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歲琉璃御窯。
御碑亭修繕一新。
市民期待已久的南京朝天宮提檔升級工程即將竣工,「十一」國慶喜迎第一批遊客。昨日,記者再次來到這座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看見龐大的古建群維修已告一段落,精心製作的六個展覽也已基本布展到位,鎮館之寶「三大梅瓶」也於「三稀殿」內布展到位。景區門票也於昨日確定,大門票20元,《聖塔佛光》特別展票價為40元。
古建築群與展覽展示融為一體
此次朝天宮景區改造究竟有哪些亮點?南京市博物館辦公室主任宋燕向記者描述了一番,「六大文物展覽,遊客要想一天看完會很累,此次提檔升級,除了古建維修和精心製作的六個展覽之外,景區對整體環境也進行了整治。工程完工後,朝天宮古建築群與博物館展覽展示更加融為一體,展陳與服務設施配套,展廳內外連成一體。南京市博物館正努力打造園林式博物館,成為市民休學的文化場所。」
樓臺亭閣楹聯增添了文化氛圍
「遊客從崇聖殿東長廊走進去,將『別有洞天』,這裡原是東山園林,此次改造把飛雲閣、冶山景點連成了一片,視野更加開闊。飛雲閣花園顯得古色古香,飛雲閣、御碑亭重新做了維修,請名家題寫了匾額和楹聯。」宋燕對此次景點改造充滿自信。記者看見雲閣上的楹聯是:「四面雲山齊繞郭;萬家煙樹不遮樓」。宋燕說是出自清末民初陳作霖和陳詒紱,此次請南京市博物館書畫家胡小明重新題寫。他還題寫了飛霞閣楹聯。御碑亭匾額則由南京國畫院書畫家張偉題寫。
順著宋燕指的方向,記者又來東山坡頂,只見這裡有「冶心亭」、「靜心軒」和「沁心樓」三大仿古建築。「這三座建築中,冶心亭式在冶城閣基礎上改建的,靜心軒和沁心樓為新建。建這三座建築,完全是為遊客考慮的,所以成為遊客休閒服務區。」
不起眼「土堆」是600歲御窯
穿過一片幽靜的小樹林,眼前是一個露天的巨大鋼鐵大棚。記者好奇地往裡探望,原來是一個「土堆」。宋燕立刻糾正說,這可不是普通的土堆,而是一座有著600歲高齡的明代琉璃窯。說起古窯,宋燕放開了嗓門,「大家知道雨花臺有個窯崗村,那裡曾經是一處窯址,但苦於遺址上單位、民居繁多,根本不可能進行發掘。2008年初,這裡的單位搬遷,大量的琉璃碎片露出地表。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在此進行了考古發掘,原來是文獻中聚寶山琉璃窯址的一部分,是專為明故宮、大報恩寺、帝王陵寢等皇家建築燒造各類琉璃建築構件的皇家御窯。」
考古發掘結束後,市博決定將其中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一座琉璃窯(10號窯)整體搬遷至此進行保護展出。「當時可是動用了上百噸重的吊機才把這龐然大物運回城裡。這座琉璃窯平面呈不規則的馬蹄形,其南北總長12.36米,最寬處3.98米,最深處距地表2.8米,由窯門、火塘、窯室、煙囪四部分構成。窯門外有磚砌的擋火牆。窯床上分布著若干吸火孔,用來控制火焰,使坯件受熱更加均勻,大大提高了琉璃燒造的成功率。」
後山看「竹林七賢」名士風度
接著,記者又跟著宋燕來到朝天宮後山的冶山花園,大家被一組石雕所吸引。她介紹說:「後山是首次對外開放,這組石刻稱『竹林七賢』,上面的人物分別是中國東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世謂竹林七賢。這組石雕生動再現了竹林七賢的名士風度。」另外,後山上還展示了明代鄭和寶船遺址出土的舵杆,以及非常漂亮的一組江寧鎮胡村南朝墓室後牆磚。據稱,這處花園完全按古典園林要求精心妝點。
過去,遊客來到朝天宮參觀,普遍反映衛生間條件太差,此次改造,按照4A級旅遊景區要求對現有的三個衛生間進行了內外改造。
【關於門票】
大門票20元 聖塔佛光展40元
關於朝天宮該不該收門票,收多少?一直是市民關心的話題。昨天,記者詢問了宋燕主任,她解釋說,與南京博物院不同,朝天宮應該和北京故宮相似,屬於遺址類博物館,暫時不能免費開放。「由於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正申報第七批全國文保單位,收費是為了維護遺址完整性,做好文物的保護工作。」至於收費的依據,她表示是根據《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文件中「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暫不實行全部免費開放」等相關內容。
那麼門票是否會隨著提檔升級而提價呢?對此,宋燕表示,國慶重新開館後,經與物價部門溝通,維持原來的票價,即景區大門票20元。景區大門票對以下憑有效證件進入人員實行優惠:持老人證者半票,未成年人團體參觀免票,持大學生證者半票,持軍人證、殘疾人證者免票,持南京市2010年公園年卡者免票),《聖塔佛光》特別展票價為40元,該展覽沒有優惠政策,所有人員均需購票。
但是,驗票點則由原先的大成門改到了泮池東門,即由「德配天地」門進,「道貫古今」門出。也就是說,市民再也不能把泮池當做通道了。小孩子們要想在石獅子下玩滑梯也必須買票了。
還要提醒市民的是,東山園林這次也在景區範圍內,需要購買大門票後才能進入。本報記者 蔡 震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