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贏雷射衝科創板之問:盈利能力要打5折?四家全資子公司虧損了三家?

2020-12-19 華夏時報

見習記者 王志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深圳報導

科創板成了資本市場最熱的風口,結果會不會泥沙俱下?

6月27日,專業從事精密雷射焊接的設備製造商深圳市聯贏雷射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聯贏雷射」)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了招股說明書。但《華夏時報》記者調查了解到,除了面臨業績出現下滑外,褪去稅收優惠和政府補貼後,聯贏雷射的真實盈利能力要打一半以上的折扣。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雷射加工設備,在未來製造業精細加工領域,以及製造業轉型升級方面都可能會有廣闊的前景;但中國企業大多還集中在中低端領域,缺乏高端核心技術。因此,也就難以擺脫中低端重複競爭的現實。

事實上,在雷射設備核心器件方面,目前仍是海外公司握有主導權,尤以高功率光纖雷射器為最甚。這也導致了中國這一行業內公司對該部分高功率器件的需求較為依賴進口,使得產品整體附加值較小,競爭力較弱。

真實盈利能力折扣過半?

聯贏雷射成立於2005年9月,前身為深圳市聯贏雷射設備有限公司;6年後,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成功於新三板掛牌。其實際控制人韓金龍 、牛增強分別直接持有公司12.69%、5.65%的股權。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9年4月末,聯贏科技股東中的契約型基金、信託計劃、資產管理計劃等「三類股東」有33家,合計持股6.6169%。

聯贏雷射主營業務為從事精密雷射焊接機及雷射焊接成套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動力電池、汽車製造和五金家電等製造業領域。

2016年-2018年,聯贏雷射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6億元、7.28億元和9.81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871.52萬元、8835.5萬元和8334.06萬元。但2017年、2018年營收增幅同比分別為74.86%、34.84%,增速放緩;淨利潤方面也是如此,2017年的增速放緩至28.57%後,出現了近5年來業績的首次下滑,跌幅為5.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時期內,聯贏雷射收到的稅收優惠分別為2305.77萬元、4737.37萬元和4389.39萬元,相應在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中佔比為33.55%、53.62%和52.67%,這也說明聯贏雷射在過去兩年有超過一半的盈利是來自於稅收優惠。此外,2016年該公司還另有1826.49萬元的收入來自於政府補助,這部分收入與稅收優惠合計在淨利潤中的佔比高達74.58%。

如此算來,聯贏雷射的真實盈利能力,至少要折扣過半以上。

減產背後的銷量下滑

從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來看,雷射焊接成套設備業務是最主要來源。2016年-2018年,該業務分別實現收入31339.09萬元、52502.16萬元和79507.98萬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為78.64%、75.31%和83.92%。但同期內,這一業務的相應成本為16863.27萬元、30460.49萬元和55151.06萬元,過去兩年分別上漲了80.63%、81.06%,遠高於其收入漲幅(相應數值為67.53%和51.44%)。

在上述時期內,雷射焊接成套設備的毛利率分別為46.19%、41.98%和30.63%,逐年下探,整體下滑了15.56個百分點。對此,聯贏雷射在其招股書把這歸結為「大客戶議價能力較強」。

雷射器及雷射焊接機、工作檯是聯贏雷射另外兩大業務。過去的3年,前者分別實現收入6494.91萬元、8543.17萬元和6305.19萬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為16.3%、12.25%和6.66% 。不難發現,在對主營業務收入的貢獻連年下滑的同時,2018年該業務的收入也下滑了35.49%。後者分別實現收入900.1萬元、6278.55萬元和5922.83萬元,相應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為2.26%、9.01%和6.25%。

雷射焊接成套設備是由是由若干個雷射焊接機(雷射器)與若干個工作檯組成。從產品產能來看,儘管2018年後兩者的產銷率分別高達102.6%、114.1%,但靚麗的數字也難掩其產量出現下滑這一事實(分別下滑24.68%和30.24%)。而在這之前的2016年,雷射器及雷射焊接機、工作檯的產銷率僅為85.3%、69.63%。從數據可以看出,減少產量與其不大盡如人意的產銷率關係莫大。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產品來劃分的話,2018年聯贏雷射雷射焊接成套設備、雷射器及雷射焊接機的銷量分別下滑了18.07%、28.39%。

