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後「出站」,搶著要 - 西安交大博士後流動站調查

2020-12-17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對大多數中國老百姓而言,博士後是一個神秘的「學霸」群體。他們的研究對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有何貢獻?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又有哪些夢想和期待?作為中國頂尖的知識分子群體,他們的就業是否存在問題?近日,本報記者走進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後流動站,探尋他們的生活軌跡。

  學士念完上碩士,碩士上完讀博士,博士畢業該做什麼?

  博士後!對於大多數中國老百姓而言,博士後無疑是一個神秘的「學霸」群體。

  今年是我國博士後制度創建30周年。30年來,博士後制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博士後群體已成為國家創新型人才中的一支骨幹力量。

  近日,李克強總理在會見中國博士後青年創新人才座談會代表時指出,博士後具有深厚知識基礎和探索創新能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高層次人才群體。「十三五」時期,我們要有效應對發展面臨的能源資源和環境等剛性約束,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在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向更多依靠人才資源轉型過程中,以博士後為代表的拔尖人才將肩負更加重要的使命。

  是「冷板凳」,更是「孵化器」

  李滌塵說:「博士後的時候聲名不顯,但卻更能讓人靜下心來搞研究,那時候對於科學的追求是非常純粹的,是興趣導向和國家需求導向,而非利益導向。」

  「兩年的博士後時光讓人懷念,那是做學問的寧靜港灣,沒有壓力,不受打攪,完全沉浸在學習和探索的世界裡。」現任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的李滌塵說,「博士後制度的建立,特別是通過學科交叉,對於培養我們獨立的工作能力,支持年輕的科研人員在博士畢業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意義重大,那段經歷為我後來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3年,我從交大材料學院博士畢業,到能動學院做博士後。之前從事的是材料成分設計,只管材料,到能動學院以後我就開始研究鍋爐裡的傳熱管以及從不同方向過來的煤粉對它的衝擊磨損,包括使用高速攝像機來測試煤灰怎麼撞到這個顆粒上,彈撞方向是什麼。這種學科的交叉幫助我從以前單純材料的問題研究走向了具體化的工程問題研究,為我的多學科能力培養和轉型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回憶起20年前做博士後的經歷,李滌塵眉飛色舞地述說著,「也就是那段時間,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快速成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3D列印技術。現在已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盧秉恆教授,當時剛從國外回來,找我和他一起做快速成型。當時因為覺得這個項目挺有意思,就跑去幫忙,現在反而做成了我的主業。」

  如今的李滌塵已是全國3D列印行業的重要領軍人物之一。他建立了快速反求、快速成形、快速磨具的集成系統,提出紫外LED光源的3D列印技術,研究成果獲4項國家級新產品證書。他首倡的「生物製造」研究,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人工頜面假體和關節假體,治癒了許多過去臨床無法醫治的患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接觸3D列印並把它持之以恆地做到今天完全是因為興趣和熱情,剛起步時我的科研完全沒有收益,也缺乏經費,而且當時這項技術並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重視。」李滌塵說,「博士後的時候聲名不顯,但卻更能讓人靜下心來搞研究,那時候對於科學的追求是非常純粹的,是興趣導向和國家需求導向,而非利益導向。但也就是在那樣的苦日子裡堅持下來,才讓我收穫到了今天這麼些成績。」

  是科學家,更是夢想家

  魏平說:「博士後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就看能否達到心理預期,我身邊的同學,基本都是在站期間就已經確定了去向。博士後出站,基本都是搶著要的。」

  魏平現在是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的一名在站博士後,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以及無人車研發兩個方向的研究。

  「我們研究所是全國最早開始做的無人車項目的幾家之一,目前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無人駕駛汽車,在以前是只會出現在科幻電影裡的神奇造物,但在我們的研究中它是完全可以實現,我們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讓無人車大量上路。」一提起自己正在參與的科技攻關項目,原本靦腆含蓄的魏平立刻變得滔滔不絕,「人類科技的每一次飛躍都源於夢想,而我們研究人員要做的是攻克每一個技術難關,讓夢想變成現實!」

  在談到博士後出站後的就業問題時,魏平說:「博士後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就看能否達到心理預期。以我身邊的這些同學、同事來說,基本都是在站期間就已經確定了去向,其中大多會留在高校或大型科研機構,也有一部分會進入企業從事專項研究。博士後出站,基本都是搶著要的。」

