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七年建成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又稱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堡的地標建築,世界十大奇景之一。·牆壁使用了土耳其瓷器名鎮燒制的藍彩釉貼瓷,以白色為底,刻有豐富的花紋圖案,使得整個清真寺內都充滿了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圓頂建築,四周建有六座宣禮塔,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
建議早點出發,不然9點多後旅遊團大軍入侵,就人山人海的了。觀賞質量大打折扣。清真寺裡面的裝飾確實很美,寬廣無比的穹頂,牆上貼著伊茲尼克藍色瓷磚,光線透過極具伊斯蘭風格的藍色玻璃窗灑進來,有種神秘的肅穆感。門票:免費。
免費參觀,不愧為地標建築,非常宏偉,大氣。和其他清真寺參觀要求是一樣的,衣冠不整者和衣著過於隨意者禁止入內,進入內部參觀需要脫鞋,在入口處免費提供了裝鞋的袋子,這裡內部是允許拍照與攝像的。我去的時候正在裝修,藍色清真寺變成了灰色清真寺,感覺差了很多,但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獨特之處。遊覽時間:30分鐘左右。
和聖索菲亞大教堂相對而望,可惜樓主去的時候在維修不能入內,有些遺憾。不過看看外表的藍色清真寺也相當美。說到藍色清真寺就一定要說一下它的宣禮塔了,一般大的清真寺只有4根宣禮塔,藍色清真寺周圍卻有六根宣禮塔,是伊斯蘭教國家獨一無二的建築,也是現存的唯一一座六塔清真寺,據說藍色清真寺在修建時, 蘇丹 阿赫邁特要求建築師把宣禮塔建成黃金的,沒想到 土耳其 語中「黃金」和「六」發音很近似,所以藍色清真寺就有了六尖塔啦。
大名 叫做 蘇丹 艾哈邁 德清 真寺,因其內部裝飾全用藍白兩色瓷磚鑲嵌,所以得了個小名「藍色清真寺」。建於17世紀的藍色清真寺,實際上是拜佔庭的 希臘 文化和奧斯曼 土耳其 的突厥伊斯蘭教文化相結合的建築,運用的是拜佔庭帝國 希臘 文化的建築技術來表現伊斯蘭教文化。一般的清真寺都是四個宣禮塔,而藍色清真寺有六個宣禮塔,與 麥加 的大清真相同。
藍色清真寺前面的噴泉在燈光下無比閃耀。進去清真寺要包頭,要脫鞋。遊客眾多,並且很多區域沒有向公眾開放在維護。由於裡面味兒有點大。主要轉轉就出來吧。
藍色清真寺之所以稱其為藍色清真寺,是因為清真寺內部的牆體貼滿了一種藍彩釉瓷磚,其實,它真正的名字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它是伊斯坦堡歷史老城區最著名的地標建築,修建於奧斯曼帝國時期,氣勢恢宏、造型奢華獨特。我們有幸在整個行程返回伊斯坦堡的最後一天,得以進入內部參觀。
500多年前奧斯曼帝國一個十幾歲的老大,為證明自己是虔誠的伊斯蘭信徒,非要蓋一個比聖索菲亞教堂更牛逼的宗教建築,於是乎經過招投標啊,設計施工啊,質量監督啊等一系列環節折騰7年搞定。最重要的,整體設計可是由大師希南!的得意門生設計的。聽說裡面沒有用一根鐵釘,完全的石頭建築,經歷數次大地震毅然堅挺不倒。
聽說她的六根尖塔完全是由於一次烏龍事件,錯誤領會了首長的意圖才建造出來,通常的清真寺只能有四根尖塔,只有聖城麥加才夠級別蓋六根。依我看,沒準當時的大佬有意要超標施工,又怕規格超標了上面責怪,就隨意編了個烏龍甩鍋。藍色清真寺5月份曾關閉修繕,我來的時候也是勉強開放而已,內部仍舊架起高高的腳手架,雖然很煞風景,但依舊影響不到她的恢宏與壯觀
耗時七年建成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又稱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堡的地標建築,世界十大奇景之一。牆壁使用了土耳其瓷器名鎮燒制的藍彩釉貼瓷,以白色為底,刻有豐富的花紋圖案,使得整個清真寺內都充滿了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圓頂建築,四周建有六座宣禮塔,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
清真寺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女士進入必須戴頭巾,男士也不能穿短褲進入。清真寺貼心的為大家準備了袍子和頭巾,可以借用。寺內都鋪著華麗的地毯,屋頂很漂亮,周圍還有彩色的玻璃。 細看的話,牆面裝飾以藍色為主,這大概也是藍色清真寺名字的由來吧!夜色下的藍色清真寺,有種莊嚴肅穆的美。屋頂真的很漂亮,彩色窗戶在燈光照耀下更加多彩斑斕了,讓人不禁抬頭仰望。
