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的學長經歷告訴你材料類大學生的就業情況,請理性看待勿盲從

2020-12-15 擇校計

這些學長經歷告訴你材料類大學生的就業情況,請理性看待勿盲從

由於小編本碩博所在學院都有材料學專業,雖然本人不是材料類專業學生,但認識很多學材料的同學和同窗。近期常在一起聊天,也知道了很多材料類學生職業發展的具體案例和情況,與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看到材料類等勸退、天坑專業,不要盲從報考,也不要因為盲從而不報考。人情本心,報考符合自身定位的專業才好,所以需要摒棄偏見。

說說已就業七年到四年的同學們的一些看法,有本科同學、碩士博士也有:

1、材料類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現在細分的很多,有金屬材料專業、高分子材料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2、同屬於材料類專業,細分下來各方向差距也很大。材成類專業就業相對較好,有些學校也把材成專業分到機械類裡,可見這個專業偏重機械加工。

3、材料類博士畢業,去企業工資15000左右浮動是常價,國企低一些,高校的話,普通博士全國統一價,8000左右,優秀博士,泛指能評上青千等人才帽子的,年薪30萬以上,部分學校分房。

4、材料類碩士工資差距比較大,京東方等好點的企業給到8000左右,普通企業6000左右。進高校的話工資也在6000左右,全國統一價(有編制的)。上面說的都是普通高校,清北復交等據說碩士出去年薪也能拿到20萬以上。

這張圖是寧德時代來某校招聘給的待遇,材料類。

5、材料類的找工作不算難,但是挑工作比較難。

6、近幾年新能源材料方向就業較好,工資不錯,但據說有點累。

7、金屬材料,工廠裡工作非常累!

8、工資待遇一般是轉行網際網路>車企材料類崗位>材料類公司。

9、半導體類,機械類、化學類,生物類,汽車類、金融等不限專業的公司一般招聘材料類學生比較多。

10、檢測崗位相對輕鬆,工資相對稍低,比較適合女生。

11、女生建議不要去製藥企業或有機合成崗位,毒性大、工作特累。

12、儘量去研發崗位,遠離一線車間,車間太累,沒時間規劃人生。

最後總結:材料類不怕找不到工作,工作崗位還是比較多的,萬金油專業。但是就怕你跟網際網路等業界人士比工資。

材料類算是個普通的專業,和其他專業沒什麼不同,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保證溫飽問題不大,成為高富帥有點難度。但也比地礦類、冶金類強多了。

