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採用了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圓頂結構

2021-01-11 源源娛樂說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採用了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圓頂結構,內部建有4個周長10米的粗壯圓柱,支撐著中央那座懸空而起的大穹頂,大穹頂離地50多米高,直徑約有22米。在它的四面還分別建起一個直徑 5.5米的半圓穹頂,每個半圓穹頂的外部又有三個更小的半圓穹頂。該組建築單元將大穹頂的壓力成功分解到主殿外牆的柱墩上,使整個龐大建築極好地體現了力學與美感。

大穹頂的下方是寬闊的主殿,主殿長72米,寬64米,可以容納3500人同時做禮拜。在主殿的四壁鑲嵌著21043塊產自伊茲尼克的白底藍彩釉瓷磚,這些瓷磚鋪設成各種精美的圖案,有爬在綠色花枝上的荷蘭石竹、風信子、藍色和紅色的玫瑰, 有白花盆裡垂下的鬱金香和麥穗, 還有纏繞在格架上的灰色柏樹枝和基藤葉子等。當耀眼的陽光射人,巨大的牆壁立刻變得五光十色美輪美奐,置身其中恍人仙境妙不可言。

不要以為寺裡只有中央主殿如此華麗,在這座建築內廷的表面, 比如拱頂和圓柱部分,處處都可見到精美的白底藍彩釉瓷磚。基於此因, 人們更樂意把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稱作「藍色清真寺」。

除了中央主殿, 該寺還有三大看點,即光線、地毯和阿拉伯書法藝術。藍色清真寺最原始的特徵在於闢有260扇透光性能極強的玫瑰窗,一層層長圓形玫瑰窗呈扇形排列,將光線攪得五彩繽紛,營造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彩色空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人曾對這些色彩豐富的窗戶進行過幾次修繕,如此一來,雖然室內的透光性得到了增強,但卻多少失去了一點原有的神秘感。 那幾百塊紫紅色的土耳其地毯鋪滿了主殿,踩上去厚厚軟軟非常舒適,據說它們是來自伊索匹亞的貢品。在支撐大穹頂的4根粗柱上,還刻有美如藝術花紋的阿拉伯書法作品,柱頭部分是藍底金字的阿拉伯文,柱身部分是黑底金字的阿拉伯文。

考慮到幾千名教徒會在這座藍色清真寺裡聽誦經文,建築師穆罕默德阿加在設計時還著力體現出完美的聲學設計。不管聽眾位於大殿的哪個角落, 即使講經者沒有使用麥克風,他們也能聽得一清二楚。

藍色清真寺可以說是奧斯曼帝國所建設最美麗的宗教建築,如今它真寺中最壯觀、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世界遺產名錄》,已被聯合國並成功人選了世界十大建築奇景。

