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七):多觸點運營

2020-12-1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騰訊智慧零售連接方向和企業內容戰略化方向明確後,整合全渠道業務,線上線下相互賦能,多觸點運營是推動新零售的下一步工作。

騰訊智慧零售的超級連接概念逐步滲透從企業到業務核心,新零售做戰方式也開始從「被動做戰」演變成「主動做戰」,不再依附於傳統零售思維做改變,而是直接借力智慧零售「通觸點,通績效,通數據」的三通計劃,快步屢清數位化轉型路徑,明確組織架構及管理提供方向。

做為零售巨頭,試圖去給一個60歲的老人安裝一顆30歲的心,背後的壓力和份量相信只有企業內部才深知,過程艱辛卻充滿挑戰和機遇,我們在不斷的小步快跑試錯和挖掘企業原有業態數位化用戶價值,發力線下營運效能,整合全渠道業務,線上線下相互賦能。

多觸點運營是我們在騰訊智慧零售連接方向和企業內容戰略化方向明確後統一的產物,從概念到方向,從方向到執行。

3. 逛店必備設備引導用戶數位化

用戶從進店,通常都會推手推車,儲物櫃存放物品,連商場WIFI,甚至有一些娛樂性互動遊戲(掃碼關注公眾號搖獎)等等,這個路徑對於我們做數位化引導同樣有很大助力提升。

我們嘗試過用戶掃碼開鎖推手推車,解鎖時需要授權註冊;儲物櫃開櫃需要授權註冊,單個用戶註冊一次即可,只要能獲取用戶有效ID信息,該用戶身份信息就會被記錄到我們用戶資料庫並被不斷訓練和積累。

4. 線下人+貨相結合引導數位化

線下商超以「人「為載體的單位無非是門店導購員/揀貨員/收銀員/操作員等,這部分團隊在堅守自己崗位的同時主動和用戶進行宣導,引導掃碼授權可以獲得優惠券福利。

以「貨」為載體的單位就是全場SKU,我們對部門高頻的SKU製作線上商品詳情,用戶可掃描貨架二維碼進行線上查看更多商品信息,用戶評論,甚至溯源信息。

5. 智能收銀系統數位化重磅武器

智能收銀系統在門店是主推核心武器,「掃碼購」和「自助收銀」兩部分組成門店智能收銀線。

對於用戶體驗層面,給大家舉個場景案例,用戶在商店貨架選購商品時,隨時拿出手機掃描商品的二維碼,掃出來之後可以直接到支付結算頁面,免去排隊困擾;其次若該商品有對應的優惠券,領取的優惠券會直接放入微信卡包便於結算,優惠券的設置可由商家自行調配,復購券/品類券/品牌券,領取完優惠券後,顧客可直接買單支付,優惠券將自動核銷,會員顧客還可同步會員積分。

等於說,顧客只需「掃一掃+微信支付」,優惠券、積分、買單即可同步完成。更多開放性功能,掃碼購同樣支持,比如掃描商品後品類推薦,關聯商品推薦,關聯促銷推薦,關注後比價查價等等,基本可以用戶在線下逛店的場景還原了線上電商購物的便利性。

自助收銀和掃碼購的差別在於,用戶拿到選購完的商品走到收銀臺,自行掃描並結合「人臉識別」支持,提高結帳效率。

6. 門店獲客用戶數位化

線下獲客已經單獨講過一次細節,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返回公眾號查看第一篇,這裡不做詳細展開。

門店獲客的路徑是以門店促銷員為單位,引導用戶掃描促銷員專屬二維碼,用戶可以獲得多張優惠券;且促銷員可以獲得佣金。對於用戶和促銷員都有利益刺激,激勵促銷員主動去引導用戶執行操作。

線下獲客要注意的把握成本,促銷員的激勵可以區分首單和二單,首單5元,二單2元;用戶優惠券首單10元,二單5元。控制好雙方的成本付出,單個CAC大概在30—35元左右。