  江西小夥子吳堅是清華大學畢業的博士,現在在西安交大電氣工程學院的博士後流動站工作,一方面從事放電等離子方向的研究,一方面還參加了學校的「新講師」計劃,肩負一定量的教學任務。他說:「在清華讀博士的時候我參加了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的幾個研究課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交大電氣學院院長邱愛慈老師是我的合作導師,所以畢業後我就來了西安交大。2014年我以交大訪問學者的身份去英國帝國理工大學交流學習了一年,對於他們興趣導向、問題導向、討論為主的授課方式印象深刻。我現在也在給本科和碩士研究生上課,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已經開始將國外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融入我的課堂,同學們的反應非常好。」

  魏平和吳堅都是80後,年輕的他們對於自己將來的科研道路有著不同的規劃,但在他們身上閃耀著一種共同的光芒,那光芒叫理想,而他們只是西安交大600多位在站博士後的縮影之一。

  據西安交通大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龔傑昌介紹,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首批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目前已獲批設置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5個,基本覆蓋了所有的博士點學科,累計招收博士後近1500名。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公布的2015全國博士後綜合評估結果中,西安交通大學的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數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共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被評為優秀,優秀數量居全國高校第六。西安交大2015年博士後基金獲得數量在全國僅次於清華大學。

  是平臺,更是橋梁

  榮命哲說:「30歲左右正是博士畢業,剛剛踏足社會的時候,工作收入、住房、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紛至沓來。博士後制度無疑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把金鑰匙。

  「我國博士後制度建立30年來,為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科學研究、產業升級一線,作出了獨特貢獻。我認為,我國博士後制度的精髓在於:首先,它抓住了人才的成長規律;其次,他調動了國家、學校、指導老師等多方面的資源,出成果、出人才;第三,倒逼了我們國家科技體制的改革和進步,比如我們現在『人頭費』上不封頂;最後,將科研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緊密結合起來,讓成果不再只躺在紙上。」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榮命哲說,「年輕人是最具有活力和創造力的群體,這個時候是創造發明的最佳階段。但我們也要看到,30歲左右正是博士畢業,剛剛踏足社會的時候,工作收入、住房、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紛至沓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去幫助他們免除這些後顧之憂,要讓他們無憂無慮地全心全情搞創造、攻難關。博士後制度無疑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把金鑰匙。」

  龔傑昌介紹說,西安交通大學師資博士後實行獨立於校內教師的薪酬體系、培養體系、職務晉升體系和考核體系,通過提高待遇吸引人才,所有的師資博士後在出站時都能有1年的國外交流學習經歷,其中優秀者將在出站後被學校直接聘為副教授。注重博士後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結合,注重校企聯合,近年先後承擔10多項「973」計劃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另外主持「863」計劃重大(重點)項目70餘項。為促進產學研結合,該校多年來也一直把與企業聯合招收博士後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先後與國內60餘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立有密切聯繫和合作關係,累計招收百餘名企業博士後人員。

