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家裡的小瓦罐

2020-12-23 愚伯的自留地

文:劉旭

圖:來自網絡

在奶奶的家裡,有一個小瓦罐,高約一尺左右,圓鼓鼓的的大肚子,顏色灰不溜秋的。樣子毫不出眾,甚至還有點難看。

可你別被它的模樣給騙了,小時候它在我的眼裡,是神奇般的存在,在兒時的記憶裡,對於我來說,這就是一個「寶藏」,對我充滿了無窮無盡的誘惑力。

小時候的我體質不太好,嘴巴也特別饞,於是,奶奶的這隻瓦罐,就成了我魂牽夢繞的所在。

每次到奶奶家,首先就跑到那個瓦罐前,眼巴巴地看那瓦罐,這時候奶奶就會像變戲法似得,從瓦罐中拿出我最喜歡的糖果啊、餅乾啊、爆米花啊什麼的。

要知道,在那個捉襟見肘的時代,這些東西,在農家孩子的眼裡,屬於夢寐以求的奢侈品。奶奶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樣子,總是露出慈祥的微笑,並一再叮嚀:不要吃那麼急,沒人搶你的,別噎著了。吃完後,看到我餘興未盡的樣子,奶奶會在我期待的眼神裡,再從瓦罐裡給我掏出一次。

但這時她總會補充一句:孫子,好好吃吧,這次吃完,以後可就沒有了。

於是,每天聽到下課的鈴聲,我就一個健步衝出校園,朝著家的方向一路狂奔,因為,奶奶的瓦罐,給我帶來了渴盼中的驚喜。因為它的存在,在我的童年時光裡,承載著很多的幸福和快樂。

奶奶還是一如既往,看到我又眼巴巴地站到瓦罐前,這時她往往會假裝很不耐煩的長嘆一口氣,然後再次從瓦罐中給我拿出好吃的東西來,當然最後還會說:好好吃吧,這次吃了可真沒有了。

時間長了,我就真心相信它不是一個普通的瓦罐。它就是一個施了魔法的瓦罐,或者是一個傳說中聚寶盆。有人曾經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寶物,它的名字叫「聚寶盆」,人們可以從「聚寶盆」中無窮無盡地拿出你想要的東西。

以至於我好多次,在夢裡我偷偷地溜進了奶奶的屋子,我偷偷地從奶奶的那個瓦罐中拿出了好多好多好吃的東西,我吃啊吃啊,吃得肚子漲得難受我還在吃。可是第二天夢中醒了我才知道自己是空歡喜一場,心情一陣鬱鬱寡歡之後,便又偷偷地想著法子跑到奶奶家,眼巴巴地看奶奶的瓦罐……

瓦罐啊瓦罐!幾乎伴隨了我整個的童年。我童年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想擁有一個像奶奶一樣的,有著魔法的瓦罐。

直到有一天奶奶的眼睛閉上了,誰也叫不醒。我問爸爸媽媽:奶奶這是怎麼了?

他們眼睛紅紅的的告訴我:奶奶去了另一個世界。

我聽了顧不得傷心,我急忙跑到奶奶的瓦罐跟前。我拿了小板凳站上去,我要近距離地看看瓦罐,我想弄明白瓦罐為什麼有魔法,奶奶在世的時候,可不讓我靠近瓦罐的。

我用手在瓦罐裡面掏啊掏,我想像奶奶一樣,從瓦罐中掏出好多好多好吃的東西來。可是我使勁地掏了半天什麼也沒有拿出來。我不死心把瓦罐搬倒仔仔細細地看,瓦罐依然是空空如也。

這是怎麼了?難道說奶奶走了瓦罐失去了魔法?一想到奶奶再也不能從瓦罐中給我拿好吃的東西了,我的眼淚流了下來。

別了瓦罐,別了奶奶!