此外,過去的3年,聯贏雷射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比分別為30.76%、38.59%和47.9%,攀升較快,也反映了公司對大客戶依賴在提升;其中,單2018年,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採購額就達21479.44萬元,佔比21.89% ,位居第一。

全資子公司多數虧損

聯贏雷射處於專用設備製造業的細分子行業雷射加工設備製造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聯贏雷射在招股書中也表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但在過去的3年,聯贏雷射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240.04萬元、4485.24萬元和5111.63萬元,相應在營收中佔比為7.78%、6.16%和5.21%,呈現逐年下滑態勢。

據聯贏雷射招股書披露,同行業的大族雷射這一數值分別為8.23%、7.45%和9%,贏合科技的為5.85%、6.49%和6%。自2017年以來,聯贏科技的研發投入比已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聯贏雷射的現金流表現並不好,並且在逐步惡化。2016年-2018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5880.87萬元、-6568.7萬元和-19203.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聯贏雷射的資產負債率在2014年-2017年一直呈現上升趨勢,由最初的51.26%一路飆升至72.11%。但在2018年,其資產負債率卻急速回落至51.22%,為近5年來最低。

對此,沈萌認為,負債率不斷增高,也說明了企業營收現金流入狀況不甚理想,加上不斷繼續投入,對資金的需求明顯。2018年負債率下降,應該是為了備戰科創板而引入了新的投資者和新的資金,因為不太可能會有債主豁免其債務。

聯贏雷射旗下有聯贏軟體、惠州聯贏、聯贏科技、江蘇聯贏4家全資子公司和「UW JAPAN」1家控股子公司。過去的一年裡,有3家全資子公司出現虧損。除了聯贏軟體實現盈利585.87萬元外,惠州聯贏、聯贏科技、江蘇聯贏分別虧損19.4萬元、115.91萬元和1425.44萬元。

由於聯贏雷射並未在其招股書中披露聯贏科技和惠州聯贏的營收,其具體狀況如何?《華夏時報》記者已發採訪函至上市公司,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淨利率腰斬

2018年,聯贏雷射在動力電池、汽車及五金、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收入分別達到75632.8萬元、7809.34萬元、7786.72萬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79.83%、8.24%、8.22%。將時間再往前推兩年,聯贏雷射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收入分別為21570萬元、44095.71萬元,相應佔比為54.13%、63.25%。不難看出,聯贏雷射的主營業務收入對動力電池行業更加依賴。

而該行業受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的影響較明顯,近年來,國家對其補貼政策進行一系列調整,補貼力度有一定程度的減弱,並逐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技術門檻要求,降低中央及地方補貼的標準與上限。對此,聯贏雷射在其招股書中表示:「新能源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坡,會給新能源汽車企業、動力電池企業帶來一定程度的資金壓力,並通過產業鏈條傳導至動力電池設備供應商,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銷售回款情況造成不利的影響。」

這也導致了聯贏雷射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客戶資金相對緊張,進而採用票據代替現金進行結算,使得公司應收票據餘額不斷增加,資金回籠緩慢。2016年-2018年,聯贏雷射的應收票據帳面價值分別為2858.79萬元、 8240.28萬元和19416.83萬元,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13135.11萬元、23945.61萬元和30363.18萬元,兩者合計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8.43%、44.23%、50.73%,呈現逐年遞增趨勢。這也意味著聯贏雷射面臨的壞帳損失風險被進一步加碼。

此外,在上述時期內,聯贏雷射的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49489.14萬元、87740.77萬元和71121.18萬,在流動資產中佔比分別為61.44%、64.89%和45.85%。存貨餘額維持在較高水平,運營資金被大量佔用,資金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2016年-2018年,聯贏雷射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8.34%、44.33%、33.48%,一路走低,整體下滑14.86個百分點。同期內,相應行業平均值為35.54%、37.37%和35.85%,較為穩定。從上述數據對比中可以明顯發現,2018年聯贏雷射毛利率已經低於行業平均值,與之前遠高於的境況全然兩種場景。聯贏雷射把毛利率的逐年下降歸結為「受產品結構、市場競爭及客戶議價能力等因素影響」。