02 線上用戶微信環境內的多觸點運營

我們做到家業務的落地是基於小程序環境,小程序做為微信戰略B端業務之一,自然給的流量入口足夠豐富。既然有入口同樣也會有不一樣的運營方式,接下來我們深度分析一下微信給小程序的多觸點流量運營。

微信平臺有一部分流量開放的入口,這部分入口同樣需要我們精細化差異運營,特別是項目初期,我們沒有線下獲客流量池時期,微信的原有流量入口自然成為我們核心陣地。

平臺入口包含任務欄「最近使用」,「我的小程序」,發現頁一級入口,安卓桌面入口,小程序相互跳轉,客服消息。

1. 微信平臺任務欄入口技巧

我們項目初期前1-2個月,50%的流量來源來自於用戶自然下拉,即任務欄「我的小程序」,這個入口是目前微信環境下最便捷且對於老用戶最容易產生復購的入口。

因此我們在用戶首次進入小程序後,右上角會提示用戶添加收藏,或者添加到桌面,並且截圖反饋給我們,可獲得一張5元券。這個小引導技巧可以對整體的平臺留存有很大助力作用。

2. 微信平臺小程序矩陣互跳

小程序互跳的運營相對粗暴,我們前提需要去抓取更多合適的小程序矩陣,在我們內部我們有「掃碼購」「找找貨」小程序,外部我們有KOL小程序採買,我們會在小程序內嵌入我們平臺跳轉Path(路徑),引導外部流量導入(前期我們嘗試過內部小程序矩陣,大概15%的流量來源)

3. 微信平臺小程序客服消息

客服消息的運營可深可淺,取決於我們售後服務的管理。

售後服務一定是電商核心環節之一,在項目前期,我們的客服消息是接入小程序自有功能,相對簡易,用戶諮詢問題,後臺可發送小程序頁卡和相關的問題反饋,功能單一不太適用;中期我們開始開發客服消息系統,模擬純電商客服環境,用戶輸入關鍵詞即可調配相關答案和小程序頁卡自定義回復。

4. 微信附近小程序&附近的人

附近的小程序和附近的人都是基於LBS展示的廣告,對於O2O的3公裡區域限制,自然是比較好的原生流量。

附近的小程序在後臺直接配置全國所有門店信息,位置,電話,類目信息等,確保信息足夠豐富和完整;附近的小程序偏商業化,附近的人更偏營銷,我們的店員/僱傭的微信群團長/促銷員都可以主動發起附近的人邀請,通過好友申請即送5元優惠券等利益刺激,再把用戶拉到微信群進行私域流量培養。這兩部分的流量來源佔到我們5%左右的比例。

5. 主動分享&被動分享做精細化運營

分享的有效性一定來源於用戶「主動觸達」,而非「被動傳播」。讓用戶與用戶之間形式自髮式傳播才算一個有效的營銷。

我們在做分享環節時,大面積應用微信群和朋友圈,也就是之前所說的私域流量運營。每個門店建立10-20個微信群和1個門店小助手,這個小助手在獲客時,會加到大量的用戶到通訊錄(上限5000人),無形中小助手的朋友圈資源是一個非常大的資源陣地;

其次微信群的擴大,分享的機制和玩法就非常豐富,我們在微信群做過社交立減金,信息踩樓,搖骰子等互動玩法,目的都是為了活躍微信群聊提高轉化,且前提都是用戶主動式分享和傳播。社群的流量來源基本是最大的,佔據50%以上。

6. 公眾號觸點運營(後續單獨一篇內容詳解)

公眾號目前騰訊開放的功能是非常豐富的,和小程序的聯動形式也多,後續我們獨立一篇來講解新零售下的公眾號運營。

公眾號目前和小程序最直接的聯動形式包括:Profile,自定義菜單,模板消息,圖文推送,自定義回復都可以玩。這些都是比較基礎的功能,按照不同的形式進行不同的推送。

給大家提供一個小的技巧,通常我們做公眾號推送的時候,會採取「偽造活動頁面」的形式來做,整個推文就是一張全圖,這張圖會模擬平臺的活動頁面,裡面埋商品Path路徑,用戶單擊跳轉至商品詳情。

