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概論】(8) 學習方法二:組織討論交流

2021-03-02 學佛放生

第二個,就是我們要組織交流、討論,這個我希望大家要引起重視。學習是要交流的,人和人之間的心靈是要溝通的,就像我們的窗戶需要打開透氣是一樣的。我們世間的人經常會有一種抑鬱,或者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搞得很糟糕,什麼原因呢?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跟我們相處呢?就是我們不願意跟人家溝通,不去討論、不去學習人家好的東西。這個互動非常重要啊!

 

其實,我們的前人都給我們做了榜樣,我們看,儒家的聖人孔夫子,他一生的教學都是幹什麼?《論語》都是什麼?孔夫子跟學生之間的對話,對不對?就是孔夫子跟學生之間的一些交流,學生有什麼問題,有什麼疑問,他們都去請教孔夫子,孔夫子就予以解答、回答。那麼第一次回答不圓滿,第二次就重新再加以提升。這個方面顏回做得很好,顏回是所有弟子當中做得最好的,可以說是他最得意的門生了。

 

曾經有一次,孔夫子心裡很憂傷,臉色很憂傷,其他弟子就告訴顏回了,顏回就在房間裡彈琴,很快樂。有人就問他:「夫子那麼憂傷,你怎麼就做得那麼快樂呢?」他就去跟孔夫子講:「您以前不是教給我們了嘛,一個真正懂得仁義的人,崇尚道德的人,一定不要把很多東西放在心裡去憂傷,這是沒有意思的。」

 

孔夫子說:「我說了這個事情嗎?」

 

顏回說:「你就說了咧。」

 

「好,」孔夫子說,「我現在,」他這個在提升,「快樂是一個層面,看你這個快樂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他人,如果你是為了眾生、為了大眾的話,你這個憂傷是必要的。你不能置天下所有的苦難而不顧,還去快樂,這個是不對的!」所以孔夫子聽到這些,把他的教化不斷地提升,是在和他的學生、弟子之間的互動當中得來的。你們看《論語》、《大學》和《中庸》,這些裡面都是「子曰」。

 

魯哀公去問孔夫子:「你的弟子當中誰學習最好?誰最好學啊?」孔夫子說:「我的弟子當中就是顏回,自從有了顏回以後,門人愈親,我的學生跟我啊,師徒之間師資道和,做得有那麼回事啦!」後來,顏回是三十二歲就去世了,孔夫子是痛哭流淚啊,痛苦啊!這個我們要去體會,體會這些,也就是互動非常重要。

再看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所有的經典,你們看哦,只有《阿彌陀經》裡面是沒有人問、沒有當機者,他直接跟舍利弗講:「舍利弗,我告訴你,從是西方有一個地方,就是極樂世界,那裡有一尊佛正在講法。」他是跟弟子講的,跟舍利弗講的。那麼其他的都有當機者,像阿難去問他,阿難看到釋迦牟尼佛整個面容放光,容顏很愉悅,就起來頂禮:「世尊,今天看到您很開心哪,滿面紅光,很稀有啊,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讓您這麼高興呢?」釋迦牟尼佛就回答是什麼樣的因緣。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佛跟弟子之間的互動所留下來的,不是釋迦牟尼佛寫的「我的一個心得體會」,或者「我的一個日記」,是不是這樣的?不是啊!它是要有當機者的,就像《金剛經》裡,須菩提起座,問:「一切眾生發了菩提心以後,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欸,釋迦牟尼佛就回答:「應當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後面就講應該怎麼樣降伏其心。他每次要表達一個內容之前,都要說:須菩提,應該怎麼樣怎麼樣。他是跟弟子之間的互動而來的,我們要學這個東西啊,不是我們坐在房間裡打妄想以後,然後就拿出來一篇論文跟大家講,不是這樣子的。你講的那個東西是沒用的,不對眾生的機啊!

