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產、剖腹產,正在待產的你,需要知道分娩的那些事

2020-12-22 鴿子醫生育兒

想在住家附近的醫院生,但又怕不是婦幼醫院、三甲醫院,萬一有風險怎麼辦?有人說想順產,身體會恢復得比較快,但想到待產的歷程,不禁讓心驚膽戰,會不會最後順產不成功改為剖腹產啊?到底該怎麼生,孕期惴惴不安,很難決定!

到底順產、剖腹產,在哪生?

本身無特殊疾病,年齡屬於適育階段,且在產檢過程中無任何異常,選擇在距離家較近的醫院生產並無大礙。但若是本身就屬於高風險人群,像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或是產檢中發現前置胎盤、胎兒生長遲滯等,抑或是BMI值過高、第一胎有產後大出血等情況,則是建議直接選擇大醫院、婦幼醫院生產。

若孕婦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緊急狀況,轉診至大醫院,需經過一段時間,可能因此錯失黃金的急救時間,若直接選擇大醫院,其醫療設備及人力充足,能給予最第一時間的處置。

別把待產想得過於可怕

每位產婦的情況不同,承受子宮收縮引起的疼痛感各有差異,待產時間各有長短,這也是產婦見到寶寶前最煎熬的時刻,在這段時間保留體力,能對生產更有幫助。這時進食的種類並沒有太多限制,固體吃不下,就可選擇其他好消化、好入口的食物,但對於容易脹氣的食物,像是粽子等,就不太建議食用。

對於耐痛度較低的孕婦,在還無法打無痛分娩時,醫生可從周邊靜脈先給予少量的止痛藥,即使效果有限,但還是能達到緩解的效果。另外,也能利用熱敷袋敷在後背部,或是利用生產球舒緩疼痛。等到子宮頸開約56公分,產程進展就會加快。

剖腹產日期決定原則

若被診斷出胎位不正、前一胎剖腹等產婦,就必須採取剖腹生產,醫生會挑選周數滿3940周左右進行生產。根據研究,由於這段時間出生的胎兒,併發症的機率最低,因此建議選在這段時間剖腹生產。

由於部分產婦會在意寶寶出生的時間,堅持要看日子再生,只要選擇的日期,孕婦已滿37周,大多數醫生會建議根據孕媽、胎寶寶的情況選擇分娩方式,但若是在『吉日』前提早出現產兆,產婦就不該再堅持,應儘快讓胎兒離開母體,以免造成媽媽及寶寶的危險。

與醫生進行良好的溝通

畢竟生產不是生病,有些產婦希望不要剪會陰、生產時不要被推肚子等,在緊急狀況下,不免有必須的醫療行為,像是通過內診確認產程進展、生產不順利時需剪會陰等,產婦可通過最後一個月的產檢,了解屬於自己的生產計劃,並達到良好的溝通。

