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葛市鄉村「四季歌 」同頻「振興曲」

2020-12-18 人民網河南頻道

「想不到在市商務局的幫助下,聯繫了城市社區社群電商平臺,建立了社區支持農業供應模式,打開了周邊城市社區的銷售渠道,有效解決了有機蔬菜保鮮時效難題。疫情之下,不僅有錢可賺,銷售量還逆勢增長了50%。」

春分時節,算著每天都有100多箱有機蔬菜通過京東、餓了麼網到達市民餐桌,徹底改變了春節前後因受疫情影響,基地的有機蔬菜銷量持續下降的局面,豫晨農業有限公司長葛基地負責人吳庭祥皺巴多日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眼下,在長葛市的村村鎮鎮,搶抓著疫情帶來的逆城市化消費熱潮,環境照著城裡造,產業瞄準城市幹,實現著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的動能轉換:由單一經營模式、單產業鏈條、單調生活方式,向全產業鏈條、全方位增收、全景式生活模式轉變。在城市同頻共振的指揮棒下,讓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傳統的「單景觀」的「四季歌」,變成了四季皆有的「同一首歌」,變成了城鄉融合、交響躍動的「全景觀」式「振興曲」。

長葛市積極謀劃,圍繞打造全省第一鄉村振興示範區,加快推進蜂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範區、現代種業產業示範區、高效農業節水灌溉示範區、現代農業共同體示範區5大片區建設,優化區域布局、統籌推進實施。在佛耳湖鎮400畝的蜂業小鎮,這片承載著自明清以來收蜂蜜加工蜂蠟記憶的土地上,興起了一座座現代化的企業,不斷升級產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產品覆蓋蜂蜜、蜂蠟、蜂膠、王漿和蜂機具等全產業鏈產品,拓展了電商經營、農村物流空間,蜂蠟出口量居全國第一。長葛因此成功承辦了中國蜂業博覽會暨2019年全國蜂產品市場信息交流會,獲批全國高效優質蜂產業發展示範區。這片土地因蜂而興,又會以蜂蜜元素構建民居,融入文化、藝術和生態田園因素,完善提升蜜蜂科普館、蜂業歷程展等契合現代人健康旅遊消費的設施,將成為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我們要把握住這次疫情中蘊藏的發展機遇,深入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扭住農民增收這個關鍵,為鄉村振興打牢產業基礎。」長葛市長張忠民說,

鄉村興,路先通。補短板、強弱項、提基礎,作為鄭許一體化的橋頭堡,眼下,橫穿長葛七鎮的東西大動脈彭花公路、菜姚公路改造提升已全面復工。聯通鄭州、許昌的徐庶大道、鄭萬高鐵長葛北站南延、開許公路大修等南北幹線已分段開工。同時,實施農村公路「通村入組」工程,加大推進排前路硬化,讓「村村通公交」全覆蓋。作為全省電商發展試點市,該市將在已建成439個村級電商物流站點的基礎上,再增加66個站點,實現農村水電路三通的升級提質。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讓城市、鄉村經濟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要素流動的血脈路路暢通。在省農業產業龍頭化企業長葛扶貧產業基地中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十萬級GMP水果酵素自動生產車間掩映在花木叢中,自走式噴藥機正在花蕾間勞作。園裡的專利品種神州紅蘋果、紐西蘭粉紅香蜜梨、自主研發中萬冬桃將陸續進入盛果期。「我們正利用毗鄰S225南連許昌北通航空港的優勢,加快總面積1萬平方米農產品展示廳建設,著力打造全省農產品交易基地。並全面提升完善園內人工湖、兒童遊樂、小木屋、萌寵樂園等旅遊設施,實現品牌、銷售、服務三個提升,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總經理程旭江說。

3月5日,該市大周鎮出了件「稀罕事」:家家戶戶收到了兩個垃圾桶,農村垃圾也要分類回收。村民們樂呵呵的說:「咱大周人也要趕趕習主席提出的新時尚!」

和大周鎮群眾一樣,疫情,帶來了深刻的思索與調整,也為鄉村振興賦予著新的內涵。打造綠色的生態環境,正成為長葛鄉村振興的靚麗底色。全市進一步優化造林綠化空間布局,打造點、線、面相結合的綜合林業生態體系,繪製綠色生態「一張圖」,深度融入鄭州大都市區生態網絡,著力打造成鄭州大都市區的「南花園」。各鎮紮實推進「美麗小鎮」和「美麗家園」綠化工程,每村三畝園,鎮鎮有精品,確保春天一樹花,秋天一村果,農家村舍花果環繞,串珠成鏈,打造出一個個村在林中,林在村中,花果飄香,各具特色的生態優美新農村。同時,長葛市還著力推進「三清一改」村莊清潔活動,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要達到90%以上。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覆蓋率達到100%,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要達到50%,縣級以上文明村、文明鎮比例達到50%、80%以上。

