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英語 Singlish 是怎樣一種神奇的語言?

2021-02-19 新加坡研究

Singlish是一種方言,也是新加坡文化的一種代表。它以英語為基礎,詞彙借用於普通話,福建話,廣東話,馬來語,泰米爾語,再配上中文常用的語氣助詞和獨特的發音後,就形成了一種神奇的語言。簡單說,Singlish=英文詞彙+混合語法+以中文為主體的語氣和語調,我們通過視頻來體驗一下它的魔力。

新加坡是一個地處東南亞的一個城市國家。作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每年吸引著全球各地的人才去淘金和移民,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由於多元文化交融,新加坡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多語言交流模式。在歷史的推演中,新加坡的民族主要包括華裔,馬來裔、印度裔等其他民族。政府在編寫憲法的時候,主要的代表方分別是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和歐洲裔。因此這四種語言在新加坡社會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1、英語:作為曾經英殖民地的一部分,英語是新加坡長期以來的流通語言;

2、華語:也叫漢語,它是為了團結華裔居民;

3、馬來語:與上面相似,為了團結馬來裔居民和馬來居民;

4、泰米爾語:與上面相似,為了團結印度裔居民和印度居民。

英語作為新加坡的最廣泛的流通語言,它主要用於新加坡的各種公眾場合,比如教育、司法、行政和其他商業領域。據調查,新加坡有73.2%的人是雙語使用者,這也得益於新加坡的教育政策,即英語和母語的雙向教育。

新加坡政府要求學生學習英語和自己的Mother Tongue。但這裡有一個特別之處,Mother Tongue並不一定真的指學生的母語。比如,對於中文使用者,華裔主要來自中國的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地區,這些地區居民的母語並不相同(例如,廣東人的母語可能是廣州粵語,潮汕語或客家語)。但是在新加坡,華裔通常被要求講和學習中國普通話,而非其他中文語言。

與此華裔語言學習者類似,印度學生也需要掌握英語和泰米爾語作為他們的必修課,馬來學生需要修讀英語和馬來語。

在新加坡,接近40%的居民在家使用英語溝通,僅有極少部分新加坡人不會說英語,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年輕人,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在1987的新加坡教育改革中,英語成為了政府官立學校的主要媒介語,而在此之前,不同背景的學校允許採用不同的媒介語進行教學。但即使是英語,在新加坡社會流行的英語也會被分為兩種:

① 英式英語(British English):這是基於標準英式英語的詞彙,語法及其他語言規則,並摻有一些新加坡本地口音而流通的一種語言。

② 坡式英語(Singlish):這是以英式英語為基礎,並受到了其他新加坡流通語言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極具新加坡特色的語言。我們甚至可以把坡式英語理解成為英語系統裡面的一種分支,或者方言。

在新加坡,標準英語和坡式英語會在不同場合使用。在正式或官方場合,新加坡人會使用標準英語來進行溝通交流,但在休閒或非正式場合,坡式英語則更受青睞。形成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不同社會階級接受的教育和自身背景差異所致。這種語言階段的劃分,和曾經同屬英殖民地的香港比較類似。

1、縮短所有單詞的發音,並時常伴有輕音濁化的現象

walk - wok

talk - tok

ticket - dikek

Coke - gok

Singapore - Singabo

2、音調只保留兩個,我們可以近似理解為普通話的三聲(上聲)和四聲(去聲),下文用3和4代表這兩種聲調

uncle - ang3go4

auntie - ang3di4

Today we talk about Singlish 

To3day4 we3 talk4 a3bout4 Sing3lish4 ah

3、濁化r的發音

work - 沃「額」克

hamburger - ham bē 「哥」

4、語氣助詞

EN: Oh my god! Tomorrow is Monday.

SG: Walao eh! Tomorrow Monday ah! 

譯:我的天,明天周一啊!

EN: I don’t want to go to work.

SG: Sian, I don’t want to 沃額克 Sia!

5、語言的摻雜現象:坡式英語摻雜了漢語和東南亞語言

EN: This girl is beautiful. 

SG: Walao eh! This 哥額歐 is sibei 靚女(leung leoi) ah!


1、通常以話題直接開始,如果有上下文存在,句子甚至可以省略主語;


2、複數形式,或be動詞是不必要的。

 

EN: He plays soccer very well.

SG: Play soccer he very good. 話題前置

EN: I have still got a headache.

SG: Still got headache. 沒有主語、助動詞和冠詞

 

EN: You don’t need to worry.