因為伊斯蘭教的傳統,所有女性遊客都需要配到頭巾,同時不能穿露出腳踝以上部位的短裙,當然你也不用擔心,在入口處會有工作人員檢查你的服裝,同時有免費的包巾和頭巾的租借點,同樣,男性遊客也要注意,不能穿著短褲和無袖背心進入參觀。
進去清真寺是免費的,女生要帶頭巾,裙子要過膝,不能穿太暴露的服飾,也有免費的頭巾這裡的巡邏警察都是配了有槍的,建議人多的地方還是儘量不去
因為藍青在修繕,所以一直到5.15號是不對外開放的,那我們這次有些許的遺憾,但是我還是溜達進院子看了看,藍青作為唯一有六根宣禮塔的清真寺從外觀上看就非常大氣,為什麼會有六根宣禮塔呢?據說是在建造的時候原本說的是要用金子建造,結果工人聽錯了,以為是六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哈哈。
廣場上散落著來朝聖的人們,靜謐的剛剛好。進入清真寺,入鄉隨俗,包好頭巾,脫好鞋,內部正在修葺期,地上鋪設傳統的土耳其手工地毯。
幾乎所有的清真寺進入內部時都需要脫鞋,女士需要佩戴頭巾,著裝不能過於暴露。我們只在外圍拍了幾張照片,沒有進入清真寺室內,因而也沒戴頭巾。從外形看,藍色清真寺大氣磅礴,裝飾雕刻十分精美,斑駁的外牆也顯示出歲月的痕跡。從正面遠處看十分美麗。尖塔讓人想起《魔發奇緣》裡的長髮公主。尖塔式的建築在土耳其隨處可見,尖部通常粉刷不同顏色,很漂亮。與藍色清真寺遙相呼應的便是聖索菲亞大教堂。一邊是清真教一邊是東正教,遊客信徒穿行在中間美麗的綠化帶中,和諧又包容。
與聖索菲亞大教堂相對。女性進入需要包裹頭巾,相對來說教堂看重習俗,女士要注意衣著。這裡應該是很具代表性的清真寺了。內飾跟整體外觀都顯得大氣磅礴。鑑於聖索菲亞大教堂長期內部施工和名氣給它帶來過多的人群,你可以先來這裡看看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不知道我們的打開方式出了什麼問題,總之進去裡面開放區域很小,一點也沒有以為的那種恢弘的感覺。清真寺裡面來拍照的中國遊客特別多,那種取景裡只有一個人的照片不靠後期根本出不來。有些穿得很漂亮的女生一看就是精心打扮了來拍照的。戴著自己配好的漂亮紗巾也罷了,有些人嫌包著不好看,進去了趁工作人員不注意就把頭巾和身上的布給摘了,在大廳裡大肆凹造型。我看著稍微有點不舒服,美美的照片誰都想要,但是無論什麼時候尊重都應該是第一位的。
普通女遊客 進入清真寺時,若是沒有穿長裙,是要去借一條藍色頭巾 或是 黃色筒裙的。黃色筒裙其實就是一塊黃布 ,砸了一條鬆緊帶,不論胖瘦都可以穿的。由於北京出發之前,我看了行程,所以這黃裙子就不用了凡是教徒們是會在門口這一排類似於走廊的地方,將自己的雙手雙腳 洗乾淨 再進去 虔誠的祈禱的
如若進去清真寺內部是要拖鞋的,這些塑膠袋是 供遊客裝鞋用的,每人手裡提著進去就好了這裡沒有任何嘈雜的聲音,只有阿訇 一人在裡面念唱的古蘭經的聲世界各地的人 都有,但也只是能聽到相機的聲音遊客 跟這些 祈禱者是分開的,我們是進不去裡面的,有個圍擋圍著呢。出口處的有全景沙盤 模型,做的相當精緻!!!
無論何處都可以看到,就正正在老城區,門票還是免費的我們是十點多到的清真寺,已經開始很多很多遊客了,人頭洶湧的,清真寺門口會有免費的大褂提供,然後大家先別急著進去,外面的走廊人非常非常少,而且走廊的裝潢也很有味道,很適合凹造型。到了大殿才發現什麼叫低調奢華,和蘇萊曼的幽靜完全不一樣,藍色清真寺多了幾分尊貴顯赫,其實清真寺一下就可以參觀完了,本身地方不是很大,人也很多很多
進入藍色清真寺不需要門票,但必須用頭巾把頭部圍住,四肢不能裸露,儀式感可見一斑。清真寺修建在聖索菲亞教堂對面,模仿了拜佔庭庚哥,似乎是兩種宗教文化在較勁。宣禮塔是清真寺的經典造型,在卡帕多奇亞就有很多一個宣禮塔的清真寺,用來誦經,而藍色清真寺有6個宣禮塔,足以見得它的地位。
藍色清真寺免費,但是要求包裹全身,不可以裸露肌膚。女孩在在入口領一個藍色的頭巾,一個黃色的兜裙。去的時候在維修,而且伊斯坦堡陰天,拍出來不好看。
必須包頭才可以進入清真寺,短褲也不準穿哦拖鞋進去有股腳臭味,地板也溼漉漉的,體驗感極差,清真寺的頂比較美…因清真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瓷磚裝飾故名,是伊斯坦堡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個人覺得大教堂比藍色清真寺給人帶來的震撼太多
國內向來對土耳其有藍色土耳其之稱,而這個藍色的由來也與這個藍色清真寺有很大的緣由。藍色清真寺,原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外觀格外壯觀,內在奢華唯美。進去要脫鞋,女生要過頭巾、穿長裙。最吸引我的當屬進去之後的大吊燈了,大可愛說這裡面每一個燈泡上都有古蘭經的經文。彩色斑斕的琉璃玻璃,花樣繁複的裝飾壁畫,復古華麗的風格設計,一切的一切都很虔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