  據悉,由西安交通大學提交,以「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和「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智慧學鎮項目」平臺為依託,建立「中國西部新絲綢之路博士後創新示範中心」的申請,已由陝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上報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榮命哲表示,該示範中心的建立不僅僅是為了給交大、給陝西培養人才,更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示範中心將成為「一帶一路」上重要的智力支撐平臺,更將成為溝通我國與世界各國教育、學術、文化的紐帶和橋梁。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綜合評估工作獲佳績
    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組織開展的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日前公布,西安交大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綜合評估工作取得佳績。本次評估中西安交大25個參評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均被評為良好以上等次,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核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力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生物醫學工程、數學、物理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哲學等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被評為優秀。
  • 博士後出站要求`
    博士後出站有哪些要求?博士後出站可歲前配偶入戶北京,徵在站博士後,贈予彩禮60w起,可提供落戶房產地址,如有意wei:xhlh801溝 通企業博士後yl_1010:一切都是企業說了算。學院(部)組織召開博士後出站考評會,由5人以上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對博士後在站期間的科研工作、業務能力、個人表現等方面進行考核評定,並在《蘇州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出站考核表》(合作導師必須到會並籤字)及《博士後研究人員工作期滿業務考核表》上簽署考評意見。企業聯合招收的博士後,出站工作考評會由企業負責組織、流動站協助配合。
  • 2020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公布,西安交通大學優秀數全國第3!
    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日前公布,西安交大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綜合評估工作取得佳績。近期,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組織開展的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公布,西安交大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綜合評估工作取得佳績。
  • 博士後流動站的建設
    我國設立博士後流動站的地方很多。大部分設在大學或科研院所,但也有個別的設在企業或其他的機關事業單位。科學院博士後一般的需要獲得博士學位,但博士後不是學位,它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經歷。我國的博士後需要博士學歷,但國外有些國家的博士後是不需要獲得博士學位擁有博士學歷的。 設立博士後流動站,需要具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健全的研究與開發機構,還需要有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員隊伍和高水平的科研項目,同時要具有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通俗點講就是要有錢才能保障科學研究所對物質上的需求。博士後流動站能吸納一大批科研人才和科研愛好者。
  • 博士後是學歷嗎?43所一流高校博士後流動站排行榜,國科大第一
    所以,很多人平時口中的「讀博士後」「博士後畢業」都是錯誤的說法,所謂的「讀博士後」應該表述為「博士後進站」,而「博士後畢業」則應該表述為「博士後出站」。二是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科研工作站有區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指在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的某個一級學科範圍內,經批准設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組織。
  • 昆明理工大學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在2020年全國博士後工作綜合...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的通報》,全國299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3324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參加了本年度博士後綜合評估,經人社部和全國博管委評定,昆明理工大學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獲評優秀。冶金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於2001年經國家人社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設立。
  •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博士後招收公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博士後招收公告 2020年03月20日 11:4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科研工作需要
  • 哈工程大學新增兩個博士後流動站
    記者從哈工程大學了解到,國家人事部和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日前正式批准哈工程大學設立「核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據了解,至此哈工程大學已具備設站資格的一級學科都已獲準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據了解。博士後制度是一項提高科研水平、促進技術創新、培養和使用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制度,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反映學科水平的標誌之一。
  • 重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達83個
    中新網重慶11月6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5日從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重慶近日新獲批10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至此,當地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增加到83個,覆蓋61個一級學科。另有國家級博士科研工作站65個、市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14家(包含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 青海省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實現「零」突破
    中新網西寧10月18日電 (孫睿)青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18日消息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日前批准,同意在青海師範大學中國史專業、青海師範大學地理學專業、青海大學作物學專業設立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實現了青海省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零」突破。
  • 學術作假 博士後要退站
    建立考核指標  規定指出,設站單位應面向社會公開招收博士後人員,要對申請者的科研能力、學術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進行嚴格審核,採用考核、考試、答辯等形式擇優招收。  規定指出,各設站單位應建立在站博士後人員的考核指標體系,以及博士後人員進站招收、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制度。博士後人員在站工作時間為兩年,一般不超過三年,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最長不超過六年。
  • 找不到工作就做博士後 博士後流動站成就業中轉站?
    50多歲的王先生還記得,當年自己的同學裡出了個博士後,這個名頭令他非常景仰,「我以為這應該是人生能拿到的最高學位了。」  如今,王先生的兒子已經博士畢業,選擇留校做博士後,但這是找不到工作的無奈選擇。
  • 山東新增1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5日訊近日,經山東省推薦,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組評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研究確定,全國新設3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山東9所高校的18個一級學科獲批,獲批數量佔全國總數的5%,其中山東財經大學為首次設站,實現了零的突破
  • 博士後出站落戶北京流程
    北京博士後出站可隨遷配偶入戶,若如配偶可考慮變現——幫助他人,恩惠自己。可免費提供落戶地址和接收單位。wei:xhlh801【事項名稱】北京市博士後進出站辦事指南【行使依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關於同意在北京市和江西省開展博士後工作分級管理的通知
  •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後流動站
    中國共產黨新聞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 常用社科查詢庫 >> 人文社科類博士後流動站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後流動站   2011
  • 浙江新增11個博士後流動站 浙大全國最多
    浙江新增11個博士後流動站 浙大全國最多 www.zjol.com.cn 2003年12月06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國家人事部近日公布了新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名單,
  • 西安政治學院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設施完善,設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軍隊政治工作學、法學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熱忱歡迎優秀博士畢業生來我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一、招收條件    已取得博士學位;政治素質好,學風端正,具有較強科研創新能力;年齡在40周歲以下,身體健康。
  • 華師再添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日前,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關於批准新設湖南大學哲學等3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通知》,公布了2019年批准新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名單。我校獲批新設外國語言文學、地理學、植物保護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至此,我校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總數已達到18個。
  • 雲南民族大學首屆民族學博士後順利出站
    1月10日下午,雲南民族大學迄今為止唯一的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首屆博士後出站報告會在民族研究所會議室舉行,畢業於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吳銀玲博士、許瑞娟博士以及她們的合作導師和少英教授參加了出站報告會。
  • 我累計培養出站博士後6萬餘名
    我累計培養出站博士後6萬餘名來源:科技日報 2013-4-28 林莉君  目前,全國已經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703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129家,全國累計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10萬餘人,出站博士後6萬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