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灣,唐代詩人,河南洛陽人,他流傳下來的詩作並不多,但這首《次北固山下》卻在當時就暴得大名,為當時的人們所欣賞。今天試鑑賞一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這首五律詩,通過寫景,深深透露出作者的濃濃鄉愁。整首詩靈動和諧,意境優美。讓人觸景生情,思念家鄉。
第一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直接點出自己在外奔波,出門在外即是「客」,所以「客路」很準確的表明作者是在出門的路上,離鄉背井。古代外出,除了車馬,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船。所以作者是在「行舟」。行舟的季節是春天,因為行舟兩岸的樹葉都綠了,倒影在水中,讓人看起來似乎水也是綠色的。
八句的唐詩中第一聯就對仗的並不佔多數,但是王灣的這一聯對的非常優美,「客路青山」與「行舟綠水」,對的非常有意境,山中有路,水上行舟,自然而貼切。從山中出來搭船出行,正符合詩題之一意。「北固山」在今天江蘇鎮江以北,三面臨江。作者正是從山下上船出發。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則是抒發江面上的寬廣。作者曾多次來往於江南江北。知道潮水上漲時的江面景象,因此才寫出兩岸闊的詩句。春季到來,春潮蕩漾,視野開闊也都是江面的正常景象。那麼一帆懸則寫得更加精彩,風吹得好,船帆撐起來平平穩穩的,預示著江面波平浪靜,美麗的景色才惹得詩人詩興大發。要是風在怒吹,帆在滿桅。作者就要躲進避風港了。因此此時的風正是行舟的好時間,詩人看見這個景象也是心潮澎湃了。
詩人心潮澎湃的結果是寫出了千古名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句詩人的描述既符合作者行舟的景象,又帶著詩人豐富的情懷。
首先「海日生殘夜」,形象的表明作者其實是趁早行舟的,因為江上可以行舟說明天要亮了,這時的海上日頭正浮出水面,「夜」自然要殘了,而殘夜表明「日」代表的光明要來到了。生活化的精闢描寫,十分高超。對仗也十分工整。「生」與「入」,奧妙無窮。
江上的春天要把舊歲替代,入舊年,春天的到來,表明舊年會被春天取代 作者用擬人化的「入」,表明時序變遷,描寫的極為精煉。
殘夜因海日而生,舊年被春天融入。預示著明媚的陽光和綠意盎然的春天將要來臨。給人帶來了樂觀,向上的氣象。這一聯的豐富感染力使當時的人們極為讚頌。宰相張說就專門手書此句懸掛在政事堂上作為學習典範。
有了非常優秀的描寫,作者除了描寫景觀,時序變幻,但最重要的是自身情懷的體現。
那麼,作者的思念是什麼 ?詩人最思念的是家鄉。所以在晨光即將來臨之際就成就了第四聯。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面對美景,每個人都會有一番感慨發生。思念最多的就是家鄉。春天來臨,大雁北飛,作者應用「鴻雁傳書」的典故,將思念淡淡的帶出來,不事雕琢,勝似雕琢。一下帶入詩人的愁緒。
總體看,這首五律詩寫得非常優美。第三聯可排第一,第二聯可排第二。全詩的藝術成就足以在唐詩中擁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