳戶利率仍然能夠達到複利5%。不少人在保險公司產說會或聽保險從業人員說過不少年金險產品,其實用於教育、養老或財富傳承,對年金險選擇是有側重點的。
  • 曬出年度帳本·你有哪些家庭理財規劃?-光明日報-光明網
    【你問我答】      #光明智庫你來問#【曬出年度帳本#你有哪些家庭理財規劃#?】理財手帳、記帳App、年度帳單,「小帳本」助你回顧一年來的資金流動。經濟形勢怎麼認識、家庭理財如何規劃?
  • 工資收入2000元,支出1000元,剩餘1000元怎樣理財?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在資金量較為有限的條件下,應以保本金安全為首要,其次再考慮回報率,因此,快速增值對於題主當前這個階段來講,可能會顯得心有餘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