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提升復購率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復購的本質是連續性行為,回歸零售本質,用戶為什麼會連續多次來你家買東西?想清楚這個思路,復購的提升迎刃而解!

「復購率」字面上直觀理解為用戶在指定時間段內重複購買的頻率。從長遠來看,業務需要保持穩定增長,一方面增量用戶的拉新獲客持續輸入,其次存量用戶的復購尤為重要。復購的本質是增加單個用戶在平臺的生命周期,也就是我們之前在用戶運營章節內所聊的LTV,生命周期越長,整個LTV/CAC的ROI就會越大。

只要通過有效提升用戶購物頻次,同時在控制和降低商品促銷以及拉新獲客的成本,新零售業務的變現和營收一定會實現有效增長。

一、反推銷售預算,計算復購次數目標

在做銷售的過程中,相信大家一定非常清楚幾個常見的公式和概念:

  • 銷售額=客單價*訂單量
  • 復購率=下單≥2人數/總下單人數

清楚了這兩個最基礎的公式,我們不妨嘗試把單次購買和多次購買的人群加到銷售中去解析,時間周期都可以定在一個月內:

銷售額≈(單次購買用戶數*1次*客單價)+(≥2次購買用戶數*N次*客單價)

單次購買的用戶其實已經接近新客購買特徵(當然不排除也有部分老客),我們不妨抓取這部分客單並取均值;其次,多次購買的用戶數和客單也可以按照目前存量用戶的數值定義。有了這些數據因子後,搭配我們這個新公式,我們的復購次數基本已經推算出來!

舉例:老闆發話本月度銷售的KPI目標是1個億!OK!基於拉新,我們知道新客且產生購買的用戶數5萬,客單價69,老客且產多次購買用戶數30萬,客單價120。

1億=(5W*1*69)+(30W*N*100),這個N就是最關鍵的復購次數,這個公式算出N=3.2!意味著老用戶復購至少每月3次以上,才有可能達成這個1億銷售目標。有了這個數值就無論是復購券也好,活動觸達也好就更具備準確性。

二、根據RFM模型,從用戶身上打磨策略

復購本質是一個用戶和商品兩個因子之間的恩怨,想要讓用戶反覆在你的平臺上買上商品,當然做好這個用戶本身的培養至關重要。用戶分層我們之前聊過很多模型(毫不客氣的說,幹運營的就是寫模型的!),今天聊的復購重點給大家分享RFM模型!

1. RFM模型拆解用戶人群

RFM模型是在流量運營過程中的「金牌模型」,通過對用戶分類,區別出高價值用戶,低價值用戶,同時對高價值用戶制定個性化服務。R(Recency用戶最近一次到當前的時間間隔),F(Frequency最近一段時間內的消費次數),M(Monetary最近一段時間的消費總額)。

在做RFM模型之前,我們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再根據時間周期,消費次數和消費金額定義好「高」「中」「低」三個檔位。

接下來這一步比較關鍵,我們需要按照定義的RFM區分並篩選出我們的用戶人群,RFM三個緯度分別高中低3個檔位,兩兩組合,也就是最多有27種人群特徵!這27種人群特徵我們又可以區分為S/A/B/C4類人(概念有點繞,詳情見下圖)

2. S級高度核心用戶的弱觸達,高產出策略

S級高核心用戶的購買驅動更多來自於購買習慣的培養和內在剛需的推動,很明顯的用戶標籤屬於居家/辣媽型人群,在滿足正常生活必需品以外,同樣需要買一些高客單例如奶粉尿不溼等品類,這類用戶也是我們新零售目前最為重要的人群,我們暫且先稱為牛逼的「頭部用戶」。(這部分用戶弱觸達,保證常規培養和持續輸出,增加頭部用戶成就感)

  • 頭部用戶的高頻品類:用正確的商品打正確的人,一方面生鮮果蔬,米麵糧油自身有高頻屬性,做好日常供應確保新鮮平價即可。其次,高頻帶動低頻,門店也好,線上也好,有很多套餐,例如購買洗衣液組合2套晾衣架,奶粉綁定兒童玩具,捆綁促銷,很常見也很高效的高頻帶低頻策略。
  • 頭部用戶的權益專享:頭部用戶購物品類屬性和購物習慣相對成熟,CRM/社群分層營銷都可以做權益專享,VIP化這部分用戶,例如微信社群專享價,後置專享單品優惠券,大促/節假日推送專享券,讓他們感覺自己的存在價值有區別對待。
  • 頭部用戶的領導價值:頭部用戶擁有很強的平臺粘性和復購衝動,需要藉助他們的忠誠度獲取更多高價值的AB用戶,例如分銷獲客,社群團長,社區團購,都是集中式引導外部用戶下多單行為。舉例:提供S級用戶二級獲客權限,其他用戶掃碼下單,S級用戶獲得收益;社群分層提供團長制度,邀請這部分用戶做為團長,群內下單可獲得分傭權限等。
  • 頭部用戶的品牌價值:提供頭部門店/總部開放日權限,感受零售巨頭的工作氛圍和服務業的精神,做為一份子深入到企業文化內,引導品牌價值的高輸入。

