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就做博士後 博士後流動站成就業中轉站?

2020-12-17 中國教育在線

  50多歲的王先生還記得,當年自己的同學裡出了個博士後,這個名頭令他非常景仰,「我以為這應該是人生能拿到的最高學位了。」

  如今,王先生的兒子已經博士畢業,選擇留校做博士後,但這是找不到工作的無奈選擇。王先生也明白了,博士後不是學位,而是獲得博士學位後,獲準進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人員,只是一種身份和經歷,但待遇並不高。

  不過,與街坊鄰居說起兒子的博士後頭銜時,他往往還能收穫不少羨慕和稱讚;但在兒子小王的心裡,這一頭銜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環,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也已成為「就業中轉站」的代名詞。

  找不到工作,就先做博士後吧

  小王的師兄師姐中,有好幾位博士畢業後進入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他們的工作,與讀博時沒有太大的差別:住宿舍,在課題組做課題,每天準時到實驗室報到……一邊做科研,一邊尋覓工作機會。

  不久前,一位在流動站工作了3年的師姐找到了一份教職,隨之離開;還有人則在繼續等待,等著有高校需要相關方向的教研人員。

  王灝從本科起就一直就讀於一所「985」高校,專業是材料科學。對他來說,發論文不是問題,「我們專業的要求是兩篇SCI論文,影響因子總和在4以上,隨便表徵表徵、測試測試,數據改好看點,就能做出一篇新的文章來,導師幫幫忙就沒問題了。」

  但是,王灝對自己的困境看得很清楚:「我們做的東西可以說沒有實際意義,也就是說,沒有與我們專業真正對口的工作。」他的本科同學大多找到了不錯的工作,碩士同學「改行還來得及」,找到與專業方向相近的研發崗位也不太難,而讀到博士,「再轉行已經幾乎不可能了」。

  對於像王灝這樣的理科博士生來說,多數情況下出路只有一條——當老師。然而,與博士數量大幅增加相對應的是,很多高校的教師已趨飽和,一流高校也多注重引進擁有海外博士學位的教師。如果暫時找不到單位,就只能在博士後流動站裡,邊做邊等。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面臨與王灝相同困境的博士生不在少數。在高校的理工科專業中,理學側重理論研究和科學培養,利於深造;工學則側重技術應用。像王灝這樣的理科生,研究的是「上遊的上遊」,是基本理論問題,換句話說,他學的所有知識,在任何一家企業都「用不上」。

  「現在留校已經不可能,想去二類大學都很難了,不是學歷不夠,是人家根本不缺人。」吉林大學化學專業的小徐告訴記者:「因為找工作難,導師會說『要不然你留下來做幾年博士後吧』,或者是『你去××老師那裡做博士後吧』。××老師就是導師在圈內的朋友,其實就是給對方介紹一個廉價勞動力,一種熟練的還算廉價的科研勞動力。」

  在湖南大學已經做了兩年博士後的劉翠(化名)透露,自己的收入每月大約在四五千元,申請到項目的話,還會有一些額外的經費,「養活自己足夠了,但當初讀本科和碩士時的同學,月薪上萬的已經很常見了。」

  讀了博士,找工作反而更難了

  1978年,18名學生作為我國首批博士生入學;至2009年,這個數字是24。63萬人。1981年,我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共有151個,2007年達到346個,博士學位授予點達1739個。我國博士學位授予數量1996年超過韓國,2000年超過印度,2002年超過英國和日本,2005年超過德國。

  然而,隨著博士生數量的大幅增長,博士學位似乎也越來越不值錢了,比起本科生和碩士生來,他們找工作甚至更難。高校裡普遍流傳著「博士生不如研究生、研究生不如本科生」的順口溜。

  小金8年前從一所重點大學本科畢業,輕鬆找到了一份雜誌社的工作,工作3年後,她懷著不斷「充電」的想法,辭職考上了財務管理的碩士生,並選擇了碩博連讀。沒想到的是,如今已近30歲的她,找工作卻比本科畢業時要費勁兒多了。

  在屢屢碰壁後,小金終於發現,用人單位擔心她在工作不久之後就要結婚生子,即使她不斷解釋說幾年內沒有結婚的打算,對方仍願意選擇更年輕的應聘者。「女生求職本來就處於劣勢,上了年紀的女博士就更沒人要了。」她苦笑道,其實結婚對她而言更是八字還沒一撇。

       

