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允許二寶的攻擊性
我的二寶在三歲左右的時候經常咬人,動不動就打人。非常的具有侵略性。經常搞得每個人的身上都青一塊紫一塊的。那段時間是全家人都非常頭痛的時間。
道理沒少跟他說,說過就忘,然後被一頓打,哭一場,然後又忘記了,又繼續再來。如此往復循環,簡直讓人疲於奔命。
大概持續了半年多的時間,那這個時間段過後孩子的攻擊性就逐漸的減少了,像偶爾還會咬別人,或者是在他生氣的時候還會打人,但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頻繁。
我覺得應該跟我有關係,就是當所有的人都批評他的時候,我會包容他。我會慢慢的跟他說道理,而不是像他的爺爺奶奶,那張口就是你這個壞孩子。
我不一樣,我會跟他說道理,我說你是不是想跟別人玩,所以你咬別人對嗎?他點點頭。
我說,但是你咬別人,別人會痛的,你知道嗎?爸爸的咬咬你好不好?他搖頭。
這個時候我告訴他說,好孩子不應該咬別人,這樣子會給別人造成傷害的。
他似懂非懂的看著我。
這個時候我是站在孩子的立場,允許孩子攻擊性表達,允許他展現現自己的壞孩子的一面。
可能對於他來說,咬別人沒什麼對錯概念,就好像在他一歲的時候經常喜歡用嘴巴嘗試吃東西一樣,那個吃手的敏感期,和這個時候的孩子的攻擊性,二者似乎都是在和世界建立聯繫的一種表現。
當它的攻擊性得到我的包容之後,他身上的生命力就開始流淌了起來,我的二寶比起我的大寶要活潑了許多。
2,不被接納攻擊性的大寶
我想起大寶養育過程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可能他得到的寬容會允許就是少一點,因為那個時候我忙於工作也忙於自己焦頭爛額的情緒管理。
所以抽不出時間去關注大寶的敏感期,導致我的大寶現在特別的溫順,可能在他攻擊性應該表達的時候都被打壓了,導致他內向,不太願意說話。
我想兩個兄弟之間的差別就在於在他們敏感期,或者說在在他們攻擊性表達的時候得到了不同的反饋,一個是得到允許,一個是被打壓了,導致他們的生命力也受到了不同的展示。
大寶的生命力明顯的比二寶要弱一些,而二寶則充滿著強悍的野性的生命力,做什麼事情都非常的利索,乾脆。
比如要二寶道歉,他會很容易的就跟別人道歉。反觀我的大寶,要叫他做一件事情很難,跟別人道歉,難上加難。
當然了,大寶優點是專注,他會聚精會神的去做一件事情,這點是無人可以匹敵的,包括我的二寶。
所以在兩個孩子身上,我看到的是不同性格的逐漸變成了一個過程。
可以說在敏感期是關鍵塑造期。當孩子的攻擊性得到允許和看到的時候,他生命力就發展的比較強悍。
而當他的攻擊性被批評否認,甚至被打壓的時候,他的生命力明顯的就減弱了。
3,被接納的自戀
在自戀這一點,兩個 孩子很像,都是屬於比較自戀的人,比如我的大寶對於每一次的考試他都。感覺非常的良好。
雖然他的學習並不是非常的用功,回來後很少看到他去主動的複習,這點也讓他的媽媽特別的煩惱。
但是他的成績一直保持著中上遊,而且是比較輕鬆的保持,所以我一直勸孩子的媽媽悠著點,既然大寶有他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節奏,我們就不要強加我們的方式在孩子的身上。
因為我們認為好的方式並不一定適合他,這個時候我要保護的是孩子的自戀,我要讓他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可以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我的大寶現在今年初三了,我還是給他足夠多的自由。讓他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並且他的成績也還好,在年段也是排到六七十名以內,在班級前15名。
我覺得這樣的成績,對於他這樣的付出來說已經足夠了,所以我給他最更多的是讚許、嘉許和允許。
而在教育我的二寶的過程中,我也刻意的培養他的自戀。我總是對他做的任何一件事情給予接納和認同欣賞。
只要是周末的時候,我都會帶二寶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讓他接觸更多的人和事,他也和很多小朋友很容易的搞好關係。
這個跟他生命的活力也是是匹配的,當孩子的內在獲得了愛,當他的內心住下了一個愛自己的人,住下了愛他的父母,那麼他就可以非常安心的去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所以他會擁有很多的小朋友。
這一點,二寶比我的大寶要好多了。
允許孩子攻擊性的表達,其實就是允許他的生命力的表達,這一點,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上面是不被看到的。
我們的教育只看到分數排名成績,可是我們卻為了這些分數排名成績打壓了孩子最重要的生命力,不允許他的攻擊性,不接納他的叛逆。。。。
最終這個孩子的生命力被折斷了,隨之而去的是他的創造力和力成績,那是無根之水。
當一個孩子只有學習做動力的時候,其實那是一件很悲慘的事情,因為除了學習好,他就一無所有了。如果考不好,那就徹底完了。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去跳樓的根本原因。
成績是支撐孩子唯一的支柱,萬一支柱都被抽去了,那麼這個大廈只能倒了。
k在我看來,接納孩子的攻擊性和自戀,就是接納孩子的生命力,而孩子的生命力一旦被接納被祝福之後,他的學習成績,他的學習興趣就會從內心噴發出來,這才是真正可靠的可持續的內驅力,比起我們給他外部的壓力那要好上10000倍。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師
每日原創家庭教育文章第二年第604篇
2020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