公眾號模板消息同樣是我們常用的營銷觸發方式,結合小程序模板消息,可以很好的對用戶進行召回和喚醒;模板消息問世後,大批KA商戶濫用導致用戶騷擾,所以微信在大力壓制模板消息形式和頻次。

我們使用最多的公眾號模板消息是活動預約,用戶在小程序前端預約某個活動,公眾號定時會下發一個回流消息,用戶一鍵直達活動頁面。

小程序模板消息相對豐富很多,用戶在購物的支付行為,優惠券未使用過期提醒,拼團成功行為,抓包推送,基本都可以滿足。只是在使用環節,我們儘量減少用戶主動騷擾,保留必經流程即可。

7. 微信支付卡包

支付卡包在微信環境內做為支付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樣在新零售業務上的角色舉足輕重;用戶從逛店開始,進入到平臺首頁,領取優惠券,優惠券自動放入微信卡包。選好商品加車後,支付自動核銷優惠券。也可以直接從卡包入口進入到優惠券詳情直達平臺核銷。

會員卡功能也是一個亮點,用戶可在線下商戶掃碼關注公眾號註冊申請會員卡,關聯實體會員卡號,直接將線下實體卡功能移至線上,便於記錄用戶積分,微信支付,會員卡詳細信息,小程序跳轉,公眾號跳轉等等

8. 商業廣告流量運營

微信平臺廣告通常特指朋友圈廣告,向微信平臺申請進行採買進行自助投放,朋友圈廣告有競價和排期兩種形式:

1)排期購買的特點是提前1-28天鎖定曝光量,同時提前凍結帳戶裡所預訂排期的帳戶金額,是一種保價、保量的合約購買方式

通過排期購買的朋友圈圖文廣告,單次投放最低預算為5萬元,曝光單價由廣告投放地域決定。投放地域目前主要分成三檔:核心城市、重點城市和普通城市,

2)競價購買方式適合需要靈活調整廣告設置、不斷優化廣告投放效果的廣告主

確定投放人群及日預算後,廣告主可以對廣告曝光進行出價,通過實時競價的方式與其他廣告主競爭從而獲取廣告曝光。朋友圈本地推廣廣告僅支持競價購買。

朋友圈廣告的投放我們嘗試過和品牌商合作投放,對於品牌曝光還是有一定拉升,轉化相對弱很多,所以不建議以轉化為導向投放朋友圈廣告。回歸線下,以線下門店和用戶基礎做廣告投放,對於拉新和轉化都有更直觀的提升。

業務的發展往後推移,業務的細節會愈發深度,多觸點運營方案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現在做的還很少,正如智慧零售的連接方向而言,我們需要不斷的改變和挖掘用戶消費場景,做細節的創新和突破。