相關焦點

  • 拒絕盲從,理性思考
    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理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答而極端的感情。數量,即是正義。KAWS作為現在潮流圈最火的一位塗鴉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全世界潮人追捧。然而在這場「瘋搶」中除了真的KAWS粉絲,也不乏配合那些雖然不知道在搶什麼,但看見此情此景一定要加入混戰的人群......或許,幾天過後你發現周圍的朋友都是這個樣子!
  • 大學生畢業將面臨這2大難題,這些數據告訴你:大學生就業有去處
    不論是996、997、裁員、失業、猝死等詞無一不在告訴我們,就業難!就業,是真難! 不光是從2019年開始,每年這個話題都會被大家討論,因為工作過勞死,加班多卻還是窮的叮噹響,這一年,大家都經歷了很多!
  • 應該分不同情況理性看待問題
    學長作為過來人給大家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也希望對即將考研的同學有所幫助。結合自身情況,理性分析1、為什麼考研首先要知道為什麼考研,有些同學考研是因為對科研的熱愛,而對於大部分同學而言考研可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為自己將來的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
  • 大學生做兼職僅僅是為了賺生活費?學長:還有這些好處你沒想到
    在這臨近開學的時間裡,很多大學新生也開始向學長學姐們打聽關於大學裡的學習和生活的一些事情了。其中問得比較多的就是關於大學生兼職的問題。例如家裡條件比較差是否通過兼職來賺夠生活費或者是做兼職是否會影響學習,還有怎樣才容易找到一份兼職等等。說到大學生能否通過兼職來賺生活費這個問題,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前提是你自己不是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
  • 大學生返校後,學長幫你整理的校園防護知識,請查收
    大學生安全返校後,我們應該繼續重視的一些事情,學長幫大家整理了內容,同學們記得收藏哦。第一條是返校後不要摘口罩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一部分人都不再戴口罩了。但是現在真的沒到摘口罩的時候,留學生陸續回國,國外疫情處在大爆發階段隨時都有輸入病例,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 男孩子上大學,學什麼專業比較好,985學長告訴你
    進入大學最重要的就是選擇專業,也要為以後的就業考慮一下,男孩子進入大學有很多專業可以選擇,學什麼專業比較好,985學長告訴你。當然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現在很多人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首先看看那個專業,賺錢,那個專業因為就業好,導致大學裡很多人學習熱情不高,大學裡的學習氛圍有所下降,上大學的人只需要辦畢業證,找對象,拓展人脈,我不承認那個,大學是追求真理的地方,不應該受到名利的影響,同樣是大學生的未來不是金錢而是夢想。
  • 大學生四年的體測經歷,學長教你解決體測難題!
    這幾天看了一個新聞,說是某所高校的大學生體測作弊,被取消了學士學位。說實話,個人感覺有點處罰過重了。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有些同學原本身體不好,而且體測標準確實有點高了。這篇文章,學長就結合自己大學四年的體測經歷,跟同學們分享一下,在體測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我都是怎麼解決的?第一:體測前準備在每次體測前,我都會提前進入熱身狀態。
  • 2019廣西事業單位面試模擬:你如何看待大學生創業,選擇送外賣?
    雖然關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說法在2014年已經提出,但創業的趨勢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之下日益增長,特別是對於大學生而言,將近畢業或者剛畢業的情況,創業是面向社會的第一次嘗試,有些成功了,但失敗的更多,可不管怎樣,這些都是他們的經歷。
  • 大學生們即將開學,學長:這些準備你做好了嗎?
    作為一個大學生,不得不說,我們真的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假期。就好像在家上網課就如同假期補課一樣,不習慣網課,也不太能接受。當我們收到即將開學的消息時還是非常興奮的,又能見到自己的好室友,好朋友了。終於不用坐在電腦前發呆了。
  • 材料類的就業待遇怎麼樣?
    同學A-東南沿海某985學校材料類專業1. 崗位:材料類就業還是比較簡單的,人手三個offer以上。2. 待遇:碩士稅前10萬上下,拿到手的7~8K左右,一般都是提供免費二人間住宿和餐補的;博士一般是碩士的兩倍以上,提供單人間和其他補貼。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從行業來看,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最大的行業類是「教育業」(就業比例15.9%)。其他就業比例較大且增長較多的行業類還有建築業(就業比例8.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就業比例8.9%),各類專業設計與諮詢服務業(就業比例5.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就業比例4.6%)。
  • 「後疫情」就業季:有人覺得就業難,但不少地方仍求賢若渴
    雖然疫情為大學生就業帶來了不少衝擊,但有不少專業人士認為,大學生就業難實際上是一種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另一方面許多產業和行業又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湖南大學材料學院的研究生吳昊感到自己所學的專業並沒有那麼難找工作。
  • 「2020年上海大學生就業情況(就業篇)」發布!你來看看哪類專業薪酬高
    哪類學校畢業生找工作快,哪類專業薪酬高,哪類專業籤約滿意度高……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2日發布的「2020年上海大學生就業情況(就業篇)」給出了調查結果。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這份調查報告分析了上海3518名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後發現,從學校類型看,大專類學校畢業生找到工作的速度最快,「雙一流」建設高校畢業生次之,一般大學較慢。
  • 大學新生報到,開學需要謹記的注意事項,學長親身經歷,建議收藏
    大學新生報到,開學需要謹記的注意事項,學長親身經歷,建議收藏。很快就要到了大學新生開學的日子,大學新生報到,開學需要謹記的注意事項。學長以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大學新生入學,一定要多看多想少說,以下九條注意事項,建議收藏。
  • 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簡析,學長學姐現身說法告訴你
    本文內容為各大高校往屆大學生真實的現身說法內容,但因為是往屆,每年該專業的大學情況可能會發生略微變化,所以部分內容較今年,明年甚至以後幾年,實際情況可能會略有不同 但是對於本專業的相關信息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歡迎詳細閱讀並提出對本專業的疑問或寶貴提議,讀者的評論留言是對自媒體人最大的支持!
  • 如何看待大學生「慢就業」
    【給定材料】應屆畢業生認為,「慢就業」的大學生一般面臨的生活壓力不大,父母的觀念比較開明,不會因為孩子不工作而焦慮,而且會支持孩子進修、遊學、考察就業市場或者暫時放鬆。「從主觀方面看,有些學生很有能力,不怕找不到工作,也有大學生不工作是因為怕累、怕承擔責任」。調查顯示,沒提前規劃好未來(62.4%)是大學生選擇「慢就業」的最常見原因。
  • 學長告訴你答案
    學長告訴你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省份的志願填報工作也基本已經完成在這裡,學長先恭喜大家可以去到一所理想大學,變成一名大學生。那麼在大學開始之前,我們準大學生要準備的東西還是非常多的。當然,最重要的依舊是各種各樣的入學材料,這些材料大家一定要分門別類的保管好,避免開學的時候自己的材料丟失或遺棄。
  • 學長OL大學專業解析系列-工商管理類
    工商管理類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別,一種類別是以工商管理和市場營銷專業為代表的所謂萬金油專業,另一種就是以會計和財務管理為代表的實用性很強的專業。本文會探討這些專業的共性,也會探討不同專業的就業概況、性格要求以及報考難度等。
  • 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理性思考
    從大學生的就業不僅僅代表了個體與其家庭的幸福指數,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國家的發展態勢。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大學生數量在逐年增長但對應的工作崗位卻沒有增加,反而有下滑趨勢,因此就大學生的當前就業形勢進行深入分析與討論對於解決就業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正處於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大學生作為體制內的重要群體其地位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 52.6%受訪大學生建議高校就業指導早一點開始
    92.1%受訪大學生希望學校增加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幫助  尤薇(化名)就讀於廈門大學,她所在的學院有微信群和公眾號,平時會發布一些實習或宣講會、招聘會的信息。「學院還會請已經找到好工作的學生來做經驗分享,請一些老師講解職場禮儀,免費為學生提供證件照。」尤薇說,在廈門的實習機會不是很多,這些實習信息對她來說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