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首都劇場跨年上演,北京人藝中青年演員集體亮相

2020-12-20 澎湃新聞

《古玩》首都劇場跨年上演,北京人藝中青年演員集體亮相

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

2020-12-13 20:56 來源:澎湃新聞

稀世珍寶、人世浮沉、家國情懷,將這些元素雲集於一身的北京人藝傳奇大戲《古玩》再度歸來,於12月12日起在首都劇場跨年上演。

《古玩》於1997年首演,創下場場爆滿的佳績。去年,新排版首度亮相,鄭天瑋編劇,唐燁導演,王雷、荊浩、傅迦、雷佳、苗馳、李小萌、王君瑞、張萬昆、鄒健、何靖、閆巍、李麟、聞博、石雲鵬、連旭東、羅熙等演員聯袂出演。此番上演,不僅作為北京人藝2020年度的演出壓軸,也將開啟2021年新年演出的大幕。

《古玩》劇照

《古玩》正如劇名,表面說的是物,實際講的是人。全劇描述了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在一條古玩街上的一群買賣人,他們曾為了稀世珍寶明爭暗鬥,卻在最後關頭守住了做人的良心和民族的氣節。這樣一部講述行業內部的傳奇劇,自然離不開專業性的支撐。導演唐燁介紹說,「1997年這部劇目上演的時候,觀眾對於古玩行還有一定距離。而現在,大家多少都會有一些古玩和收藏的知識,這就更加強調作品的專業性。所以我們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講究,比如原來劇中有一個大宋鈞瓷的碗,為了體現大家對它的欣賞,要在手中傳看,可是經過專家老師的指點,這樣的動作在專業圈子裡是不可能出現的。」同時為了讓人物更加豐富,劇中還加入了部分獨白,把人物的心路歷程梳理得更加明晰,很多人物處理上也更加合理,「比如隆桂臣為什麼會造假,金鶴鑫為什麼要揭穿,我們都在劇中給出了清晰的解釋。」唐燁說。

唐燁認為,從原來立足於講好故事,到現在更想講這樣的一群人,講述每個人的心路歷程,《古玩》這個傳奇劇在人物刻畫上更顯深刻。「劇中的人物經歷了三十年沉浮所產生的變化,以及人物和人物之間關係的變化,是我們想展現給觀眾看的。」因此觀眾在劇中不僅可以看到一種傳統的敘事方式,更可以看見其中被賦予的現代精神。沒有符號化、工具化的人,每個人物都有清晰的脈絡,觀眾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人身上的真實和可貴,從而產生共鳴。

