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一天天過,還記得本周日是什麼日子嗎?
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台州有句老話叫「冬至大如年」。
台州人特別重視冬至,過冬至像過小年一樣隆重。
傳承700多年的祭冬大典
在台州三門,「冬至大如年」尤為明顯。三門每年冬至的重頭戲便是一場傳承了700多年的祭冬大典。2016年11月30日,三門祭冬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祭冬大典由冬至前一日的取長流水,冬至當日的禱告祈天、祭祖、演祝壽戲、行敬老禮、設老人宴及與之伴生的相關民俗文化組成。冬至當日清晨,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楊氏家廟便燈火通明、敲鑼打鼓,上下三村,四方六眷都會到場參與這場盛典。
傳統做八碗
在台州仙居和溫嶺地區,冬至還會做八碗,豬肉、筍乾、豆芽、豆腐、芋頭、墨魚之類是常備菜,八碗擺上桌,用於祭拜祖先,追思先人。
台州人冬至吃什麼?
台州是最能讓吃貨瘋狂的地方,冬至這樣的大日子,除了傳統的祭冬活動,台州在吃上面也有講究。台州人既不吃北方水餃,也不吃南方湯圓,但總會來一碗熱乎乎、寓意團團圓圓的冬至圓。台州各地吃的冬至圓還有差異噢!
01
椒江 路橋 黃巖 臨海
台州椒江、路橋、黃巖、臨海的冬至圓叫「擂圓」,拌入紅糖、芝麻、桂花餡滾上豆黃粉,軟糯香甜口感細膩,是經典的甜圓。
除了甜圓,也有很多人喜歡鹹的冬至圓即鹹圓,在糯米糰裡放餡,包類似豬肉、豆腐乾、冬筍、香菇、白蘿蔔等細丁,可蒸可煮,鮮香多汁,另有一番滋味。
02
溫 嶺
溫嶺的冬至圓以糯米粉做成,大小不一,最小的冬至圓小如黃豆,實心,焯熟之後和豬油一起爆炒,可甜可鹹,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溫嶺還有一種大似鴨蛋的冬至圓,整個圓的頂端有一小尖角,甜圓包著紅糖豆沙粉,鹹圓則內置豬肉、豆腐乾、冬筍、川豆、紅蘿蔔、白蘿蔔等切成的細丁,鮮香軟糯,看著就有食慾。
除了冬至圓,在溫嶺石塘的漁家,冬至夜還會喝點自釀的米酒,放上幾塊薑片,或打入雞蛋,散著淡淡的酒香。
03
玉 環
玉環的冬至圓顏色不太一樣,外皮是由番薯煮熟混合生粉製成的,呈現淡淡的黃綠色。玉環一些海邊漁家的冬至圓餡裡還會有鰻魚鯗。
04
天 臺
天台的冬至圓有兩種,甜的做成團,煮熟後粘黃豆粉和芝麻;鹹的做成包子狀,裡面有陷,通常蒸熟吃。天台吃冬至圓,要有餃餅筒這個「黃金搭檔」,屬於外酥裡嫩和軟糯香甜的碰撞。
05
三 門
三門的冬至圓是實心的,外表滾上紅豆粉、糖和芝麻。三門人吃冬至圓也有「黃金搭檔」,那就是麥焦和豆面,又美味又頂飽。
當冬至遇到百縣千碗
台州人的冬至,總是這樣熱熱鬧鬧過的,祭冬傳承著文化,美食記錄著風味,一經百年,不曾更改。
今年冬至日,除了三門祭冬大典,
2019「百縣千碗·鮮在台州」美食大比拼活動
12月22日(星期天)13:00-16:30
將在台州學院青年廣場(椒江區市府大道1139號)舉行!
一句冬至大如年,記得吃冬至圓噢~
(原標題:《冬至大如年!台州人今年冬至這樣過!》,編輯:張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