相關焦點

  • 伊斯坦堡風光,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
    剛剛有說到伊斯坦堡,最先回憶起的是那抹藍色,你一定聽說過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也是人們俗稱的藍色清真寺,這個暱稱其實是因為牆壁上的伊斯尼克瓷磚反射的太陽光線,使整個清真寺內顯示出藍色光彩而來。伊斯蘭教在土耳其是絕對的主流,國民有96.5%是穆斯林,基督教信徒僅僅佔到0.3%,剩下的人口要麼信奉其他宗教,要麼就沒有信仰。
  •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奧斯曼的榮光,藍色的明珠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奧斯曼的輝煌持續了一百五十年,在奧斯曼——薩法維戰爭中首次失利,時任蘇丹的艾哈邁德一世為了穩定民心,鞏固政權,決心在以前拜佔庭帝國皇宮的遺址上建立一座前所未有的恢弘清真寺。氣勢恢宏的清真寺但是蘇丹艾哈邁德一世依舊我行我素,他命當時奧斯曼最偉大的建築師希南的徒弟建築師馬哈茂德和穆斯塔法·阿迦負責設計。
  • 土耳其藍色清真寺「美麗的城堡」
    土耳其一個「美麗的城堡」耗時七年建成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又稱藍色清真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是伊斯坦堡的地標建築,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牆壁使用了土耳其瓷器名鎮燒制的藍彩釉貼瓷,以白色為底,刻有豐富的花紋圖案,使得整個清真寺內都充滿了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圓頂建築,四周建有六座宣禮塔,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
  • 1000年間世上最大的基督教堂,在1453年變成了清真寺
    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宗教建築,有1500年歷史,因其巨大的圓頂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佔庭式建築典範。而皇帝騎著馬緩緩前往聖索菲亞大教堂,那裡有圍城近兩個月來,他每天在城外看著的光芒四射的球形圓頂,他要昂頭挺胸跨進拜佔庭金碧輝煌的冠冕。他要的是:攻佔拜佔庭,終結東羅馬的無上榮光。第二天,奧斯曼皇帝下令拆毀大教堂象徵信仰的祭壇、神像,把象徵虔誠的壁畫塗掉。
  • 傳說設計師聽錯了發音,才成就了世界上唯一6根宣禮塔的清真寺
    奧斯曼帝國蘇丹艾哈邁德一世決定要在伊斯坦堡建造一座大清真寺以用來安撫安拉。但這無疑如同雪上加霜,伊斯蘭教崇尚儉樸,以往的清真寺建造,都用的是戰利品的資金,而此時連年戰爭,國庫本就不富裕,建造如此規模的清真寺,更要動用一大筆資金,引起了阿訇的憤怒。但蘇丹卻一意孤行,任命著名建築師希南的徒弟賽德夫哈爾·默罕默德·阿加為總設計師。
  • 聖索菲亞大教堂,世界上宏偉建築之一,名字意思是「聖潔的智慧」
    聖索菲亞大教堂作為世界上宏偉的建築之一,名字的意思是「聖潔的智慧」。聖索菲亞大教堂現已矗立在伊斯坦堡超過1400年,現在以博物館的形式供遊客遊覽。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座落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西南方,這個地下儲水池內矗立著無數根大理石柱支撐著。
  • 伊斯坦堡最漂亮的清真寺——蘇萊曼尼耶清真寺
    蘇萊曼尼耶清真寺(Suleymaniye Camii)是伊斯坦堡第二大清真寺(第一大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即藍色清真寺),這座清真寺是由奧斯曼帝國第十代皇帝蘇萊曼一世下令建造的,因此習慣上人們也把它稱著蘇萊曼清真寺。蘇萊曼尼耶清真寺是土耳其伊斯坦堡市內的數座大清真寺之一。
  • 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逾矩擁有六座尖塔,卻成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圖為遠眺下的藍色清真寺藍色清真寺的「學名」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因是奧斯曼帝國第十四任蘇丹艾哈邁德一世下令修建而得名,但世人還是更願意形象地稱其為藍色清真寺。當初艾哈邁德一世斥巨資修建藍色清真寺是為了「抗衡」同在伊斯坦堡(當時被稱為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將其更名為伊斯坦堡,並將原先的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阿亞索菲亞清真寺。
  • 全世界唯一擁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堪稱「十大奇景」之一!
    ·耗時七年建成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又稱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堡的地標建築,世界十大奇景之一。·牆壁使用了土耳其瓷器名鎮燒制的藍彩釉貼瓷,以白色為底,刻有豐富的花紋圖案,使得整個清真寺內都充滿了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圓頂建築,四周建有六座宣禮塔,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
  • 藍色清真寺,其大名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建成於1616年
    藍色清真寺,因清真寺內部的牆體所貼的一種藍彩釉瓷磚得名,而其大名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藍色清真寺,建成於1616年,為蘇丹艾哈邁德一世統治時的奧斯曼帝國時期。從恢宏的皇家、宗教建築中出來,你能在舊城區街道上找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的蹤影。街上熱鬧有各種店鋪,販賣咖啡、紅茶、冰淇淋、香料等等,轉角隨處可瞥見藍色的海。
