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悅
又一次不得不引用《烏合之眾》來統領這篇文章接下來的一些觀點:
「群體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論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論。」
大眾很多時候是缺乏理性的,自以為的理性也還是要受感性的驅使,我們必須要承認一些人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很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的得到普遍贊同,在流量時代,這一缺陷更是被放大了無數倍。
近日,鎮江實驗高中「師生戀」一事,引爆全網熱議,隨著事態逐漸明了,一些人轉變了最初對此事的指責態度,但還有一部分人不知是對事實真相依舊不太了解,還是秉持著固有的一些偏見,仍舊堅持著最初的指責,至於這是對道德陣地的堅守,還是僅對自我立場的堅持,難以區分。
看似所有對此事的爭論爆發點都凝聚在「師生戀」一事上,但無法排除這也可能是一些人借題發揮的最後藉口。相信絕大多數人脫離紛亂的信息,獨自冷靜下來後,是擁有理性分析能力的,因此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你提供一個思考的空間。
提到師生戀,最先浮現眼前的是初中時看過的那一部小說《窗外》,在早戀還是學生時代的禁忌話題時,這部作品成為了家長與學校極為痛恨的禁書倒也不足為奇。現在想來,當時並不覺得江雁容與康南的戀情有多不堪,僅是同情二人遭遇的坎坷,悲痛最終的結局。
當時想不通純粹的感情摻雜了師生的關係不讓人接受,是因為早戀的緣故,還是因為師生的關係?直到如今再次想來,這其中的緣故絕非因為一時、一事,還涉及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個人的價值觀念以及不同的立場,不同的態度。
這就像大多數人都很喜歡的那部影視劇《神鵰俠侶》中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二人的感情堪稱武俠小說的愛情經典,但在過程中卻承受著太多的壓力與指責,是二人的情感有問題,還是眾人的態度有問題,我們不妨基於劇情深究一下。
在劇中可以作為此問題探討依據的,莫過於黃蓉、郭靖以及江湖群雄對此的態度。
當時,處於外界的壓力中,楊過對此是絕望的,是無助的,是不能理解的,就像他當時竭斯底裡喊出的那句話:
「為什麼她教我武功,就不能做我的妻子,我沒有得罪你們,也沒有害你們,我要娶她,礙你們什麼事啦?」
在劇中,黃蓉的指責是存在一定私心的,因為在丐幫大會見到楊過的武功後,已基本認定是女兒郭芙的良配;江湖群雄的態度也能理解,一是已有恩怨的全真教率先發聲,一是楊過在丐幫大會大出風頭,加之本來不分青紅皂白的跟風就是群體的特徵,這就像《烏合之眾》中提到的:「為了獲取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而在劇中與當前,換取歸屬感的代價已不僅僅是智商,還包括著道德與原則。
所以,黃蓉與江湖群雄的態度,不算數,他們的呼聲就像在此事件中一些惡意網友的吶喊一樣,獲取的是個人的需求與滿足。
而郭靖的態度則是封建傳統思想的代表,但他的用意不用質疑,初心完全是為楊過好,因為在那個時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理念深入人心,基於此,師父的身份相當於終身的長輩,那麼相愛自會違背道德倫理。
可師生戀真的有錯嗎?
也未必,在歷史中師生相愛的卻也不是少數,民國的沈從文與張兆和,法國的馬克龍與梅拉尼婭,如今的佟大為與關悅,黃磊與孫莉,他們的婚姻愛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過壓力,可是他們的婚姻很幸福,他們的婚姻沒有傷害到任何人,能說這種愛情有錯嗎?
不知道大家對師生戀的定義是什麼,或許在大家心中的師生戀指的應該是:在學校期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戀情,因為這種戀情才涉及到師德師品,這種戀情才可能觸犯了公序良俗,這種戀情才會讓廣大父母擔憂。
因為這種師生戀即便存在健康的戀愛(純摯的愛情,以結婚為目的),但仍存在很大的隱患:
最主要的是這種師生戀很可能會影響學校整體的氛圍,變得烏煙瘴氣,家長的擔心與顧慮會平生猜忌與矛盾,影響學生家長與學校間的關係,異性學生也可能會因為憑空增加的額外競爭者或假想敵,從而破壞師生關係。
因此,從全局出發,抵制師生戀是沒有錯的,對這類師生戀進行指責也可以理解。
但問題是鎮江實驗高中的這起事件,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師生戀嗎?
明顯,並不是。
可能事實不能支撐一些人繼續宣洩的依據,可能事實不能繼續滿足一些人的猜測與幻想,可是,事實就是事實。事實上,兩個當事人早已不是師生關係,當事人女生畢業多年,當事人老師也屬單身(離異多年),在這種情況下,二人的戀愛沒有利益往來,沒有威逼利誘,皆是成年人,這樣的愛情有什麼可以指責的?
