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戀
我覺得學習心理學,真是是顛覆之前的三觀。比如以前我們說:謙受益滿招損。
可是心理學告訴我們說,謙虛的代名詞叫做猥瑣,自滿的代名詞叫做自信。或者說自戀。
而自戀可能是人的根本屬性——假如一個人都不愛自己,都覺得自己沒有價值。那麼這是要把自己往絕路上面趕的節奏。
所以,我覺得世俗的文化裡面有一些誤導的成分。可能有一些聰明人並沒有被這些傳統的文化所誤導。
可是對於我來說,我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受害者。比如說,我是一個之前我是一個極度謙遜的人,甚至可以說極度沒有自我的人。
並且我還自慰說,我這是謙虛啊,多有素質啊。
可是我越是謙遜自卑就覺得沒有價值感。甚至經常摻雜有內疚感和負罪感,為什麼呢?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其實就是因為自我的驕傲的自戀的那一部分都被自己給活活的殺死了。被傳統文化,家庭觀念,學校教育。
所以剩下的那些都是沒有生命力的,沒有價值的東西。於是,我會在高考失利的情況下陷入抑鬱也就不足為奇了。
極度的謙虛就是極度的猥瑣,我對此深有感觸。我的過去就是一個最佳答案,一個準確的備註。
2,性
弗洛伊德說,性和攻擊性也是人的根本屬性。性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是不被接納的,是不被祝福的。可以說中國人在之前都是活得有一點性壓抑的。
這點從我們的文化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太沉悶了。我們獲得太君子,我們太古板了,於是性這個根本屬性被逼入了潛意識。
可是這又是人的最根本的需求。不被祝福的根本需求是有罪的,所以,我們都是帶著有罪的意識在進行著性這件事情。
難免的,每一個人都難免帶上了猥瑣的面具。
我覺得現在我們的性觀念比以前已經好了很多,但是我想還不夠,我們應該再陽光一點,應該大力的宣傳性的健康,確保性動力的正常流動。
從根本上說,性,證明是剛需,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文化上也是認同的。
只不過傳宗接代的手段,卻被忽視,有意識的忽略了,所以這個事情做的實在是太猥瑣了。並且這說明中國人特別的狡猾。
我們都知道房間裡面有個大象,可是我們都視而不見,我想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性。畢竟,它可以說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原動力之一。而且可能是最強大的原動力。
3,攻擊性
最後再說一下攻擊性。我們一說到攻擊性,似乎就覺得這不是一個好東西,比如說像我這樣的謙謙君子來說,活得猥瑣活得自卑,那是免談攻擊性的。
我經常看到那些可以隨意的攻擊別人,隨心所欲的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那些人,並且我很喜歡跟他們在一起。
似乎因為自己不敢那麼做,但是別人輕輕鬆鬆的做到了,所以,我通過和他們在一起,實現了自己的部分攻擊性的欲望。
當然,這種攻擊現在逐步的在我身上恢復起來,比如說現在我的老婆會經常的說,我的脾氣比以前大了很多。
而且不管是有多少人在場,我都敢於維持自己的立場,甚至敢於攻擊別人,這在以前可能是不可想像的。
因為我是一個讓好人,一個沒有邊界的爛好人。誰都可以越界來攻擊我,而我卻不敢去維護自己正當的權利,更不要說去攻擊別人。
非常感謝心理學,他讓我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生命力,重新讓我做回自己,並且我還要祝福自己身上的生命力能夠伴隨我。
或者說我希望我能夠找到生命中的激情,我想心理諮詢和家庭教育,就是目前我生命中最大的激情了。
而這些激情將帶領我走向更遠的地方,我將展現自己的自戀、攻擊性和性。徹徹底底的做回自己,不管別人怎麼看我。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活出攻擊性,就是活出生命的活力。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師
每日原創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590天
2020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