3. A級B級潛在用戶的強觸達,中產出策略

A級和B級都是我們潛在的高復購的用戶,影響他們復購的因素除了一部分剛需以外,還會有優惠力度/品牌影響/觸達提醒/情緒變化等多種可能性。這類用戶也是目前做新零售電商用戶最多的一類人群,這部分人群購買決策通常是猶豫不決(相關分析請點擊查看用戶心態決定購買),這部分往往也是我們最難攻克的一類(她們很需要被優惠和重點「呵護」!)

  • 周期性的權益獎勵:每月固定投放針對3次購買以上的用戶投放3張復購券,需要切記的是,我們在投放復購券的時候,需要測算出優惠券的ROI,舉例:假設在1個月內,我們測算該B類用戶上限復購3次,每次消費80元,1張首次券8折+2張復購券85折的成本共50元。則該用戶本月ROI為240/50=4.8,4.8的好壞我們需要對比平臺正常單均用戶的ROI,正常不消耗優惠券用戶的ROI,多數據緯度對比4.8的高低,再細微調整券的力度
  • 時段性的激勵政策:某個時間段的衝單激勵(例如,11月下單超過5單用戶獎勵),某個時間段的推薦用戶下單激勵(例如,A用戶成功推薦B用戶1個月之內下單2次給激勵),某個時間段的消費總金額激勵(舉例,6月下單總金額超過666元給激勵),激勵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
  • 可持續性的玩法權益:社群營銷,籤到玩法,助力玩法,公眾號活動,支付結果頁抽獎,節假日關懷發券,小程序收藏發券,都是可以持續化培養和投放復購權益的場景,有效也有意思!
  • 豐富的主動觸達提醒:新零售電商,我們可用到的主動觸達場景其實很豐富,有小程序優惠券過期提醒,服務通知,公眾號活動預約推送,SMS簡訊推送。其中服務通知的玩法類型多(秒殺提醒,活動開啟,7天ID包推送)都可以很有效的召喚用戶。
  • 針對性的品類權益:品類召喚,通過對B類用戶的品類分析,針對品類用戶投放指定單品券(舉例,奶粉品類用戶,通常一罐奶粉吃一個月,那我們固定每個月月初投放1-2張奶粉品類優惠券並月初提醒用戶該選購奶粉啦)
  • 針對型的活動權益:新用戶有新用戶權益頁面,復購用戶同樣可以搭建復購權益頁面(二次下單的2-3張8折優惠券,2單免郵等策略+20款左右的高頻商品)

4. C級待挖掘用戶的長期培養,引流爆款切入培養

C級用戶購物基本都是1個月難得購買1次,且購物的客單都很低,這部分用戶是底層但有希望成為B類用戶的可能。從購物頻率來看,特徵有點像新客特徵,但我們又需要拉動復購,所以以下幾個點給大家拆解:

  • 引流爆款主導2次消費:引流款對於新人是一把利器,適當用在復購同樣有效。品類方面選取高頻低價商品,20-40款SKU9.9-29.9價格區間,成本不會耗費太多,粘性可以提高不少。
  • 優惠權益主導2次消費:當天內的2單免郵也是應用比較多的,對於這類利益導向用戶有效。
  • 服務細節主導2次消費:這部分用戶更多的還是停留在認知層,所以在很多服務細節同樣可以起到復購的好作用,例如,購買商品購物袋內贈送冰箱貼(冰箱貼上可以印製二維碼權益),騎手配送可以配送到家門口,幫忙倒垃圾,文明禮貌服務等等細節。

無論是上一篇咱們聊的轉化率,還是復購率都是不斷在迭代的過程指標,需要反覆的通過案例去校驗和優化。復購的本質是連續性行為,回歸零售本質,用戶為什麼會連續多次來你家買東西?想清楚這個思路,復購的提升迎刃而解!