相關焦點

  • 臨近分娩,待產應該怎麼準備?詳細告訴你產前需知問題
    文 | 齊麗娟面對即將到來的分娩,媽媽們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這時候應該準備些什麼呢?以下幾個待產時的問題,總有你想知道的。二、自然產的時候,出現哪些症狀需要去醫院?一般來說,產兆分為三種,即落紅、破水和規則宮縮。第一次生產的孕婦如果只是剛發生落紅現象,那麼還不一定會生產,但也應該儘快去醫院了。一般當量達到月經第二天那麼多的時候,就表示子宮頸比較成熟了。
  • 自然產還是剖腹產?對照表show給你看
    自然產說明:採用陰道生產將胎兒娩出的方式稱為自然產。產婦除非是有特殊情況,應儘量採取自然產的方式生產,自然產是較符合生物自然的分娩方式,對產婦、寶寶都有好處。剖腹產說明:剖腹產是以手術的方式切開腹壁和子宮壁,將體重約3,000克左右的胎兒娩出。
  • 自然產不必陣痛?可考慮打完無痛分娩再催生
    自然產的陣痛有多痛?若將痛分成十級,分娩的疼痛可比喻成最高等級的十級痛,也讓許多準媽對生產十分畏懼,還沒生便害怕不已,甚至想以剖腹產作為生產方式。但是,真的必須要挨一刀才行嗎?先打好無痛分娩,再用催生方法,一樣可以自然產,同時也能達到減痛的效果。
  • 自然產、剖腹產,我即將被如何對待?
    讓我們帶著你認識生產可能遇到的大小事,帶著勇氣及期待,迎接寶寶的誕生吧!我快生了,我適合哪種生產方式?對於孕婦而言,自然產會是最希望的生產方式,由於傷口小、恢復速度快,只要能順利撐過生產前的待產陣痛期,多數能將平安地將胎兒生下,可能某些孕婦就無法如心所願了!
  • 自然產、剖腹產,準媽媽將如何選擇?
    然而作為準媽媽們要想生寶寶,無外乎有兩個方法可選擇,其一是自然產,其二是剖腹產。對於這兩種生產方式,準媽媽們該怎樣去應對呢?對此還是讓我們來具體的說說吧。不管是自然產或者是剖腹產,其實它們都各自有著不同的優點,我們可以總結如下:1、自然產的優勢首先,自然產的方式對母體的損傷相對較小。
  • 我國產婦一半適合自然產
    作者:寶寶知道 花開花落自有時自然分娩對胎兒和產婦都有好處。女性經過自然分娩生殖系統才能成熟。面對國內各大醫院剖腹產比例大增的現狀,一些專家提出,各大醫院應積極倡導產婦進行自然分娩,提高自然產的比例,我國產婦一半左右適合自然產。
  • 為你解答生二胎分娩常見疑問
    也有很多準媽媽會關心生二胎的分娩要點吧。快來看看生二胎你可能想知道的問題吧。也有很多準媽媽會關心生二胎的分娩要點吧。快來看看生二胎你可能想知道的問題吧。一、第一胎是剖腹產的,第二胎能順產嗎?有部分醫生認為曾經剖腹的產婦,自然產時可能發生「子宮破裂」的併發症,生產過程中,曾經被縫合的子宮傷口,會無法承受子宮劇烈收縮的壓力而破裂,可能會導致母親與胎兒的危險。
  • 自然產過程19大狀況,見招拆招
    有經驗的麻醉科護士可以從產婦的表情得知減痛分娩的效果(參見圖A)。所以一旦打了減痛分娩,就會有兩組護理師在照顧產婦,麻醉科護理師會詢問產房護理師產程進展到幾公分?有沒有進步或遲緩?需要時會跟麻醉科醫師聯絡,看是否需要加藥。所以減痛分娩無效的狀況其實很少見!狀況7:要不要陪產?怎麼陪產?
  • 如何選擇分娩醫院?什麼時候住院待產最好?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臨近預產期,孕媽媽在興奮之餘,別忘了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找好分娩醫院。以及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條件在何時入住醫院待產最好。這一點孕知媽尤其要講一下,一些婦產醫院床位非常緊俏,不少媽媽入院待產後遲遲不發動,醫生就會勸媽媽們要麼回家待產發動了再來,要麼就選擇人工催產或直接剖腹產(不少可以順產的媽媽就在床位的糾結下選擇了剖腹產)。
  • 女性一次剖腹產,終生剖腹產?
    第一次選擇剖腹產的媽媽,第二次分娩時就比較關心是不是「一次剖腹產,終生剖腹產」?此時孕媽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下面的狀況,媽媽可能會導致自然產不成功 。 一次剖腹產後,哪些情況會導致自然產不成功?
  • 待產、產後應該怎麼吃?順產剖腹產各有不同,準媽媽可不能大意