《古玩》劇照

每幕十年的跨度,前後跨越36年,這樣的作品全部由中青年演員挑大梁,也是該劇的一個亮點。「一部戲出來一兩個演員讓大家眼前一亮是正常的,但是出來一臺演員,完整的集體亮相,受到觀眾和專家的認可,這很難得。」唐燁說,「這部戲是群戲,不是為著一個中心人物,需要顧及到每個人,而且他們之間也在互相為對方提建議。」無論是王雷塑造的隆桂臣和荊浩飾演的金鶴鑫之間的亦敵亦友,惺惺相惜,還是他們和傅迦飾演的韓紅木之間的相互幫襯,雷佳飾演的秀王爺與他們的世交之情,李小萌飾演的落魄格格倪香自身命運與古玩行人們命運的交織,以及苗馳扮演的日本人黑山與所有人形成的對立與矛盾……每個人物都不是單獨的存在,他們相互依託,用人物關係構建出整臺戲的根基。而這些年輕演員們也用自己的表現,讓觀眾看到北京人藝中青年演員站在舞臺中間的實力與信心。據悉,此輪演出將持續至2021年1月3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北京人藝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北京人藝新排大戲《古玩》:青年演員演繹行業傳奇
    中新網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15日,北京人藝2019年首部新排大戲正式揭曉,話劇《古玩》劇組首次正式面向媒體集體亮相。  導演唐燁攜王雷、荊浩、傅迦、雷佳、苗馳、藍盈瑩、李小萌、張萬昆等主要演員及其他主創悉數出席當日見面會。  據悉,本劇已經排練一月有餘。
  • 人藝公布2014年劇目計劃 藍天野執導復排經典
    1月2日,北京人藝公布2014年劇目計劃。2014年將有18部大劇場劇目上演,除了《天之驕子》《白鹿原》《天下第一樓》《雷雨》《阮玲玉》等經典劇目亮相首都劇場外,人藝還將復排《吳王金戈越王劍》《油漆未乾》兩部經典劇目。
  • 北京人藝復演話劇《古玩》:賦予故事現代精神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餘俊傑、白瀛)稀世珍寶、人世浮沉、家國情懷……北京人藝話劇《古玩》12日起在首都劇場上演,講述清末民初北京古玩買賣人秉持做人良心和民族氣節的故事。《古玩》曾於1997年首演,當年創下場場爆滿的佳績。本劇導演唐燁表示,1997版《古玩》更多展示的是民族性,此次改編版則著重探討中國人的處事原則和哲學,揭示附著於珍玩之上的人物靈魂,力求更深刻地刻畫人物,「因此觀眾在劇中不僅可以看到一種傳統的敘事方式,更可以看見被賦予的現代精神」。
  • 北京人藝公布2019年全年戲單,未來劇院將運作5個劇場
    東擴工程完成後,在王府井大街22號,除了現有的首都劇場與人藝實驗劇場以及位於燈市東口的菊隱劇場外,還將建成一座擁有690個座位的中型專業話劇場和一座350個座位的小劇場。屆時,北京人藝將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運作五個劇場的文藝院團。首都劇場看家大戲輪番上陣北京人藝的不少看家大戲今年將在首都劇場裡輪番復演。
  • 後疫情時代的劇場文藝復興|北京人藝上演兩部大戲
    今年9月24日是戲劇家曹禺先生的110周年誕辰,北京人藝在這個金秋時節將特別上演曹禺先生的兩部代表作《雷雨》和《家》,演出為期一個月。其間,還將舉辦專題座談會、研討會、線上及線下展覽等諸多形式的活動,共同紀念這位對中國話劇有著重要影響的文學與戲劇大家。
  • 2019北京人藝演出節目單日程計劃
    北京人藝還有個大喜事,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工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東擴工程完成後,在王府井大街22號,除了現有的首都劇場與人藝實驗劇場以及位於燈市東口的菊隱劇場外,還將建成一座擁有690個座位的中型專業話劇場和一座350個座位的小劇場,極大地豐富北京人藝現有的劇場類型,滿足不同劇目的演出需求。
  • 北京人藝京味兒代表作《全家福》回歸劇場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記者白瀛)北京人藝賀歲大戲《全家福》回歸劇場,於1月25日至2月10日在首都劇場上演。其實十年人的變化是不大的,話劇舞臺上如何表現這種細微的變化就是個挑戰,演員只能通過聲音、形體去演出變化,到了後幾幕逐漸步入老年,觀眾看到的是一個過程。」作為北京人藝代表作,《全家福》最突出的特點是滿臺鮮活的人物形象。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北京人藝將翻開新的一頁
    《茶館》 李春光 攝任鳴表示,東擴工程完成後,在王府井大街22號,除了現有的首都劇場與人藝實驗劇場以及位於燈市東口的菊隱劇場外,還將建成一座擁有690個座位的中型專業話劇場和一座350個座位的小劇場,此番舉措將極大地豐富北京人藝現有的劇場類型,滿足不同劇目的演出需求,為觀眾提供更加豐富的話劇演出。
  • 《古玩》《牛天賜》北京巡演,王雷、郭麒麟崛起
    日前,繼電視劇和相聲行業迎來大發展大繁榮之後,話劇行業的春天也是來了,這幾日,多部經典佳作輪番上演,讓很多觀眾應接不暇,其中比較受矚目的幾部作品當屬張國立、張鐵林和王剛鐵三角合作的《斷金》,郭麒麟、閻鶴祥合作的《牛天賜》,以及北京人藝出品,王雷和王小萌主演的《古玩》,幾部話劇作品可以說是相當火爆
  • 北京人藝公布今年演出劇目 將推出兩部原創大戲和三部小劇場新戲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將作為北京人藝這一年演出安排的核心主線,立足經典,著眼原創,用腳踏實地和銳意進取並存的狀態為觀眾呈現舞臺上的精彩,為祖國70華誕獻禮。據北京人藝院長任鳴透露,今年北京人藝除了上演一系列經典作品之外,還將推出兩部原創大戲和三部小劇場新戲。
