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榮昌廣順街道茶葉社區,西南唯一的高標準、智能化榮昌豬資源保護場將建成投產。
不同於傳統豬舍的「髒亂臭」,這裡的「二師兄」將享受「星級」生活待遇——沒有燻人的氣味,自動投料餵食,捕捉數據掌握健康狀況。
主導建設這個智能化種豬場的,是國家級龍頭企業琪金集團。在10年時間裡,這個農業「火車頭」吸納1800人就業,帶動2500多戶村民增收,而其自身產值也從1億變身至20億元。
與此同時,42歲「掌門人」林琪鑫也由一介屠夫華麗逆襲,今年還上了「全國十佳農民」榜單。
起步
兩年實現一個「小目標」
林琪鑫的老家在永川何埂,從小跟著父親在村裡守自家的豬肉攤,10歲時已經能獨立切分豬肉。
15歲時,他第一次進城到重慶大渡口當學徒, 成了周邊街坊口中的「肉娃」。之後他嫌屠夫又累又沒面子,改行幹過銷售、當過包工頭。
22歲時,他掙到的「第一桶金」全部賠進農村客運生意。人生至暗時刻,他又遭遇車禍,因脾臟破裂被緊急送進醫院。
躺在醫院的日子裡,林其鑫將數年的闖蕩「復盤」剖析,決定另闢蹊徑「重操舊業」:用土豬肉品牌殺出一條血路。
根據他當時的調研,城裡銷售的豬肉90%以上是飼料豬,優質、綠色的土豬肉稀缺,但那時永川農村散養的土豬肉多,豬源、市場都不愁。
2007年前後,林其鑫重出「豬肉江湖」,瞄準一般肉攤髒亂差的「痛點」,在渝北開了一個上檔次的豬肉專賣店:店面古樸、店堂整潔,營業員統一服裝,一塊塊分割好標準擺放、明碼標價,消費者可以溯源。
那時生意紅火,每天10頭豬,早上門還沒開顧客就已經排起長隊。
2008年9月,林其鑫在渝北兩路開了個連鎖店。他的想法很簡單:將從永川運來的土豬在兩路屠宰,縮短上市時間,保持肉質新鮮。經他的努力,連鎖店一開業又火爆了。
同樣在這一年,林其鑫成立的公司,並逐步布局在多個大型超市的銷路。在林其鑫的精心運營下,豬肉門店從一家變成了2家、3家……
林其鑫帶著公司用了兩年多時間實現了一個「小目標」:2009年,公司的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2010年銷售額破1億元。
擴能
生豬全產業鏈逐步成型
公司成立之初,是在渝北郊區租賃的一個「小作坊」,因為業務量逐年變大,租賃的場所無法滿足需求。
2010年,林其鑫四處考察之後,決定收購璧山一國有食品公司。當年下半年,琪金公司在璧山的加工車間正式投用,正式開啟生豬屠宰業務。
有了標準的屠宰加工車間,供應越來越穩定。除了繼續拓展大商超供貨,琪金集團繼續連鎖門店擴張,2015年時門店達到300家。
此後的兩年,琪金集團進入「快車道」,先後打開成都和南京市場,又開了300家連鎖門店。
2018年,琪金集團開始實施全國開設1000家榮昌豬門店計劃。同樣在這一年,林其鑫決定收購武隆、酉陽生豬養殖場。
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後,林其鑫帶領集團主動投身於脫貧攻堅大潮,以發展土豬養殖為主,先後帶動2500多戶村民實現增收。
歷經10年打拼,林其鑫的小門店發展成為一家集養殖、收購、屠宰加工、銷售等為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企業。比如武隆、酉陽生態養殖基地位於高山,負氧離子含量極高,土壤無任何農藥化學殘留,水源純淨無汙染,讓土豬肉綠色有機、口感絕佳。
截至2019年,琪金集團食品的銷售網絡布局重慶、成都、南京等地,有直營門店、商超店中店及配送網點600餘個,解決就業1800餘人。
這一年,琪金集團成長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
升級
龍頭企業優化布局
琪金集團在補鏈的同時,也在優化升級自己的布局。
目前,位於璧山高新區的琪金家畜肉食品加工項目正在緊張建設,項目設計生豬年屠宰60萬頭以上,雞鴨年屠宰1000萬隻,肉兔年屠宰100萬隻,年加工生鮮肉製品、高檔肉製品8萬噸以上,食品加工年產值不低於15億元,計劃2021年底建成投產。
相比屠宰加工車間,該項目是實打實的「升級版」:集全智能化生豬、雞鴨、兔屠宰、冷鮮加工、深加工、冷鏈配送、檢驗檢疫、O2O交易、大數據應用及綜合服務價值功能於一體。
琪金集團在榮昌書寫「一頭豬」的文章。
有400多年歷史的「榮昌豬」,是世界八大名豬之一,品牌價值超過30億元。為保護好榮昌豬種源,琪金集團斥資打造智能化榮昌豬資源保種場,設計規模飼養榮昌能繁母豬600頭。
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西南地區唯一的高標準、智能化榮昌豬資源保護場,年產仔豬可達13000頭,年提供優質榮昌種母豬4800頭,可有效保護榮昌豬遺傳資源。
此外,琪金集團投資8億元在榮昌區實施榮昌豬養殖屠宰加工產業鏈項目,建設集參觀、研發、養殖於一體的高標準、花園式、樣板式榮昌豬養殖示範基地。
林其鑫的「重慶·扶貧超市」也在實施,將帶動銷售全市貧困地區8大類別超過300個產品。未來他的目標是:發展100家「重慶·扶貧超市」,解決1000個就業崗位,帶動近10000戶貧困戶實現產業創收。
目前,琪金集團企業年產值超過20億元,是10年前的20倍。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郭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