    文|小豆芽育兒記很多準媽媽在臨盆之前,肯定會做好很多準備,但大多都是關於寶寶,多以用品居多,可有一件事去準媽媽可能沒有考慮太多,那就是待產時和產後,準媽媽應該吃些什麼?怎麼吃?待產、產後飲食的重要準媽媽在分娩的時候需要足夠的體力,如果待產的時候沒有補充好足夠的能量,那麼分娩的時候很容易因為沒有力氣耽誤分娩,影響整個產程。
  • 你懷第一胎還是第二胎?陣痛頻率不同,待產時機也不同
    初產婦與經產婦有差別,由於第二胎在產程上較快,因此即便有相同的臨產徵兆,待產時機卻不同!這邊教你怎麼用陣痛頻率判斷入院與否,新手媽媽與老手媽媽都必須要懂。第一胎與第二胎,產程不同自然產有三個階段,通常醫生會用產程來說明,而初產婦(第一次分娩的產婦)和經產婦(已經生過孩子,再次分娩的產婦)在這三個產程所需時間,又有著明顯的差異,具體如下:第一產程:從規則陣痛,到子宮頸全開10公分
  • 自然分娩PK剖腹產
    作者:寶寶知道 hkhxllwwzz4常用分娩方式自然陰道分娩:胎兒發育正常,孕婦骨盆發育也正常,孕婦身體狀況良好,靠子宮陣發的有力節律收縮將胎兒推出體外,這便是自然陰道分娩。自然陰道分娩是最為理想的分娩方式,因為它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對母親和胎兒都沒有多大的損傷,而且母親產後很快能得以恢復。人工輔助陰道分娩: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出現子宮收縮無力或待產時間拖得過長時,適當加一些加速分娩的藥物來增加子宮收縮力,縮短產程。如遇到胎兒太大或宮縮無力、產婦體力不夠時,就要用會陰側切、胎頭吸引器幫助分娩。
  • 怎麼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水中分娩?水中分娩要注意什麼?
    由國外興起的水中分娩(Water birth)又稱水中生產,讓產婦在溫水中產下寶寶,有別於傳統自然產、剖腹產的生產方式讓不少孕婦為之好奇。然而水中分娩的好處是什麼?所有孕婦都適合嗎?選擇水中分娩要注意什麼?在選擇水中分娩前需要了解的內容!
  • 和順產相比,剖腹產可以避開這幾件「尷尬事」,孕媽可能還不知道
    剖腹產相對於順產可能恢復較慢,也有一些後遺症,但是卻也有一定的優勢,它可以幫助孕媽避開順產過程中的一些「尷尬事」,很多孕媽未必知道。和順產相比,剖腹產可以避開這幾件「尷尬事」,孕媽可能還不知道1:側切及側切縫合很多孕媽妊娠的時候選擇順產,就是為了不動刀,但這種願望十有八九落空,因為如果孕媽的產道狹窄或者彈性不足,撕裂是很正常的現象,這種疼痛,經歷過的寶媽才知道
  • 寶寶自然產「頭經產道擠壓」會變笨!長輩愛碎嘴 網友1句話狠酸被推
    (示意圖/免費圖庫pixels)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關於胎兒要自然分娩或是剖腹生產,是許多孕媽們都曾有過的困擾,再加上身邊長輩們自以為的「好心勸說」,常讓媽媽們一個頭兩個大!一名孕媽指出,長輩憂心寶寶的頭經過產道擠壓「會變笨」建議剖腹產。
  • 想減痛分娩的產婦可不能太胖,帶你認識減痛分娩
    在疼痛排行榜中,生孩子的痛屬於滿分痛;有產婦形容這種痛就像是被卡車輾過,或是整個人被狠狠地丟撞至牆壁,曾有產婦因為痛太久,痛到受不了而暈倒,最後改為剖腹產。隨著減痛麻醉技術進步,無痛分娩讓孕媽不再痛不欲「生」。
  • 蘇州母子醫院剖腹產待產包推薦
    Amber是我的前同事兼好友,經歷了臀位破水剖腹產的驚險,現在的她是一名新手媽媽。 她是堅定的剖腹產派,想了解她的分娩日記可查看這篇: 她同時也是一名自媒體人,大家可以關注她的小紅書帳號:amber19910611,秋寶媽媽amber。
  • 待產包要準備些什麼?
    為了避免突發情況手忙腳亂,準媽媽們此時可以開始準備待產包了。待產包清單主要包括媽媽和寶寶的用品,以及其它必備的東西。準備待產包時,要儘量考慮到生寶寶的每一個細節,有備無患。「雜物篇」證件:身份證、準生證、醫保卡、產檢冊、產檢報告單、住院單、銀行卡、少量現金電子設備:手機、電源線萌動:建議準媽媽們直到分娩前,都不要對寶寶胎心胎動大意
  • 「孕」39W臍帶繞頸-催生自然產/剖腹產大抉擇
    知道寶寶有臍帶繞頸之後,我跟老公開始很焦慮,也開始猶豫要不要乾脆改成剖腹產,娘家媽媽是希望我改成剖腹比較安全,公婆倒是沒發表意見。焦慮了兩天,每天都在跟寶寶精神喊話說你要乖乖,要健健康康,一邊擔心一邊等產兆的日子真的好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