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的追求拷問人性,走勢如何取決於社會智慧

2020-08-10 虹野

拼爹的教育好,還是不拼爹的教育好?

教育牽涉到太多的家庭,事關孩子前程家長們都非常關注,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拼爹幾乎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在拼爹的路上,不管有錢的人,還是沒有錢的人,都努力地在教育上投入。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個人無法改變的先天條件之一就是他無法選擇的父母,父母的貧富直接決定了孩子在拼爹路上的起跑線。

我一直都反對拼爹,期望教育對於每一個孩子都是公平的,不僅僅是機會公平還需要過程公平。可是,我們還是低估了人性,舔犢情深,沒有人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淪為社會底層。

誰願意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孩子成為底層?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好,而教育改變命運的觀點更是讓家長們不遺餘力地去為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尤其是底層人士幾乎傾盡財產,甚至工作的機會也要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可惜的是,窮盡底層家長所有都不及富貴人家甚至中產人家提供的教育資源豐富,其中除了財富的緣故,還有學校的等級設置的緣故,甚至包括這些精英人士對有利於他們的政策影響力。

拼爹,不管怎麼努力,底層人士都不可能拼得過中上層的,去拼爹化一直都是很多教育界人士努力的方向,當然這有一個更文雅的詞彙:教育公平。

從個人視角,拼爹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從個人視角,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幫助自己孩子獲取更優質的教育資源,這是人性。任何法律政策違背人性都不會有好的效果的。教育公平,去拼爹化,其實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他們更希望的是別人孩子的爹不要努力,自己孩子的爹偷偷努力就行了。可惜,這點小伎倆每個家長都知道,所以,拼爹依然如火如荼。

去拼爹化之所以難以根除,除了精英人士有意為之之外(因為拼爹對他們來說是有益的),更多的是底層人士對「教育是唯一的上升通道」的迷戀,一種賭博式的迷戀,以至於有志於推進教育公平的人的種種觀點都因這種迷戀而被反對,反而使得這個「上升通道」越來越公正,可能很多人被公正兩個字誤導了,認為公正的就是對自己有利的。如果一個系統本身就有傾向性,越公正就意味著偏離越遠。就好比賭場,賭博的規則都是非常公開、透明、公正,可是賭徒幾乎都沒有好結果。因為這個規則就是這樣設計的,嚴格執行的結果就是這樣的。只是賭徒心理使然。

在賭徒心理的誘惑下,儘管有人不想參與拼爹,但是也被裹挾得不得不參與進去。無他,這是人性使然。

儘管我理解拼爹的行為,也理解從人性上看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拼爹對於整個社會系統來講並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這會讓很多底層的孩子無法接受到公平的教育。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沒有一樣的教育資源,只有一個公正的機會,這能公平嗎?

從社會系統的角度看,讓所有的孩子都接受一樣高質量的教育是有益的

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讓家庭十幾年處於高壓之下,拼爹耗盡了父母的創造力,而且還無法讓合適的人接受合適的教育,更無法讓人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一切似乎都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一定註定了。教育只是讓這個過程更加穩固。

要想讓下一代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要想讓每一個人都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就需要在教育過程中接受公平對待,而這些都必須讓孩子的先天原因的影響減少到最小化,其中包括孩子的父母的社會地位。

但是又有多少家長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獨自在社會中拼搏呢?這些家長包括那些精英,那些規則的制定者,大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幫助下一代獲得更好的社會地位而已。只是手段有高明和拙劣之分罷了。

