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城市都有獨特的口音,是一種印記。「十裡不同音」,從口音中,我們可以嘗試分辨對方是哪裡人。
如果老師帶著一口口音,說中文有口音,說英文也有口音,咋辦?
留學去!在國外學英語夠地道了吧?
你以為國內的老師發音有bug,出了國就能接觸到最正宗的英語?
並不,留學一年,你的口音可能會失控。
首先,各國都有「專屬」口音。就算是英語的發源地——英國,也幾乎每一個鎮/郡都會有不同的口音。柴契爾夫人曾經為了糾正林肯郡口音,聘請語言老師授課。
那,各國「專屬」口音有多獨特?
光是英國口音就有很多分類了:標準英音Received English(小時候學的《新概念英語》就是Received English,類似於普通話之於中文)、倫敦土腔Cockney Accent(《哈利波特》裡大多是這個口音)、蘇格蘭口音Scottish Accent(《勇敢的心》、《猜火車》裡有)等。
而不同英國口音間差異也很大,但其共同特點是在發音上不捲舌,並且抑揚頓挫,韻律感豐富。
美國口音
美國口音的接受度其實更強,這可能是源於我們對美劇的熱愛吧。這年頭,誰還沒一兩部瘋狂追捧的美劇呢?
美國口音的最大特點應該是兒化音。在大部分美國口音中,字母/r/無論是做輔音還是元音都會發音。
南方口音還有個特點就是拖長音,什么元音都拖的老長,而且詞與詞當中沒有停頓,通通連讀。
澳洲口音
澳洲人大多都是英國人的後代,所以澳洲口音更多的像英國地方口音和愛爾蘭口音的混合品種。而澳洲年輕人的口音和美國年輕人口音的差別很小。
然鵝就算是這樣,澳洲口音也常常遭到無情的打擊。比如最經典的,澳大利亞人把/ei/發成/ai/,如果你聽到他們說to die(去死),他們並不是在詛咒你,只是在說today(今天)。
除了發音奇怪,澳洲人還特別懶,懶得能少發幾個音就少發,於是…
「澳洲」這個詞兒,人家不念Australia,而是說Straya;
「下午」不說afternoon,而是arvo;
「太陽眼鏡」不說sunglasses,而說sunnies;
「巧克力餅乾」chocolate biscuits變成了choccy bisccy;
就連「嫉妒」jealous都要縮成jelly啊…
義大利口音
義大利人會根據自己的義大利音標拼寫英語發音,加上義大利、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因其母語中含有大舌音或小舌音,所以說起英語來也有種「大舌小舌分不清」、含著一口水說話的感覺。
但如果你學過這幾類語言,或者了解他們的發音規則,能聽懂帶歐洲口音的英語其實不難。
印度口音
印式發音又是如何的?一股咖喱味伴隨著如此發音特色:/t/讀成/d/,/k/讀成/g/,/p/讀成/b/,/θ/讀成/d/,/r/發/l/。
一位英國留學生分享:
我問一位印度小哥在哪裡工作,他說:「I work for Desgo. 」我心想,啊怎麼好像沒聽過呢?於是弱弱地問道:不好意思啊,我不知道這家公司,是做什麼業務的呢?印度小哥一本正經地回答:「You must know. It s the biggest supermarket in the UK.」恍然大悟的我,忽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當印度人嘲笑日本人的英語發音時:「Jabonese agcent is vely, vely hard to undershdand.」
日本人則表示:"Indeian ekusento ishi belly belly haudo tsu andasudando!"
不好意思,小英已經迷失在「口音的魅力」裡,誰幫我翻譯一下!!
(一個日本記者向總統先生提問,川普作為一個美國人,也沒聽明白…)
泰國口音
可能也是一大蜜汁口音了,曾有網友抱怨,泰國人的英語比印度人更可怕。
印度只是發音不同,泰國人吐字吞音,他們的語法習慣導致了不僅D、T不分,說話時更是把單詞尾音都吞沒了,完全變成了另一個詞,完全不知道在說啥... 能聽懂泰國口音,可能你的英語水平也是突破天際了。
準留學黨是不是萬萬沒想到,還有這些特色英語在前方等候著!剛開始適應海外同學的口音,難度必然存在,但這種「硬核英語聽力測試」,還是可以提高大家對英語的興趣和聽力。最重要的是,咱們不能給口音「帶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