SG: No need to worry lah!

語氣助詞lah,常見還有loh leh meh sia(不開心) sian(不願意) walao(我的天) en(中性詞),這些詞彙多數來自漢語,少部分來自其他東南亞語言。

 

EN: That restaurant over there has amazingly good food.

SG: That restaurant over there sibei tok kong.

tok kong使來自閩南語詞彙,意思是很好。而sibei用來強調程度。

下圖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坡式英文替換詞:

坡式英語已經成為了新加坡的一種身份象徵,雖然政府不斷推行使用標準英語,但仍然有很多本地人希望保留它。

華語是僅次於英語的流通語言,在新加坡約為35%的人口使用華語作為流通語言。如果再加上其他漢語方言使用者,那麼新加坡的全部中文使用人群將達到47%,這也就意味著,漢語是新加坡使用頻率最高的語言

這裡的漢語,並不是一種單一的語言。在編寫憲法的時候,普通話和閩南語被同時提上日程,最終,中國普通話被選為流通語言。在第一任總理李光耀的「講華語運動」推行後,講華語(中國普通話)的人數開始增加,其他中文語言使用開始減少。

華語的使用類似英語,它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因此形成了一種叫「新加坡華語」的本地特色語言。

CN:

麵包要烤的還是蒸的?雞蛋要多少顆?水要熱水的還是涼水?

要烤的,雞蛋要10個,喝熱水

SG:

roti要beng還是要chway?雞蛋要幾粒?你的開水是要燒的還是冷的?

要beng的。雞蛋十粒。水要燒的

CN:今天的天氣很熱,我受不了了 

SG: 今天的weather很熱,buay tahan

buay是閩南語「不能」,tahan是馬來語「忍受」

紅青火(紅青燈)— 紅綠燈

馬達 — 警察,來自馬來語

燒水 — 熱水 」燒「是形容詞,而不是動詞

打火 — 滅火

雞蛋 — 我擦

釣魚 — 茶包

一個字 — 5分鐘,與粵語用法類似,10:15可以讀成10點三個字

睡查某(Swee Zha Bor) — 美女,swee是福建話的「美」,查某是「女孩子」

按錢 — 取錢,ATM機

德士 — 計程車,的士

蘇東 — 魷魚,或形容人是個迷糊蛋

小弟 — 年輕男子,用法很廣,長相很年輕的人即使年齡大,也可以叫小弟

做工 —工作,和粵語類似,它泛指工作,在辦公室的白領也叫做工

大隻 — 高或胖,同樣是泛指,不一定指的是胖,還可能是高

對於中文,其他語言分支主要包括:閩南語,潮州話,廣東話(廣州話),客家語,海南話。但在華語的推進過程中,這些語言分支及使用人數已經在慢慢減少。

馬來語的使用人口佔有11%,它同時也是新加坡的國語,在國歌國徽上面也而有馬來標誌。泰米爾語主要流通於印度南部和斯裡蘭卡,在馬來西亞還有一些母語使用者。約9%的新加坡人祖籍是印度,但卻只有3.3%的新加坡人在家說泰米爾語,多數的印度裔新加坡人在家使用其他印度方言,英語或者馬來語。泰米爾語也被選為官方語言,主要基於它是大部分印度裔的母語。但是,它的使用頻率正在減少,目前大多數的學習要通過學校進行。由於小編尚未成功掌握這兩種語言,因此還未能作出詳細評論。

作為一個有活力的經濟體,作為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奉行精英主義教育和政府主導國家的政策和導向,新加坡能持續不斷吸引來自全世界的人才。在新加坡的街上,你可以聽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語言,而大家的通用語就是英語。在每年接受新移民的同時,新加坡的語言生態系統也會變得越來越豐富,新加坡的國家文化也會不停地交融。

夜晚,在金融中心區,富麗敦酒店敦敦實實坐落在新加坡河畔,高高尖尖的一色純白的中國銀行比鄰而居,河對岸是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和鄧公塑像,河兩岸高樓大廈比比皆是,各色燈光宛如元宵燈會。不很遠的遠處閃出金沙酒店由三座高樓擎起的船形遊泳池。這樣一個國際化的新加坡,你心動嗎?~