期間,聯贏雷射的銷售淨利率分別為16.51%、12.14%和8.49%。2018年相較2016年,已是腰斬。

責任編輯:秦嶺 主編:公培佳

相關焦點

  • 基小律觀點 |科創板系列研究之五:關於港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並在科創板上市之初探
    ,對香港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的路徑以及可行性做一個初步的梳理。截至目前,監管部門對於上市公司如何實現在科創板分拆上市尚未出臺進一步細則,本文結合之前港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創業板上市的案例及香港聯交所對於分拆上市的具體要求,對香港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回境內上市做一個初步的梳理。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加速上市 已有7家登陸科創板
    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此前,美股納斯達克市場是中國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最主要的上市通道。其上市標準的最大特點就是靈活變通,設置了三個難度的市場層級,任何一個層級都給予了企業虧損上市的可能,企業只要在盈利、淨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市值規模、運營時間等指標中有部分指標較為理想,即有機會申請上市,不用做到面面俱到。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引入18A章,允許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以來,已有超過20家未盈利生物製藥公司登陸港交所。
  • 近百隻影子股攀親科創板 直接參股的上市公司不到10家
    一位投資者在股吧中評價個別上市公司與科創板後備軍企業的股權關係。  截至4月8日,已有52家企業進入科創板受理名單,「沾親帶故」的A股影子股約百隻。但如上述投資者感嘆的,不少上市公司是經過多層股權關係間接持有受理企業股權,一個合夥型股權投資基金背後有三個以上上市公司的情況也不鮮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直接持股科創板受理企業的影子股不足10隻,超八成影子股實際參股比例低於5%。
  • 科創板日報: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尚處虧損狀態
    市場動態:  科創板收盤播報:科創50指數跌0.42% 合計成交額233.7億元  科創50指數4日小幅低開,短暫下挫後震蕩衝高,但仍未能翻紅。午後指數繼續走弱。截至收盤,科創50指數報1404.87點,跌0.42%,全天振幅0.67%。
  • 科創板第七周交易大復盤:新鮮事有趣事創紀錄的事一應俱全
    截至目前,安達保險在此前的科創板企業上市過程中,已成功為其中的3家企業提供了董監事責任風險保護。另據安達保險不完全統計,目前科創板已有13家企業購買了董監事責任險。非洲手機之王來了!>近日,2019中國銀河證券「贏領科創·智享未來」科創板專場論壇舉行。
  • 深圳40年財經40人丨專訪聯贏雷射董事長韓金龍:不聞窗外事 十五年...
    成立於2005年的聯贏雷射,是國內少數幾家專注精密雷射焊接的規模企業,十五年來一直深耕雷射焊接行業,不斷突破技術門檻、拓展應用場景,成為了雷射焊接領域的細分龍頭。2020年6月22日,聯贏雷射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科創板雷射焊接第一股」。
  • 迎接科創板,這些關鍵問題您需要知道
    分行業來看,剔除業績負值之後科創板發行市盈率在大部分行業都要高於已上市A股的估值水平,體現出科創屬性。然而,如果我們將大量虧損的A股也納入統計,卻會發現多數行業的A股估值比科創板更高。(相關科創板發行制度詳見《科創板,資本市場新徵程——科創板系列三》)協會在5月底發布的《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管理細則》對私募基金參與網下配售做出六大限制:已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具備一定的證券投資經驗。
  • 科創板IPO|中鋼洛耐背靠國資闖關科創板,控股子公司中鋼洛耐院未...
    (原標題:科創板IPO|中鋼洛耐背靠國資闖關科創板,控股子公司中鋼洛耐院未彌補虧損「拖後腿」)12月22日,資本邦獲悉,中鋼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鋼洛耐)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2月21日獲上交所受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公司保薦機構
  • 碩世生物擬赴科創板上市:4家子公司全虧損 與客戶康碩生物關係成謎
    聚焦科創板中國網財經5月16日訊(記者舒越 見習記者胡靖聆)江蘇碩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碩世生物」)的科創板上市申請近期獲上交所受理,公司計劃發行不超過1466萬新股,募資4.03億元全部用於泰州總部產業園項目建設,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 「科創板原始股」要你投?三維利器在手 看TA是不是科創板的菜
    摘要 【「科創板原始股」要你投?三維利器在手 看TA是不是科創板的菜】如果聽到這樣一個消息:朋友的公司想上科創板,現在可以低價讓出一部分原始股。你要不要投?
  • 安信證券諸海濱:新三板已向科創板輸送近50家上市公司