目前,長葛市已經完成綠化14060畝,生態廊道3765畝,農田防護林920畝,鄉村綠化美化810畝,城市生態圈1265畝。同時,總投資25億元的長葛市中心城市及周邊鎮區葛天源風景區、雙洎河溼地公園、龍鳳湖、葛湖等生態提升項目,佔地4000畝、總投資1.1億元的長葛市佛耳湖鎮生態綠化提升工程也陸續開工。

「全面小康決戰決勝時刻,鄉村振興必須秉持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理念,與城市同頻共振,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特色產品提升價值鏈,農商物流串起供應鏈。要以這方碧綠、這片蔚藍、這份純淨、這縷鄉愁,發揮生態、文化功能,加速產業融合,滿足人們對休閒旅遊、農事體驗、健康養生、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的需求,開拓鄉村振興更廣闊空間。」長葛市委書記尹俊營說。(長葛市委宣傳部 路明霞 張浩)

(責編:尚明楨、楊曉娜)

推薦閱讀

讓"中國碗"多盛"河南糧"  8600萬畝小麥顆粒歸倉,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近年來,河南糧食連年豐收,總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左右。全國1/10的糧食、超過1/4的小麥均產自這裡,「糧倉」實至名歸。……【詳細】

河南洛陽探索文旅融合:讓文化"活"起來  古都洛陽已經成了新晉「網紅」。
  在某視頻平臺的「打卡」榜上,洛陽高居榜眼。華燈璀璨的應天門、別具一格的九州池、古今輝映的洛邑古城,這些「網紅」地標成了洛陽新的旅遊名片。……【詳細】

