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台州人今年冬至這樣過

2020-12-20 浙報融媒體

忙碌的日子一天天過,還記得本周日是什麼日子嗎?

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台州有句老話叫「冬至大如年」。

台州人特別重視冬至,過冬至像過小年一樣隆重。

傳承700多年的祭冬大典

在台州三門,「冬至大如年」尤為明顯。三門每年冬至的重頭戲便是一場傳承了700多年的祭冬大典。2016年11月30日,三門祭冬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祭冬大典由冬至前一日的取長流水,冬至當日的禱告祈天、祭祖、演祝壽戲、行敬老禮、設老人宴及與之伴生的相關民俗文化組成。冬至當日清晨,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楊氏家廟便燈火通明、敲鑼打鼓,上下三村,四方六眷都會到場參與這場盛典。

傳統做八碗

在台州仙居和溫嶺地區,冬至還會做八碗,豬肉、筍乾、豆芽、豆腐、芋頭、墨魚之類是常備菜,八碗擺上桌,用於祭拜祖先,追思先人。

台州人冬至吃什麼?

台州是最能讓吃貨瘋狂的地方,冬至這樣的大日子,除了傳統的祭冬活動,台州在吃上面也有講究。台州人既不吃北方水餃,也不吃南方湯圓,但總會來一碗熱乎乎、寓意團團圓圓的冬至圓。台州各地吃的冬至圓還有差異噢!

01

椒江 路橋 黃巖 臨海

台州椒江、路橋、黃巖、臨海的冬至圓叫「擂圓」,拌入紅糖、芝麻、桂花餡滾上豆黃粉,軟糯香甜口感細膩,是經典的甜圓。

除了甜圓,也有很多人喜歡鹹的冬至圓即鹹圓,在糯米糰裡放餡,包類似豬肉、豆腐乾、冬筍、香菇、白蘿蔔等細丁,可蒸可煮,鮮香多汁,另有一番滋味。

02

溫 嶺

溫嶺的冬至圓以糯米粉做成,大小不一,最小的冬至圓小如黃豆,實心,焯熟之後和豬油一起爆炒,可甜可鹹,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溫嶺還有一種大似鴨蛋的冬至圓,整個圓的頂端有一小尖角,甜圓包著紅糖豆沙粉,鹹圓則內置豬肉、豆腐乾、冬筍、川豆、紅蘿蔔、白蘿蔔等切成的細丁,鮮香軟糯,看著就有食慾。

除了冬至圓,在溫嶺石塘的漁家,冬至夜還會喝點自釀的米酒,放上幾塊薑片,或打入雞蛋,散著淡淡的酒香。

03

玉 環

玉環的冬至圓顏色不太一樣,外皮是由番薯煮熟混合生粉製成的,呈現淡淡的黃綠色。玉環一些海邊漁家的冬至圓餡裡還會有鰻魚鯗。

04

天 臺

天台的冬至圓有兩種,甜的做成團,煮熟後粘黃豆粉和芝麻;鹹的做成包子狀,裡面有陷,通常蒸熟吃。天台吃冬至圓,要有餃餅筒這個「黃金搭檔」,屬於外酥裡嫩和軟糯香甜的碰撞。

05

三 門

三門的冬至圓是實心的,外表滾上紅豆粉、糖和芝麻。三門人吃冬至圓也有「黃金搭檔」,那就是麥焦和豆面,又美味又頂飽。

當冬至遇到百縣千碗

台州人的冬至,總是這樣熱熱鬧鬧過的,祭冬傳承著文化,美食記錄著風味,一經百年,不曾更改。

今年冬至日,除了三門祭冬大典,

2019「百縣千碗·鮮在台州」美食大比拼活動

12月22日(星期天)13:00-16:30

將在台州學院青年廣場(椒江區市府大道1139號)舉行!

一句冬至大如年,記得吃冬至圓噢~

(原標題:《冬至大如年!台州人今年冬至這樣過!》,編輯:張丹萍。)