    來源:陸家嘴雜誌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第一批25家企業上市交易,一年後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擴容至132家,總市值規模突破2.5萬億。近期《陸家嘴》雜誌就科創板一周年這一主題採訪了安信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諸海濱。
  • IPO日報:國科環宇折戟科創板 手機界非洲之王獲準IPO!
    【IPO觀察】鴻泉物聯IPO:主要產品降價可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股權演變耐人尋味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日前發布公告稱,杭州鴻泉物聯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泉物聯」)將於9月9日接受上市委審核。鴻泉物聯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的銷售較為集中,對大客戶存在依賴。
  • 科創板信披28條 十大「必考點」需要注意
    這是繼3月1日證監會發布《科創板招股說明書準則》,4月23日、5月14日上交所對首輪及第二輪問詢回復情況分別提出規範要求後,上交所在科創板正式開市以來,首次就信披規範發布指引通知。《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了《通知》10個方面的重點要求,並結合上交所以往審核問詢中的部分案例進行了整理。
  • 聯贏雷射: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深圳市聯贏雷射股份有限公司...
    聯贏雷射: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深圳市聯贏雷射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網下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見 時間:2020年12月14日 18:51:19&nbsp中財網 原標題:聯贏雷射: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深圳市聯贏雷射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網下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見
  • 12月藥企上市動態: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多家排隊中
    【製藥網 行業動態】強調科技創新屬性和「硬科技定位」、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的科創板正成為我國醫藥生物公司上市的選擇。12月以來,多家藥企敲鐘上市,其中有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還有多家排隊中。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重組蛋白藥物「重組人促紅素」、「重組人幹擾素α1b」、「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和微生態製劑藥物「酪酸梭菌二聯活菌」,均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近年來帶動公司業績快速增長。公司預計2020年全年可實現的營業收入區間為11.3億元至12.5億元,較上年同期變動幅度為-5%至5%;可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區間為1.52億元至1.68億元,較上年同期變動幅度為-5%至5%。
  • 以創新為錨 科創板孕育資本新動能
    從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到系統性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改革,科創板誕生之時就被賦予了創新和變革的涵義。  科創板的「新」意主要體現在五項關鍵制度創新上,包括審核理念、保薦方式、發行定價、減持制度、併購重組再融資。  在審核理念上,科創板堅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註冊制審核。
  • 廣發策略:2020科創板「不可忽視」的四大關鍵投資時點
    科創板自由流通股本均值0.49億股,小於創業板值(2.76億股),且約80%公司小於0.5億股;自由流通股佔總股本比例均值約18%,比存量板塊正常45%左右要低很多。低自由流通量彰顯科創屬性(PE/VC、核心員工等限售股佔比大),但也可能成為科創板大面積納入MSCI的阻礙(自由流通市值>6.7億美元門檻)。
  • 百濟神州要來了 科創板吸睛生物醫藥企業
    原標題:百濟神州要來了 科創板「吸睛」生物醫藥企業 來源:東方財富網科創板對創新生物製藥公司的吸引力與日俱增。繼多家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陸續「回A」後,已在納斯達克和港交所兩地上市的百濟神州,近日宣布即將踏上科創板徵程。
  • 科創板審核窗口滿歲:209家申報者聚焦科技持續發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科創板審核窗口滿歲之考: 209家申報者 聚焦「科技」持續發力近一年的科創板審核過程中,一些發行人實現了成功上市發行,獲得了科創板特有的高溢價,也有一些發行人在預審員的問詢、上市委的壓力以及證監會的不予註冊下最終敗走出局,但也有一些公司選擇要在創業板等其他板塊重新上市
  • 湖北省發布首批50家「科創板種子」企業名單
    \據湖北日報4月18日消息,記者4月17日從湖北省上市辦獲悉,湖北首批50家「科創板種子」企業名單發布。證券業內投行人士稱,這是全國首份正式公布的地方科創板後備企業名單。今年是湖北「上市公司倍增計劃」的第二年,企業上市推進工作取得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