謝謝您的閱讀,感恩萬分!如果你有什麼不同意見和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 @leon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提升復購率
    從長遠來看,業務需要保持穩定增長,一方面增量用戶的拉新獲客持續輸入,其次存量用戶的復購尤為重要。復購的本質是增加單個用戶在平臺的生命周期,也就是我們之前在用戶運營章節內所聊的LTV,生命周期越長,整個LTV/CAC的ROI就會越大。只要通過有效提升用戶購物頻次,同時在控制和降低商品促銷以及拉新獲客的成本,新零售業務的變現和營收一定會實現有效增長。
  • 新零售:運營時代
    供給端,新零售巨頭們的貼身肉搏,即將開始。 其結果是,新零售市場的供給增加飛快,需求端相對穩定,商家需要耐心地做「運營」了。 對零售來說,所謂運營,就是商家在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通過不斷與消費者的有效互動來滿足其消費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品牌忠誠度,從而達到用戶駐留和持續消費的目的。
  • 騰訊:基於「私域」的零售行業變革
    來源:礪石商業評論騰訊作為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憑藉網際網路生態及微信等諸多產品優勢,連接著12億用戶,被稱為「連接之王」。而它正在進行的產業網際網路布局,也在改變著傳統零售「人」「貨」「場」的形式,進而賦能零售的新增長。
  • 實體零售破電商局:融入電商技法 展開新零售創新路
    天貓、京東競逐線上線下第一商超,電商巨頭步步緊逼,實體零售如何實現絕地反擊?照搬線上模式,已被證明此路不通;而從實體零售經營出發再融入電商技法,或可另闢蹊徑,展開新零售的創新之路。   據9月10日聯商網訊,2016年上半年,我國零售業122家零售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收8943.68億元,但淨利潤率僅為2.40%。
  • 新零售電商是什麼意思?新零售模式概念、運營技巧及意義
    在2016年的時候馬雲提出了「新零售」之後,該模式迅速發展。新零售電商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多人布局新零售模式呢? 新零售電商意義 賣家採用新零售模式之後,用戶可以在實體店掃碼了解更多,也可以選擇在家手機下單,信任力強,而且距離近,半個小時就能送貨上門,更快;還能通App參加會員積分等活動。對商家來說,可以拓展用戶半徑、產品品類等。
  • 美團買菜在廣州正式上線 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已入局同城新零售
    阿里、京東、拼多多、滴滴、順豐等網際網路巨頭,已開始緊鑼密鼓地布局同城零售賽道……隨著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相繼入局,同城零售市場將迎來強強對決。自去年開始,美團買菜業務已先後進駐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美團閃購旗下的菜大全專注武漢、成都、南京等準一線或者二三線城市,美團優選的出現則填補了下沉市場的空白。
  • 爭奪千億「蛋糕」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搶灘同城零售
    相關數據顯示,「雙11」期間,在京東使用一站式以舊換新服務購機的用戶同比增加442%,使用「1小時達」服務購機的用戶同比增長400%。 據阿里方面透露,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形成「1小時新生活圈」,天貓超市、淘鮮達、餓了麼、喵街等「小時達」服務已經覆蓋1000個城市。
  • 巨頭爭霸同城零售,比拼的不僅是速度
    阿里、京東、拼多多、滴滴、順豐等網際網路巨頭,已開始緊鑼密鼓地布局同城零售賽道,隨著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相繼入局,同城零售市場將迎來強強對決。  三餐食材半小時可送達 據介紹,美團買菜10站同開,首批站點分布在天河、海珠、番禺、白雲等區域,服務範圍覆蓋站點周邊2-3公裡。
  • 茅臺、百威、賓三得利……為什麼全球酒業巨頭爭相擁抱天貓新零售?
    茅臺、百威、賓三得利……為什麼全球酒業巨頭爭相擁抱天貓新零售?這意味著日本最大的食品酒水企業,以天貓為鑰匙,打開了新零售時代之門。至此,天貓已實現帝亞吉歐、保樂力加、人頭馬、酩悅軒尼詩、賓三得利全球五大洋酒集團全線大滿貫,海外酒業巨頭正在紛紛擁抱新零售。
  • 美國零售巨頭好市多正計劃進軍中國市場
    菁葵投資合伙人蔡景鐘錶示,國內電子商務仍停留在營銷、流量層面,對於商品和零售理解更深的外資零售巨頭此輪出徵也許有不同表現。  線下撤退線上擴張  好市多有意向通過電商這種形式進軍中國大陸地區,至於是否會開實體店,仍未確定,目前合作方案仍在敲定中。
  • 新零售時代的全域營銷趨勢與整合性策略