相關焦點

  • 讀博後工作更難找 博士後流動站成就業中轉站
    50多歲的王先生還記得,當年自己的同學裡出了個博士後,這個名頭令他非常景仰,「我以為這應該是人生能拿到的最高學位了。」如今,王先生的兒子已經博士畢業,選擇留校做博士後,但這是找不到工作的無奈選擇。
  • 博士後流動站成就業中轉站 部分專業出現招生難
    50多歲的王先生還記得,當年自己的同學裡出了個博士後,這個名頭令他非常景仰,「我以為這應該是人生能拿到的最高學位了。」  如今,王先生的兒子已經博士畢業,選擇留校做博士後,但這是找不到工作的無奈選擇。
  • 博士後流動站成了就業中轉站?高學歷就業更難?
    50多歲的王先生還記得,當年自己的同學裡出了個博士後,這個名頭令他非常景仰,「我以為這應該是人生能拿到的最高學位了。」如今,王先生的兒子已經博士畢業,選擇留校做博士後,但這是找不到工作的無奈選擇。王先生也明白了,博士後不是學位,而是獲得博士學位後,獲準進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人員,只是一種身份和經歷,但待遇並不高。
  • 博士後「出站」,搶著要 - 西安交大博士後流動站調查
    近日,本報記者走進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後流動站,探尋他們的生活軌跡。  學士念完上碩士,碩士上完讀博士,博士畢業該做什麼?  博士後!對於大多數中國老百姓而言,博士後無疑是一個神秘的「學霸」群體。  今年是我國博士後制度創建30周年。30年來,博士後制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博士後群體已成為國家創新型人才中的一支骨幹力量。
  • 博士後流動站的建設
    我國設立博士後流動站的地方很多。大部分設在大學或科研院所,但也有個別的設在企業或其他的機關事業單位。科學院博士後一般的需要獲得博士學位,但博士後不是學位,它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經歷。我國的博士後需要博士學歷,但國外有些國家的博士後是不需要獲得博士學位擁有博士學歷的。 設立博士後流動站,需要具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健全的研究與開發機構,還需要有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員隊伍和高水平的科研項目,同時要具有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通俗點講就是要有錢才能保障科學研究所對物質上的需求。博士後流動站能吸納一大批科研人才和科研愛好者。
  • 昆明理工大學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在2020年全國博士後工作綜合...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的通報》,全國299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3324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參加了本年度博士後綜合評估,經人社部和全國博管委評定,昆明理工大學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獲評優秀。冶金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於2001年經國家人社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設立。
  • 青海省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實現「零」突破
    中新網西寧10月18日電 (孫睿)青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18日消息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日前批准,同意在青海師範大學中國史專業、青海師範大學地理學專業、青海大學作物學專業設立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實現了青海省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零」突破。
  •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博士後招收公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博士後招收公告 2020年03月20日 11:4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科研工作需要
  • 西安交大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綜合評估工作獲佳績
    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組織開展的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日前公布,西安交大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綜合評估工作取得佳績。本次評估中西安交大25個參評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均被評為良好以上等次,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核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力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生物醫學工程、數學、物理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哲學等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被評為優秀。
  • 博士後是學歷嗎?43所一流高校博士後流動站排行榜,國科大第一
    所以,很多人平時口中的「讀博士後」「博士後畢業」都是錯誤的說法,所謂的「讀博士後」應該表述為「博士後進站」,而「博士後畢業」則應該表述為「博士後出站」。二是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科研工作站有區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指在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的某個一級學科範圍內,經批准設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組織。
  • 哈工程大學新增兩個博士後流動站
    記者從哈工程大學了解到,國家人事部和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日前正式批准哈工程大學設立「核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據了解,至此哈工程大學已具備設站資格的一級學科都已獲準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據了解。博士後制度是一項提高科研水平、促進技術創新、培養和使用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制度,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反映學科水平的標誌之一。
  • 博士後擴招是延遲就業的招數,還是人才培養?博士找不到工作嗎?
    2月23日,湖南省發布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十條措施,措施指出: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博士後流動站擴大博士後招收培養規模。支持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協作研發中心、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招收博士後。從今年國家決定研究生擴招18.9萬人開始,實際上已經在有計劃的對畢業生分流,讓這部分人延遲兩到三年找工作,這是很明顯的推遲就業措施,至於兩三年後碩士好不好找工作,這個不一定!但是對於擴大博士後招收規模,一方面是解決今年就業問題,讓這批博士晚兩年再找正式工作。
  • 重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達83個
    中新網重慶11月6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5日從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重慶近日新獲批10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至此,當地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增加到83個,覆蓋61個一級學科。另有國家級博士科研工作站65個、市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14家(包含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 今天,網際網路法治研究院(杭州)有了博士後流動站工作點
    8月6日上午,華東政法大學博士後流動站網際網路法治研究院(杭州)工作點揭牌儀式暨《網際網路法治》發刊儀式在杭州中院舉行。中共杭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網際網路法治研究院(杭州)院長張仲燦和華東政法大學校長,網際網路法治研究院(杭州)院長葉青共同揭牌。
  • 浙江新增11個博士後流動站 浙大全國最多
    浙江新增11個博士後流動站 浙大全國最多 www.zjol.com.cn 2003年12月06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國家人事部近日公布了新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名單,
  •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後流動站
    中國共產黨新聞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 常用社科查詢庫 >> 人文社科類博士後流動站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後流動站   2011
  • 山東新增1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5日訊近日,經山東省推薦,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組評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研究確定,全國新設3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山東9所高校的18個一級學科獲批,獲批數量佔全國總數的5%,其中山東財經大學為首次設站,實現了零的突破
  • 華師再添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日前,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關於批准新設湖南大學哲學等3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通知》,公布了2019年批准新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名單。我校獲批新設外國語言文學、地理學、植物保護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至此,我校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總數已達到18個。
  • 二重加強院校博士後流動站與企業工作站合作
    二重加強院校博士後流動站與企業工作站合作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術研發能力,中國二重利用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平臺,實現了企業與高校優勢互補  在日前召開的二重集團公司博士後工作站博士後開題報告評審會上,二重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楊運民博士作了題為《厚壁大型容器鍛造工藝數值模擬和熱處理工藝數值模擬預測組織與性能》的開題報告,對課題內容與研究的工藝方案、目標進行演示及講解。到會專家對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及論證。
  • 南方科技大學獲批4個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教育在線訊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公布了最新一批新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名單,南方科技大學獲批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力學共計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高等學校在一級學科範圍內經批准設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此次我校申請的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全部獲批,通過率為100%,學校博士後工作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