關注南洋理工小助手

更多精彩不定期更新

感謝關注新加坡最大留學生自媒體!感謝南洋理工小助手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留學|Singlish 是怎樣一種神奇的語言?
    「沒有被Singlish洗腦的新加坡留學生活都是不完整的!(狗頭)」Singlish是一種方言,也是新加坡文化的一種代表。它以英語為基礎,詞彙借用於普通話,福建話,廣東話,馬來語,泰米爾語,再配上中文常用的語氣助詞和獨特的發音後,就形成了一種神奇的語言。
  • 只有在新加坡呆過,才能看懂這些魔性Singlish~
    Singlish = Singapore English新加坡式是一種以英語為基礎混雜了新加坡中文、華族方言和馬來文詞彙的英語就好比舊上海帶有中國口音的「洋涇浜英語」也讓英美國家的人瞠目結舌不敢相信自己跟新加坡說的是同一種語言在新加坡書店你可以買到一些關於Singlish的教學指南
  • 坡式英語最近忽然火了…新加坡人,你們真會玩...
    我們從頭說起……新加坡是個文化多元的移民國家,19世紀前後,英國殖民者來到新加坡,在當地興辦學校。英式英語就此上坡,成了坡式英語的雛形。從最初到這裡時的雞同鴨講手腳並用著瞎比劃,到慢慢看語氣和表情能猜出一點意思避免挨打,再到逐漸摸索出一套——彼此都能聽懂但是除了新加坡人可能誰都聽不懂的語言體系
  • 幾條公交車上的告示,坡式英語最近忽然火了…新加坡人,你們夠了啊...
    我們從頭說起……新加坡是個文化多元的移民國家,19世紀前後,英國殖民者來到新加坡,在當地興辦學校。英式英語就此上坡,成了坡式英語的雛形。從最初到這裡時的雞同鴨講手腳並用著瞎比劃,到慢慢看語氣和表情能猜出一點意思避免挨打,再到逐漸摸索出一套——彼此都能聽懂但是除了新加坡人可能誰都聽不懂的語言體系
  • 英語是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 是主流偏見還是事實?
    已經退休的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陳美英在《海峽時報》發表的《英語、母語和新加坡身份認同》,代表的正是一種本地中產階級的主流偏見。 (海峽時報) 現如今,因為不懂得英語而不敢乘搭地鐵出門的老人家比比皆是,就此判斷說英語是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對這些吃了虧又被賣乖的為數不少的建國一代,恐怕有失厚道。他們貢獻了青春建設這個國家,到頭來竟然因為不懂得英語,而被排除在新加坡人身份認同之外。
  • 最近,新加坡式英語忽然火了…看過之後我覺得英語白學了…2333
    後來隨著時間推移,新加坡逐漸發展壯大,坡式英語開始在社會各界之間流傳演進。從最初到這裡時的雞同鴨講手腳並用著瞎比劃,到慢慢看語氣和表情能猜出一點意思避免挨打,再到逐漸摸索出一套——彼此都能聽懂但是除了新加坡人可能誰都聽不懂的語言體系
  • 神奇的Singlish,顛覆你對英語的認識!
    平時說到英語國家和不同口音的英語,小夥伴們大多想到的,不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英國皇家腔,就是好萊塢明星們那稍顯隨意的美式口音
  • 李光耀:漢字影響雖大,但「缺陷」明顯,不可能成新加坡通用語言
    亞洲各國文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漢字影響,新加坡這個華人人口數量佔據該國人口77%以上的國家就更是如此,漢字和漢語都是該國官方文字、語言之一,街上到處都是漢字寫的廣告牌。儘管漢字在新加坡的覆蓋率很高,但新加坡的總理李光耀說漢字有」缺陷,在新加坡不能成為通用語言。
  • 別被新加坡人的Singlish騙了!真實的英文水平竟然是這樣……
    大家都知道  新加坡是一個語種很「複雜」的地方  擁有四種官方語言  分別是英語、華文  馬來語、淡米爾文    維基百科裡面是這樣描述Singlish(新加坡式英語)的:一種新加坡的英語方言,其英語句子裡夾雜了許多新加坡當地語言的詞彙,例如福建話,馬來語,華語等。
  • 新加坡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會英語的人卻聽不太懂新加坡人說的英文
    雖然一直以來都知道新加坡華人多,但印象中新加坡的第一官方語言是英語。原本我對這一點毫不懷疑,可最近去新加坡旅行的時候,同行的小夥伴會英語,卻說聽不太懂新加坡當地人說的英文。什麼?奇怪了,不是說新加坡人基本都說英文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新加坡華人佔總人口的74%,他們還會說漢語嗎?來旅遊一次就知道
    這次我們要講的主題是「新加坡的華人佔該國總人口的74%,那麼他們還會說漢語嗎?」。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之一,新加坡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句話,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中國人!有的,是去旅遊,而有的則是在異國他鄉定居生活。其中,新加坡可以說是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之一了。
