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已累計培養25萬多名博士後 期滿出站博士後近15萬人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中國博士後制度實施35周年座談會上獲悉,目前,我國共設立331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850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全國累計招收博士後25萬多人,期滿出站博士後近15萬人,已有125人成為兩院院士。
-
35年累計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4671人!出站博士後3/4留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青島市目前已擁有博士後站110家,累計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4671人,佔全省總數的39%,累計出站(基地)留青博士後1687人,留青率達到76%。7年來青島累計向博士後相關單位及人員發放資助資金5.1億元。
-
浙江省出站博士後已達四百多名
浙江省出站博士後已達四百多名 www.zjol.com.cn 2003年48月24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31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已累計招收博士後640多人,其中有400人已經出站。
-
博士後「出站」,搶著要 - 西安交大博士後流動站調查
是科學家,更是夢想家 魏平說:「博士後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就看能否達到心理預期,我身邊的同學,基本都是在站期間就已經確定了去向。博士後出站,基本都是搶著要的。」 魏平現在是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的一名在站博士後,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以及無人車研發兩個方向的研究。
-
5年集聚培養1萬名!江蘇打造博士後人才「強磁場」
中國江蘇網3月5日訊 每年引進2000名海內外博士後人才,資助一批博士後創新項目,在站博士後可直接申報副高職稱……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推動博士後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創新人才集聚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支持創新創業等方面提出12條具體舉措,著力打造青年博士後人才集聚的「強磁場」。
-
常州6名博士後喜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
近日,中國博士後官網發布《關於對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項資助擬資助人員名單進行公示的通知》,其中,常州6名博士後研究人員入選。,用於支持博士後研究人員按照自己的創新思想,開展自由探索和自主創新,即「自己找題目,自己找方法,自己找答案」,以此培養博士後獨立組織科研項目的能力。
-
北京加碼博士後工作站 培養更多「硬核」人才
12月1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為85家新設博士後工作站單位授牌。至此,北京市博士後工作站達442個,流動站52個。根據北京市屬設站單位2021年博士後招收培養計劃,2021年共計劃招收博士後1131名,首次突破千人,是近三年進站人數的總和。
-
浙江大學聯合招博士後3-4名,優秀博後出站可有機會獲得事業編制
年薪35萬 | 浙江大學聯合招博士後3-4名,優秀博後出站可有機會獲得事業編制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尹俊研究員,航空航天學院李學進研究員,求是高等研究院許科帝副教授,寧波市第一醫院(浙江大學寧波醫院)神經外科高翔主任醫師,修復重建外科、手足及顯微創傷外科魏鵬主任醫師
-
近百名博士後想去四中當老師
本報訊(記者張靖)昨天,海澱展覽館首次迎來層次最高的一場招聘會——2006年北京博士後引薦會。800餘名在站博士後前來求職,黨政機關、中學名校第一次設展招聘博士後,其中像北京四中這樣的名校受到博士後的青睞,四中一上午收到簡歷近百份。 四中一上午收近百簡歷 第一次參加博士後招聘會的北京四中是一所中學名校。
-
5年引才1萬名 江蘇打造博士後人才集聚「強磁場」
每年引進2000名海內外博士後人才,資助一批博士後創新項目,在站博士後可直接申報副高職稱……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推動博士後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創新人才集聚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支持創新創業等方面提出12條具體舉措,著力打造青年博士後人才集聚的「強磁場」。
-
粵在站博士後每年經費升至8萬 待遇全國領先
從今年起,廣東在全國率先大幅提高對在站博士後的日常經費標準,從每人每年5萬元提高至8萬元,屬於全國領先水平。 記者連日走訪發現,珠三角地區一套具有廣東特色的博士後培養模式已經形成,服務經濟建設的特點十分明顯。 待遇等同副教授 據統計,全省目前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230個,累計招收博士後3182人,已出站的博士後七成選擇留在廣東。
-
陽江本土培養的首個博士後出站
範慧婕博士的博士後出站報告會 範慧婕超額完成出站要求 成功出站 這是陽江第一次舉辦 本土培養的博士後出站報告會 也是我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的又一成果
-
博士後制度實施35周年累計招收25萬多人
博士後制度實施35周年累計招收25萬多人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08 16:08:01 Tue 人民日報北京12月7日電 (江琳、龔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日前在京召開中國博士後制度實施35周年座談會。
-
江蘇面向全球招收6003名博士後,用5年時間積聚培養1萬名博士後人才
用5年時間積聚培養1萬名博士後人才科技創新的未來在青年,博士後工作是培養輸送高層次人才的「蓄水池」。今年3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出臺政策,提出用5年時間積聚培養1萬名博士後人才,儲備一批一流青年科技人才。集中發布博士後招收信息,正式吹響了江蘇博士後青年人才集聚的「集結號「。
-
萬事利博士後工作站首位博士後,出站!
△ 萬事利集團與浙江財經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後出站評審會7月15日,萬事利集團與浙江財經大學聯合培養的首個博士後張子楠經過出站答辯評審會,以優秀評級順利出站。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人才辦副主任、省人力社保廳二級巡視員陳榮華等相關領導,浙江財經大學校長鍾曉敏、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董事長李建華等博士後合作導師以及博士後出站考評組專家參加評審會。
-
集聚青年人才 山東招收博士後突破1.1萬人
博士後是最具創新能力、創業潛力和發展動力的人才力量之一,山東也是全國最早開展博士後工作的省份之一。以制度創新為引領,近年來山東在改革完善博士後管理制度、提高培養質量、支持創新創業等方面加碼發力,在戶籍管理、職稱評定、人員編制等方面打破限制,為博士後人才來魯創新創業搭建廣闊舞臺。截至目前,山東已累計招收博士後11580人,在站博士後數量5004人。
-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培養首位博士後出站
9月初,來自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鋰離子電池材料團隊的詹元傑,剛剛結束了為期兩年的博士後生涯,已順利出站,全職加入該團隊繼續開展工作。這也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聯合培養的首位出站博士後。在站兩年綜合能力獲得提升詹元傑坦誠說道,決定到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之前,心裡其實有幾分忐忑,「但我想了想,在材料實驗室我的導師還是黃老師,我相信他的眼光,同時也對我們研究的材料有信心,所以還是來了,現在覺得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
鍛造高質量發展的「博士後力量」——中國博士後制度實施35周年記
35年來,全國累計招收博士後25萬多人,期滿出站博士後近15萬人。近5年來,全國博士後研究人員進站規模迅速擴大,年平均增長率在10%以上,平均進站年齡31歲,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年輕、富有活力的高層次人才群體;博士後出站後在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逐年提升,2019年達到65%,絕大多數成長為單位的領軍人才和科研骨幹。
-
廣州市公安局舉辦博士後出站報告會
4月24日上午,廣州市公安局舉辦市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博士後出站報告會,由廣州公安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博士後工作站與中山大學博士後流動站聯合招收培養的韓曉龍作博士後作報告。經與會專家委員會討論,一致同意韓曉龍博士後出站。
-
我剛落戶青島的博士後,希望將安家補貼發放的出站時間範圍延長...
那就意味著如果我九月初籤不了合同就不能領安家補貼,但因為今年疫情原因,絕大多數單位的招聘都推遲了幾個月,出站六個月內找到工作變得不那麼容易了。 所以我建議對於今年出站的博士後,將安家補貼發放要求的出站時間範圍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