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閱讀!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加分享就是對小篇最好的支持!!!
1947年5月11日,張靈甫率整編第74師從垛莊出發,經由孟良崮西麓,向陳毅和粟裕統率的華東野戰軍發起了進攻。
這時,粟裕調集華野五個主力縱隊,在孟良崮布置了一個大口袋,就等他「裝」進去,來一個全殲。
這時在該地區的國軍由湯恩伯統一指揮。他特別看重張靈甫這張王牌,令他為主攻。可張靈甫每天圍著臨沂團團轉,折騰一個多月,硬是找不到粟裕的主力。湯恩伯急了,為了逼粟裕出來決戰,於是下令張靈甫主力向蒙陰進攻,以整83師為右側掩護。按照湯恩伯的部署,整83師應以1個旅(欠1個團)進出沂水西岸,確保第74師右側的安全。
誰知整83師師長竟是與張靈甫結怨的冤家李天霞。
結果,李天霞硬是不聽湯恩伯的命令派主力捍衛第74師,只令57團團附王壽衡率一個連、攜帶報話機1部,冒充旅部番號,進出沂水西岸進行「遊擊」。
他這一狠著,終於把張靈甫「栽」了。
12日黃昏,第57團團長羅文浪突然接到張靈甫電話,問:「沂水西岸是哪支部隊?」
「這個這個……」羅文浪不能直說就一個連,只得支吾其詞。
原來第74師衝在各個部隊的最前面,由於右翼失去護衛,遭了粟裕重兵「一頓毒打」後,不得不由蒙陰南撤到了垛莊東的孟良崮山地。張靈甫非常忿怒地說:「你們搞的什麼名堂?現在右翼出了毛病,我們有一個旅沒有下來。共軍大部過了河,形成包圍。我已向國防部告了狀。出了事,你們要負責。」
羅團長繼續裝傻,支支吾吾不做聲。
張靈甫暴躁一陣後,只好口氣和緩地說:「霞公(指李天霞)是我的老長官,他上次受了處分,我心裡非常難過。他現在又來耍滑頭,你要告訴他趕快設法補救。我只等57旅撤下來,站住了腳,就不怕了。」
可張靈甫這些話,羅文浪卻沒去轉達。
因為他的這個團在蘇北兩次被殲,前任團長被俘,無人收拾殘局,李天霞才派他這個師參謀長來接管。這個團裝備不全,士氣低落,一個營還是由偽軍改編的,在全師中戰鬥力最弱。這還不說,進入山東後,李天霞總叫它打頭陣。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羅文浪不是他的舊部。所以,李師長不仁,他羅文浪自然也不義了,於是借張靈甫暗報李天霞「害己」之仇。
由於李天霞暗中一作梗,立即使得整個戰局一發不可收拾。張靈甫不得不將部隊擺在孟良崮一帶山地。結果,全師掉進了粟裕早已設好的「口袋陣」中,隨即被華野5個縱隊圍著往死裡打。最後,張靈甫三萬多人全部被殲滅。
張靈甫在臨死之前,終於明白了李天霞的歹意,下令副參謀長給蔣介石發出了最後一個電文,略云:職師與數倍之勁敵血戰三晝夜,官兵傷亡殆盡,援軍不至,無力再戰,為不辱黨國使命,抱定不成功、即成仁之決心,發電後,職等集體自殺,以報總統知遇之恩。電報中的「援軍不至」指的是李天霞。臨死前,他沒忘告李天霞「見死不救」的狀。
然後,他才自殺身亡。
張靈甫與李天霞到底有了什麼不共戴天的大仇呢?
其實,就是為了爭官當。
原來,第74軍的老軍長本來是王耀武,他兼了集團軍副總司令後,知道自己這個軍長遲早是要讓給別人的。而他一直對張靈甫寵愛有加,暗中悄悄選定了張靈甫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張靈甫資歷太淺。74軍軍長的最佳人選是李天霞。他是黃埔三期,與王耀武是同期同學,當過張靈甫的上司,資格老。但李天霞為人跋扈而又狡猾,因此王耀武不喜歡他。而與張靈甫的競爭對手,除了李天霞外,還有另一師長施中誠,也比張靈甫資格老。恰好,1944年5月在長衡會戰中,張靈甫因為保存實力,未建戰功,被調至陸軍大學學習。王耀武捉急之際,不得不走了一盤大棋:先設計把李天霞、施中誠弄走,再把資歷不夠的張靈甫弄過來。於是,他將「老同學」李天霞調為第100軍軍長,以施中誠為第74軍軍長作為過渡。結果,1946年5月,張靈甫從陸軍大學畢業前夕,任職不到一年的施中誠恰好早幾天被「調走」,王耀武於是親自向蔣介石推薦張靈甫名接班。蔣介石一口就答應。就這樣,張靈甫彎道超車,擔任了第74軍軍長之職。
爭當第74軍長,李天霞敗於了張靈甫。
誰知接著兩人又發生爭整編第5軍軍長的「不愉快」的事。
不久,在整編中,張靈甫和李天霞都由軍長變成了師長。1947年初,第5軍軍長邱清泉因內部不和要調離。兩個老對頭又不約而同地一起瞄向了第5軍軍長之位。結果,張靈甫在南京就近走了老軍長俞濟時的門路。李天霞也是在南京不惜重金打點,並且略勝張靈甫一籌,以師長兼任了進攻臨沂的左翼縱隊司令。
在爭奪軍長之時,兩人在攻佔臨沂時又幹了一仗。
李天霞打仗,一貫喜歡保存實力,自詡為「巧仗,不打硬仗」。在攻擊臨沂時,他不知從哪到到了一個「共軍有13個縱隊集結在83師正面」的報告,未經核實,便自作主張,命令全師後撤40裡。他的這一決定直接讓友軍側翼暴露出來,解放軍立即實施穿插進攻,一度使整74師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事後張靈甫氣憤不過,向徐州方面彈劾李天霞「作戰消極」。結果,李天霞不僅爭奪第5軍軍長無望,反而把縱隊司令官卻丟了,只剩下一個師長。
俞濟時是蔣介石的老侍衛長,第74軍改整編74師後,他有意「重掌」該師,準備張靈甫一走人,就以自己的老手下、74師副師長蔡仁傑升充師長,於是,他向蔣介石力保張靈甫去第5軍當軍長。因為競爭對手李天霞出事,很快,張靈甫的任職命令被蔣介石籤定了,只待他攻下蒙陰後就公布。
李天霞爭當整編第5軍軍長又沒成功,反而丟了官,對張靈甫更是妒忌。
因此,這一次湯恩伯再次令他做張靈甫的「護衛」,新仇舊恨一起湧來,一氣之下,他故技重施,終於一把置張靈甫於死地了。
張靈甫和74師被殲滅後,蔣介石老淚縱橫,哭訴說:「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武力,竟為劣勢烏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損失,能不令人哀痛!」然後,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追責,「指揮不當」的「剿共」總指揮湯恩伯撤職,「見死不救」的整編第83師師長李天霞撤職,並押解徐州「剿總」軍法審判。
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麻煩點【在看】
讓更多人因你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