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多大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

2020-08-06 完美孕婦雜誌

首先,先自問自答下哈,關於這個打算啥時給孩子獨立房間,小編覺得還是因人而異吧,沒有標準答案,主要看孩子的抗拒程度和身為父母的決心。如果孩子不抗拒3歲也不嫌早,如果父母狠不下心,10歲不分房的都有。

你打算多大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

不過關於「分房」這件事,孩子跟老父母之間「小劇場」還是相當多的。小編看下來發現,小朋友還真的挺怕鬼的誒↓↓

@啥都嗑:以前聽過我哥說鬼故事,嚇得我至今睡覺都要留小夜燈,不敢一個人睡……

@-Unicorn-----:小學…但是長這麼大了自己睡還是害怕 要開夜燈 咱也不知道怕的啥 就是自己嚇唬自己。

@陳明蕾i:六歲吧...很長一段時間裡,睡覺必須用被子從頭蓋到腳,角角落落塞好,只露個小孔換氣,生怕被鬼抓走了(絲毫沒有感受到自由的快樂。

你打算多大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

@KUMIKO-ZLY:很小的時候和弟弟一個房間 ,有天我弟和我媽媽說姐姐半夜睡覺會笑起來,太嚇人了,於是我就有了自己的房間。

@霍格沃茨在逃Ron:4、5歲的樣子,房間太黑被嚇哭了,半夜我媽把我抱了回去,還是太年輕了,現在我這房門安了跟沒安沒有區別,進來不敲門,出去不關門,沒事兒就把我房門打開,說是通風。

@誰丟的鐵錘啊:從出生就有……以至於每天睡覺本來和爸媽一起睡 第二天睜眼發現在自己屋裡。

你打算多大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

還有個別小鬼頭,自己吵吵嚷嚷說害怕,但其實最嚇人的是他們自己,可能他們自己都沒意識到↓↓

@三年二班陸小哄社會性死亡:hhh對,也不知道哪聽來的牛鬼蛇神,賊怕鬼那時候。我媽讓我自己睡每天都得磨很久才回房間,還要耍賴和她一起睡。後來她煩了,我也不敢再提,就會在半夜被嚇醒的時候推開我爸媽的房間門(他們不鎖門),站在床邊默默注視著我媽,一直把她盯到醒,然後挨一頓胖揍(現在想想小時候最可怕的明明是我)

你打算多大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

更有一些常人羨慕不已同時也理解不來的迷之淚點↓↓

@厭班少女yan:我3歲就被迫在自己臥室睡了……好大好大的床,滾不到邊一直哭。

這有啥好哭的,要知道多少人羨慕不來呢,要知道多大的床就得配多大的房啊,「滾不到邊」…這床…得有多大!這房得有多大!不過也有可能是小時候,自己太小隻顯得床巨大,或者是即將到來的和母親分離的「焦慮」,已經讓自己不知所措,產生錯覺。

你打算多大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

從長大的孩子們的角度來看,能分房、擁有自己的獨立私人空間真是太棒的一件事兒了,然後殊不知,長大有多歡喜小時就有多抗拒。但其實,站在老父母的角度看,其實選擇啥時跟孩子「分房」,還真是挺難的一題。

首先,讓孩子擁有「自由」的同時,也就意味著被迫下放了一些「權利」,比如,孩子合理按照自己的意願想幾點睡就幾點睡,想聊天想東看西看都可以了。長此以往,你會發現孩子的背肉眼可見的駝下去,眼睛越來越壞,頭髮越來越少……

你打算多大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

身為父母,你除了教會孩子自律和督促他們早睡之外,你毫無辦法。成長需要放手,不放手的弊端和壞影響地球人都知道↓↓

一、相信很多爸媽在寶寶年齡比較小的時候,看著可愛的熟睡的小娃,真的是一分一秒都捨不得跟娃分開。而且爸媽跟娃睡在一個房間也有很多好處,比如爸媽可以隨時與寶寶互動、餵奶、換尿布等,娃隨時有什麼需要爸媽也能及時滿足,娃會更加有安全感。