  • 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為何有四種官方語言?
    作者| 嘯吟來源| 國家人文歷史近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抗疫演講成為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不過,大家關注的並不是講話內容,而是李顯龍的一門獨特技能——喝一口水換一種語言。想擁有神奇水!新加坡總理演講時,每喝一口水就切換一種語言畫面中的李顯龍,分別用英文、中文、馬來語三種語言發表了演講,而且每喝一口水就換一種語言,銜接非常流暢。人們紛紛調侃這杯神奇水:「喝了這杯水就可以擁有三種語言,也太厲害了吧!」
  • 新加坡為什麼推行雙語政策?為什麼英語是第1語言?
    有別於過去「一個人只能精通一種語言」的思維,如今鼓勵多語學習,正反映了新加坡雙語政策思維的轉變,為語言學習賦予了無限的可能性。  歷史原因導致華語成了新加坡華人之間使用的主要語言,這也讓本地華人的語言更容易和世界對接。
  • 新加坡華語怎麼樣?在職場上哪些語言更受歡迎?
    王乙康部長:——學好中文越來越重要新加坡作為多元種族文化融合的社會,英語是共通的官方語言,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逐漸使用英語溝通,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開始擔心母語水平下降。#神奇的」新加坡話」這樣的新加坡華語,你聽不聽得懂?雖說在新加坡,除了英語之外華語就是最常用的一種語言。不過很多國內的同學剛到新加坡,還是表示有交流障礙。例如以下這段對話,你能get到是什麼意思嗎?
  • 原以為印度口音是我英語聽力最大的阻礙,直到我來了新加坡……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首先我先簡述一下自己的情況,我是一個在新加坡上大學的大一新生。新加坡也是一個英語為國家官方語言的國家。在8月份來這兒上學之前,我還傻呼呼的以為,只要使用我三年學的託福和SAT所得到的英語水平,能在這裡快速的適應語言環境。
  • A-Level班 |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都是哪幾種語言?
    最近,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被人關注的就是「喝一口水換一種語言」。其實,李顯龍總理所使用的英語、馬來語和華語這三種語言,都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實際上,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政府的官方語言也有多種。除了李顯龍總理在演講中使用的英語、馬來語、華語外,還有泰米爾語。
  • 在新加坡,做專業化妝師是怎樣一種體驗
    (點擊關注「新加坡眼」,輸入「雅思」「匯款」等關鍵詞獲得相關信息。)  都說亞洲有四大美容「邪術」  泰國變性術、韓國整容術、日本化妝術  還有中國的ps術  玩過的都知道   也只有化妝,才是最有level的美容術  那麼,在新加坡  作為一個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專業化妝師  是怎樣一種體驗呢?
  • 去新加坡做教師工作、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新加坡作為一個多文化族群的國家,在社會平等、種族融合、飲食、服飾等方面,形成了與眾不同、包羅萬象又獨具特色的文化,可以說早年下南洋的華人在赤道小島上找到了一片淨土安居樂業。 也正因為和國內相似的生活環境,相近的地理位置,便利的語言環境,再加上不錯的薪資水平,新加坡成為中國人出國工作的首選國家。 那麼,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到底是怎樣的體驗?
  • 孩子在新加坡學習是怎樣一種體驗?聽聽這些媽媽的親身經歷吧
    還記得不久之前,國民老公王思聰(其實國民老公是在新加坡上的小學啊)和草根農民作家花千芳曾有過一場關於「要不要學英語」的撕逼。其實這是接觸面的問題!語言是交流的工具,用不到它的人自然覺得沒用,但是技多不壓身,又有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困守在一處呢?外面的世界海闊天空,給孩子多一雙飛翔的翅膀不好嗎?
  • 英語學習|神奇的技巧——回歸語言的最初
    下半部分的學習則有點小小的挑戰了,因為它需要我們啟用被遺忘已久的語言學習能力。讓我們一起喚醒自己沉睡許久的神奇能力吧!長時間觀察過孩子行為的人應該知道,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是驚人的,在語言學習上也不例外。一個聽說能力健全的孩子,是有能力學會世界上的任何一門語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