指責老師不應該與學生戀愛?
要知道我們想要禁止的師生戀,類似於法律上的「迴避」制度,但這種迴避在需要迴避的事實已經終止時就該結束,我們總不能要求在一次事件中,父母與子女應該實施迴避制度,然後從此父母與子女就要斷絕關係吧?
迴避是有事實限制的,而師生戀也是如此。如果說事件中的女生是剛剛畢業就與老師相愛,我們可以指責這一事件,因為難免這其中會存在某些「貓膩」——是不是早有預謀,是不是早已相愛,可在這一事件,老師與學生早已不是事實上的師生關係。
之所以,二人後續相愛,許是恰巧相遇,許是緣分所致,但無論因為什麼,這已經不該受人詬病。
或許,有人會覺得,曾經是師生關係也不行,這也屬於師生戀的範疇。
對此,個人覺得有些過度詮釋,固然,我們始終倡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理念,我們應該始終對老師秉持尊重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老師與學生就存在天然的輩分差異,亦師亦友,平等相待的師生關係也很正常。
我覺得愛情這種感情,在這一問題上類似於兄弟情與閨蜜情,師生之間尚可達到兄弟與閨蜜般平等的感情,那麼愛情又為何不可?
要知道很多時候,應該指責的從不是事件表象,而是事件中的骯髒面,理性的我們不該一概而論的看待問題,基於事實,實事求是才是最公正的態度。在這一事件中,二人的相愛真的沒有什麼骯髒的地方,如果有,那很可能就是個人的偏見代入了其中。
在鎮江實驗高中的這一事件中,讓人無法接受且產生牴觸厭惡情緒的,不僅僅是「師生」之間的戀情,還包括散布全網的出格視頻,這兩者「不良」事件相加所產生的影響,衝擊著一些人原本理性的思維。
當事人是否屬於「師生戀」,二人的戀情是否該被指責,上述討論內容已經能讓一些人開始深思了,那麼受網上眾人詬病的敏感視頻一事又是否該被指責,我們接下來繼續探討。
當事人出格的視頻暴露出來後,產生的影響確實是惡劣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即便沒有相應的處理,對於當事人男老師而言,短時間很難繼續授課這也是事實,甚至還可能因為此事沒有良好的處理或收尾措施,導致該男老師不得不退出一線工作崗位(學校師生與當地居民很可能會將關注點始終聚焦於此),也是正常。
可在此需要明確一點,這看似是當事人男老師所拍攝的出格視頻所致,看似這一切後果均屬「咎由自取」,但拍攝出格視頻這一事本身並沒有錯(這屬於個人的隱私與個人的自由),錯在於私自將視頻傳播的那個人,是這個私自傳播視頻的人,讓原本沒有錯誤的事件演變成了錯誤。
對此,我們怎能因為出格的視頻去指責當事人,因為當事人才是最實質的受害者。
可能說到這裡,有一些人仍會心存質疑,不拍視頻不就沒有這事了?正常人誰拍這種視頻?
對此,舉兩個例子:
一,如今生活中,大多數家庭都安裝了空調,而一旦有小偷在偷竊空調(空調外面的壓縮機)過程中不幸被電死,那麼這個責任是怪小偷,還是怪住戶安裝了空調且接通了電源?
二,正常的夫妻都有性生活,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當然兩個人在家中進行是沒有錯誤的,可一旦二人正常的性生活被人偷拍傳播了出去,夫妻間正常的性生活就很可能會產生惡劣的影響,而產生的惡劣影響是怪夫妻在家中的正常性生活,還是怪偷偷拍攝並將視頻傳播出去的人?
上面的兩個例子,錯誤在誰就不需要回答了,相信每一個有明辨是非能力的正常人心中自有答案,我們有時真的不能因為一事件的結果或產生的影響,去判斷一事件的錯誤源頭。因為,這樣我們很容易傷害真正的受害人。
我們不能因為事件發生後所產生的不良輿論,就不去深究事情本身的對與錯,我們更不能因為對方的職業,就把個人的偏見帶入其中,因為每個人不僅僅只有職業身份限制,還有屬於個人私下空間的自由,基於工作時間可以考慮職業限制,基於私下生活,更應該考慮正常人都享有的自由,尤其是未損害他人利益,未觸碰道德原則的自由。
有些事情不是應該代入個人偏見去評論的,因為你的偏見,可能影響著其他人,可能傷害著真正的受害者,可能在偏見之下,你不經意的成為了惡魔的僕從。
卿心君悅,頭條原創作者,TA說書評人、影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