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反杜林論》: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

2020-12-17 藤籌勁草論教育

《反杜林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全面的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大基本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最早介紹來中國是發表在1912年上海《新世界》半月刊上,篇名為《理想社會主義與實行社會主義》。這部著作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是1930年11月由上海江南書店出版、吳黎平翻譯的《反杜林論》。在書中,恩格斯對法國小資產階級的代表杜林以及杜林主義的各種錯誤觀點進行了深入批判,正面論述了唯物論的一元論、唯物論的反映論、唯物史觀,尤其是對唯物辯證法的三個主要規律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論證,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系統化、體系化的第一部著作。

全書共分五個部分,即序言、引論、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其中哲學部分,發表時名為《歐根·杜林先生在哲學中實行的變革》,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義先驗論、實證主義的自然哲學、唯心史觀以及形上學的思維方法,全面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組成部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由來、發展和內容,包括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內容,科學解析了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本文大約1900字,看完需要6分鐘左右,感謝您閱讀,如果對我的文章感興趣歡迎關注@藤籌勁草

恩格斯在反駁杜林對唯心主義辯證法的攻擊時,論述了辯證法的歷史、理論及其基本規律,恩格斯指出:對待「世界是怎樣存在的」問題的回答上,歷來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辯證法和形上學思維方法,它們鬥爭的焦點就在於是否承認矛盾。

關於辯證法在歷史上經歷了三種歷史形態:古希臘的樸素的辯證法,德國古典哲學的唯心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辯證法。恩格斯深刻論述了唯物辯證法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必然性,指出唯物辯證法的產生引起了自然觀和社會歷史觀的革命變革。明確指出形上學的錯誤就在於:把事物看作是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對象;辯證法是從它們的聯繫、發展和全面地去考察,而最終使它們區別開來的核心就是:矛盾。

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唯物辯證法是核心,而在唯物辯證法中三大基本規律是核心。

第一,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對立統一規律是指矛盾的觀點,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都是同一性和對立性的統一,也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本身在唯物主義辯證法中處於核心地位,是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因此,列寧曾說:「統一分為兩個部門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可以把辯證法簡要地規定為關於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這樣就會抓住辯證法的核心,可是這需要說明和發揮。」

對立統一規律的核心地位杜林根本沒有意識,而且否定矛盾的客觀存在,攻擊矛盾觀點為「背理的頂點」。針對杜林形上學的觀點,恩格斯運用了大量的客觀事實論證矛盾規律的客觀性以及核心地位。他指出。從簡單的機械運動到高級的生命運動都是矛盾規律的結果,運動的本質就在於矛盾,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矛盾是一切運動、變化、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真正的、自然的、歷史的和辯證的否定正是一切發展的推動力(從形式方面看)——對立之劃分,對立的鬥爭和解決。」

第二,質量互變規律是事物發展的形式

質是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關係表示的規定性,質變是事物性質的變化,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變動。對此杜林進行了歪曲和攻擊,否定質量互變規律。恩格斯藉助大量的客觀事實駁斥了杜林的污衊和歪曲,指出事物的發展和變化的形式和狀態都以量變和質變的形式存在,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純粹量的增多或減少在一定的關節點上引起質的飛躍」。而且 ,量變和質變相互滲透,體現了事物發展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

第三,否定之否定規律是事物發展的趨勢

恩格斯指出否定之否定規律非常重要,說明「它是自然、歷史和思維的一個極其普遍的,因而極其廣泛地起作用的發展規律」。在辯證法中,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根源就是內在矛盾,辯證的否定就是矛盾對立面的互相轉化,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否定其消極因素,肯定其積極因素,使事物向更高級的方向發展。要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形成一個周期,呈現出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總趨勢,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也告訴我們: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總之,恩格斯曾經指出:「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神聖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麼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這個過程在思維者的頭腦中的反映。」指明了唯物辯證法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它批判墨守成規和教條僵化,堅持主觀和客觀的統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繼承和創新的統一。