  • 「藍色清真寺」,世界十大奇蹟之一!世界上最美麗的清真寺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建於17世紀初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最強盛時期,結構嚴謹,外觀獨特,是市內最著名的古蹟,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一般的清真寺只有4個宣禮塔,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6個宣禮塔的清真寺,這是它的標誌之一。據說設計者將蘇丹的"金(阿爾金)"誤解為"6(阿魯)",於是建造了6座宣禮塔,成為前無古人的設計,被譽為世界十大奇蹟之一。
  • 土耳其改聖索菲亞大教堂為清真寺引爭議。該教堂歷史上的宗教變化
    7月2日,土耳其法院審理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否改建為清真寺的提案。7月10日,土耳其總統宣布,聖索菲亞大教堂將於7月24日改為清真寺。這引起了歐美基督勢力的各種攻訐。一、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歷史始建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位於君士坦丁堡的東正教聖地,始建於公元325年。當時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供奉智慧之神索菲亞而建的。
  • 土耳其宣布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引發歐美俄眾怒
    7月10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正式宣布,位於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將於7月24日以清真寺的形式重新向穆斯林開放,並將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管理權移交給土耳其宗教事務國家委員會(Diyanet)。這一舉動引發美國、俄羅斯、希臘、法國等國的不滿。
  • 聖索菲亞大教堂變身清真寺,土耳其伊斯蘭化再進一步
    7月10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正式宣布,位於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將於7月24日以清真寺的形式重新向穆斯林開放,並將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管理權移交給土耳其宗教事務國家委員會。
  • 土耳其博覽 | 聖索菲亞博物館的前世今生和不確定的未來
    作為清真寺1453年奧斯曼大帝攻陷伊斯坦堡,宣告了 「土耳其時代」的來臨。聖索菲亞大教堂隨即被轉換成阿亞索菲亞清真寺,並經歷了數次翻修。當時教堂已相當殘破,多道門窗剝落。在十六世紀,蘇萊曼一世在徵戰匈牙利後帶來了兩根巨大的蠟燭,放置在清真寺米哈拉布的兩側。在塞利姆二世統治時期,清真寺已顯得老舊,被認為是世上首個地震工程師之一的科查·米馬爾·希南在清真寺外面加築支撐結構。除了強化歷史悠久的拜佔庭建築結構外,希南又在西端加建兩座大型叫拜樓、蘇丹專用的前座,又於1577年在東南方建造塞利姆二世的陵墓。
  • 聖索菲亞變清真寺 伊斯蘭主義下的政治盤算
    土耳其真的將擁有近1500年歷史的世界遺產聖索菲亞變回清真寺了。此舉有助鞏固總統埃爾多安的伊斯蘭政治根基,但是圍繞此一建築的國內外論戰方興未艾,東、西方國家還有得吵。站在聖索菲亞主祭壇前,順著指向麥加方位的壁龕(mihrab)向上望,半圓頂上繪製聖母子鑲嵌畫,一旁卻掛著兩塊以阿拉伯文書寫伊斯蘭教真主阿拉和先知穆罕默德的大圓盤。兩個宗教的圖騰令人驚奇地突兀共存,堪稱聖索菲亞傳奇。
  • 全球最美清真寺 竟吸引多任羅馬教皇到訪 被譽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建於十七世紀初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最強盛時期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建築結構嚴謹,外觀造型獨特,是這座城市最著名的古蹟,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一般的清真寺只有4座宣禮塔,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是全球唯一擁有六座宣禮塔的清真寺,這也是他的標識之一。據說設計師錯將蘇丹說的「黃金(altun)」誤解成了「6(alu)」才修建了6座尖塔,成為空前的設計,並被譽為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 藍色清真寺屬阿拉伯風格的圓頂建築,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藍色清真寺,原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紀初由伊斯蘭世界著名古典建築師錫南的得意門生Mehmet Aga設計建造,因清真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瓷磚裝飾故名,是伊斯坦堡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 土耳其將聖索菲亞教堂改為清真寺,打了誰的臉?回顧一下歷史淵源
    7月10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了一個震驚世界的消息,將聖索菲亞大教堂,由博物館改為清真寺。聖索菲亞教堂,最早是基督教大教堂。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大帝穆罕默德二世攻陷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阿雅索菲亞清真寺。
  • 土耳其1500年地標建築,誕生時改變建築史,現從教堂變清真寺
    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這裡擁有1500年的地標建築:索菲亞大教堂。修建於公元537年的索菲亞大教堂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不僅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內部空間,也是最早使用完全懸掛式穹頂的教堂之一,被認為是拜佔庭式建築的縮影,改變了建築的歷史。甚至保持著世上最大教堂的地位近千年,直到1519年被塞維亞主教座堂取代。