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處於140/90上下,要不要幹預?幹預到多少?預期壽命會告訴你

2020-12-20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血壓作為人體最基本的生命體徵之一,對維持各個器官系統的生理活動起著重要作用,它的高低關係機體運轉的狀態甚至壽命的長短,血壓過低會休克,血壓消失生命將終結,血壓過高則可損害全身各個器官導致生理活動障礙,不僅生命質量大打折扣,甚至危及生命,來看一組最新的研究數據:

血壓超過了140/90mmHg後,50歲接受強化降壓幹預,平均可再活37年,接受標準降壓幹預,平均可再活34年;65歲時,這兩種情況分別是24.5年和23年;80歲者分別是12年和11年。上述強化降壓幹預是指在嚴格生活方式幹預的基礎上,將血壓控制在120/80mmHg以下,標準降壓幹預是指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這組數據再次提醒:當血壓超過140/90mmHg時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如能採取嚴格的幹預措施,年齡越小獲得的未來壽命期越長,如果對高起來的血壓置之不理或控制不佳,將大大縮短未來壽命,即便有倖存活,生活質量也將大打折扣。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聽任高起來的血壓持續存在,你的身體將發生這樣的變化:

高血壓不斷衝擊血管內皮,使之受損變得凹凸不平並產生小「傷口」。血液中的大分子脂肪從血管內皮的「傷口」處大量進入並沉積。沉積的脂肪發生炎性反應形成粥狀態脂質物積存在血管內皮下。血管正常結構被破壞,柔韌性、彈性下降,硬度、厚度、脆性增加,即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及有斑塊形成。血管中血流受阻流量減少,輸送的氧及營養物質減少,組織器官因缺血缺氧功能下降,長此以往發生病變甚至功能喪失,心、腎功能衰竭往往是高血壓最終的結局。由此可見,對血壓高低不僅要隨時關注,還要進行相應的管理,因為高血壓的發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有一個逐漸升高的過程,這一過程的不同階段對身體產生的影響逐漸顯現,如:

血壓超過120/80mmHg後,即會對血管內皮產生微損傷,如此時存在高血糖、高血脂、吸菸、過量飲酒、缺乏運動等因素,將這種損傷程度將會加快加重。血壓超過130/80mmHg後,不僅血壓將進入快速升高期,對血管等組織器官的損傷明顯增加,美國將他們高血壓診斷標準從高於140/90mmHg調整到高於130/80mmHg,旨在引起公眾對高血壓關注,將高血壓危害降至更低。血壓超過140/90mmHg後,動脈粥樣硬化進展迅速,未經幹預治療,心、腦、眼、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10年內將進展至不可逆階段,心腦血管堵塞、腦血管破裂、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等隨時可能發生。綜上所述,不僅血壓達到140/90mmHg時應當及時幹預,血壓超過120/80mmHg時也應引起重視,並採取相應措施避免血壓的進一步升高。最有效的措施是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建立良好生活方式:

限鹽少油 每天食用鹽不超過6克,少吃或不吃含鹽的醃製、加式食品;每天食用油不超過25克,少吃或不吃油煎油炸食品。同時新鮮蔬菜不少於500克,水果不少於250克。多做運動 每天堅持可出汗的運動30分鐘,注意出汗是指運動中持續出汗,而非運動後出汗。戒除菸酒 菸草中的尼古丁、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等對血管內皮的損傷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而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將促進高血壓的發生。按時作息 人體的血壓有晝高夜低的變化規律,長期熬夜將打亂正常生理節律,夜間高血壓本身就是獨立的血管損傷危險因素,而夜間高血壓的發生提高了全天血壓基線,導致高血壓的發生。總之,血壓的這化與預期壽命息息相關,一生中都應給予關注,特別是發現有高血壓發生時,越早幹預未來獲益越大,必要時還應當毫不猶豫地尋求降壓藥的幫助。生命是有限的,儘可能延長生命並確保生活質量,相信是所有人都希望的。那麼,如果血壓達到了140/90mmHg,該怎麼做你知道了嗎?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如果血壓超過140/90未加控制,血管將比實際年齡老多少?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句話這樣說:「血管的壽命有多長,你有壽命就是多少」,這是很有道理的。大量的研究證實:人的血壓處於120/80mmHg以下時,血液循環既能保持順暢的運行,血管所承受的壓力恰如其分而不會受損,當血壓逐漸上升時血管就會有微損傷加生而加速衰老;血壓超過130/80mmHg時損傷進一步加重,尤其是超過140/90mmHg時,血管發生病理性硬化的風險大大增加。
  • 測血壓經常會超過140/90,要不要用藥?血壓會不會越來越高?
    【專業醫生天天與你說健康】有朋友問:好多次測血壓都超過了140/90mmHg,要不要用藥?血壓會不會越來越高?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一定,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而高血壓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因此當高血壓發生時,最重要的是找到並分析導致高血壓的原因,針對原因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並非一定要服用藥物,比如:在家自己測量血壓處於正常範圍,但在醫院測量時超過了140/90mmHg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稱為白大衣現象
  • 血壓突然升高到140/90mmHg你會怎麼辦?
    在高血壓的定義中,140/90mmHg 正好是血壓是否增高的分界線,如果多次不同時間測量到血壓140/90mmHg ,那麼就可以說是高血壓了。但是常常我們對於血壓的這個分水嶺數值,我們有種畏懼感,覺得到了這個數值,我就是一名患者了,而不到這個數值,我們就是健康人。
  • 血壓到了140/90,算不算高血壓?如何穩住血壓,讓血壓聽話?
    但是卻有很多人,會突然發現自己的血壓的水平已經達到標準值的最高值了,比如血壓達到140/90,這個數值是標準規定的人的血壓的正常範圍內的最大值,一旦超過了這個數值,人就會得高血壓,那麼血壓到了140/90,算不算是高血壓呢?血壓到了140/90,算不算高血壓?
  • 人到中年,高壓在130到140之間,低壓在90左右,需要吃藥嗎?
    血壓一直是大家比較關係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到了中年之後,由於心血管的逐漸老化,血壓持續過高就可能帶來一些心血管上面的問題。儘管我們也都知道,正常的血壓標準是高壓90到140,低壓60到90。也有不少朋友測出來的血壓剛好就處在臨界值附近,是否需要吃藥也就是比較關心的問題了。
  • 中年人血壓稍高於130/80算不算高?醫生:這要看你的心率是多少
    眾所周知,血壓超過140/90mmHg就會被診斷為高血壓,應當積極幹預治療避免多種併發症的發生,但並非只有血壓達到了高血壓的水平才需要幹預,比如《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將血壓130-139/80-89mmHg稱為是正常高值血壓,簡單地可以理解為是高血壓前期。處於高血壓前期怎麼辦?
  • 血壓在140/90左右,要不要吃藥?心血管醫生來分析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140/90mmHg,也就是說收縮壓超過140mmHg,或者舒張壓超過90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並且這個血壓是診室、醫院裡面測量的血壓,為什麼會特別說明是診室血壓呢,是因為如果家庭自測血壓的標準就不是這個了。
  • 合理幹預血壓波動,避免高血壓危害
    人體的重要生命體徵之一血壓更能體現這種變化,無時不在的血壓波動反映了人體的生理變化,有的變化驚心動魄,會造成致命的後果,有的變化悄無聲息,似甜蜜的殺手,抑或溫柔一刀。如何讓無序的變化變得更有規律,變得更加有利於身心健康,讓血壓在合適的範圍內波動,尤其對於高血壓患者,其血壓波動更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合理幹預,以防止高血壓的併發症,並有效地保護心、腦、腎等靶器官免受損害。
  • 高血壓患者,在家應該如何測血壓?140/90是高血壓的表現嗎?
    患有高血壓的人,平時一定要注意,不僅僅要從飲食、運動等生活作息方面入手,避免一些不良行為給血壓穩定造成危害,在家主動對自己的血壓進行監控,這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這也是很多人無法堅持做的一點,即使能夠堅持測血壓,也無法保證是否會正確對血壓值進行正確判斷。
