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龍頭|10年間從1億到20億!看「林屠夫」的逆襲「三步曲」

2020-12-17 上遊新聞

在重慶榮昌廣順街道茶葉社區,西南唯一的高標準、智能化榮昌豬資源保護場將建成投產。

不同於傳統豬舍的「髒亂臭」,這裡的「二師兄」將享受「星級」生活待遇——沒有燻人的氣味,自動投料餵食,捕捉數據掌握健康狀況。

主導建設這個智能化種豬場的,是國家級龍頭企業琪金集團。在10年時間裡,這個農業「火車頭」吸納1800人就業,帶動2500多戶村民增收,而其自身產值也從1億變身至20億元。

與此同時,42歲「掌門人」林琪鑫也由一介屠夫華麗逆襲,今年還上了「全國十佳農民」榜單。

起步

兩年實現一個「小目標」

林琪鑫的老家在永川何埂,從小跟著父親在村裡守自家的豬肉攤,10歲時已經能獨立切分豬肉。

15歲時,他第一次進城到重慶大渡口當學徒, 成了周邊街坊口中的「肉娃」。之後他嫌屠夫又累又沒面子,改行幹過銷售、當過包工頭。

22歲時,他掙到的「第一桶金」全部賠進農村客運生意。人生至暗時刻,他又遭遇車禍,因脾臟破裂被緊急送進醫院。

躺在醫院的日子裡,林其鑫將數年的闖蕩「復盤」剖析,決定另闢蹊徑「重操舊業」:用土豬肉品牌殺出一條血路。

根據他當時的調研,城裡銷售的豬肉90%以上是飼料豬,優質、綠色的土豬肉稀缺,但那時永川農村散養的土豬肉多,豬源、市場都不愁。

2007年前後,林其鑫重出「豬肉江湖」,瞄準一般肉攤髒亂差的「痛點」,在渝北開了一個上檔次的豬肉專賣店:店面古樸、店堂整潔,營業員統一服裝,一塊塊分割好標準擺放、明碼標價,消費者可以溯源。

那時生意紅火,每天10頭豬,早上門還沒開顧客就已經排起長隊。

2008年9月,林其鑫在渝北兩路開了個連鎖店。他的想法很簡單:將從永川運來的土豬在兩路屠宰,縮短上市時間,保持肉質新鮮。經他的努力,連鎖店一開業又火爆了。

同樣在這一年,林其鑫成立的公司,並逐步布局在多個大型超市的銷路。在林其鑫的精心運營下,豬肉門店從一家變成了2家、3家……

林其鑫帶著公司用了兩年多時間實現了一個「小目標」:2009年,公司的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2010年銷售額破1億元。

擴能

生豬全產業鏈逐步成型

公司成立之初,是在渝北郊區租賃的一個「小作坊」,因為業務量逐年變大,租賃的場所無法滿足需求。

2010年,林其鑫四處考察之後,決定收購璧山一國有食品公司。當年下半年,琪金公司在璧山的加工車間正式投用,正式開啟生豬屠宰業務。

有了標準的屠宰加工車間,供應越來越穩定。除了繼續拓展大商超供貨,琪金集團繼續連鎖門店擴張,2015年時門店達到300家。

此後的兩年,琪金集團進入「快車道」,先後打開成都和南京市場,又開了300家連鎖門店。

2018年,琪金集團開始實施全國開設1000家榮昌豬門店計劃。同樣在這一年,林其鑫決定收購武隆、酉陽生豬養殖場。

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後,林其鑫帶領集團主動投身於脫貧攻堅大潮,以發展土豬養殖為主,先後帶動2500多戶村民實現增收。

歷經10年打拼,林其鑫的小門店發展成為一家集養殖、收購、屠宰加工、銷售等為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企業。比如武隆、酉陽生態養殖基地位於高山,負氧離子含量極高,土壤無任何農藥化學殘留,水源純淨無汙染,讓土豬肉綠色有機、口感絕佳。

截至2019年,琪金集團食品的銷售網絡布局重慶、成都、南京等地,有直營門店、商超店中店及配送網點600餘個,解決就業1800餘人。

這一年,琪金集團成長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

升級

龍頭企業優化布局

琪金集團在補鏈的同時,也在優化升級自己的布局。

目前,位於璧山高新區的琪金家畜肉食品加工項目正在緊張建設,項目設計生豬年屠宰60萬頭以上,雞鴨年屠宰1000萬隻,肉兔年屠宰100萬隻,年加工生鮮肉製品、高檔肉製品8萬噸以上,食品加工年產值不低於15億元,計劃2021年底建成投產。