相關焦點

  • 中村唱響鄉村振興曲
    中村能人經濟協會只是柯柯鎮中村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柯柯鎮中村兩委以強村富民為目標,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發揮支部核心作用,通過村產業發展推動,「能人經濟」帶動,以入股企業保本分紅、盤活集體資源資產、引導發展服務產業為路徑,形成了支部引領、黨員帶頭、企業推動、能人示範、群眾參與的黨建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互動雙贏的良好格局,走出了鄉村振興的『中村模式』。
  • 工業強縣的農業雄心 在瑞安,工業經濟、城市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鄉村振興的大幕開啟,嗅覺敏銳的瑞安人從廣袤的農田裡嗅到了發展的機遇。直擊小農戶分散經營的發展痛點,以工業優勢帶動農業發展,推動城市空間向農業開放,讓工業經濟、城市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近年來,在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間,瑞安漸漸找到最佳的契合點。
  • 臺江縣貓坡村:五曲連彈奏響鄉村振興樂章
    五曲連彈奏響鄉村振興樂章特約記者 沈成卓施洞鎮貓坡村位於臺江縣東北部,距縣城45公裡,平均海拔1000餘米,地處叢山之中的貓坡山高壁陡、山路蜿蜒,交通極為不便,發展相對滯後,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50.1%
  • 呂良偉攜廉江籍藝人歡聚家鄉 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廉江籍著名影視明星呂良偉登臺傾情獻唱,將他經典作品電視劇《上海灘》的同名主題曲送給家鄉父老。「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澎湃的歌詞、熟悉的旋律、嘹亮的歌聲,喚起觀眾的懷舊記憶,現場掌聲一浪接一浪。呂良偉說,廉江是他的家鄉,他的父親曾囑咐他要多回廉江看看,不要忘記他的根在廉江。
  •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餘東鎮富民村: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20 字體:[ 大 中
  • 借力脫貧攻堅戰,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一體兩翼。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而鄉村振興是鞏固脫貧成果,將為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致富創造環境、增強造血功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彼此相連,不能有偏廢、搞取捨,更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而是要「無縫銜接」,高度融合、協調推進,既有利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有利於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借脫貧攻堅的力量,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借力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要立足現實,放眼長遠。
  • 在江山,聽村歌裡的「鄉村振興交響曲」
    於是就有了這曲《獅峰雄起》:「一個變遷的故事,印在獅峰農戶家漂亮的樓院裡;一部崛起的傳奇,刻在十裡工業園明星的企業裡……」  值得一提的還有江山廿八都鎮,這個「一腳踏三省」的地方,自古就是軍事和商業要衝,人口流動頻繁,來自山東、河南的齊魯文化、中原文化,來自雲南、貴州的西南文化與吳越文化、閩越文化在這裡融匯。
  • 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可在文章尾部查看)「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為了當好「示範生」,浙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鄉村振興工作體系、推進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各地湧現一批有思路、有打法、帶動效應強的浙江經驗,形成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 「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浙江日報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
  • 鄉村振興進行時,雲霄:唱響鄉村振興曲坎頂「巧娘」來助力
    本網訊(許穎湯金梅戴筍仔)為響應鄉村振興的戰略號召,雲霄縣和平鄉坎頂村創立「巧娘班」,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的力量,圍繞坎頂村的各項工作,結合婦聯的職能和女性優勢,帶領全村婦女群眾參與和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為鄉村振興注入不可或缺的巾幗力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巴彥塔拉蘇木唱響鄉村振興合奏曲
    巴彥塔拉蘇木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脫貧攻堅過程中,與鄉村振興同下「一盤棋」,共唱「一首歌」,凝聚起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發展合力。將農業生產與旅遊觀光相結合,把農業生產基地建成觀光農業產業園,讓田園變成景區,大力構建綠色發展產業鏈、價值鏈,全面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以人才為本,繪出「同心圓」著力打造一支「懂農業、迷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幹部人才隊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牧民。
  • 鄉村振興的「白泥井探索」
    黨的十九大以來,達旗白泥井鎮鎖定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幹勁,著力於鄉村振興的探索,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發展新圖景正在黃河達拉灘上漸次展開。
  • 在家門口載歌載舞唱響鄉村振興 望城烏山這場活動精彩極了
    彭建家/攝影)  原來這是由烏山街道龍王嶺村開展的「鄉村振興·美麗屋場」文藝晚會的活動現場。主辦方特意選擇在群眾家門口,舉辦這麼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主要目的是共建共享美麗屋場,謳歌新時代,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活動中,由龍王嶺村居民自編自導的歌舞《我們共同有個家》、《桃花緣》、《中國美中國夢》等20個精彩節目輪番上演。
  • 雙誼鎮:特色鄉村遊景助力鄉村振興
    雙誼鎮:特色鄉村遊景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0-22 11:29 四川新聞網宜賓10月22日訊(陳建 趙晨希)風景如何變錢景?
  • 【鄉村振興】道法自然——英國鄉村對中國鄉村振興的啟示
    透視英國鄉村振興的發展實踐,其振興農村地區經濟與社會、維護所有人的社會公正、增強農村價值的整體戰略,以及致力於建設農村社區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都對中國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全世界最有代表的鄉村:日本乾淨到變態、但不怎麼美,臺灣接近於日本,中國的底子最好卻沒有管理好,英國自然、古舊,最接近人類的理想,幾乎就是鄉愁的代名詞。
  • 《人民日報》刊發央視快評: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
    全文如下: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3日播發央視快評《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內容如下:橙黃橘綠好時節,又是一個豐收年。在我國迎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習近平總書記通過中央電視臺農業農村頻道,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一線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問候,並熱烈祝賀央視農業農村頻道正式開播。
  • 鄉村振興二十講:開江鄉村振興模式解析
    在即將到來的鄉村振興大潮中,綠維文旅作為第一個承接縣域鄉村振興規劃的城鄉規劃甲級資質規劃設計院,把握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內涵,把握政策的突破性方向,落地到縣域鄉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落地到鄉村振興細胞——村莊的發展中。用頂層設計理念,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產業規劃、村莊規劃、鄉村綜合項目開發規劃等規劃設計創新理念與方法,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效的服務。
  • 《鎮江日報》「四季歌」報導創新:精心策劃 亮點頻現
    原標題:精心策劃 亮點頻現   媒體一年到頭免不了要做很多俗稱「四季歌」「節日歌」的報導題材。但年年做、反覆做之後,記者激情弱化,被動應景,產品容易陷入老調重彈的套路,甚至淪為「雞肋」,諸如:清明節到了,不外是呼籲「文明祭掃」或「去往公墓的交通如何如何擁堵」;端午節前夕,碎片化的「粽子新聞」滿天飛;中秋節到了,「月餅報導」又泛濫成災……   近年來,以「走轉改」為基調,以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為實踐,以強化報導的故事性與可讀性為訴求,以新聞策劃為抓手,《鎮江日報》致力於「四季歌
  • 鄉村振興的「許昌畫卷」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許昌市堅持城鄉協調、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利用毗鄰鄭州的優勢,大力發展都市生態農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放大「綠色」優勢,讓村莊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連續兩年在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年度考核中位居第一。    推進鄉村振興,許昌何以走在全省前列?他們如何讓綠色成為美麗鄉村的「底色」?
  • 福建南平:第一首鄉村振興之歌《山水繞護田》MV開拍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政和優秀鄉賢楊華輝,南平市人民政府顧問、政和經濟文化發展決策顧問、武夷影業集團總製片人總導演、《山水繞護田》歌曲捐贈者田七,南平市委副秘書長、市接待辦主任楊玉香與政和縣委書記黃愛華,縣委副書記、縣長張行書等縣領導、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牽頭單位領導,全縣各鄉鎮、街道的幹部,市縣興業證券負責人,護田小學師生代表及護田村黨員群眾等共同參加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