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闆約了兩次,兩個家庭要去礐石山喝茶,一直沒成行,今天一早他又來電說,很快驅車要到我家樓下了,讓我們在樓下等他,我和張先生也是匆匆忙忙收拾一下就出發,礐石山位於汕頭市達濠區,是一個4A級國家海濱森林公園,我們稱它為海濱天然負離子公園,離市區很近,在廣場坐一元渡船10分鐘左右就到了,也可以坐公交或開車,通過礐石跨海大橋到達,到這爬山,喝茶,吃野菜。今天車子直奔紅星公社。
從家裡走得匆忙,順手把茶几上的鹽水花生米和葡萄帶去,當消遣零食。
地球上有水的地方就有汕頭人,有汕頭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走到哪?喝茶是頭等大事。提神解渴,工夫茶是交際的橋梁。
我以為是要爬山,其實就是找個山莊,租個涼棚,幾個人坐下聊天喝茶,把在家裡的茶座搬到郊外,邊喝茶邊賞秋色,坐一會就要準備午飯吃什麼了,莊主給我們推薦現烤窯雞,這家的窯雞和別家不同,不用土包裹雞肉,而是把醃漬好的雞插到鋼管上,據說雞是村民自家養的走地雞,一隻光雞有四斤左右。
為什麼說這家的窯雞跟別人不同呢,在於這個爐,土灶裡嵌著一個大不鏽鋼桶,用炭火作為導熱媒介。
整隻雞就放在桶裡烤,又似烤雞又似鋼管雞,雞在爐中需要加熱1個小時20分鐘。
今天遇到有一種沒見過的,叫富貴菜,老闆娘極力推薦,說是可以治三高,功效我是沒看到,好奇的點一盤,老闆娘說這種菜能盆菜,我只笑笑,盆摘的菜,還叫野菜嗎?我們真的是城裡人啊,好糊弄!
汕頭人說吃野菜,基本就是地瓜葉,麻葉,今天又多了一種富貴菜。
我們的烤雞來了,不叫它窯雞了。聽說可以烤土雞蛋,我們又加烤4個雞蛋,老闆說是土雞蛋,一個2.5元。放到桶裡一起烤。當我和潘太太閒逛走到後廚,看到冰箱裡碼放著一盤盤用再生紙裝的雞蛋時,兩人相視開懷大笑起來,這就應了那個笑話,一群城裡大媽天天組團到郊區買走地雞蛋和雞,一群農村大媽天天往城裡超市跑採購雞蛋和雞肉,雙方不亦樂乎一樣。我們這是真人版的。
好妖嬈的烤雞,聞著很香。一隻160元,洗看就是大肥雞,雞爪沒有結疤,雞腳沒有腳蹬子。
山莊裡的菜式不多,這道秋瓜烙沒毛病,就是油太多,烙的功夫和配料不錯,加了花生米和鮮蝦仁,香菇,又脆又香。
一人還加烤一個地瓜,這個不好吃太幹,又太大。
三兩下,雞就被我們四個一人一腿分了,這就是戰場,還剩很多雞肉,最後打包回家。
炒了兩盤蔬菜,一盤番薯葉、一盤富貴菜。統統被吃光。
最後張先生還要了一鍋白米粥,喝粥是汕頭人的習慣,叫壓火,番薯配粥,的確有農家樂的感覺,吃完稍休息一會,吃到飽飽沒有運動,開車返回。帶回一盒烤雞肉,兩個烤雞蛋,城裡人進山的故事結束了,哈哈。
我是異族極限,汕頭人,大家都叫我東姐,我下得了廚房,上得了電視,全平臺美食、旅遊多媒體原創作者,汕頭電視臺美食欄目特邀嘉賓。約稿請滴,歡迎關注我帳號裡的更多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