 

所以佛在《普賢行願品》裡面講,菩薩是以眾生作為成佛最基本的所依,離開眾生是沒佛可成的。你的大悲心生不起來,你的菩提心生不起來,你的法是沒用的。那我們學了法以後,我們之間,學員和學員之間是要有互動的。不互動的話,每天講了以後,到底大家有沒有把握好裡邊的內容?有沒有在生活當中去貫徹落實?今後討論過程當中,其實我不要看你這個東西背了多少,背也要背,我就問你,這個法你最近在生活當中,在寺院生活當中,你是怎麼落實的?這個很重要,我們主要還是要討論這個東西。

 

我們不是要討論對這個有些什麼樣的發揮,不需要你發揮,現在不是你發揮的時候。你先把這個學進去沒有?大家注意哦,我們的討論是不離開我們所學的教理,不是說拿出一個淨土法門,「這個淨土法門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啊?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啊?」不討論這個,這個我們討論不出來,淨土法門你能討論得出來嗎?連舍利弗這麼大的弟子,釋迦牟尼佛當時的這些大弟子,問都沒辦法問,都要釋迦牟尼佛親自說,我們現在能討論吶?!討論的東西要清楚,就是把教理,我們所學的這些基本的法義,你有沒有把握好,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你在生活中是怎麼落實的。

 

這個大家要注意,今後有時候我會在場,有時候不在,你們班長可以組織大家討論,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寫條子給我就可以,但不需要我天天到場。這個非常重要,不然的話我們三年會白過的。我們學了以後,這個筆記、教材一拿回去,就放在那裡睡覺了。然後三年下來,我們到底有沒有受用?沒有檢驗,沒有交流討論,是看不出來的。不然你就怪祖庭,辦教學一點受用也沒有。昨天聽說有個師父就發表一些議論,說你們這個研習班我看了一下,學和不學都是一樣的。這個是教學方面,我們自己要去更新教和學的方法,如果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出了問題,我們是得不到受益的。別人的議論可以作為一面鏡子來激勵我們大家,把學和修要落實。

【佛法概論】(1)緒言

【佛法概論】(2)不懂佛法的基本常識,就沒辦法深入 

【佛法概論】(3) 修學佛法要與自心結合:用心感受佛法 

【佛法概論】(4)自心要與佛法相融契

【佛法概論】(5) 修學佛法教理要立足修學淨土的本位

【佛法概論】(6)佛法修學理路在淨土法門中的表達

【佛法概論】(7) 學習方法一:作好筆記,反覆串習

…  

 

 

 

 

【上海周六學佛放生群】依止淨土五經一論和淨土宗祖師聖言量,每日共修群學習教理,每月組織念佛、放生、誦經等共修。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462304322     