相關焦點

  •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反杜林論》導讀
    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七講(總134期),中央編譯局原秘書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金海,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為主題,對《反杜林論》進行導讀。因為馬克思主義主要有三大部分,即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這三大部分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這三大部分都反映在《反杜林論》這一部書當中。所以,這部書讀透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道理也就把握住了。《反杜林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理論建設、進行理論鬥爭仍然有重要啟示和借鑑意義。
  • 唯物辯證法
    唯物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相統一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辯證法揭示了自然界、社會和人類思維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是關於聯繫和發展的科學。 唯物辯證法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並隨著實踐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和思維方法。馬克思的《資本論》是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典範。
  • 解讀經典的「經典」——評《〈反杜林論〉學習筆記》
    這部25.2萬字的鴻篇巨製在批判的基礎上建構,破中有立、先破後立、有破有立,既以科學的理論、深邃的思想、淵博的知識、嚴謹的邏輯和客觀的實事批判了杜林龐雜、荒唐和反動的理論,又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論述了一系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這部著作涉及的人物之多、流派之雜、知識之廣實屬罕見,因而人們在閱讀《反杜林論》時往往會遇到難懂、難悟的困惑。
  • 楊金海:《反杜林論》為何被稱為「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9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舉辦第七講,邀請中央編譯局原秘書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金海做客講堂,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為主題,導讀《反杜林論》。
  • 楊金海:《反杜林論》幫助我們認識真正的科學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9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舉辦第七講,邀請中央編譯局原秘書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金海做客講堂,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為主題,導讀《反杜林論》。
  •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
    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七講(總134期),中央編譯局原秘書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金海,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為主題,對《反杜林論》進行導讀。因為馬克思主義主要有三大部分,即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這三大部分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這三大部分都反映在《反杜林論》這一部書當中。所以,這部書讀透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道理也就把握住了。《反杜林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理論建設、進行理論鬥爭仍然有重要啟示和借鑑意義。
  • 楊金海:《反杜林論》闡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9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舉辦第七講,邀請中央編譯局原秘書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金海做客講堂,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為主題,導讀《反杜林論》。
  • 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範疇、三個基本觀點
    儘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彼此之間的聯繫是一分為二的關係。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它是其中的「一」。量變質變規律與肯定否定規律是「二」。
  •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內涵
    在一般的教科書中,唯物辯證法包括三大規律、五大範疇。
  • 唯物辯證法之三大規律六大範疇
    唯物辯證法之三大規律六大範疇20191206 兩大特徵:這是一種考量事物的基本方式,比方說論據的選擇要有
  • 讀《矛盾論》前,要先搞懂唯物辯證法,2個總特徵,3條基本規律
    我們在解讀《矛盾論》之前,需要了解唯物辯證法,先搞懂唯物辯證法2個總特徵、3條基本規律、5對基本範疇之後,對《矛盾論》會更全面與深刻的領會。這篇文章,作為專欄開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唯物辯證法,談以下幾個問題。①、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②、唯物辯證法主要內容有哪些?③、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什麼?④、唯物辯證思想源頭在哪裡?
  • 唯物辯證法:5對基本範疇,講透了方方面面的一般規律
    簡單地講,任何事物的運動發展規律,都逃不出唯物辯證法各基本範疇的「手掌心」。唯物辯證法,有五對基本範疇,也有人說是六對,或多對範疇。它們分別是: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內容和形式、現象和本質。
  • 唯物辯證法的特徵和規律,事業編公基考點
    唯物辯證法在唯物論的基礎上進行探索和學習,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的物質世界會有什麼樣的特徵呢?以及這樣的特徵背後有什麼樣的規律呢?這就是辯證法需要探索和討論的問題。【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觀點】有了唯物辯證法的兩大特徵,我們自然要學會用聯繫和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而當我們認識到了世界聯繫和發展的本質特徵以後我們就可以產生第三種觀點,當我們既可以在空間上認識到事物和其他事物的聯繫,還可以認識到在不同的時間線上事物也有時間上的先後聯繫,那我們就會有機的把時間和空間結合,產生對事物的全面認知。
  • 唯物辯證法(四)
    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第二,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它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只有經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四者之間的關係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要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唯物辯證法堅持用聯繫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世界,認為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的內部矛盾性。「四個全面」戰略構想在各個方面都體現了唯物辯證法思想。
  • 重讀音節與非重讀音節劃分的規律總結
    一個英語單詞發音的時候,往往有一個音節會重讀,這個音節就是重讀音節。網上有很多有關重讀音節與非重讀音節的總結,但寫的規則規律都能讓人背好幾天的,那還有什麼意義!規律就是儘量簡潔的表達出來,剩餘的就是例外好了。
  • 唯物辯證法與信仰者
    從這其中已經可以看出後來唯物辯證法的矛盾思想,即一分為二的思維。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發展了辯證邏輯。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相對,不同之處在於兩個命題A與非A之間並不是一個錯一個對的關係。現實生活的複雜使得它經常不會給我們非黑即白的答案,形式邏輯的排中律在這裡就難以發揮作用。此外,隨著辯證邏輯不斷發展,「存在」「非存在」「運動」「同一性」「矛盾」等術語,在方法論上是開放的、多義的,而不是完全確定的。
  • 黑格爾辯證法三大規律: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
    今天我們繼續介紹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的哲學思想,前面的文章,我們介紹了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基本邏輯「正反合」,它們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黑格爾的:辯證法的三大規律。恩格斯總結概況了黑格爾的《邏輯學》提煉出了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