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印度口音是我英語聽力最大的阻礙,直到我來了新加坡……

2020-12-16 TestDaily

大家好,我是Jerry,剛才一個在上美國大學網課朋友問我發生什麼事了?我說怎麼回事?然後發給我幾張截圖,我一看,嗷!我們放假了。

一番攀談之後,他開始向我吐槽說他們的印度裔教授口音甚是奇怪,學生們表示不可接受,我一聽啪的一下就站起來了,「那是因為你們沒聽過新加坡的Singlish!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首先我先簡述一下自己的情況,我是一個在新加坡上大學的大一新生。

新加坡也是一個英語為國家官方語言的國家。在8月份來這兒上學之前,我還傻呼呼的以為,只要使用我三年學的託福和SAT所得到的英語水平,能在這裡快速的適應語言環境。

但是,來到這裡後我覺得還是之前的認知還是太淺了。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和別的種類口音是完全兩個概念,因為他已經達到了可以單獨列出為一門新的語言的標準

順便科普一下,一門獨立的語言有哪些明顯的判定標準:

1.有一套獨立的語法體系

2.有獨立的文字

3.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有相大的一部分人在用

4.與其他語言有著明顯的語音發音差異

Singlish完全符合這四個標準。

那麼這篇文章就會告訴你,如何學會說Singlish。

請忘記學過的英語語法

英語裡的一個句子都是分為主語,謂語,賓語,等很多部分,並且在大多時候都需要去嚴格遵守這一規定。就算是在日常的口語化交流過程中,區別可能也僅僅體現在:「動詞s好煩呀咱就不加了吧」或者是「誒我這個介詞說錯了,害!沒事沒事不重要」。

但是在新加坡這個實用主義為上的國家裡,所有的英語語法規則全部變成了累贅,因為他們覺得「蛤?為什麼這些用法規則這麼多,搞這些磨磨唧唧的東西煩不煩?」於是在新加坡,除了在那種嚴肅場合比如presentation裡面,其他地方是無法聽到完全正確的英語句式的。

那麼在新加坡,一個完整的句子會被怎麼對待呢?

謂語動詞永遠保持原形

xxx-ed,xxx-s,xxx-es這種常見類型,或者是一些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在Singlish裡面是沒有的,因為正常說話的時候腦子裡想著一個詞該怎麼變確實是挺浪費腦容量的,還不如不管,反正大家都聽得懂對吧?

介詞能不加就不加

學英語的時候,我們肯定備受in,on,to等介詞所困擾,因為真的很難記住這些介詞在什麼時間什麼情境下該怎麼去用,比如我舉個例子:

..... 算了舉不出來例子,我不會。

那麼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解決一個問題有三種方法:

1.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

這明顯不現實,搞懂介詞怎麼用真的很難很難。

2.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這也不現實,因為我們沒法坐個時光機去找莎士比亞。

3.問題?什麼是問題?沒有問題!

對,就是繞開問題。

那麼綜上來看,根據實用主義原則,第三種方法是最好的。問題迎刃而解了!

但是話說回來,把一個文章裡介詞全部去掉,是不是也能看懂?所以大家評說評說這是不是太實用了

一句話裡詞越少越好

大部分新加坡人估計是這麼看美國人和英國人的:敦煌的嗎?壁畫這麼多?因為在英美等國,表達一個意思可能會用到不少詞,而且再加上各種各樣的敬語那是真的神煩。

比如在詢問意見時:English: Could you work together with me to complete this mission?Singlish: together can(強調)?

又或者,在通電話時不知道對方是誰;我們小學的課本裡肯定是這麼教咱們的:English: Hello, this is Mr. Ma Baoguo. Did anyone call for me a few moments ago?Singlish:who call?

再或者,在一場討論中出現了分歧Biden: Err...Trump, I have to stop you there. I understand where you're coming from, but I really have to disagree with what you said about the issue Singaporean: u siao?

實用主義賽高!

Can,Singlish的魂

Can這個詞在一般英語中只是一個情態動詞而已,但是它在Singlish裡面不僅僅是情態動詞,還是形容詞,回應詞,疑問詞,語氣詞。它的作用和「臥槽」在中文中的作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獨特且具有韻味的發音

說到發音,很多人不禁就想到印度的口音。因為在TOEFL裡頭已經有印度口音的lecture來考我們了,而且在美國的大學裡也有很多印度裔教授,所以印度英語很早的就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其次呢則是日本口音,因為他活生生的成了段子。

但是這些呢,和Singlish比起來還是太沒有精神了

實用主義梅開二度

再次回到「實用主義」這個話題上來,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富有智慧的新加坡人在閒暇時間就在思考這麼一個問題:既然我們能簡化語法,那麼我們也可以讓發音更加的簡單

我們可以來數一數,英語裡面那些發音是比較麻煩的:捲舌音,咬舌音(比如th),部分爆破音(tr/t開頭的和t/k結尾的)。

那麼新加坡人是如何解決這些難題的呢?