相關閱讀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十一):提升轉化率下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十):提升轉化率上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九):供應商管理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八):事件歸因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七):多觸點運營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六):騰訊智慧零售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四):用戶生命周期管理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四:用戶運營(下篇)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五):活動運營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三):用戶運營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二):社群私域流量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一)

#專欄作家#

Leon;公眾號:Leon運營筆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騰訊京東運營經理,社交電商/O2O新零售行業資深研究員。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玩轉新零售之如何提升復購率?
    「復購率」字面上直觀理解為用戶在指定時間段內重複購買的頻率。從長遠來看,業務需要保持穩定增長,一方面增量用戶的拉新獲客持續輸入,其次存量用戶的復購尤為重要。一、基於銷售預算來反推復購次數:漏鬥模型是基於用戶操作步驟來逐步拆解,所以這時候整個產品體驗息息相關:基礎公式:銷售額=客單價*訂單量復購率=下單≥2人數/總下單人數:
  • 我在零售巨頭做新零售(七):多觸點運營
    在騰訊智慧零售連接方向和企業內容戰略化方向明確後,整合全渠道業務,線上線下相互賦能,多觸點運營是推動新零售的下一步工作。騰訊智慧零售的超級連接概念逐步滲透從企業到業務核心,新零售做戰方式也開始從「被動做戰」演變成「主動做戰」,不再依附於傳統零售思維做改變,而是直接借力智慧零售「通觸點,通績效,通數據」的三通計劃,快步屢清數位化轉型路徑,明確組織架構及管理提供方向。
  • 馬雲提出的「新零售」的概念,究竟「新」在哪裡?
    隨著傳統零售模式的改革升級,新零售模式在市場上得到廣泛應用。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理解「新零售」這個詞,不理解「新零售」究竟「新」在哪裡?一起來看看!三、新零售模式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傳統電商零售的升級,其實已經打破了傳統門店運營的局限性,商家入駐了巨頭電商平臺(b2b2c商城系統),消費者隨時隨地都可以利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進行網購。但是線上的流量無法導入線下,只是單向的線下流量導入線上商城。
  • 在新零售浪潮下 老牌零售巨頭家樂福正在做哪些改變
    2017年被稱為新零售元年,擁有線上巨大流量的電商明顯加快了線下布局的步伐,掌握線下客群的傳統實體商業也在進行一場轉型升級戰。作為老牌零售巨頭,家樂福自2015年開始就在中國實施「多業態、多渠道、多平臺」的新發展戰略。
  • 新零售席捲母嬰行業,母嬰門店準備好了嗎?
    「新零售」成為炙手可熱的詞語。各行各業都在朝著新零售發展,母嬰行業也不例外。但是,對於母嬰門店來說,新零售到底意味著什麼?有著8年母嬰市場開發經驗的孫先生說:「母嬰門店,特別是夫妻店這種小型門店,對新零售還停留在聽說的層面。對新零售是什麼、自己要承擔什麼角色,幾乎沒有概念。」
  • 數字零售,新零售的新大陸
    按照人們對於新零售的理解,所謂的新零售其實就是傳統的網際網路巨頭藉助業已形成的資源優勢向B端進行賦能的過程,但是,從早期的發展情況來看,新零售玩家所謂的賦能依然沒有擺脫資本和流量的限制,於是,新零售又變成了一個資本和流量的競技場。可以想見的是,在資本和流量紅利依然見頂的大背景下,以資本和流量為終極追求的新零售並不會走得太遠。
  • 茅臺、百威、賓三得利……為什麼全球酒業巨頭爭相擁抱天貓新零售?
    茅臺、百威、賓三得利……為什麼全球酒業巨頭爭相擁抱天貓新零售?這意味著日本最大的食品酒水企業,以天貓為鑰匙,打開了新零售時代之門。至此,天貓已實現帝亞吉歐、保樂力加、人頭馬、酩悅軒尼詩、賓三得利全球五大洋酒集團全線大滿貫,海外酒業巨頭正在紛紛擁抱新零售。
  • 7個要點,認識母嬰新零售
    追本溯源,要理解母嬰新零售,我們先來做個定位:回歸商業本質,母嬰新零售模式是傳統經營模式的進化升級;是用網際網路(思維、方法論、技術)重構母嬰經營的人貨場;母嬰新零售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提升經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在這裡,我想通過「五個新」、「三個維度
