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存在萬千企業之中,企業權威、經營業務,都離不開印章的管理與使用。
申請審批流程繁瑣、印章保管難度大、用印過程無法監管、用印記錄無法追溯……
有關公司印章的種種問題,章管家將通過「公司印章管理須知」系列報導,圍繞公司印章的刻制、保管、使用、作廢等法律知識和案例,進行多角度分析和解讀。
公司印章管理須知系列
一、印章的種類與刻制
1、公司印章分哪幾種,分別有什麼用途?
答:公司印章主要分為五種:
1)公章,用於公司對外事務處理,工商,稅務,銀行等外部事務處理,需要加蓋。<br>2)財務專用章,用於公司票據的出具,支票等在出具時需要加蓋,通常稱為銀行大印鑑。<br>3)合同專用章,顧名思義,通常在公司籤訂合同時需要加蓋。<br>4)法定代表人章:用於特定的用途,公司出具票據時也要加蓋此印章,通常稱為銀行小印鑑。<br>5)發票專用章,在公司開具發票時需要加蓋。
其中,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廣的使用範圍,是法人權利的象徵,在現行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審查是否蓋有法人公章成為判斷民事活動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標準。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公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籤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2、刻制公司印章需要什麼程序和手續?
答:通常來說,企業需要拿著稅務登記證副本、營業執照副本、法人身份證、公章先到公安局登記備案,公安局開出證明後,到指定的地點刻制,一般需攜帶以上材料的原件及複印件。各地公安機關對刻制印章手續規定有所差異。
3、刻制公司印章有什麼特別的要求?
答:《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對公司印章的管理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一)圓形;
(二)直徑不得大於4.5釐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單位名稱,自左而右環行;
(三)所刊名稱,應為法定名稱。如名稱字數過多不易刻制,可以採用規範化簡稱;(四)印章所刊漢字,應當使用國務院公布的簡化字,字體為宋體;
(五)其他專用印章(包括經濟合同章、財務專用章等),在名稱、式樣上應與單位正式印章有所區別,經本單位領導批准後可以刻制;
(六)應到當地公安機關指定的單位刻制。
公司的運營隨著規模的擴大,通常具有多枚印章,發展過程中數量更有增減。傳統的管理方式下,公司印章的刻制和保管通常由專人完成,即便有印章管理制度,和臺帳記錄,也會出現印章數量不明、各枚印章保管情況不明、印章新刻權力不明等問題。
對於誰有權刻制、誰來保管不同印章的問題,一是公司需要制訂印章管理制度,明確權力歸屬與權限範圍。二是公司應當推進印章管理的信息化升級,利用現代智能工具管控印章,例如章管家。
章管家-印章智慧管理解決方案,由建業科技研發,針對合同用印風險管理,運用物聯網、智能硬體技術給實體印章加上「智能鎖」,通過管理平臺、智能印章、用印工作檯相結合,對用印全過程實現閉環管理,幫助企業有效管控業務風險。
章管家的功能之一為,印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含印章的刻制、保管、使用、作廢。如公司部署章管家,刻制時需要在平臺申請,由相關人員進行審批,全程記錄同步,包括印章現任保管員及保管轉讓記錄,均可隨時追溯查看。公司有多少枚印章、都由誰來保管,在章管家平臺上可以明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