相關焦點

  • 吳語區如何過冬至?江南為何冬至大如年?吳語公眾號
    江南地區素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依照周朝時期的曆法,以冬至夜為歲末,也就是除夕;冬至日為歲首,也就是新年的開始。所以過冬至夜就是過除夕,而冬至就是過年。秦滅六國後,改以農曆十二月最後一日為歲末。《漢書》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而江南地區則依舊沿用兩千多年前周曆的習慣。所以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吳越地區重視冬至,其實是沿襲了舊俗。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
  • 今天是2018-12-22,冬至 我們浙江台州是這樣過冬至的
    今天是2018-12-22,冬至。我們浙江台州是這樣過冬至的。 番薯包,也有叫它山粉圓。算是這邊的特色小吃,一般在冬至的時候,每家多會包一些。今天是2018-12-22,冬至。我們浙江台州是這樣過冬至的。 土話叫「滾雷」是椒江、路橋那邊,冬至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 今天冬至日,台州人記得吃這些
    告訴我們真正的隆冬才剛剛開始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俗稱「冬節」、「亞歲」等,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台州市氣象臺2020年12月21日9時台州人特別重視冬至過冬至像過小年一樣隆重↓↓↓傳承700多年的祭冬大典
  • 冬至做冬至圓祭祖 台州各地冬至圓身段膚色大不同
    浙江在線12月22日訊今天是冬至,台州有做冬至圓祭祖的傳統。而同是冬至圓,在台州的9個縣(市、區)卻有不同的身段、膚色。  臨海人:   擂圓,緣起臨海,流行椒黃路   老臨海人說,「擂(音同)圓」是台州最正宗的冬至圓。  黃豆炒熟磨成豆黃粉,加入紅糖、芝麻、桂花等拌勻備用;糯米粉做成桌球大小實心圓,入沸水煮熟撈起,扔在拌好的豆黃粉上滾一圈,擂圓就做好了。
  • 「冬至大如年」 台州人都吃些什麼
    台州民諺有雲,「冬至大如年」,在台州過冬至,各地的習俗也不盡相同。在椒江和臨海過冬至,「硬擂圓」是標配;三門人吃冬至圓,麥焦和豆面是「黃金搭檔」;溫嶺的冬至圓花樣多,大的如雞蛋,小的如黃豆;仙居人冬至祭祖,上桌的菜要湊夠「九大碗」;玉環人的冬至,湯圓或番粉圓少不了。椒黃路:「硬擂圓」是標配林畢富,75歲,椒江人。
  • 冬至快要到了「冬至不離十一月」是啥意思?冬至為什麼會大如年?
    俗語「冬至不離十一月」是什麼意思?冬至為什麼會大如年?時間飛快又是一年,不知不覺就又快到了今年的冬至節了,在我們北方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裡人們都是要吃餃子的,因為冬至過後就是數九寒天的開始,一年最冷的日子就要到來,在我們老家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所以這一天不管再忙都是要做頓餃子吃的,香噴噴的肉餡餃子,暖暖的餃子湯,一家人的團聚,這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冬至節。
  • 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 冬至數九過寒冬 今年冷空氣偏弱全國大部或偏暖
    預計今年冬至期間,預計12月23日至25日,黃淮以南地區將出現小到中雨天氣過程;另外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大部、華南、西南地區東部等地在12月31日至2020年1月3日、1月7日前後還將有降水出現;上述大部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氣溫方面,預計冬至節氣期間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不強,我國大部地區較常年同期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
  •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文/農夫也瘋狂最近國內很多地區都普遍出現了大降溫,農村很多的人家都已經把火爐拿出來了,因為南方相比於北方不同,是沒有暖氣的,如果不烤火真的受不了。有些人見最近幾日如此的寒冷,就開始猜測今年是不是寒冬啊?不過這幾天又要開始升溫了,由此可見專家說的今年是暖冬還是比較靠譜的。
  • 冬至農諺:冬至大如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在頭凍死老牛是啥意
    今日(12月21日)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冬至節氣。冬至又稱冬節、亞歲等。對咱農村老百姓來說冬至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農村裡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老百姓過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餃子習俗。
  • 冬至大如年!這樣過節更有意義
    今天(12月22日)是冬至,「冬至」是我國傳統的24節氣之一,也是國人最重視、最有故事的一個節氣,「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更是證明了這個節氣的重要性。那麼,為什麼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中的「至」是什意思?到底是「冬天到來」的意思?還是「冬天止步」的意思?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 2020-12-21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姑蘇·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來了!讓你從冬至玩到新年
    明天就是冬至夜了,你想好怎麼過了嗎?今天,在觀前街靈星門,2019年姑蘇區運河文化節暨「姑蘇·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正式拉開序幕。今年是「姑蘇·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舉辦的第五個年頭。今年的民俗文化節把冬至、跨年、臘八、春節、元宵等民俗節日連接在一起,把平江路、觀前街等旅遊、娛樂、購物、商貿等業態環境進行有機結合。
  • 冬至大如年
    冬至是廿四節氣之一,在立冬後四十六天,通常在十二月廿二或廿三日,當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周朝至漢初的曆法都是以冬至所在之月為正月,即以冬至為一年之首。漢代時在冬至舉行慶典謂之「賀冬」,因為自即日起太陽將往北回移,陽氣將日漸回升之故。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冬至都有哪些講究?
    也就是說,過了「九九」之後,自然界的「陽」才壓過了「陰」的影響,氣溫才真正開始回暖。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中華先民把「冬至」視為過年,《清嘉錄》認為「冬至大如年」。從殷周到秦朝,均以冬至為歲首。辭官返鄉時,他看到白河兩岸的鄉親饑寒交迫,不少人凍爛了耳朵,便讓弟子搭起醫棚,支起大鍋,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 今日冬至,營山人的朋友圈都是這樣的·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 冬至民俗 | 祈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 冬至來了,老北京過冬至,桌上美食可不只有餃子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提起冬至,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吃餃子」。甚至有段子吐槽說,咱們不管過什麼節日都要吃餃子。當然,餃子的美味與好彩頭,讓它成為了逢年過節最受歡迎的節慶食物,但是,要說中國人過什麼節都吃餃子,這可太看不起中華美食了!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
    今日冬至, 一候蚯蚓結;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動。 1、在二十四節氣小程序中講你的冬至故事才有機會拿獎!
  • 冬至大如年——那些名家筆下最美的冬至
    入了冬,大概是過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篩子,手執長柄的鐵鏟,大街小巷地走,這就是炒炒米的。有時帶一個助手,多半是個半大孩子,是幫他燒火的。請到家裡來,管一頓飯,給幾個錢,炒一天。或二鬥,或半石;像我們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齊,沒有零零碎碎炒的。過了這個季節,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著。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 「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冬至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Winter Solstice),它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