  • 北京人藝兩場戲詮釋文藝與生活的關係
    近日,北京人藝的兩場話劇更詮釋了北京文藝工作者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如何從點滴做起,將「文藝走進生活,生活反哺文藝」的理念落實到了實處,落實到了細微處,落實到了思想的深處。  在紮根基層、反映現實生活的這條道路上,不空喊口號,只默默耕耘,這不僅是北京人藝戲劇工作者的真實狀態,也是絕大部分北京文藝工作者的真實狀態。
  • 李小萌戴墨領軍青春新勢力《致青春》登首都劇場
    《致青春》海報  6月26至28日,備受矚目的話劇《致青春》將在北京人藝首都劇場連演三場。這部由北京國大創藝文化有限公司出品,國大創藝劇團與中國煤礦文工團聯合製作的舞臺精品,於2014年初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首演,截止目前,全國範圍內已累計巡演三十多場。從國家大劇院到保利劇院,從上海文化廣場到上海大劇院,從深圳大劇院到廣州大劇院,還有北京人藝首都劇場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邀約,話劇版《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已經徵服了南北許多觀眾。
  • 而且北京還有這麼多劇場好戲上演
    而北京作為全國的文化中心,就隱藏著大大小小近百個劇院,有些十分隱蔽,也許大家曾經路過也認不出,但這些劇場中,每天會有各種各樣的演出,無論是常住北京的土著,還是來北京旅遊,在疫情漸漸消退的日子裡,都適合去看一場精彩的演出,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絕妙體驗。這次我們就按照演出主題的不同,為大家推薦那些北京值得搶票的劇場吧!
  • 北京人藝《雷雨》等三部經典將重配英文字幕
    北京人藝昨公布2008年計劃———  本報訊 昨天,北京人藝公布了2008年劇目排演以及各項工作安排的一系列計劃。其中奧運期間,首都劇場將輪番上演《天下第一樓》、《茶館》、《雷雨》三臺經典大戲,並配以英文字幕以方便海外來賓觀看。
  • 北京人藝開辦免費表演培訓班 言傳身教培養「合槽」演員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白瀛)北京人民藝術劇院12日宣布,將面向社會開辦為期一年的免費表演學員培訓班,藍天野、呂中、濮存昕、楊立新、宋丹丹、何冰、馮遠徵、吳剛等將參與教學。  北京人藝副院長趙同富介紹,2021年,伴隨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投入使用,劇院將有五個劇場同時運營,這對人才儲備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開辦表演學員培訓班來滿足這種人才需求。  「這是北京人藝近年來首次面向全社會大規模選拔人才,突破了引進應屆畢業生的常規做法。」他說。
  • 北京人藝疫情後復演 上演話劇《洋麻將》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記者王鵬)由濮存昕、龔麗君主演的話劇《洋麻將》8日起登上首都劇場舞臺。這是北京人藝疫情後復演的首個售票劇目。  據了解,本次復演,北京人藝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採取實名購票、實名入場措施,確保演出時總觀眾人數不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並要求觀眾提前進場驗證個人信息,檢測體溫,全程佩戴口罩。
  • 北京人藝話劇《大訟師》傳遞人間正義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白瀛)北京人藝歷史劇《大訟師》11日晚起在首都劇場再次上演。該劇取材於傳統戲曲《四進士》,通過「明朝狀王」宋世傑仗義執言及四個同科進士不同三觀導致的不同命運拷問人性,傳遞人間正義的永恆力量,由91歲高齡的藍天野和青年演員韓清聯合執導。
  • 北京人藝《茶館》今早開票:該劇匯聚最強演員陣容 觀眾熬夜排長隊
    2018年5月28日訊,昨天,北京人藝官網、官微發布了今天上午將開售話劇《茶館》門票的消息,從昨天下午便有觀眾開始到北京人藝票房門口排隊。昨天夜裡,北京人藝門口就已經開始有不少觀眾趕來熬夜排隊;今天上午正式開票前,人藝門口的長隊已經排到了旁邊的胡同裡。這一幕,去年北京人藝開售《茶館》和《窩頭會館》兩部熱門話劇時,已經連續出現。
  • 北京人藝將迎來建院68周年,「生日」當天大幕重啟
    就在這一天,首都劇場舞臺的大幕將重新拉開。當晚19:30,30位北京人藝人將在首都劇場演繹16個經典戲劇片段,以別具意義的方式和舞臺及觀眾「重逢」。由於疫情原因,這場演出將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與觀眾見面。
  • 北京人藝68周年院慶 老中青三代演員直播紀念演出
    【解說】6月12日,為慶祝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首都劇場關閉了近5個月的大幕重新拉開。當晚19時30分,藍天野、濮存昕、馮遠徵等30位人藝演員在人藝的舞臺上,演出16個經典戲劇片段,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為觀眾呈現了一臺精彩演出。  【解說】據了解,整臺演出除了豪華的演員陣容,演出形式也與平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