但是爸媽同時也需要知道的是,寶寶總是會需要自己獨立長大的,如果寶寶一直睡在爸媽的房間裡,並不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而且也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質量。

你打算多大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

二、爸媽除了要考慮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寶寶睡眠質量這兩個因素之外,還要考慮到寶寶的性格和心理是否已經具備了獨立睡一個房間的條件。

比如有的寶寶可能天生就比較黏爸媽,膽子小,缺乏安全感,他們需要爸媽的陪伴和保護,如果爸媽過早把他們安置在獨立的房間裡,反而可能會讓寶寶產生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爸媽就不要強迫寶寶過早的一個人睡一個房間,而是應該慢慢的引導寶寶,幫助他們適應自己一個人睡一間房。

你打算多大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

三、同時,育兒專家也建議和寶寶分房睡的年齡也不宜拖得太久,最好不要超過6歲。過晚分房睡的寶寶在性格上,很容易有獨立性差和情緒脆弱的問題。

這樣寶寶長大後也會更容易面臨焦慮、社交恐懼、適應性差等問題,嚴重的還會出現神經質等人格障礙。所以有條件的爸媽最好是在寶寶上小學之前就完成分房睡。

其實還有一點,通常容易為大家所忽視:與那些一直和父母一起睡的寶寶相比,較早開始自己獨立睡一個房間的寶寶,長大後晚上平均睡眠時間要更長。

因為當寶寶和爸媽一起睡在同一個房間的時候,爸媽會更多地回應寶寶的短暫覺醒,然後這會導致寶寶晚上醒來的次數更多,不能睡整覺。

你打算多大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

綜上,從哪一方面來講,跟孩子「分房」這件事都是宜早不宜晚。分房之前家長和孩子做好充分的準備,過渡得相對自然順利最好。

孩子5歲左右就可以嘗試讓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了。在分房之前,可以先分床睡,一步步慢慢適應,不要一下子分房。

其實,對於「分房」這件事父母們大可不必「如臨大敵」,因為有非常多的案例告訴我們,孩子與家長分房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例一:女兒她四歲的時候準備給她換個大一點的床,小姑娘說不用換大床,給我換個大屋子吧,把我的玩具和衣服都放到我的屋子裡,就這樣順其自然的分房了。

