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無名·詩》
藝人:何韻詩
評分:★★★★☆
師承
何韻詩1996年因獲得香港第十五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而進軍歌壇,並成為梅豔芳身前唯一的女弟子。事實上,儘管有梅豔芳的金字招牌,但何韻詩入行卻並不算順利。直到獲得新秀大賽冠軍的五年後,才發行專輯,而且最初的兩張均為大EP。這在當時的香港樂壇來講,也是藝人不被重視的一個信號。師承,對於何韻詩來講,更多的是一種壓力和包袱。
班底
作為一直比較執著,哪怕放棄主流市場,也要堅持音樂中硬度的何韻詩,幕後團隊顯得尤為重要。從最初期的親密搭檔英師傅,到中期以英師傅為核心的「青山大樂隊」,以及最近兩張專輯大包大攬的陳奐仁,何韻詩音樂氣質的變化,隨著合作陣容的豐富,將音樂累積得愈來愈飽滿。更不能忽視的還有何韻詩詞作者陣容中的黃偉文,他賦予何韻詩的音樂一種文字世界的玲瓏色彩。
風格
在香港主流樂壇裡面,何韻詩無疑是在音樂上最重口味的女歌手。在早期「華星唱片」和「百代唱片」前期,何韻詩更像是一個搖滾樂隊的女主唱,作品也以酣暢淋漓的搖滾作品為主。從青山大樂隊時期開始,何韻詩的作品中越來越多地融入了一些電子元素,從而擴展了作品的氛圍效果。尤其是像《梁祝下世傳奇》這樣的概念型專輯,讓何韻詩將流行作品文學化,將流行專輯戲劇化。
新作
新作《無名·詩》,是一張地地道道的國語專輯。不像許多香港歌手出國語專輯,總要把粵語作品拿來改編,何韻詩沒有一首舊貨翻炒。同一張專輯粵語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與國語版《鋼鐵人》相比,後者明顯落於下風。
《無名·詩》在音樂班底上,既有何韻詩近期的重要拍檔陳奐仁,也有回歸的英師傅,亦有五月天。既穩固了何韻詩在香港樂壇的音樂根基,又不乏小範圍內淺嘗輒止的小磨合。在文字上,黃偉文只填寫《詩與胡說》一首國語作品,像魏如萱、範曉萱和阿信這樣來自臺灣本土,且和何韻詩的獨立音樂態度心有靈犀的創作人的加盟,也讓整張專輯在文字表達上,既貼合何韻詩的音樂取向,亦能符合國語市場獨立音樂範圍內歌迷的審美要求。(愛地人)
(責任編輯: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