  • 60歲的人,血壓從年輕時的90/60到現在是135/85,正常不正常?
    經過詳細了解,發現張先生雖然沒有診斷為高血壓,但他的血壓在最近幾年中卻在不斷上升,目前在135/85mmHg左右,已經很接近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了。更應當引起重視的是,張先生年輕時血壓一直處於90/60mmHg的水平,從過了50歲開始,每年血壓都有上升,10年內血壓平均升高了30mmHg,事實上這樣的血壓變化對他來說相當於得上了高血壓。
  • 為什麼說0-6周歲是自閉症幹預的的黃金期?
    中國有多少自閉症患者?孩子被確診,應該如何幹預?……「星兒」的闖入,催使家長不得不加快了解並吸收與「自閉症」有關的知識。在今天的文章中,小編將為大家普及的是,中國到底有多少自閉症患者,以及有孩子被確診後,該何時介入幹預?
  • 家用血壓計測血壓,為何超過135/85就算高血壓?新版指南為你解惑
    85時,血壓計就會發出高血壓的提示音,有的朋友就懵了,不是140/90才是高血壓嗎?我的血壓還沒到這個值,怎麼就高血壓了呢?實際上,對於高血壓的診斷測量標準,我們是有不同的標準範圍的,通常所說的140/90mmhg的高血壓診斷值,通常指的是我們在醫院診室測量時,如果2個不同時間點測試2次血壓,每次測定均超過140/90mmhg的情況,則可以確診為高血壓了。
  • 血壓140/90多高?醫生:不同人目標值不同,7類人血壓高一點才好
    王女士身體已經適應了原來的高壓狀態,現在血壓一下子降下來,導致腦灌注不足,造成她出現一系列症狀。醫生告訴她,今後控血壓別太嚴,收縮壓保持在150毫米汞柱即可。王女士按照醫生建議調整了用藥,血壓升到132/86毫米汞柱,不適果然漸漸消失了。
  • 壽命計算器:算一算你能活到多少歲?
    受訪專家: 北京同仁醫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醫師、教授 史旭波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能活多久,雖然影響人壽命的因素很多,但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如果能將血脂、血壓、血糖控制理想,並保證不吸菸,就有希望活到90歲以上。北京同仁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史旭波教授表示,這一結論主要歸因於上述四大因素對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影響。
  • 父母不高,孩子比同齡人矮,要不要提前幹預?
    效果因人而異還不是關鍵,家長們最最擔心的是,個子高了,卻要用其他不良反應來換↓面對正反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家長該如何科學認識生長激素、做出適合自家娃的判斷呢?下面這部分王春林主任的獨家專訪,或許會幫到你。生長激素增高,適合你們家嗎?
  • 情暖重陽,樂活人生 ▏老年人血壓降到多少合適
    關於老年人血壓控制「高一點」還是「低一點」的話題,一直都是人們爭論的焦點。有一名老人今年80歲,多年前檢查出高血壓,一直處於165/100毫米汞柱上下。後來經過嚴格服藥和生活管理,血壓基本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
  • 血壓>120/80,小於140/90,不算高血壓,但50%會發展為高血壓! - 心...
    大家以為高壓在90-140mmHg,低壓在60-90mmHg屬於正常;也沒錯,但不全對!低壓≥90mmHg]進行血壓水平分類。所以,不要覺得自己血壓在 120 ~ 139 /80~ 89mmHg 就暗自竊喜,覺得正常;患者水平的血壓,也應該控制,當然控制不代表必須吃藥,我指的是健康生活,監測血壓。我們的高血壓標準是多少?
  • 血壓高於正常值,沒到高血壓正常嗎?在家量血壓,還有這些講究
    正常人的血壓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一旦血壓超過140/90mmHg,就可以認為是高血壓了,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病情加重。 建議血壓處於正常高值的人群暫時不用服藥,可從生活方面進行幹預,在飲食上應攝入低鹽、低脂、低糖的食物,積極戒菸戒酒,同時要增加運動量,肥胖患者要積極減肥,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
  • 有高血壓的人,血壓控制在140/90和130/80有啥不同?正常人呢?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血壓超過多少就是高血壓了?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血壓超過140/90mmHg時就可診斷為高血壓,那麼,這個血壓是指什麼時間的血壓呢?不少人會說測血壓還分時間嗎?。如果說起血壓與年齡的關係?相當多的中老年人會說年齡大了血壓高一點很正常吧。只要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就算控制達標了嗎?大多數有高血壓的人會說,這樣還不可以嗎?如此等等,真的是這樣嗎?
  • 血壓140/90到底是不是高血壓?闢謠:很多人被誤診為高血壓
    在我國,平均每三位成年人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壓患者,而我們經常說的「高壓140,低壓90」是高血壓與正常高值的分界線。 在受測者講話或者處於噪音環境時,也會有一定的誤差,其中,不少人在私底下測量血壓時往往會相互交流,以確定一個血壓的大概範圍,但這卻反而給血壓的測量帶來了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