例二:兒子三歲半的時候剛好家裡裝修房子,他自己指定了一個房間,並要求裝修好了他要自己睡,之後就順順利利的分房成功了。

廣大老父母們加油嘍~

相關焦點

  • 擁有自己的房間,學會獨立自我
    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意味著自己能夠擁有一個獨立不被打擾的空間。在這個獨立的空間裡面,我們可以思考人生,可以努力學習,可以間歇性發呆,還可以認真的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除此以外,我們還會在自我學習的道路上,越來越獨立,越來越能夠在這個世界獨當一面。曾幾何時,女性在這個世界的地位非常底下。
  • 孩子房間像「狗窩」?父母幫忙收拾也沒用,不如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小趙平時很懶,很少有主動的去打掃自己的房間,雖然母親時常會去提醒他要打掃好自己的房間,可小趙根本就不理會母親說的話。因為他知道就算自己不收拾,最後母親還是會來幫助他收拾好房間的。,一邊念叨著:「不能每次都指望媽媽來幫你打掃房間,以後還是要靠你自己,沒人會幫你的」。
  • 「我就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房間」,21歲大三女孩的獨白令人心酸
    孩子是上天的賜予的禮物,許多家長甚至在剛剛結婚的時候,就已經為寶寶設計好房間,期待著孩子的降臨。然而人生百態,有些孩子由於家庭條件的限制,或者是其他原因,直到成年,都無法擁有屬於自己的房間,讓人心酸不已。
  •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孩子多大可以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多大可以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讓孩子能夠擁有自己的手機,評判的標準在於這個家庭的孩子是否具備擁有手機的條件。關鍵詞:家庭文化,親子關係,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自立性。孩子的自立性如何?是否能夠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事務(自理)?是否能夠自主學習生活(自律)?是否能夠有效及時地調整自己的狀態(自控)?建議帶著以上三個層面的問題評判自己的家庭環境,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的成長狀態,然後動態地評估是否具備孩子能夠自主擁有手機的條件。
  • 7歲孩子19樓墜下,現在的孩子多大能獨立自己出去玩?
    現在的社會,人販子、汽車、高樓等等,各種危險時刻伴隨著寶寶,所以,寶寶從出生就開始專人看著,走到哪跟到哪,有的甚至到高中還有專人接送呢,究竟,孩子多大才能獨立自己出去玩?不用大人陪著。當時我還在樓下看熱鬧,以為是鄰居打架,後來聽保安過來說,是孩子摔了下來,我的心都突突了,雙腿發軟,真的是太可怕了。據說,孩子的父親由於值夜班,在屋裡睡覺,孩子不知道怎麼就跑到了消防連廊玩,然後也不知道怎麼掉了下來。
  • 進孩子房間之前你會敲門嗎?
    我們今天就從這個簡單的問題開始討論:進孩子房間之前你會敲門嗎?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兒童通過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和行動而獲得尊嚴;通過自由使用其選擇能力而獲得意志上的獨立;通過沒有幹擾獨立工作而獲得思想上的獨立。
  • 窮人家出生的孩子:從小到大沒有屬於自己的房間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自主的意識,希望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但因為家裡條件不允許,我住的一直都是我叔叔的房間,叔叔長年在外面打工賺錢,但只要他一回到家我就得從那個房間搬出來。那個房間並不屬於我,只要有親戚來的話我就會被動的搬出來讓給親戚住,或者就得和親戚擠在一個房間。
  • 孩子多大能擁有自己的手機?10歲和15歲都不妥,這個年紀剛好
    小張聽了連連擺手:電話手錶我兒子在幼兒園就有啦,現在這個臭小子滿腦子想的都是擁有一部自己的手機,還說他們班同學很多人都有手機了。小王的話立即引來另一個同事的反對:10歲的孩子自控力差,千萬不能買手機!我女兒有了手機後,成績一落千丈!我準備等她15歲的時候再考慮給她玩手機。小張綜合了一下同事們的意見,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放棄了給兒子買手機的打算。
  • 如何讓孩子單獨睡?孩子多大單獨睡最好呢
    現在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長,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寶寶出生到長大,是離不開父母的陪伴,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孩子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那就是孩子要單獨睡,有的父母從小就讓寶寶單獨睡,有的家長會一直和孩子一起睡。那麼,孩子多大可以單獨睡?單獨睡有什麼好處?如何讓孩單獨睡?
  • 為什麼要讓女人擁有兩個房間的權利?
    ,人們遲早都要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女人視其為歸宿,男人視其為資本,不管側重點如何,它們承載著共同的含義——剛需。既然談到買房子,就室內而言,戶型、面積、採光這些要素就必然成為考察關注點。具體的數據分析交給專家,接下來咱就說說房間數量的重要性。
  • 讓孩子擁有受用一生的獨立資本
    讓我們走近孩子的世界,學習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的資本,培養出獨一無二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學習的起點有人說,現在讓孩子吃苦不可怕,可怕的是將來吃社會的苦。為了讓孩子學會獨立,大家都忙著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首先要擁有獨立的資本,有處理問題的能力。
