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牽涉到太多的家庭,事關孩子前程家長們都非常關注,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拼爹幾乎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在拼爹的路上,不管有錢的人,還是沒有錢的人,都努力地在教育上投入。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個人無法改變的先天條件之一就是他無法選擇的父母,父母的貧富直接決定了孩子在拼爹路上的起跑線。
我一直都反對拼爹,期望教育對於每一個孩子都是公平的,不僅僅是機會公平還需要過程公平。可是,我們還是低估了人性,舔犢情深,沒有人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淪為社會底層。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好,而教育改變命運的觀點更是讓家長們不遺餘力地去為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尤其是底層人士幾乎傾盡財產,甚至工作的機會也要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可惜的是,窮盡底層家長所有都不及富貴人家甚至中產人家提供的教育資源豐富,其中除了財富的緣故,還有學校的等級設置的緣故,甚至包括這些精英人士對有利於他們的政策影響力。
拼爹,不管怎麼努力,底層人士都不可能拼得過中上層的,去拼爹化一直都是很多教育界人士努力的方向,當然這有一個更文雅的詞彙:教育公平。
從個人視角,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幫助自己孩子獲取更優質的教育資源,這是人性。任何法律政策違背人性都不會有好的效果的。教育公平,去拼爹化,其實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他們更希望的是別人孩子的爹不要努力,自己孩子的爹偷偷努力就行了。可惜,這點小伎倆每個家長都知道,所以,拼爹依然如火如荼。
去拼爹化之所以難以根除,除了精英人士有意為之之外(因為拼爹對他們來說是有益的),更多的是底層人士對「教育是唯一的上升通道」的迷戀,一種賭博式的迷戀,以至於有志於推進教育公平的人的種種觀點都因這種迷戀而被反對,反而使得這個「上升通道」越來越公正,可能很多人被公正兩個字誤導了,認為公正的就是對自己有利的。如果一個系統本身就有傾向性,越公正就意味著偏離越遠。就好比賭場,賭博的規則都是非常公開、透明、公正,可是賭徒幾乎都沒有好結果。因為這個規則就是這樣設計的,嚴格執行的結果就是這樣的。只是賭徒心理使然。
在賭徒心理的誘惑下,儘管有人不想參與拼爹,但是也被裹挾得不得不參與進去。無他,這是人性使然。
儘管我理解拼爹的行為,也理解從人性上看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拼爹對於整個社會系統來講並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這會讓很多底層的孩子無法接受到公平的教育。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沒有一樣的教育資源,只有一個公正的機會,這能公平嗎?
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讓家庭十幾年處於高壓之下,拼爹耗盡了父母的創造力,而且還無法讓合適的人接受合適的教育,更無法讓人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一切似乎都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一定註定了。教育只是讓這個過程更加穩固。
要想讓下一代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要想讓每一個人都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就需要在教育過程中接受公平對待,而這些都必須讓孩子的先天原因的影響減少到最小化,其中包括孩子的父母的社會地位。
但是又有多少家長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獨自在社會中拼搏呢?這些家長包括那些精英,那些規則的制定者,大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幫助下一代獲得更好的社會地位而已。只是手段有高明和拙劣之分罷了。
所以說,教育公平這件拷問人性的事情最終的走向,還是要看社會的選擇和當下社會人的智慧。應該說是底層人士和精英人士博弈的結果,但這個結果目前來看,並不樂觀。
作者:虹野
編輯:虹野
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