一晃,我已人至中年,可我還是會夢見奶奶,以及她那個給我帶來幸福味道的小瓦罐。瓦罐見證著奶奶從年輕到暮年的過程,見證了一點點美好就能照亮和溫暖這個蒼涼的世界。

相關焦點

  • 瓦罐煨湯
    但我最喜歡吃的菜,是我老家江西的著名美食——瓦罐煨湯。瓦罐煨湯並不難做:把水灌在瓦罐中,拿出橘皮、茶樹菇等配菜放入瓦罐中,再把排骨或是雞肉鴨肉等放入瓦罐,把柴火點燃,用小火煨到熟就行了。熟了後的瓦罐湯雖然聞起來很香,但熱量還沒有散去,沒上飯時,我就喜歡觀察它的樣子。黃色的油花漂在湯上,一塊塊白花花的排骨也冒了出來,好像海面上「長」出來的幾個小島。
  • 瓦罐煨藕湯
    瓦罐煨藕湯迄今為止,我覺得家鄉最令我懷念的美食就是排骨藕湯,而不是樅菇湯。吸引我的是土灶瓦罐才能煨出來的味道,那也是母親的廚房特有的味道。自從母親去世以後,我再也沒有喝過那樣香濃美味的藕湯。 小時候的冬天,村裡會「幹塘」,就是把池塘的魚先用漁網撈起來,每家分幾條過年。然後放掉塘水,開始挖藕。
  • 奶奶一年級|家裡有個喜歡學習的奶奶是什麼感受
    奶奶一年級,翻看電影列表的時候看到了這個電影,看到這個名字,預想應該是將一個要上小學一年級的老奶奶的故事吧。果然與我想的差不多,電影講述了一個失去兒子的七旬奶奶和兒子留下的養女小東之間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韓國的一個鄉村,奶奶的兒子因為車禍去世,兒子同事把她的兒子的骨灰和一個小女孩送到了奶奶家裡。奶奶剛開始是排斥這個小女孩的,沉浸在失去兒子的悲傷之中。
  • 江西瓦罐湯,味道堪稱一絕
    臨走時,家丁將剩餘雞魚肉及佐料放入瓦罐,加滿清泉,蓋壓封嚴,塞進未熄的灰爐頂用土封存,僅留一孔通氣。次日,家丁將埋葬的瓦罐搬出,才開瓦蓋,已是香飄四溢。瓦罐煨湯自此揚名民間,成為贛菜一絕。這便是江西瓦罐湯的由來,沒想到在南雄也能看到幾家江西瓦罐湯店,一起去嘗嘗瓦罐湯的味道吧。店面積不是很大,大約有十五平方左右,兩邊擺著五六張桌子。
  • 來自土耳其的特色美食:瓦罐醬燜小海鮮,夫妻倆一天能賣500罐
    不過瓦罐醬燜小海鮮大家是否有聽過呢?瓦罐醬燜小海鮮是出自土耳其的美食工藝,湯汁醇香誘人,風味獨特,食補性強,配合新鮮美味的小海鮮,更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據老闆所說,他們之所以能夠想到這個創意,是因為之前與老婆走街串巷賣水餃時,開始是用罐子保溫保鮮,後來發現用罐子也更容易入味。
  • 瓦罐湯,中國飲食文化的瑰寶
    瓦罐湯是白菜的代表,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宋朝末年,近代以民間稻村瓦湯命名。民間稻村獨立發展了中國當時特有的特色菜--民間鍋湯!「民俗餐廳」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創新、發展、品味、健康的核心精神,從產業化、品牌化、規模化到連鎖化。
  • 中國湯文化的大乘之作 瓦罐煨湯
    說起喝湯,中國人大多知道廣東人對湯的熱衷,其實江西人也十分講究喝湯、且很會做湯,據說江西當地人每天從早餐開始就喝湯,一二元錢一小盅,開始了一天的生活,而老百姓在家也都要自己煲湯,民間瓦罐煨湯就是出自江西。
  • 一口瓦罐煨湯,南昌人公認的絕殺利器!
    瓦罐湯的做法並不複雜,重在食材的搭配,因此花樣繁多。雞、鴨、鴿子、排骨都是基礎食材,清理後斬件分塊,焯水洗淨,配菜中的大眾「明星」像蓮藕、蘿蔔、山藥大等大塊芳香也是處理成塊狀,確保也能保持完整不散。瓦罐湯食材種類豐富,很多食物甚至藥材都可以用來煨制。如煨制冬瓜排骨湯時,可以加入海帶,墨魚等配料。煨制雞湯時,可加入紅棗,花生,蓮子,天麻,人參等。
  • 「瓦罐墳」是何物?子女送60歲老人入墳,送一餐砌一塊磚
    在公元前221年的秦朝的時候,按照當時的律法來說,如果家裡有超過60歲的老人的話,就必須要把老人扔到深山老林裡面去,任由老人們自生自滅。不過這個歷史記載並沒有得到真實性的考核,只是在野史中有所記載。今天我們要說的惡習和秦朝的惡習差不多,這個就是「瓦罐墳」其實有關於瓦罐墳的記載,很多地方都只是有這個傳說而已,但是當你去查找史書的時候,卻什麼也查不到。
  • 南昌人為什麼愛喝瓦罐湯?
    圖片來源:鳳凰江西瓦罐湯,又名民間瓦罐湯是贛菜的代表《呂氏春秋·本味篇》這樣記載「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則成至味」幾千年的歷史沉澱圖片來源:鳳凰江西湯斌離任後老百姓為了紀念他紛紛用瓦罐煨湯由於用瓦罐煨湯不損傷食材的營養結構是補充營養、養生保健的最佳選擇南昌瓦罐煨湯從此便在民間流行了起來
