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新排大戲《古玩》:青年演員演繹行業傳奇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15日,北京人藝2019年首部新排大戲正式揭曉,話劇《古玩》劇組首次正式面向媒體集體亮相。

  導演唐燁攜王雷、荊浩、傅迦、雷佳、苗馳、藍盈瑩、李小萌、張萬昆等主要演員及其他主創悉數出席當日見面會。

  據悉,本劇已經排練一月有餘。作為北京人藝編劇鄭天瑋的代表作品,《古玩》以「至真堂」與「寶珍齋」的兩位掌柜隆桂臣和金鶴鑫圍繞一對寶鼎三十餘年的恩怨糾葛為主線,對1902到1938年間清末民初的古玩行進行了一番群像式的翔實描寫。

  得益於作者在創作本劇前長達數年的知識積累,劇中對字畫、玉器、木器、金石等諸多古玩品類的規矩文化也是信手拈來,在舞臺上全方位展示出了一幅京味兒與歷史意味交織的傳奇畫卷。

北京人藝新排大戲《古玩》 李春光 攝

  1997年,北京人藝初次排演此劇,就雲集了包括譚宗堯、濮存昕、馮遠徵、何冰、梁冠華、吳剛、龔麗君、梁丹妮等當時人藝的中青年演員,其中人藝的男演員更是幾乎集體登場,曾被戲稱為「北京人藝男演員花名冊」。當年,在這樣一套班底的共同努力下,創造了本劇首輪演出連演75場,場場爆滿的佳話。

  時隔20餘年,這部作品的重新排演對於北京人藝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本輪演出中,人藝現今的大部分青年演員將挑起大梁,在向前輩致敬的同時,也是全方位呈現新一代演員功力水平的良機。

  「這個戲在97年首演的時候,劇院派出了非常強的陣容,這次的重新演繹我們換上了北京人藝非常有實力的中青年演員,能跟這樣一群年輕人合作我也非常榮幸。」經過一段時間的排練,導演唐燁對於這一批青年演員的表現給予了肯定。

  而劇組中唯一參與過97年《古玩》演出的張萬昆也對這次幾乎全青年班底的演出充滿了期待,「時隔這麼多年又一次回到這個劇組,我看到劇組裡很多年輕人非常用功,對劇本提出了很多問題,想辦法解決。」

  「無論古玩行的味道還是老北京的味道,都是這個戲的氣質。語言到形體,我們都在找自己的狀態」,在劇中飾演隆桂臣的王雷希望以一個略帶江湖氣又不失本真的形象來塑造這樣一個角色。

  而與其對手戲頗多的飾演金鶴鑫的荊浩對於這個角色也有自己的理解,「整齣戲就是這個人尋求寶鼎的過程,最後甚至讓他在人生的理解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鼎不重要,重要的骨氣,是民族性。」

  劇中飾演倪香的李小萌表示,「這個戲是北京人藝青年演員的一次比較齊整的亮相,我們這麼多年輕人能夠演這麼一臺老味兒的京味兒戲是一個享受的過程。」

  與97年排演的版本相比,新排的《古玩》對劇本進行了更符合現代觀眾審美的調整,邀請了故宮、首博的專家來為劇組專門開設講座答疑解惑,對全劇進行了一次由外而內的深層詮釋。「可能在97年的時候很多觀眾並不了解古玩,但現在很多人喜歡收藏,演這個戲壓力就更大了」,唐燁稱,「如果說上一版更多揭示的是民族性的體現,那我們現在就要賦予這部劇更深的思考,比如通過古玩去展現中國人的處事原則和哲學,展現附著在這些器物上的人物靈魂」。

  據悉,本劇將於6月7日正式在首都劇場開始第一輪的演出,連演15場。(完)