  • 我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
    「一個女人如果要寫小說,那麼她必須擁有兩樣東西,一樣是金錢,另一樣是一間自己的房間。」伍爾夫說。兩三年前,在一個文學課堂上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第一次聽說伍爾夫的名字。提供給女人的工作機會極其有限,金錢和房間多數來源於繼承,而這繼承也不見得那麼容易。與當下相比,一切只會更加艱難。就是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人請她演講,談一談女人與小說,但是從本書開始,她就表明,她並不打算從大的角度來討論女性與女性的形象,女性與女性創造的小說和女性與描寫女性的小說。她也不打算把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們一一羅列,為她們歌功頌德。
  • 被「窮養」長大的女孩:渴望結婚,是因為想有擁有自己的房間
    她說,我之所以想這麼早結婚,就是因為我想通過婚姻,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就因為這麼一個房間的誘惑,23歲的小慧義無反顧地走入了婚姻。02小慧是留守兒童,從小爸爸媽媽就去了外地打工。青春期的少女總有一肚子的心事,小慧偶爾會寫日記,但因為在舅媽家沒有自己獨立的房間,她根本不知道把日記藏到何處,才能不被表弟發現。再加上年齡越來越大,有一些私密的女生用品,總被表弟在一旁偷窺,也讓她羞得滿臉通紅。升入初二之後,小慧便主動提出了要去住校。
  • 孩子多大需要分床睡? 最好不要超出最佳年齡, 晚了會影響成長發育
    北京大學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在2017年舉辦的「生命教育」全球慈善峰會上提到:「生命教育的意義在於培養獨立的人格。」對於孩子來說,成長並不是學會了多少技能,而是要擁有獨立的人格,而「分床睡」所代表的「情感獨立」就是建立獨立人格的前提。
  • 寶寶多大的時候能自己吃飯?比你想像的還早,三招讓娃獨立吃飯
    小明的媽媽面臨的就是這樣的情況,每次餵小明吃飯都需要浪費非常多的時間,但是小明的媽媽去鄰居家做客的時候卻看到他們的小孩早就能獨立吃飯了,這讓小明的媽媽羨慕不已。那麼為什麼年齡相差不大的寶寶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其實這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一、寶寶多大的時候能夠獨立吃飯?
  • 臥室裡的故事 | 只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
    不用再跟兄弟姐妹分享同一個房間;不用再跟爸媽擠在一間屋子裡,而這間屋子是客廳,是書房,是廚房,也是臥室……那時候的我們只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想做什麼做點什麼。長大後,當我們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甚至整座房子後,你還會記得那時做過的夢,執念過的事嗎?或者實現了曾經在臥室裡許下的諾言嗎?⛺️大概是因為夢想說得太多,總覺得有些矯情地招人厭。朋友也說,一個房間而已,值得打上夢想的標記?
  • 闢謠:到底孩子多大分床睡?年齡非唯一標準,答案還在娃自己身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到底多大分床睡呢?什麼時候分床睡更科學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還是看娃自身的情況,也就是說,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也許有些媽媽比較享受孩子撫摸或依偎著自己的感覺,認為那是非常幸福的,但其實,母子依戀關係最明顯的時期是在1~1.5歲,再長大一些,逐漸獨立,而不能完全依賴於媽媽。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傾向,要及時分床睡,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許你覺得沒什麼,孩子不就是這樣麼?
  • 「我終於擁有自己的學習空間啦!」團越秀區委為困難青少年打造獨立...
    孩子終於有自己獨立學習的空間了。」一位受助青少年的家長說。10月11日,在共青團廣州市越秀區委員會開展「晨曦助學5+1幫扶行動」下,三戶受條件限制,沒有獨立學習空間的困難家庭終於為孩子「騰挪」出獨立的學習空間,讓孩子有了更好地學習環境。
  • 強制孩子獨立睡覺是否可取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獨立起來,就要從小鍛鍊,不少的家長都選擇獨立從單獨睡覺開始,因為這樣可以讓孩子儘早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從而實現自己獨立的目標,也讓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的自力與自理能力。培養獨立性,不能光看睡眠習慣圍繞「同睡文化」和「獨睡文化」,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孩子的獨立性。
  • 如何激發孩子的動力,把心中羨慕地變成自己擁有的。
    別人的東西再好也是別人的只有自己真正擁有的東西才是自己的當孩子看到別人擁有的東西時,往往會心生羨慕最好的方式就是教會孩子,讓孩子把心中羨慕的東西變成自己擁有的東西,這是一種比較直接的夢想也是一種充滿動力的夢想。 19世紀初,伯傑出生在一個木材富豪家庭,雖然家境很優越,可是他是一點兒公子哥的架子,都沒有帶人和善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