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20日,江蘇省宿遷市郵政分公司宿城營業投遞部寄遞業務量達35.52萬件,同比增長82.0%,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4.51%,今年1-4月利潤率達10.96%。
宿城營投部的這個業績也是宿遷市郵政寄遞業務高質量發展的縮影,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全市第二的?
營投部副經理李繼說:「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算帳,算收入、算成本、算利潤。」
縮小「顆粒度」,實現業務核算精細化
近年來,宿遷市分公司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高度重視損益核算工作,郵政快包和標快累計實現收入利潤率13.37%和66.79%,均排名江蘇郵政第一。
——制定宿遷郵政責任中心損益管控實施細則,根據專業線條及生產作業環節,將所有實體部門分為專業實體和平臺實體,相應劃分為五大專業實體和五大平臺實體兩類責任中心,初步構築損益核算整體框架。
——形成市、縣同一框架、同一模板、同一核算口徑、同一考核辦法的全成本損益核算模式,同時逐步探索輔以包裹快遞、網路運營中心、營業投遞部和網點的損益核算管控實施細則。
——劃小核算單元,清晰各基礎核算單元經營、生產效益,將效益數據網格化、分析單元明細化,重點在宿遷全市102個金融網點和12個營投部建立前、後端聯動的損益核算體系,持續完善以利潤為導向的財務管理體系。
在今年5月16日召開的宿遷全市郵政損益核算專題分析會上,宿遷市分公司總經理張新華強調:「財務部門要從『帳房先生』向『決策智囊』轉變,進一步細化收入和成本管控的顆粒度,從專業、產品、環節等維度全方位開展損益核算,捋清虧損產品和虧損環節,更好地支撐對標管理、經營決策和績效考核。」
提升「含金量」,推進管理工作精準化
「過去我們強調『擺事實、講道理』,現在是一個數字時代,要『擺數據、講邏輯』。所以我們的任何決策,都需要靠數據支撐、用數據驅動。」江蘇省郵政分公司黨的建設會議明確提出的「六必須、六著力解決」,也是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
為增強損益數據準確性,宿遷市分公司首先確保基礎主數據梳理維護準確,要求各專業、實體以及經營部門對損益數據來源歸口管理,確保各項成本費用列支有配比、分攤有依據、取數有源頭,對運輸費用、人工成本、營銷費用等重點成本費用加強分析管控。
此外,做好營業網點損益數據清分,保證商品購置成本、耗材及低易品、營銷費用、水電取暖等網點日常運營成本完整、準確,及時將網點完成的銷售型賀卡、集郵、分銷等業務收入清分至相應網點。
宿遷市分公司通過應用信息化手段,開發了全成本損益核算查詢支撐系統,將各項損益數據及時傳導到每個單元、每個環節,讓基層單位可以及時了解本單位的盈虧狀況和自身的獎懲明細情況。
在業財融合的現實需求下,財務部門也不斷加強與業務部門的融合,成立網點損益核算指導小組,定期到全市各網點開展損益核算督導培訓,從收入、成本、利潤、考核等方面對員工進行培訓,教基層員工如何算帳、怎樣增收,同時把難懂的報表、數據轉換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讓他們學會主動思考。財務部門還按月下發宿遷全市金融網點及純郵網點損益排名表,以「點均月均損益」高質量發展指標為主線,按季發布宿遷全市網點損益核算通報,為網點業務發展經營策略調整提供依據。
沒有核算的精細度,就沒有管理的精準度。圍繞企業高質量發展,宿遷市分公司財務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進管理工作精準化,不斷形成「瞄著差距看、圍著市場轉、盯著效益幹」的局面,促進業務發展降本增效。
做好「加減法」,推動改革發展精益化
「財務工作更多的是思考如何通過精細化管控賦能企業的發展,讓財務數據會說話,找到企業發展跟預期的差距、跟競爭對手的差距,看出問題所在,進而提出管理意見。」宿遷市分公司財務部經理徐東明說。
在強化損益核算結果應用中,財務部根據損益通報數據對標找差,深入查找數據形成的深層次原因,解決短板問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推動整體效益提升;協同經營、生產部門開展損益細化分析,查找成本壓降點,推進降本增效,推進各部門對損益分析結果的深化應用;按月監控月度損益情況,納入績效考核,不斷提升損益分析的合理性和適用性;引導各單位將核算結果與輔助決策、預算管理緊密結合,互相銜接,配套推進,促進管理質效提升。
在此過程中,宿遷市分公司推進各項業務結構的調整,促使各基層單位更加關注經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集郵與文化傳媒部通過優化銷售結構,不斷提高高效產品銷售佔比;金融專業通過持續開展損益分析,常態化加強宣傳費、安保費及材料用品等大額成本的管控……孕育於末端基本單元的「小活力」,正不斷匯聚成宿遷全市郵政高質量發展的「大氣候」。
來源:中國郵政報
作者:徐濤
編輯:汪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