相關焦點

  • 《古玩》首都劇場跨年上演,北京人藝中青年演員集體亮相
    《古玩》首都劇場跨年上演,北京人藝中青年演員集體亮相 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 2020-12-13 20:56 來源:澎湃新聞
  • 北京人藝新陣容排演話劇《雷雨》《家》
    北京人藝新陣容排演話劇《雷雨》《家》創新演繹,照亮經典魅力來源:人民日報記者 曹雪盟核心閱讀今年是戲劇家曹禺誕辰110周年,北京人藝以新的陣容組合,將曹禺的話劇《雷雨》和《家》呈現給觀眾。此次演出在留住原汁原味的基礎上,用新演員、新方式詮釋作品的個性與魅力。一代代人的接力創新,讓經典在持續不斷的演繹中擁有了長久的生命力。今年是戲劇家曹禺誕辰110周年。前不久,北京人藝開啟為期1個月的演出,將戲劇經典《雷雨》和《家》呈現給觀眾。圖為話劇《家》劇照。
  • 藍盈瑩從北京人藝辭職,官方回應「個人原因」,網曝同時軋三部戲
    藍盈瑩本人,微博認證仍有「北京人藝青年演員」;另一位曾在北京人藝工作、但現在已經離開的演員宋軼,微博認證已不見「北京人藝」字樣。北京人藝很難進,當初藍盈瑩進中戲的時候,專業課在班級裡排倒數,結果畢業時,她以第一名的專業課成績被北京人藝錄取。這一年,北京人藝只招了三個學生,而前一年與後一年,都沒有人能考進去,再往前兩年就是宋軼了。
  • 北京人藝劇本朗讀《譁變》 青年演員走進經典
    北京人藝劇本朗讀《譁變》 李春光 攝  中新網北京1月28日電 (記者 高凱)28日,北京人藝劇本朗讀以經典作品《譁變》迎來2018年首演,導演楊佳音直言人藝青年演員正在「勇敢」走進經典。  2017年北京人藝開辦的劇本朗讀活動迅速累積了人氣和口碑,全年八期活動以來讓觀眾了解到一批古今中外的精品劇本,展示和提升了北京人藝青年演員的臺詞實力。一方面是舞臺呈現的新拓展,一方面是青年演員培養的有效途徑,觀眾們也對此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
  • 後疫情時代的劇場文藝復興|北京人藝上演兩部大戲
    據了解,這兩部戲將是北京人藝復工復產之後的第三部和第四部大戲。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北京人藝的觀眾們闊別劇場長達半年之久,在這期間,北京人藝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停歇,票務窗口堅持為觀眾辦理線下退票,開發推出線上退票登記系統,劇場也集中時間組織人員進行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為復工復產做足準備。
  • 北京人藝2019級學員班結業 多位表演藝術家寄語學子做好演員
    中國網1月4日訊(記者 秦金月) 今天上午,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迎來結業儀式。14名學員為期一年的學習正式結束,他們一年當中的收穫與成長不僅用一部畢業大戲《北街南院》體現在當下的舞臺上,還將在未來給人更多期待。與此同時,北京人藝也在這個過程中探索出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 2019北京人藝演出節目單日程計劃
    北京人藝將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運作五個劇場的文藝院團,屆時北京人藝將做更長遠的規劃。」任鳴院長談到。這不僅是北京人藝的傳家寶,也為紀念老舍誕辰120周年,一經開票便快速售罄至今一票難求。  4月25日起《洋麻將》上演,5月7日的新排大戲《玩偶之家》迎來第二輪演出,看新老演員如何演繹外國經典。8月30日,京味兒大戲《玩家》進行新一輪打磨。這部誕生時間不長的新作,因其詼諧幽默的語言,明辨真假,堅守真心的深刻主題,迅速吸引了大批觀眾,成為新京味兒戲的代表之一。
  • 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上午結業
    今天上午,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迎來了結業儀式,14名學員為期一年的學習正式結束。他們一年當中的收穫與成長,不僅用一部畢業大戲《北街南院》體現在舞臺上,還將在未來給大家更多期待。北京人藝在師資配備和課程設置上下了很大功夫,無論是業務理論、業務實踐還是民俗、歷史等方面都有涉及,「不僅讓演員們能在業務上提升,還能夠開闊眼界,加深對人藝的了解。」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徵說道。「因材施教、育人育教、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是我教學以來的三點理念。」
  • 人藝表演學員班排演畢業大戲,馮遠徵:誰走我都心疼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2月25日晚,由北京人藝表演學員班14位青年演員出演的「畢業大戲」《北街南院》進行了彩排演出。學員班版《北街南院》劇照。攝影:李春光2019年12月16日,北京人藝表演學員班正式開班,在1043名報名者中有800餘人參加考試,最終有15名學員正式入選,除一名學員中途離開外,14名在北京人藝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習與實踐。此次,由學員班班主任嶽秀清挑選的「畢業大戲」《北街南院》是2003年北京人藝委約作家王儉在北京「非典」肆虐期間創作的一部充滿濃鬱京味風格的話劇作品。