所以說,教育公平這件拷問人性的事情最終的走向,還是要看社會的選擇和當下社會人的智慧。應該說是底層人士和精英人士博弈的結果,但這個結果目前來看,並不樂觀。



作者:虹野

編輯:虹野

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喻忠恩:職業教育能促進社會公平嗎
    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愛思想網,作者:喻忠恩 職業教育能否促進社會公平,取決於政府履行兩個方面的義務無論哪一種原則,教育公平是針對受教育者的一種權利實現而言的,體現了社會公平與正義,因而其指向是明確的,那就是為所有的個體受教育者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機會。教育公平與否,取決於受教育者公平、公正地享受教育機會的程度。從理論上講,這種維度對於任何形式、任何層級的教育來說都是適用的。因此,我們在討論職業教育公平時也不應例外。
  • 推進「智慧教育」也要以「智慧」促公平
    近日,學校回應稱,「智慧班」是大勢所趨,學生參加與否以自願為原則,不會區別對待學生。教育部門表示,費用由第三方公司收取,若學生中途退出,可按比例退回部分費用。這件事其實並不複雜,該校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為了搞信息化教學,決定開展「家校企」合作。經學校多次論證並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引入育才深藍公司。
  • 張磊《價值》「拷問人性」的一句話,說透多少老員工的人生悲劇!
    張磊《價值》中「拷問人性」的一句話,說透了多少職場老員工的人生悲劇!父母和老師往往會教我們各種知識,甚至會教一些做人的道理,但他們卻很少教我們一些社會法則,更不會教我們一些實用的賺錢方法,所以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出入社會後,我們會用老師教的知識找到一份工作,然後就一直工作下去,賺一點微薄的工資,因為我們沒有其它的賺錢思維,而這時,我們就應該自己去學習了,張磊的《價值》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
  • 如何用教育推進社會正義
    一方面,由於教育作為社會分化的「篩選器」和社會流動的階梯,在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前提下為個體提供了相對公平和向上流動的機會,教育被視為確保社會正義的重要途徑之一。教育者需要知道如何喚醒這些邊緣和被壓迫群體的平權意識,使他們掌握與偏見及不公對抗的能力和策略;基於整個學習共同體一致認同的規範和準則建立一種包容、認可和安全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習者確認他們在不公平系統中所處的多種位置,理解壓迫如何在多種層次上發揮作用;平衡社會正義教學的情感維度和認知維度;鼓勵學習者積極地參與到相關議題的行動與合作中;培育和評價學習者的個體意識,促進知識與技能的習得,以及有規劃地行動以創造變革
  • 儒博受邀參加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以AI技術促進教育公平
    8月20日,「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京開幕,大會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承辦。會議圍繞人工智慧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和挑戰等前沿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作為深耕「人工智慧+教育」的前沿企業,儒博科技受邀出席本次大會。
  • 心理學:掌握人性這三大定律,你才會越活越智慧
    關於人性的真實,其實越早知道越好,當你面對真相的時候,你才不會浪費過多的時間去理解它,也才不會糾結與彷徨,而是在時間中越活越通透與明白,越來越有智慧。心理學:公平1、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很多人一直在想為什麼社會對我不公。
  • 儒博科技受邀參加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以AI技術促進教育公平
    8月20日,「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京開幕,大會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承辦。會議圍繞人工智慧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和挑戰等前沿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作為深耕「人工智慧+教育」的前沿企業,儒博科技受邀出席本次大會。
  • 智慧教育如何成為智慧鄉村、智慧社會的催化劑?
    日前,「智慧鄉村與智慧社會發展論壇 」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論壇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主辦。作為「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專題論壇之一,會議探討了網際網路、AI助力構建鄉村教育新生態,教育信息化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智慧教育引領智慧鄉村、智慧社會可持續發展等前沿問題。