相比屠宰加工車間,該項目是實打實的「升級版」:集全智能化生豬、雞鴨、兔屠宰、冷鮮加工、深加工、冷鏈配送、檢驗檢疫、O2O交易、大數據應用及綜合服務價值功能於一體。

琪金集團在榮昌書寫「一頭豬」的文章。

有400多年歷史的「榮昌豬」,是世界八大名豬之一,品牌價值超過30億元。為保護好榮昌豬種源,琪金集團斥資打造智能化榮昌豬資源保種場,設計規模飼養榮昌能繁母豬600頭。

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西南地區唯一的高標準、智能化榮昌豬資源保護場,年產仔豬可達13000頭,年提供優質榮昌種母豬4800頭,可有效保護榮昌豬遺傳資源。

此外,琪金集團投資8億元在榮昌區實施榮昌豬養殖屠宰加工產業鏈項目,建設集參觀、研發、養殖於一體的高標準、花園式、樣板式榮昌豬養殖示範基地。

林其鑫的「重慶·扶貧超市」也在實施,將帶動銷售全市貧困地區8大類別超過300個產品。未來他的目標是:發展100家「重慶·扶貧超市」,解決1000個就業崗位,帶動近10000戶貧困戶實現產業創收。

目前,琪金集團企業年產值超過20億元,是10年前的20倍。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郭發祥