    這在新零售包括數位化的消費者時代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資源,過去的媒介思維或受眾思維在今天已經很難再適用了。當用戶發生快速變化和需求更迭的時候,品牌能否以用戶為核心去構建新型產品渠道和消費場景、創新體驗、關係和運營管理模式,這是新零售的核心思維。品牌運營應該轉換或徹底轉換為用戶思維。
  • 重磅:伊利推出伊小菌進軍社交新零售
    ——馬雲(2016)近年,中國社交新零售高速發展,相關數據顯示,今年預計將達到萬億市場規模。如今,眾多快消品牌企業已紛紛入局,比如蒙牛、新希望、娃哈哈、達利園、聯合利華、洋河股份等等傳統巨頭。近日,又一大品牌商,伊利宣布加入社交新零售,推出了一款乳酸菌新品。據了解,伊利旗下「新食機」品牌的益生菌類新產品——伊小菌於7月19日正式上市。
  • 中東零售巨頭Landmark:一口氣推出了七個電商網站
    Landmark Group是中東零售巨頭之一,創始於1973年,其業務主要集中在中東北非、印度和東南亞。 不同於Majid Al Futtaim等本地零售巨頭,Landmark的創始人Micky Jagtiani是一名白手起家的印度人。他曾在倫敦求學,但因經濟窘迫不得不輟學,靠開出租和打掃賓館房間維持生計。 Micky唯一的哥哥在巴林開了一家面向印巴移民的母嬰用品店,但是不幸患白血病去世。Micky便離開倫敦,去巴林繼承了哥哥的商店。
  • 在新零售浪潮下 老牌零售巨頭家樂福正在做哪些改變
    2017年被稱為新零售元年,擁有線上巨大流量的電商明顯加快了線下布局的步伐,掌握線下客群的傳統實體商業也在進行一場轉型升級戰。作為老牌零售巨頭,家樂福自2015年開始就在中國實施「多業態、多渠道、多平臺」的新發展戰略。
  • 入股線下商場超市 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布局大快消零售
    入股線下商超,「奪食」優質零售業公司  網際網路巨頭布局大快消零售  6月23日,蘇寧易購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這是繼年初收購萬達百貨之後,蘇寧易購再次對線下優質零售資源發起進攻。
  • 亮相一周年,騰訊智慧零售的進化論
    「過去一年裡的每一周每一天,我們都在和各位零售夥伴的領頭人做深度溝通,做CEO工程」,騰訊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副總經理田江雪對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說道。2018年9月30日,騰訊啟動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在原有七大事業群(BG)基礎上,重組整合為新的六大事業群,並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聚焦服務多產業數位化升級——智慧零售正在其列。如果說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的成立將騰訊分散在各個部門的「七大工具」歸納到了同一個工具箱裡。
  • 新零售跨境電商平臺是什麼意思?跨境電商新零售模式及優勢
    20017年被外界譽為「新零售」的元年,自馬雲提出這一個概念之後,很多巨頭紛紛布局。而跨境產品和新零售能夠擦除火花嗎?一起來看下新零售跨境電商平臺。 新零售跨境電商平臺是什麼意思 新零售是什麼,從定義上來看,新零售就是傳統零售結合網際網路,再通過大數據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種零售方式。而跨境電商新零售,顧名思義就是新零售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 京東七鮮超市開門迎客 生鮮新零售賽道擠進新玩家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本就擁擠的生鮮新零售賽道,又擠進了新玩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獲悉,京東旗下的生鮮超市品牌「七鮮」落戶光谷,11月6日,七鮮超市正式開門迎客。「得生鮮者得天下」,這是零售行業常說的一句話。
  • 阿里雲新零售創世記 最早提出新零售的阿里巴巴 如何踩坑為路 將...
    「給天貓設計了logo給老逍,圍繞性感的貓頭形象做了一堆商品出來。」當馬雲對外宣布新零售,肖博意識到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線上線下都做過,做電商從零開始,到一兩千萬再到二十幾億元的生意,只有新零售讓肖博感到真正的刺激與挑戰。肖博至今記得2015年阿里啟動的「中臺」改革。
  • 當我們聊到零售的時候,騰訊就來了
    如何優化觸點布局?如何增加小程序流量?運營人員帶著這些問題參加了二期倍增行動。現場的熱風公眾號運營案例中的「人群分組-內容優化-小程序落地承接」這一套運營轉化模式對他們啟發很大,騰訊也在分析了七匹狼的公眾號後,提出把小程序作為一級菜單的建議。這些最終促成七匹狼「會員+千店千面+導購運營」模式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