相關焦點

  • 【佛法概論】(9) 學習方法三:學修不可偏廢
    入海,佛法的大海我去算沙呀,算一顆一顆沙,海底有多少沙呀,沒有一點意思,入海算沙徒自困;摘葉尋枝我不能,在枝枝末末上去弄,對自己修學佛法沒有一點利益的話,不能有機地結合起來的話,我不幹這個事情,就是學和修不能偏廢。這都是祖師給我們留下來的一些忠告,如果我們不能貫徹落實,還是跟不學佛的人一樣,都是在搞世間的學問。
  • 【佛法概論】(21) 發心殊勝內容回顧
    我們作為淨業行人所取的,作為大乘佛法來講,我們所做的一切善事一定要以上品的發心——發求無上正等正覺、利益眾生的這個成佛的心。特別是我們淨業行人,一定要把無上正等正覺和利益眾生成佛的這樣一個心,安立在求生淨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層面上。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上一堂課也學習了。因為這個發心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我們整個《佛法概論》的修學,第一堂課就要講這個發心,發心錯了,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就都錯了。
  • 【佛法概論】(20)發心的品位決定了修行功德的差別
    (明朗法師) 【佛法概論】(1)緒言【佛法概論】(2)不懂佛法的基本常識,就沒辦法深入 【佛法概論】(3) 修學佛法要與自心結合:用心感受佛法 【佛法概論】(4)自心要與佛法相融契【佛法概論】(5) 修學佛法教理要立足修學淨土的本位【佛法概論】(6)佛法修學理路在淨土法門中的表達
  • 【佛法概論】(3) 修學佛法要與自心結合:用心感受佛法
    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為什麼有時候學了很多年,得不到一些受用呢?就是把教法跟自心的調整是脫節的,所以你的習氣一點都沒碰,自心一點都沒改變,身口意沒有去落實這個教法,所以就得不到利益了。所以要用心去感受,這大家一定要知道哦,用心去感受,不是我們用動腦筋去思惟的,動腦筋是第六意識,第六識它是思惟,但是要落實在我們的自心上去。
  • 自考本科社會學概論學習和複習方法總結
    社會學概論是自考本科的課程 和我們的生活是存在關聯的 學習過程中聯繫生活實際還是比較有意思的社會學分為14章社會學的創立和發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社會與文化社會化與社會角色社會互動家庭與婚姻群體與組織教育 勞動與消費社區與社區發展城鎮化
  • 」清舊書院「學員讀《國學概論》(第一篇至第六篇)
    後來有了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意願更強烈,想通過自己的學習去影響孩子,想帶著孩子一起去尋找自己民族的根,去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機緣巧合,認識了清風老師,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書法,學習傳統文化。不管是書法的學習,還是傳統文化的學習都是從零基礎開始,因此跟隨清風老師搭建的學習平臺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在清風老師的讀書平臺上推薦了《國學概論》,這本書的閱讀是採用圈、劃和百度的方式看完的。
  • 組織與管理概論複習題綱(二)
    第九章 組織變革與組織發展    一.名詞解釋    1.組織變革:就是應用激勵理論、個性和學習理論等行為科學的知識來取得信息,據此研究群體動力、領導、職權和組織再設計等問題,幫助組織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過程。
  • 佛教:為什麼要學習佛法?學佛的好處
    為什麼要學習佛法?有些人會有疑問說:「學習佛法,真的能減輕苦惱,真正能增長快樂嗎?」我說:「是的!學佛確實是能讓人增長快樂。」因為佛教文化,具備有非常哲理的,非常科學的,正確增長快樂的方法。我們活在這個人間,苦也吃過,樂也享受了,佛法講三世因果,所以後面剩下的一點人生,要謹慎一點樂,考慮考慮自己的來世,在佛教講我們的精神是不會消失的,它會轉到後世中,而後世能轉生到一個有慈悲的家庭是非常不容易得,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有機會學習佛法。佛菩薩並不是來自於虛空,佛菩薩來自於我們凡夫心的轉變,來自於慈悲心,來自於智慧。
  • 學習討論|怎樣用佛法為大眾服務?(8)
    現在我就覺得,學佛了,您講話『怎樣拿佛法為大眾服務?』我覺得就是:自己就儘量能做點什麼就做點什麼,沒有錢布施點身體,是吧?我能幹啥我就幹啥,盡我百分之百的力量,道場只要有事,我能來我就來,為了護持咱們這道場,因為這就是家。家,要大傢伙都不護持,家就散了,是不是?
  • 問題教學法在《傳播學概論》教學中的應用
    二是理論解釋力強,但應用性不足。抽象龐雜的理論知識似乎與媒介的各項實際運用與操作關係相距甚遠。 上述特徵以及傳統意義的單純以理論介紹為主導的講授式教學,往往讓不少學生尤其是入學之初即開《傳播學概論》課程的學生,覺得這門課難學且不實用,進而降低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這難免影響這門課的教學效果。
  • 人本的佛法與人本為中心的佛教——楊鬱文
