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投稿方式見文末!
編者按
這是《「腹」裡乾坤》專欄開設的第5期,在講述了4期病例後,為大家帶來腹痛診斷要點知識,希望對諸位有所幫助。
同時,為了專欄的長期開設,本平臺長期徵收腹痛病例稿件,要求病例真實完整,診療嚴謹規範,故事曲折、行文輕鬆是加分項。誠邀大家與諸位同行分享有趣、有用、有價值的文章,我們每周二,不見不散!
腹痛是臨床常見的症狀,多數由腹部臟器疾病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腹痛的性質和程度,既受病變性質和病變嚴重程度的影響,也受神經和心理因素影響。
由於急性腹痛的病因較多,病例機制複雜,一直以來在臨床上的誤診率相對較高,所以在進行臨床工作的過程中,醫生應該將患者症狀、病史、檢查結果等各方面的具體情況進行結合,以對患者的病因進行明確,並給予患者具有針對性的治療,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及生命。
01
腹痛常見病因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急性胃炎、急性腸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等。
2)空腔臟器阻塞或擴張:腸梗阻、腸套疊、膽道結石、膽道蛔蟲症、泌尿系統結石等。
3)臟器扭轉或破裂:腸扭轉、絞窄性腸梗阻、胃腸穿孔、腸繫膜或大網膜扭轉、卵巢囊腫瘤蒂扭轉、肝破裂、脾破裂、異位妊娠破裂等。
4)腹膜炎症:多由胃腸穿孔引起,少部分為自發性腹膜炎。
5)腹腔內血管阻塞:缺血性腸病、腹主動脈瘤及門靜脈血栓形成等。
6)腹壁疾病:腹壁挫傷、膿腫及腹壁皮膚帶狀皰疹。
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牽涉性痛:大葉性肺炎、肺梗死、心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腹膜炎、食管裂孔疝、胸椎結核。
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腹型過敏性紫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鉛中毒、血卟啉病等。
02
腹痛問診要點
1)腹痛起病情況:有無飲食、外科手術等誘因,除注意病因、誘因外,應特別注意緩解的因素。
2)腹痛的性質:通常先用一般提問詢問怎樣痛,如不能得到滿意問答,可用選擇提問是燒灼樣、絞痛樣、刀割樣還是隱隱作痛、脹痛等。
3)腹痛的部位:明確指出最痛的部位,特別是開始發病時,以便判斷疾病的部位,能確切指出腹痛的部位者較不能指出者診斷意義更大,前者多為器質性疾病,而後者應多注意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
4)疼痛的嚴重度:可根據如前所述的患者陳述,尚可觀察患者面色、表情、出汗與體位等加以判斷。
5)腹痛的時間:特別是與進食、活動、體位的關係。
6)腹痛的伴隨症狀:
腹痛伴發熱、寒戰:提示有炎症存在,見於急性膽道感染、膽囊炎、肝膿腫、腹腔膿腫,也可見於腹腔外感染性疾病。
腹痛伴黃疸:可能與肝膽胰疾病有關,急性溶血性貧血也可出現腹痛與黃疸。
腹痛伴休克:同時有貧血者可能是腹腔臟器破裂(如肝、脾或異位妊娠破裂);無貧血者見於胃腸穿孔、絞窄性腸梗阻、腸扭轉、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腹腔外疾病如心肌梗死、大葉性肺炎也可有腹痛與休克,應特別警惕。
腹痛伴嘔吐、反酸:提示食管、胃腸病變,嘔吐量大提示胃腸道梗阻;伴反酸、噯氣則提示胃十二指腸潰瘍或胃炎。
腹痛伴腹瀉:提示消化吸收障礙或腸道炎症、潰瘍或腫瘤。
腹痛伴血尿:可能為泌尿系疾病,如泌尿繫結石。
7)女性患者:注意月經、生育情況,有無陰道異常流血,而生育期女性月經情況十分重要,如在月經中期出現下腹痛常為卵巢濾泡破裂,月經延期或停經伴下腹痛和陰道異常流血常提示異位妊娠。
8)老年患者:需了解有無心血管、呼吸及其他系統症狀,以便在作出診斷時排除心臟、肺、胸膜等病變。
03
腹痛如何體格檢查
1)最為重要的是,檢查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徵,注意有無休克、脫水的徵象。
2)注意患者姿勢、表情。
3)注意觀察腹部有無切口疤痕;腹部輪廓是否對稱;有無隆起、腸型及蠕動波;腹股溝區有無包塊。
4)觸診應著重檢查腹膜刺激徵,即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的部位、範圍和程度。
5)叩診注意鼓音區的範圍、移動性濁音、肝濁音界的改變。
6)聽診腸鳴音的活躍/亢進、減弱/消失,有無振水音等。
7)必要時,行直腸指檢。
04
必要的輔助檢查
三大常規,尤其是血常規;
肝功能;
血尿澱粉酶;
尿HCG(育齡女性);
X線檢查,尤其是腹部立位平片;
心電圖(中老年);
B超;
CT、CTA;
診斷性腹腔穿刺;
內鏡、腹腔鏡等。
05
腹痛診療流程圖
參考文獻:
[1]王小衡. 急性腹痛診療四大問. 醫師在線. 2017. 7(11): 26.
[2]魏春龍. 急診急性腹痛患者的診療分析. 健康大視野. 2019. (4): 218.
[3]廖中華, 方凱, 曹鈺. 急診科急性腹痛病人診療策略與決策. 醫藥前沿. 2019. 9(16): 28-31.
[4]中華醫學會,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中華全科醫師雜誌》編輯委員會, 消化系統疾病基層診療指南編寫專家組. 慢性腹痛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 中華全科醫師雜誌. 2019. 18(7): 618-627.
[5]朱壽虎. 消化內科急性腹痛患者臨床診療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誌. 2018. 5(23): 36.
[6]範建偉. 消化內科急性腹痛患者臨床診療探討.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誌. 2019. 6(03): 148.
本文來源: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優優行醫
責任編輯:風禾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在看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