  • 組圖:北京人藝學員班結業 探索特色人才培養模式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 (尹星雲)今天,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迎來了結業儀式,14名學員為期一年的學習正式結束。他們一年當中的收穫與成長不僅用一部畢業大戲《北街南院》體現在當下的舞臺上,還將在未來給觀眾更多期待。
  • 北京人藝新年上班首日:大咖雲集,為了十四個年輕人
    2019年12月,北京人藝延續人才培養的傳統,在原有「團帶班」以及與高校聯合辦班的人才培養形式上進行創新,首度從專業表演人才中進行選拔,依託北京人藝院內的導表演藝術家和院外曲藝、戲曲、民俗、戲劇理論等各方面的專家一起組成的強大師資,通過課堂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開辦表演學員培訓班,培養適合人藝舞臺的演員。
  • 北京人藝公布今年演出劇目 將推出兩部原創大戲和三部小劇場新戲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將作為北京人藝這一年演出安排的核心主線,立足經典,著眼原創,用腳踏實地和銳意進取並存的狀態為觀眾呈現舞臺上的精彩,為祖國70華誕獻禮。據北京人藝院長任鳴透露,今年北京人藝除了上演一系列經典作品之外,還將推出兩部原創大戲和三部小劇場新戲。
  • 北京人藝不重票房重好戲 《人民公敵》將有明星版
    原標題:北京人藝2015:不重票房重好戲   以30部劇目、430場演出收官2014年的北京人藝,剛剛過去的一年值得銘記和反思的事件不少——八旬高齡的藍天野、宋鳳儀分別奉獻了《吳王金戈越王劍》和《理髮館》;年輕的「80後」演員金漢勇鬥歹徒成為「北京榜樣」;陳道明因病回戲後為京滬觀眾補演《喜劇的憂傷》;《雷雨》笑場引發戲劇界「地震式
  • 人藝公布2014年劇目計劃 藍天野執導復排經典
    1月2日,北京人藝公布2014年劇目計劃。2014年將有18部大劇場劇目上演,除了《天之驕子》《白鹿原》《天下第一樓》《雷雨》《阮玲玉》等經典劇目亮相首都劇場外,人藝還將復排《吳王金戈越王劍》《油漆未乾》兩部經典劇目。
  • 北京人藝復演話劇《古玩》:賦予故事現代精神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餘俊傑、白瀛)稀世珍寶、人世浮沉、家國情懷……北京人藝話劇《古玩》12日起在首都劇場上演,講述清末民初北京古玩買賣人秉持做人良心和民族氣節的故事。《古玩》曾於1997年首演,當年創下場場爆滿的佳績。本劇導演唐燁表示,1997版《古玩》更多展示的是民族性,此次改編版則著重探討中國人的處事原則和哲學,揭示附著於珍玩之上的人物靈魂,力求更深刻地刻畫人物,「因此觀眾在劇中不僅可以看到一種傳統的敘事方式,更可以看見被賦予的現代精神」。
  • 人藝排《大訟師》 「90後」藍天野坐鎮
    原標題:人藝排《大訟師》「90後」藍天野坐鎮 「建組時大家都很高興,卻沒有人知道我心裡的苦」,昨天,即將邁入「90後」的藍天野這樣形容眼下正在執導的原創大戲《大訟師》。
  • 《古玩》《牛天賜》北京巡演,王雷、郭麒麟崛起
    日前,繼電視劇和相聲行業迎來大發展大繁榮之後,話劇行業的春天也是來了,這幾日,多部經典佳作輪番上演,讓很多觀眾應接不暇,其中比較受矚目的幾部作品當屬張國立、張鐵林和王剛鐵三角合作的《斷金》,郭麒麟、閻鶴祥合作的《牛天賜》,以及北京人藝出品,王雷和王小萌主演的《古玩》,幾部話劇作品可以說是相當火爆
  • 北京人藝公開招考演員 740人進入初試
    「公開招考演員」北京人藝猶如在戲劇界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彈,引得近1200人前來報名,而最終篩選出的近740人匯集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參加為期4天的初試。11月6日,初試進入第三天。馮遠徵扒門縫巡視每天走出2萬步連續幾天,馮遠徵每天必到,在同一層樓道的4個考場來回巡視,每天竟走出了2萬多步。
  • 履新北京人藝副院長滿4個月 馮遠徵 2020年從「能」開始
    馮遠徵在《茶館》中飾演松二爺「馮隊長的三板斧」沒時間讀書 讀讀劇本也很好青年演員年度考核、青年演員劇本朗讀,以及馬上就會完成一年學習的表演學員培訓班,很多人都將這一系列舉措稱作「馮隊長的三板斧」,作為演員隊隊長的他用實幹回應了公眾對人藝青年演員表演功力上的詬病與微詞。
  • 神奇的地方:北京人藝
    般人形容北京人藝有個形容詞,叫做人才濟濟,但其實人藝總共也只培養過8期學員。 何冰是1987年考入人藝和中戲的合辦班的,老師就是濮存昕的父親,他們班的人現在隨便說一個都是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