    二、佛法、佛教、人本    (一)佛法   導師在《佛法概論》的緒言及第一章說明:「佛法」,為「佛」與「法」的結合詞,應解說為佛的法。「佛為法本,法由佛出」,所以稱之為「佛法」。佛的法,是根本的;「諸佛常法」與「入佛法相的佛法」,是豎貫的,深入的;「融貫的佛法」,是旁通的。千百年來流行於人間的佛法,不外乎契合這三者而構成。
  • 《六祖壇經》: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
    增減是二法,二法就是迷了真如。二法是迷,覺悟了是不二。正如同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對印宗法師所說的,「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一切法真如」,體是真的,相用也不假。迷了的時候,說之為虛妄;悟了的時候,說之為純真。迷了的時候好像有增減,悟了的時候沒有增減。所以,在佛不增加,在眾生並沒有減少,一切法都是不增不減。
  • 四川大學網絡教育2020春季學生學習《土木工程概論》MOOC課程的通知
    /ceici/ 各學習中心、各學員: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服務全民終身學習促進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網絡教育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2019〕8號文件精神要求,為推動網絡教育畢業生達到相當於本校全日制同類專業的水平,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 學習禪宗智慧,開釋佛法精義
    誠如主持人剛才所講的,佛法它本身是一個真實可證的一個東西,它不是一個玄學,不是說在想像當中想像出來的,即使是從釋迦牟尼佛當年開始在傳授佛法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每一樣東西都是由佛陀親自實證,親自走過來的路,同樣的東西教給弟子們,也一樣的這樣子能夠證實,這就是佛法。 那佛法它的內容是什麼呢?
  • 什麼是佛法?萬法唯心,萬法唯識,究竟是什麼意思?
    真正的佛法,是非常具體的,在心智層面進行自我調整的具體方法。比如,當您會在心智層面,讓自己觀自在行深,這是佛法。比如,當您會在心智層面,讓自己善護念,這是佛法。比如,當您會在心智層面體驗到,內在的自己既不在外、也不在內,這就是佛法。真正的佛法,是佛經文字背後所承載的,非常具體的,在心智層面進行自我調整的具體方法,是一種「 心智實操 」。
  • 【歡迎選課】清華大學全校性本科生選修課城市模型概論(文化素質課)
    -8周/每周二/第六大節(19:20-20:55)授課地點:五教(具體地點詳見選課系統)課程類別:全校性本科生選修課(屬於文化素質課)課時:16學分:1縱觀城市科學的發展歷史,從對城市現象的記載、描述,到對其進行歸納、總結、再到對城市事物之間的關係描述,最後發展到用系統的觀點看待城市,其發展歷程經歷了一個從定性到定量的過程。
  • 中考生物:「組織學生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專題解析
    資料分析基礎上的討論與交流,是基於個體收益之上獲得認同與完善的活動,討論與交流的活動培養了學生準確的表述、積極的思考的能力,虛心的傾聽、友善的合作的情感態度,深入的探究、迫切的求知的願望,這些都是學生受用一生的科學素養。 3、探究學習妙:資料分析的實質就是利用生物事實或生物現象來解釋生物概念,論證生物規律的一種科學探究活動。
  • 西昌學院行政管理主要學習什麼內容呢
    行政管理專業主要學習行政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社會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行政學理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外的初步能力。該專業以各級黨政機關、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事務為研究對象,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行政管理專門人才。
  • 精彩「雲」課|美術博物館學概論 / 範迪安、馮雪·藝術管理與教育...
    課程內容主要包括美術博物館現象史、應用博物館學和理論博物館學方面的基本原理和重點知識,同時,選擇能夠反映作為整體的、博物館共性的話題,以及重點討論美術博物館特殊性的觀點和案例,以整體觀照和重點研究、理論思辨和經驗總結相配合的思路組織課程內容。《美術博物館學概論》課程簡介教學目標1.
  • 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心得體會(大一毛概作業)
    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心得體會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我感受到了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我們大學生成長和長遠發展的客觀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現實意義。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門課程我感受到了以下幾點:1.老師態度認真,更不乏幽默風趣,課堂上嚴格要求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