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AI 領域的人士一定不會對深蘭科技感到陌生,這個同時受到政府、資本、市場關注的創業公司頗有故事。2018年,深蘭科技不斷融資,已經獲得來自國家隊基金——中金資本的 2 億元融資,和綠地控股的 3 億元戰略融資,其估值也在一年內翻了 10 倍。不久前,一則深蘭準備於 2019 年籌備 IPO 的消息不脛而走,更是讓這個公司更具話題性。
「關於 IPO 的事情,我們現在還不方便透露太多。」深蘭科技副總裁劉鳳義溫文爾雅地笑道。他表示,深蘭科技接下來的步伐會更快,將工作重心放在產品上。「我們會在各個領域進行全面鋪開,基本上會佔領中國市場的各個領域。」他說。
那麼,作為一個估值已經達到獨角獸實力級別的深蘭科技,其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它又如何從產品切入,去爭奪 AI 領域的頭部獨角獸呢,劉鳳義在 TechCrunch 國際創新峰會 2018 深圳站主論壇上對這些問題做了分享。
首先,劉鳳義先介紹了深蘭科技現在「最火」的兩款產品,芭提雅無人車和熊貓公交。芭提雅是深蘭科技提出的一個移動零售概念。「大家以前買東西,都是人去找店。現在,我們給傳統的商店加一個輪子,你不用去找它,商店會自動來找你。」他說。深蘭科技有一個 app,如果你想買蔬菜或者衣服,可以直接通過 app 下單,移動的商店就會自動到你面前,你拿到了你想要的東西直接下車,車門關了就自動結算。「我們下一步也會和 B 端客戶合作,大家以後就可以租我們的車或者是買我們的車,現在大家開一個店,一年的租金可能幾十萬,我們這輛車,買的話是 30 多萬,租則是 200 塊錢一天,成本要低很多。」劉鳳義解釋道。
熊貓公交是深蘭科技最新推出的一款產品。「乘坐熊貓公交,你上車可以不用刷卡,下車系統會自動結算。你還可以在上面買東西、進行互動。」劉鳳義做了一些有趣的應用場景案列介紹:比如說你想去哪裡,車會為你生成路線。此外,熊貓公交還有一個檢測異常的風控系統——車上有人摔倒了,或者有人在公交車上偷東西,(系統)都可以第一時間報警。
無論是芭提雅還是熊貓公交,深蘭科技的產品聽起來都很酷炫,事實上這些產品也融合了視覺識別、自動駕駛等技術,有一定的複雜性。不過,劉鳳義透露,深蘭科技的智能車已經實現了小批量量產,下階段會進行大批量量產。「我們已經拿到了新加坡、印尼等國家的訂單。」他表示深蘭科技的產品已經落地,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概念階段。
講概念、講故事是很多 AI 公司在前兩年擅長的事情。不過,隨著資本市場的冷靜和 AI 市場的理性發展,劉鳳義指出,AI 企業接下來需要專注在產品上。「現在 AI 市場已經不能僅靠講故事,初創型企業首先要把自己的技術做紮實。第二是技術要落地,必須有產品拿得出手,而且產品要經得起考驗。」他說:「深蘭從成立之初就堅持基礎研發和應用落地,我們把之前人工智慧的故事和之後的商品應用落地完美結合在了一起。」
仔細了解,我們不難發現深蘭科技的業務範圍非常廣,涉及的技術也非常多,其在視覺識別、語音技術、晶片、機器人等領域均有涉獵。這和大部分創業公司垂直切入的戰略不同,深蘭科技的野心是做一個平臺型企業。「我們的目標是要做中國的 Google。」劉鳳義表示深蘭科技和很多專注於垂直領域的 AI 公司不同,其野心是橫向平臺型發展。「現在我們有一個項目,做人機大戰——用 AI 挑戰人類服裝設計師,我們的勝率在 70% 以上。我們和 Google 的 AlphaGo 不同的是,圍棋是線性思維,變化只有三種,但是我們要做的是讓機器理解什麼是美,是非線性的思維。這是非常困難的。」
「國內像深蘭做得這麼廣泛的頭部企業,在人工智慧類方面還沒有出現,初創企業如果把某一個領域做得很好,已經很了不起了。」劉鳳義對深蘭科技的發展非常自信。
TC 深圳 2018 | 深蘭科技劉鳳義:AI 市場正在理性化,初創企業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