首先,捲舌音變平舌音(無論怎麼卷的,全部變直,越直越好)。第二,th開頭的全部變為t,比如說,three在新加坡就會讀成tree。最後,tr/t開頭的爆破音全部濁化,t/k結尾一律不讀。那麼這樣如果你還是想像不出來,請你用《500 miles》的旋律哼出以下歌詞:

"Lodam one, Lodam doo, Lodam tree, eeeeee Lodam fo"

(原版: Lord I am one, Lord I am two ....)

有家鄉味兒的後綴

除了實用主義在Singlish裡做的貢獻,也要注意到新加坡的一個史實:大部分人是中國福建,廣東,海南下南洋來的;那麼很多中文發音後綴在Singlish裡十分常見。比如: -lah, -lor, -ah, -hah..... 具體該怎麼用呢?就是一個句子的結尾都能加這些後綴,隨意。

魔幻的語調??

在普通的英語中,一個詞的語調是根據它的發音規則來的,一個句子的語調是根據句子所處情境而決定的。

但是在Singlish中,這兩個原則請不要參考。

新加坡英語中,讀單詞有一條通用的規則:在一個單獨單詞的結尾一定要發出波浪形的聲音(也就是音調忽上忽下),然後這個波浪音持續約0.2秒之後就要瘋狂上揚。整個過程請參考以下可連續函數:

y = sin(x) x <= 0

y = tan(x) x > 0

那麼在一個句子中是這樣體現的:一般情況下在一句話的結尾要執行以上函數,如果句子中有需要強調的點的話,需要放慢好幾倍,用中文的語調說出需要強調的部分並以以上函數的語調形式結尾。

一種新的文字

字母文字與象形文字一樣,在歷史上有力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象形文字後來引申出了漢藏語系等現代語系,字母文字也演變成了英語,德語,法語等,文字在不斷發展,不斷演變,Singlish有幸成為了其中之一

如果你瀏覽新加坡某公司/學校/政府部門的網站,你可能會問「哎這不就是正常的英語嗎?」

因為Singlish起步的比較晚,還沒有進入國際社會的視野中,但是Singlish文字特殊性已經能在zoom chat和聊天區裡體現了,Singlish的文字遵從這些原則:

能縮寫就不寫全程,實用主義帽子戲法

類似於教育部簡寫為MOE,計算機學院寫成SoC,文科與社科學院寫成FASS,和我們學校門口的地鐵站寫成KR MRT(Kent Ridge)都無比正常了;主要是他們真的是萬物可縮寫。

第一種是非常離譜的簡寫,比如說,在一節zoom課結束之後,按照慣例,都會在聊天區裡打上「Thank you professor」之類的話,但是在新加坡,有80%的人打上的都是「tkp」或者是「tp」(thanks professor) 我當時第一眼看到我完全沒反應過來他們在幹啥。

我根本不知道這是啥

第二種是不那麼離譜的簡寫,主要體現在單詞長度在8個以上絕對要縮:

professor => prof

Gauss-Elimination => Gau E

pre-admission medical examination => pre-adm me

environment models => env mod

一眼看過去可能沒覺得,但是如果在一個句子裡,剛看到是完全反應不過來的。

文字拼寫與其發音完全一致

這個不用多說,但是肯定有人會問「他們的three打到聊天區裡真的是tree嗎?」

一般這種情況都不會打出字母的,直接打數字,實用!實用至上!

何物造就Singlish?

這還要從新加坡的雙語政策說起。

1965年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踢出去之後,一直在尋求在國際上的地位。但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球的貿易基本被英語系國家所掌控,中國在當時的國際影響力和法國在二戰的貢獻差不多

第二,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極其優越,說好聽點叫做五洲通衢,說通俗點就是馬六甲海峽服務區裡一個賣茶葉蛋的

所以,在當時那個情況下如果想讓自己的茶葉蛋賣的好,賣的多,範圍大的話,必須以英語來當作國家法定工作語言,這樣子才可以拉近本國和外國商人之間的距離,從而做到招商引資。

因為以上兩點,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國家。又因為它是一個多語言國家,所以在各種語言俚語,口音互相交雜之下,形成了獨特的singlish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因為我只是一個大一的學生,對於Singlish的研究有限,所以可能這篇文章只能涵蓋到一些表面上的東西,如果以後有什麼新的發現還會另起一篇文章來介紹。

觀眾大老爺們,如果你也經歷過什麼有趣的語言現象,歡迎在在評論區補充!