  • 爭奪千億「蛋糕」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搶灘同城零售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韋玥 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相繼入局,同城零售市場迎來新一輪競爭。 千億「即時達」市場競爭加劇 記者調查發現,在網際網路巨頭的同城零售競爭中,也帶動了供應鏈中的物流環節進入新一輪競爭期。 經過多年發展,國內市場線上零售已逐漸成熟,不過線上的銷售額雖然持續增加,但線下零售市場仍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 社交電商新零售的一匹黑馬
    原標題:社交電商新零售的一匹黑馬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全民輕創業時代已來臨。今年是新零售破勢發展之年,在創新浪潮的迅猛衝擊下,社交新零售高速發展,預計2019年將達到萬億市場規模,成為消費持續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 用新零售做智能家居?Ayla艾拉物聯開創渠道新玩法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用新零售做智能家居?Ayla艾拉物聯開創渠道新玩法 12月16日,Ayla艾拉物聯將舉辦智贏未來Ayla智能家居2020線上招商會。Ayla艾拉物聯CEO劉渝龍、Ayla艾拉物聯CMO張小青將在現場深度剖析Ayla艾拉物聯在智能家居渠道方面的創新與實踐。
  • 實體零售破電商局:融入電商技法 展開新零售創新路
    天貓、京東競逐線上線下第一商超,電商巨頭步步緊逼,實體零售如何實現絕地反擊?照搬線上模式,已被證明此路不通;而從實體零售經營出發再融入電商技法,或可另闢蹊徑,展開新零售的創新之路。   據9月10日聯商網訊,2016年上半年,我國零售業122家零售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收8943.68億元,但淨利潤率僅為2.40%。
  • 阿里又催生千億巨頭 網友:新零售力量太強大了
    來源:第一海外金融剛剛,因為天貓618,香港股票交易所又迎來了一家千億級巨頭!在旗下100家門店完成天貓新零售改造後,大潤發將全力加入天貓618,參與新零售革命。受該消息提振,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股價一路狂奔。當天收盤,高鑫零售上漲4.78%。次日,高鑫零售再度大漲6.84%,市值一舉突破1000億,成為港股中的一匹黑馬。而在去年11月20日,阿里正式宣布戰略投資高鑫零售時,其股價只有8.25元,短短半年時間,高鑫零售股價飆升到11.24元,市值漲了近300億!
  • IDC分析師崔凱:新技術是新零售的第一生產力
    對於新零售的定義是體驗式的零售數位化轉型,新技術是新零售的第一生產力,每一個新零售的場景都離不開新技術的支撐。崔凱稱,當前階段,IDC對於新零售的定義是體驗式的零售數位化轉型,在數位化轉型的數百個應用場景中,新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無論是連接技術還是計算技術,無論是晶片技術還是AI技術,每一個新零售的場景都離不開這些新技術的支撐。
  • 用新零售做智能家居? Ayla艾拉物聯開創渠道新玩法!
    用新零售做智能家居? Ayla艾拉物聯開創渠道新玩法!目前來看,Ayla艾拉物聯率先將新零售思維運用在營銷渠道創新中,試水新零售模式下的體驗店,把線上線下模式進行融合,打破時間與空間管理的限制等,也成為智能家居服務商渠道創新的典範。
  • 新零售的「歸真」之路
    除了拓展流量的獲取渠道之外,新零售的玩家同樣正在尋找著激活流量,提升流量轉化的方式和方法。我們看到的社群、直播等新的運營手段,其實都是在通過新的方式來激活業已陷入沉寂的流量。儘管玩法有了升級,但是,流量依然是玩家們的終極目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新零售的發展依然是以流量的獲取和激活為終極追求和驅動的。
  • 新零售關鍵指標「坪效」怎麼用?
    比如我50㎡的店日坪效是400元,而你45㎡的店日坪效是80元,那麼你就可以開始反思:自己為什麼少賣320元?除了不如我長得美,在哪些方面可以提升?   我們先來看看在坪效方面做的非常出色的案例。   一直以來只做電商業務的小米,在2016年2月正式進入線下新零售的戰場,截止去年9月份,「小米之家」已經開到了180家店。
  • 美國黑五新零售加速 國內巨頭彎道超車後仍混戰不休
    作者:南北美國「新零售之父」喬·韋曼曾於2017年斷言:中國新零售將成為新零售全球領跑者。這一斷言在2020年已經實現。作為全球最大的傳統零售商,沃爾瑪在美國擁有超過5000家零售商店,170多個配送中心,依託門店位置做本地化電商,是沃爾瑪進軍新零售最大的殺手鐧。裁撤虧損的線下店、減少僱員,實行智能化倉儲管理系統。從上下遊廠商開始組建新零售生態圈,通過線上流量和線下配送直接把用戶流量變為利潤。逐漸減少線下店面,更多地投資建設倉儲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展示店。
  • 巨頭爭霸同城零售,比拼的不僅是速度
    阿里、京東、拼多多、滴滴、順豐等網際網路巨頭,已開始緊鑼密鼓地布局同城零售賽道,隨著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相繼入局,同城零售市場將迎來強強對決。  三餐食材半小時可送達 據介紹,美團買菜10站同開,首批站點分布在天河、海珠、番禺、白雲等區域,服務範圍覆蓋站點周邊2-3公裡。
  • 新零售是什麼?後疫情時代的新零售企業如何應對?
    在這11個月中,零售行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即便現在是後疫情時代,新零售行業的勢頭也並未達到疫情前的一半。疫情對新零售行業造成衝擊的同時,也給新零售行業帶來了不一樣的機遇。那麼新零售是什麼?疫情給新零售行業帶來了什麼樣的衝擊呢?在這個大背景下新零售應該怎麼做呢?一、新零售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