  • 當傳統瓦罐煨湯遇到現代飲食
    源於江西民間的曹氏瓦罐煨湯不但鮮香醇厚,香而不膩,而且滋補功效不凡,深受襄憲王喜愛,成為每日必飲的湯品,出遊時必帶煨湯曹氏隨行。曹氏瓦罐煨湯因此聞名天下,後人俗稱為「土皇帝瓦罐煨湯」。  瓦罐煨湯在民間有「湯中之王」的稱號,其味鮮香淳濃,具有滋陰補腎,清涼祛溫的功效,食後令人久久難忘,所以常常現身於成功人士雅聚、高朋宴飲之中。
  • 佛山靚湯,料多量足,瓦罐煲湯極致入味,靚仔靚女,喝湯!
    根據家裡的人口來確定煲湯的量,保證每個人,飯前都有半碗湯,飯後都有一碗湯。這樣的營養定律,根植在每個傳統的廣東人心裡。所以,想要為家人煲一鍋好湯,是非常考驗煲湯人的經驗和技術,沒有一定年紀的人,很難煲出好湯。湯對廣東人來說,有多重要,北方人很難體會的到。廣東人覺得無湯不成宴,但在很多北方人的心裡,主食大菜才是宴席真正主角,湯,不過是最後的搭配和中和。
  • 移動的席夢思 經典「瓦罐」車型推薦
    瓦罐車型,現在越來越被大家所熟知,所接受。但很多人只知道瓦罐車就是旅行車,可它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叫瓦罐車?確很少有人知道。雖然長得像瓦罐,但並非此原因,其實瓦罐是跟它的洋名字有關,旅行車的英文為Wagon,所以音譯為瓦罐。
  • 古色傳香瓦罐快餐暖冬裡的中國美食
    古色傳香瓦罐快餐通過中國傳統健康烹飪瓦罐料理,將新鮮的食材結合科學的營養搭配技術,再加上秘制的味道及超前的經營管理理念,讓品牌知名度迅速升溫。 古色   現代人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食材新鮮,健康營養,價廉味美,環境舒適一個都不能少!真的有這麼「完美」的餐館嗎?
  • 「瓦罐墳」是什麼?把年邁父母關進洞穴,送一頓飯加一塊磚封洞口
    01瓦罐墳的風俗有多可怕瓦罐墳是一種墓葬形式,但是並不是簡單地從名字上的理解成,這個墳墓的形狀是瓦罐形狀於是就這麼命名了。所以,被送到「瓦罐墳」的老人基本上就是被子女送來等死的,可以說就是被子女謀殺了。
  • 瓦罐湯煨制時間不得少於4小時
    本報訊(記者 宋文博)記者昨日從市商務局了解到,《南昌瓦罐湯品牌門店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發布並於即日起實施(試行)。《辦法》明確,對工藝流程不規範、經營湯品三分之一以上主料投放不達標以及食品質量、環境衛生達不到要求的門店,將責成限期整改甚至摘牌。
  • 最強「瓦罐」沒有之一,奧迪RS 6 Avant
    奧迪RS 6 Avant可能大多數人聽到「瓦罐」會想到很多的菜品,比如說瓦罐魚、瓦罐湯、瓦罐米線等等。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旅行車的車迷,「瓦罐」這個詞肯定是非常熟悉並很親切的。因為在英文當中旅行車被稱為「wagon」,我們中文音譯過來即為「瓦罐」了。旅行車在國外尤其是歐洲的數量是非常多的,它的保有量要明顯高於三廂車,因為旅行車特有的車身結構使其擁有非常大的空間。旅行車車型最多的也屬歐洲的車企。今天要介紹的可不僅僅是旅行車這麼簡單,可以說它是地表最強的「瓦罐」,並且是沒有之一,它絕對是「瓦罐」迷的終極夢想,它就是今天的主角—2018款奧迪RS 6 Avant。
  • 買不起奧迪RS6就看它,設計一流,配貫穿尾燈,瓦罐粉有福了
    了解汽車的朋友應該知道,奧迪RS6是一款很特別的車,它並不是常規的轎車或是跑車結構,而是空間很大、實用性很強的旅行車,同時這款車被廣大消費者戲稱為"地表最速瓦罐",因為它搭載了4.0T V8雙渦輪發動機,零百加速僅需3.9秒,因此奧迪RS6成為了無數瓦罐粉的夢中情車。
  • 鄭州「最好吃」的瓦罐,東三街「三寶之一」,食客:不就是砂鍋嗎
    應該有不少的吃貨都知道,這裡的恩記湯包、老高燒烤,還有溢香苑瓦罐,稱為東三街上的「三寶」。因此有不少的人慕名而來,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瓦罐,再配上酥脆的千層餅,別提有多愜意了。在鄭州,溢香苑瓦罐店有很多家,最先開始的就是東三街那家,後來開了六七家分店,生意也是很紅火。
  • 滕王閣街道:方園的拌粉、瓦罐湯,真恰噶!
    滕王閣街道:方園的拌粉、瓦罐湯,真恰噶!,對於南昌人來說是最標準也最快捷的南昌風味早餐,「我只要一天不吃米粉、瓦罐湯就會覺得少了點什麼,已經成了生活習慣,改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