相關焦點

  • 聽印度人說英語肚子笑疼了,我真沒臉說我來過新加坡和英國!
    是我們推理不好,還是印度人說英語太有特點了?先聽聽印度人說英文,印度人說:我們英文最純正,誰說我們有口音?第二類以馬來西亞新加坡為代表,對於新加坡英語發音,One,Two,Three,發音對應為標準的 One,True,Tree,走到哪裡都是這個發音。而第三類以印度為代表的捲舌音派英語。
  • 這些國家的英語口音有10000種方式讓你聽不懂,我怕是學了假英語
    △看美劇苦練英語聽力,終於不需要字幕了,直到有一天看了生活大爆炸,聽了Raj的口音~命懸一刻的時候,我覺得還是我們中文簡潔明了哇,兩個字:「救命」。下面是抖森老師小課堂,大家來感受下不同的英音和美音其實英音和美音都是我們出差經常聽到的,也最易懂的口音~當然除了這些遠遠不夠,有多少個人種,就會有多少個口音~
  • 印度口音rapper在線喊麥,最新雅思聽力考試難哭了…
    據前方考生發來線報,10月26日的雅思聽力Section3,居然是咖喱味的!!!小編上微博一搜,果然許多烤鴨都在印度大媽rapper的石榴裙下陣亡。北京力眾華援在UKVI雅思考試費已經漲到2070元的今天,真是為大家心疼啊…下面這位同學,最悲催烤鴨獎你當仁不讓:不過,雅思聽力裡出現印度口音,也不算是BC故意整大家了。
  • 如何聽懂世界各地的英語口音?趕快來Get!(視頻+推薦)
    我們常見的英語口音,除英式美式之外,還有印度口音,韓國口音,日本口音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適應各種英語口音的方法其實相當簡單粗暴。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兩點:1. 掌握各種英語口音的特點和講話技巧;2.
  • 世界各地英語口音大全:印度英語口音(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世界各地英語口音大全:印度英語口音(視頻) 2013-08-22 13:54 來源:網絡 作者:
  • 英文 ▎世界各國的英語口音,我不厚道的笑了
    聽懂全靠蒙區* 咖喱味兒英語咱們吐槽的口音中,聽不懂的Number1毫無懸念地頒發給了印度英語。雅思聽力考試神馬的最怕遇到的大boss就是印度口音了,中過招的小夥伴們都懂的…… 比如,你能聽出下面這句講的是什麼嗎?
  • 如何聽懂世界各地的英語口音?
    常見的英語口音,除英式美式之外,還有印度口音,韓國口音,日本口音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適應各種英語口音的方法其實相當簡單粗暴。下面小編為大家分別介紹一下英美口音和非英美口音的特點以及聽力練習視頻。相對於美音而言,英音發音靠後,並且英國口音往往對位於弱音節上的清輔音發得十分清晰。美國口音由於美劇普及,接受度廣,很多人對美國口音的英語最為熟悉。美國口音的最大特點應該是兒化音(rhotic accent)。在大部分美國口音中,字母r無論是做輔音還是元音都會發音。
  • 乾貨 如何適應不同的英語口音?
    可以說,從剛開始學口譯起,聽懂各種口音的英語就是翻譯學習的一塊硬骨頭。過程雖然痛苦,但身為譯員必須要有對「痛」的領悟,學會化苦為甜。常見的英語口音,除英式美式之外,還有印度口音,韓國口音,日本口音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適應各種英語口音的方法其實相當簡單粗暴。
  • 口譯員如何適應不同的英語口音?
    常見的英語口音,除英式美式之外,還有印度口音,韓國口音,日本口音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適應各種英語口音的方法其實相當簡單粗暴。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兩點:英語口音雖然眾多,但畢竟同根同源,只要你的英語能力過硬,同時能過做到以上兩點,就能事半功倍,無論面對哪種口音都遊刃有餘。
  • 菲律賓遊學記:品品菲律賓英語口音,視頻為證
    我的回答是:你在國內上了十幾年學,跟著國內老師上的英語確定沒有中國口音?02菲律賓英語和印度英語、新加坡英語不是一回事即使不來菲律賓,很多國人通過線上培訓機構應該也聽說過菲律賓外教的英語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比起印度英語和新加坡英語的口音,菲律賓英語真的程度很輕,非常容易聽懂。曾有一位日本比較語言學專家,來菲律賓研究菲律賓的教育體制,曾說過:菲律賓英語其實與歐美英語非常接近了,因為他本人曾在英國留學。菲律賓英語與英國人英語的區別只是在發音的聲音高低方面。