  •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如果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規定性來看,我們應該把社會公平正義作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
  • 【20190528·書海悅讀】範可丨戰爭與人性的拷問
    這是我們的小說在創作上、思想水平上和對人性的發掘和內心的刻劃上,從未達到俄羅斯文學和西方文學所企及的高度的重要原因。一個人豐富的內心世界並不見得為其所處的政治立場或者階級陣營所決定。一個人,即便是惡棍、賭徒、恐怖分子,他們的內心也不見得永遠沒有一絲人性的閃現。如果抱著非黑即白的是非標準和階級劃分的板塊式認知,我們又如何能理解,在美國的南北戰爭和廢奴的過程中,也有不少黑奴為保衛白人奴隸主而戰?
  • 楊瓊英:追求有質量的教育公平
    十九大代表、雲南省玉溪第一小學校長楊瓊英:  追求有質量的教育公平  在現場,我是含著熱淚聽完整個報告的。習近平同志3個半小時強有力的發言,展現了大國的自信和人民的福祉。
  • 我們的教育「公平」嗎?該如何看待現實中的「教育公平」呢?
    所謂教育公平,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範或原則。教育公平是社會現實與教育理想的統一,具有特定的歷史意義,包括它的歷史合理性和歷史局限性。教育公平一般有三個層次: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
  • 印度電影《起跑線》拷問教育問題,它最動人的是什麼?
    爸爸》以及《神秘巨星》不一樣的是,《起跑線》更多的是探討社會問題。影片最有價值的地方,便是它以「孩子擇校受教育」為切口,反映、諷刺以及探討了印度的教育現狀、貧富差距、階級分層、不公待遇等社會現實問題。這其中,最震動、最無奈、最感人的幾場戲,都和「窮人階層」的代表希亞姆叔叔有關。
  • 回歸哲學的愛智慧傳統
    但我認為,國內先前的(也許包括當前的)哲學教育偏離這一傳統甚遠,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對哲學知識的傳授上,把哲學當作了某種知識體系、某種命題系統、某種智慧形態,哲學教育變成了上課講條條、聽課記條條、考試背條條這一習慣的周而復始,造成了學生對哲學課的反感甚至厭煩,在一門號稱愛智慧的學科中,他們卻感受不到多少撞擊出的智慧火花。
  • 高考 教育公平的遊戲 or 社會公平的法制
    在這種情形之下,教育公平和教育資源的均衡化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也就理解為什麼資本瘋狂押注在線教育,以及陳春秀、苟晶被頂替上大學的資格曝出後眾多網友憤慨的原因,因為教育的公平是一個人承受出身的不公平後唯一可能為他跨越階層改變命運提供的公平機會。
  • 童世駿:實現教育公平我們責無旁貸
    【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教育公平協同創新中心、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十三五」期間大力促進教育公平高峰論壇於4月1-2日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辦,國家有關部委、各省市自治區職能部門、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十三五期」間如何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等問題。會後形成「十三五」期間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建議報告。
  • 事件代表的是社會公平、教育公平的進步嗎?
    自浙大發布開除學籍處分通知以來,知乎、新浪新聞、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網易新聞等多家新聞媒體平臺,發布了這一新聞,可見此事件是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 的廣泛關注。表面上,大家是對涉嫌強姦的努某某未被開除,而感到憤慨。其實是,大家對於教育公平、社會公平的追求。
  • 社會公平是社會建設的核心
    專家解讀  社會公平是社會資源的分配能夠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裡,滿足屬於該社會人們的心理的、物質的、政治、法律、社會福利、醫療和教育等方面權益的一種社會尺度。對於社會公平,過去人們主要是從倫理、價值的層面去理解的。自著名教育家、哲學家羅爾斯提出「作為社會公平的公正」以後,社會公正落實到了經濟利益調節和補償、社會差距的縮小和社會機會的平等這樣一個更具體的可操作的層面。
  • 真正的高手,都是深知「人性」
    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真正的高手,都是深知人性。其次,我們要知道人性中沒有純粹的好,也沒有純粹的壞。每個人心中都並存著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好與壞取決於周圍的環境、制度和人,激活了你的哪一面。所以,客觀理性的成年人是這樣思考問題的:成年人的世界少去分別對錯,而要多看利弊。元代的中峰禪師說:利於自己就是惡,利於他人就是善。
  • 人性的弱點:享樂適應和社會比較
    其實在體驗效用時,還有一個適應問題不應忽略,這就進入了人性的兩大弱點,享樂適應和社會比較問題。為什麼人們對環境條件的變化適應程度不同?答案是人們對環境條件變化期望的響應不同。其中有一種完全適應,如環境變化會引起人心中期望的變化,但心中期望的變化程度與環境變化引起人心中期望的變化程度一樣,這種就是完全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