相關焦點

  • 從三山村的變化看寧波鄉村振興趨勢:271戶農民返鄉的背後
    環境改善是聚人氣的前提返鄉第一步:引他們回得來農村「空心化」、人口老齡化、發展後勁不足一直是鄉村發展的痛點難點。鄉村振興的前提是要恢復人氣,改變人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讓更多人回到鄉村投資興業和居住養老。
  • 「龍頭」帶動 三抓一促 肥城市桃園鎮:黨委統領鄉村振興 融合發展...
    「龍頭」帶動 三抓一促 肥城市桃園鎮:黨委統領鄉村振興 融合發展強村富民 2020-12-22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沒錢、沒交通,看日本伊根這個漁村是怎麼實現鄉村振興的?
    伊根町的舟屋有「日本威尼斯」之稱,是一個美麗的小漁村,曾被評為日本18個最美鄉村之一。但是,這樣一個偏遠的小村莊,不但沒有極力連通大城市,反而因為交通不便才活了下來?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伊根,看她如何破解發展困境、絕地逢生!
  • 一瓶醬油,兩三塊的利潤,如何做到3000億市值,細分龍頭海天味業
    三多將用龍頭係數值,更好的進行量化龍頭股標準。精選好行業、好公司,把握好買賣點,有助於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好安全邊際溢價。海天醬油,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每瓶幾塊錢的利潤,我們一起走進海天味業,看海天如何靠醬油達到目前市值3000億。
  • 看兗州塌陷地上的鄉村振興
    7月10日,記者來到濟寧市兗州區東南部的興隆莊街道,看到經歷了30多年地下煤炭開採形成的採煤塌陷地卻是一番靚麗情景。「興隆莊街道面積54平方公裡,卻有僅4萬畝變成了採煤塌陷地,通過幾年的綜合治理,20多個搬遷村莊集中住進了新型農村社區,實現路、水、熱、氣、電、有線電視『六通』和『網際網路』全覆蓋。只要用心作為,採煤塌陷地上同樣能實現鄉村振興。」興隆莊街道黨工委書記李亞平介紹。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鄉村振興「三步走」戰略如何實施
    會議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旗幟,並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任務明確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 長葛市鄉村「四季歌 」同頻「振興曲」
    在城市同頻共振的指揮棒下,讓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傳統的「單景觀」的「四季歌」,變成了四季皆有的「同一首歌」,變成了城鄉融合、交響躍動的「全景觀」式「振興曲」。 長葛市積極謀劃,圍繞打造全省第一鄉村振興示範區,加快推進蜂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範區、現代種業產業示範區、高效農業節水灌溉示範區、現代農業共同體示範區5大片區建設,優化區域布局、統籌推進實施。
  • 【廣發策略】地方視角看鄉村振興——一周「主題說」7月第3期
    >1、國家鄉村振興5年戰略規劃印發後,鄉村振興制度供給「由中央到地方」加速鋪開。十八大以來全國脫貧攻堅戰效果顯著,農村貧困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但東部、西部、中部農村貧困率分別為1.4%/4.9%/7.8%,差異較為明顯。 產業龍頭往農業大省及沿海地區扎堆。根據農業部第七次檢測結果,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共1131家,山東,四川,河南等傳統農業強省居前,浙江、廣東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緊隨其後。
  • 龍頭帶動 三抓一促丨東平縣接山鎮:「龍頭」帶動抓鄉促村 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三抓一促》專欄今天播出東平縣接山鎮:「龍頭」帶動抓鄉促村 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擂響了落實「三抓一促」的戰鼓。會後,接山鎮黨委以黨建帶動產業融合、村莊抱團助推鄉村振興。【解說】一是發揮黨委統攬作用,繪好產業藍圖。加快建設接駕山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發展金銀花種植面積700畝,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探索資源開發、人才回請、產業承接、資產聯合、服務創收五大產業發展路子,實現全鎮52個村產業項目全覆蓋,集體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42個村達到10萬元以上。
  • 鄉村振興這兩年
    目前,全國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的貧困戶已超過2/3,832個貧困縣已發展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4萬家,12.6萬個貧困村已發展農民合作社26萬個,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37萬戶。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是關鍵;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
  • 從歷史維度看鄉村振興過程中的戶籍制度改革
    (三)作為戶籍制度的保甲制 保甲制是中國歷史上戶籍制度發展演變的獨特形式,也是強化社會控制的重要手段。「什伍制」到「鄉亭制」已孕育著戶與戶之間互連互保、以民治民的原則。北宋王安石變法的重要舉措是推行保甲制,即保伍法,先是以鄉村民戶每10戶為小保,5小保為1大保,10大保為1都保(500戶)。
  • 韓俊:鄉村振興戰略五處發力
    要充分發揮農村資源、生態、文化等優勢,加快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健君截止到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已近兩年,頂層政策設計持續完善。其中,省區市每年向黨中央報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的制度已建立,並延伸建立市縣報告制度。到2019年底,省區市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制度。
  • 宿遷泗洪:「三篇文章」寫就鄉村振興答卷
    作為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之一,泗洪縣近年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生態保護為基、產業發展為要,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縣委書記李愛華說,全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精心做好「強農」「靚村」「富民」三篇文章,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舉措、更硬的作風,確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奮力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泗洪畫卷。
  • 臺江縣貓坡村:五曲連彈奏響鄉村振興樂章
    五曲連彈奏響鄉村振興樂章特約記者 沈成卓施洞鎮貓坡村位於臺江縣東北部,距縣城45公裡,平均海拔1000餘米,地處叢山之中的貓坡山高壁陡、山路蜿蜒,交通極為不便,發展相對滯後,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50.1%
  • 青島平度李園街道門村幼兒園實施鄉村幼師建設「三步曲」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振興國家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要孩子全面發展, 必須教師先自我發展。」近幾年,為持之以恆地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不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青島平度市李園街道門村中心幼兒園針對教師的年齡結構趨於年輕化的現狀,啟動了「傳遞正能量  共圓中國夢」優秀團隊打造行動「三步曲」。一步曲:以「傳遞正能量」為突破口,引領教師樹師德之風。一個幼兒園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穩定、發展、積極、向上;一個人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變得自信、積極、樂觀、向上。
  • 砥礪奮進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799.95萬畝,糧食產量301.19萬噸;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737家;全市累計建成省市美麗鄉村519個;高質量完成64戶、212人脫貧任務,近19萬已脫貧人口繼續精準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合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462元,同比增長10.2%,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6441元、7046元……徵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
  • 李鋒:鄉村振興的蘇州實踐和未來展望
    我們蘇州對鄉村發展的關注同樣也是伴隨著城市化進程而越來越受到重視,並且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教訓,下面我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鄉村振興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七大戰略之一,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 讓專業法律服務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本次研討會邀請到國家農業農村部法律服務中心主任楊東霞、清華大學文產規劃設計院院長李季,以及我省法學界多名著名專家和精通鄉村振興法律服務的骨幹律師參與專題講座進行研討到2025年目標任務: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 3000 億元(其中 2020 年達 2100 億元,2022年達2500億元);農業總產值與加工業產值比達到1:1.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萬元;十大產業原料生產良種化率提升3-5個百分點;培育引進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重點骨幹企業200個;創建省級區域公用品牌5-6個,打造一批知名產品品牌。
  • 胡月等:如何實現鄉村的振興?——基於美國鄉村發展政策演變的經驗借鑑
    1936年,聯邦政府出臺《農村電氣化法》,標誌著美國鄉村發展政策體系正式開啟。《農村電氣化法》的初期目標是通過提供電氣化貸款應對經濟衰退,主要包括為農村合作社提供低息貸款,建設農村電氣化設施。《農村電氣化法》的實施加快了美國鄉村地區的電氣化進程,1935~1975年間,由中央變電設備送電的農場比重從10.9%上升到了99%,電話普及率也上升至95%。
  • 初心如磐謀新篇——磐石市鄉村振興發展紀實
    初心如磐謀新篇——磐石市鄉村振興發展紀實 2020-10-26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