  •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在意說英語的口音?
    《衛報》調查顯示,4%的英國人希望自己的口音擺脫精英的標籤。前財相奧斯本在一次演講中,就特意使用了原屬於工人階層的東倫敦口音。標準英音的光環漸漸消退。 保守的英國尚是如此,對岸的文化大熔爐美國,對各種口音的包容度更高。
  • 看電影辨識雅思聽力各國口音
    在雅思聽力中通常遇到如下幾種口音:英式口音,大約佔雅思聽力的50%。美式口音,大約佔雅思聽力的20%,澳式口音,大約佔雅思聽力的15%,各式雜音,大約佔雅思聽力的15%。
  • 怎麼才能聽懂各國帶口音的英語?
    那麼,問題就來了……1、如何適應不同的英語口音?適應各種英語口音的方法其實相當簡單粗暴。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兩點:(1) 掌握各種英語口音的特點和講話技巧;(2) 進行充分的聽力練習,自我訓練,模擬實戰英語口音雖然眾多,但畢竟同根同源,只要你的英語能力過硬,同時能夠做到以上兩點,就能事半功倍,無論面對哪種口音都遊刃有餘。
  • 別人都在說英語,只有中國人在說口音
    要背誦少不了大量聽力、跟讀練習,最好學生邊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邊朗讀課文,這樣背誦時才容易做到口音純熟。聽著讀著,抑揚頓挫的牛津音已經刻進骨子裡了,再聽什麼其他的口音都覺得奇怪。還記得被《新概念英語》折磨的日子。
  • 印度英語就是正宗英語?印度朋友竟這樣評價中國人的英文口音...
    相當自信了666先來聽聽受訪印度人民對印度口音的看法吧—準備好你的笑肌!我也就看了10086遍吧哈哈哈哈哈哈停不下來#Do you agree with that Indian English does have a particular accent?#印度英語帶有濃重的口音,你贊同這種說法嗎?
  • 「中國人和澳洲人,英語聽上去最差!」印度小哥表示,我們的口音才是最好的!
    來澳洲留學的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學校裡面的國際留學生,最多的除了咱中國留學生,其次就是印度留學生了。 It's vally vally difficult to dalk to you 微博上有這麼一個熱門話題#印度人稱印度英語才最純正#視頻中印度人接受採訪表示有印度口音的英語才是最正的英語!
  • 中國人的英語口音在世界上排倒數第幾?
    一方鄉土一方口音,全中國各個地方的普通話還說不標準呢,出現各種神奇的英語口音也是很正常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魔性東北散裝英語了,由於自帶接地氣的發音和抑揚頓挫的音調,東北的散裝英語荼毒了一片英語學習者,來一起見識一下~ 魔性東北散裝英語 這個稱號絕對實至名歸
  • 看完《山海情》,口音成功被帶偏;當出國遇到各種方言英語,留學生:聽懂全靠緣分
    你以為英語老師讀英文就不會有口音了嗎?那你就錯了:英國有許多印度裔電話接線員、服務員、快遞員,還有你的大學教授,無論你在哪裡幹什麼,都會遇到熱情的印度老鐵操著一口流利的印度英語和你打招呼。一位英國留學生分享:我問一位印度小哥在哪裡工作,他說:「I work for Desgo.
  • 口音逐漸失控?哪國才是口音界霸主!
    你以為國內的老師發音有bug,出了國就能接觸到最正宗的英語?並不,留學一年,你的口音可能會失控。首先,各國都有「專屬」口音。就算是英語的發源地——英國,也幾乎每一個鎮/郡都會有不同的口音。義大利人會根據自己的義大利音標拼寫英語發音,加上義大利、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因其母語中含有大舌音或小舌音,所以說起英語來也有種「大舌小舌分不清」、含著一口水說話的感覺。
  • 駐紮在青島的印度女考官口音有點重
    青島的雅思考生趕緊注意了,我們的海大雅思考點駐紮著一位印度女考官,問問題印度口音有點重,充滿咖喱味,她的印度腔提問已經玩爆了不少考生,你有心理準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